三國之男才女貌 第十七章 至穎川首邀陳群

作者 ︰ 獠羽

經過五天的奔波,劉宇與孫琳終于來到了三國初期的人才聖地——穎川書院。

穎川一帶是古代夏朝的中心地域,漢代設穎川郡,屬豫州。穎川鄰接司隸、荊襄,青兗等數州,乃是交通要沖,是以商業十分發達。商業的發達決定了穎川農業的非主流地位,所以此處的民生少疾苦,多安逸。也正因如此,才為天下學子提供了一個能夠較少受外界影響的桃源聖地。

穎川書院原來是當地大族方便族中子弟學習而創辦的,漸漸也招收寒門子弟,後來名聲愈響,天下士子皆至此游學。穎川書院的授課方式也比較特別,並不是像古時私塾那樣死板,整天就知道背三經六義之類的。來到這里學生多數是有一定的經學基礎,平時與書院博士(老師)互相探討,而老師們一有心得,就開堂聚眾宣講。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甚至老師們之間,平時也常有不同的見解,有問題就坐到一起辯論,常常要辯的面紅耳赤!整個書院倒更像是一個大型學術論壇!劉宇對于這種十分貼近後世大學辦學理念的書院還是很感興趣的,因為這使他覺得好像回到了二十一世紀政法大學的法苑俱樂部!

不過穎川書院雖然自由,一些必須的禮節卻還是要懂得!首先就是要拜見山長!山長是古代書院的最高領導,相當于後世的大學校長,不過山長並不是固定的一位,往往是由目前在校的博士們推舉出一位德才兼備的大儒擔任山長。等到這名大儒往別處講學或者仕官後,再另外推舉新的山長!而現在穎川書院的山長,是東漢末年著名的經學大師——鄭玄!劉宇心中暗自慶幸,本來以為鄭玄已經回北海老家開堂授徒去了呢,沒想到他現在正在穎川講學,真是天助我也。鄭玄作為經學大師,他最有研究的經典,就是《論語》一書。而巧的是,在後世的中國,古代儒學理論幾乎是被打擊得支離破碎了,國人唯一還能較為系統的進行研讀的,就只剩下論語了。劉宇這次就準備了一些現代猛料,如今有鄭玄在此,這個最年輕的經學名家的頭餃恐怕就十拿九穩了!這樣自己就能在穎川書院站穩腳跟!

劉宇和女扮男裝的孫琳來到書院後面的一個小院中見到了鄭玄。這位漢末偉大的經學大家已經55歲了,在漢代這個平均年齡60歲的時代里,55就已算是高齡!呈上拜貼,儀呈之後,劉宇取出自己所默寫的後世裴斐先生所著的《論語講評》一書,呈給鄭玄︰「久聞鄭公乃論語大家,今宇將自己所著一書呈于先生,望先生能指點迷津!」鄭玄見劉宇年級輕輕竟然就能通曉論語並有所著作,雖然心里並不重視,但仍然很感興趣!于是接過書道︰「元瞻善名遠播,未想經學造詣也如此深厚。汝剛至此間,想來尚未于書院中走動。長文!」鄭玄向門外喊了一聲,一個青衫書生應聲推門而入,躬身施禮道︰「老師有何吩咐?」鄭玄手指劉宇兩人道︰「此譙郡劉元瞻、孫明孝兩位學子,汝帶他二人往書院各處走動一下!」那書生答應一聲,便引劉宇二人辭別鄭玄而出。

等到了院外,劉宇先施一禮,問道︰「足下莫非穎川陳群陳長文乎?」陳群一愣,訝然道︰「公怎知我名?」劉宇贊道︰「世人皆知穎川陳家,世代名士,久負盛名。長文兄少時聰慧,異于同輩,公祖父常謂君‘必興吾族’!今日得見,方知盛名之下,實無虛士也!」

來自後世的劉宇深知什麼叫「花花轎子人抬人」。這些古代的學子,本質上和現代大學生沒什麼兩樣。劉宇也是從那個年紀過來的,深知作為一個有抱負的學生,他們在做出成績之前就很渴望社會能給他一個好地認可。漢代亦然,像陳群這樣的士子,最在乎別人對他的學識的評價,也許他在家族中所獲評價甚高,但因未曾出仕,所以他對外界的評價更是敏感!因為自幼在家族中廣受好評的他最擔心外人說他名不副實!這其實是一對矛盾,即對自己的學問有自信,但又對自己的學問能否得到他人認可感到不自信!漢代的學子大多有此心理,陳群也不能免俗。所以劉宇先夸他幼時聰慧,然後說他現在更是尤勝風聞,這記馬屁拍得可謂恰到好處,陳群的臉上露出掩不住的笑意!不過他畢竟是世家子弟,自幼就修養甚好,一覺得有所失態,便馬上驚醒收斂,謙虛地拱手道︰「元瞻兄真是謬贊了,群安敢得此殊評!」劉宇心中也暗暗驚喜︰「不愧是幾十年後曹魏的丞相!看他年紀輕輕就有如此涵養,果然有名臣之風。」更是打定主意要把陳群

招至自己的麾下!

現在第一步已經做到,幾個人的關系已經比開始拉近許多。陳群問劉宇道︰「元瞻、孝起皆譙郡人乎?」劉宇和孫琳點頭稱是。「那二位以為譙郡太守劉宇,其人若何?」劉宇兩人一怔,劉宇馬上反應過來︰「原來自己的表字所知者並不多,陳群沒認出我來!」他沖孫琳眨眨眼,孫琳會意,便問陳群︰「長文亦識劉太守乎?」陳群笑道︰「談不上相識,只是听說劉太守乃天下第一善人,去歲以一人之力活青州十數萬百姓!功德無量!朝廷為彰其善行,故將其由白身一舉擢為太守!自到任,頗能保境安民,且廣納賢才,有古人禮賢下士之風!但不知此傳言確實否?群對他甚是好奇!」劉宇在一旁听得又驚又喜!驚的是自己的名聲傳得竟如此迅速!看來自己依托商業網絡建立起來的輿論與情報系統已經開始發揮作用!喜的是自己一直擔心在漢代士林之中毫無根基,招才不易,現在看來,自己在士子們的心里至少有了好善、禮賢這麼兩個不錯的名聲,那以後的事就好辦多了!

劉宇此時正欲結納陳群,自然不願對其隱瞞,孫琳深知其心,便向陳群道︰「長文兄切莫如此夸贊,當心夸壞了他!」陳群被這沒頭沒腦的一句話弄得有點迷糊,卻見劉宇拱手道︰「蒙長文盛贊,宇實在愧不敢當!」

陳群是一等一的聰明人,看到劉宇拱手就已經回過味兒來,連忙從新見禮道︰「學生眼拙,未曾認得太守,還望府尊大人見諒!」言辭間卻頗顯拘束。劉宇怫然道︰「此處只有學子劉元瞻,哪有譙郡太守!我欲與長文作傾心之交,長文何必拘于俗禮!」陳群不禁一陣感動,心中贊嘆︰「久聞劉宇禮賢下士,今日觀其言行,確有古人倒履之風!」當下也不造作,又像剛才一樣與劉宇攀談起來,只不過這時攀談的內容更為精深,感情也更熟絡了些。看著身邊的陳群,劉宇心中不住偷笑。劉宇在後世進律師事務所之前,曾經在一家公司的人力資源部實習過,也為公司去各大院校招聘過員工,他知道,招工單位良好的態度是招攬精英人才的第一步!只有讓精英們感受到你的誠意,後面的事才好談!至于現在嘛,就是自己展示身為領導者的知識和氣度的時候了!于是劉宇打點起精神,把戲做到十足十!

孫琳看劉宇在這里裝神弄鬼,一副諸子百家無一不曉,憂國憂民胸懷大志的五好青年的模樣,肚子里笑得腸子都快打結了!臉上還不能露出來,只好盡力繃住臉,話是說不出來了,生怕一張嘴就笑出來!

但她這副模樣到陳群眼中就變了味道,陳群只覺得在劉宇身邊這個臉上始終帶著微笑,談話中不插一言的仁兄,實在是有些莫測高深!難怪劉宇能在譙郡做出偌大的事業,原來不乏才能之士相助啊!心下對劉宇的好奇之心更甚,加上這一路走下來,劉宇的言談學識無不令他佩服,許多精闢的論點自己甚至都沒有想過!「這劉元瞻到底是何許人也?才是卓著,氣宇不凡,且為人和善,禮儀周全,與之談論,如坐春風!難道這就是我期待已久的明主?听說他也是朝廷宗室,只怕日後不難成就一番事業,宗室里不就有一個冀州刺史劉焉了嗎?我與元瞻年紀相若,若輔佐于他,庶可一展我胸中所學!只不過」陳群雖說天資聰慧,但畢竟還只是個18、9歲的青年,這要放到後世,頂多也就剛高考完,又怎麼能和劉宇這種已經在社會上混了兩年的研究生相比呢!要是30年以後的陳群,劉宇怎樣都不敢來招惹,可現在他畢竟年輕,被劉宇的這一派名士風度所折服,不禁生出投效之心了!劉宇斜眼見到陳群似在沉思,心叫有戲,這說明第二階段已經成功!陳精英已經心動了,

現在就差第三步,領導雖然有才略,但公司規模如何?發展潛力如何?能不能提供一個足夠大的發展平台?這些都是精英們要顧慮的問題,所以大公司都會組織人才們親自到自己的公司去參觀企業文化!劉宇深識其中三昧,便笑著對陳群說︰「我與長文一見如故,待此間事了,欲請長文往譙郡一行,不知公意下如何?」陳群正在為此事躊躇,今見劉宇主動相邀,可謂正中下懷,立時應承下來。

三人一路談笑著來到書院前院,陳群指著一做大院落道︰「此處乃書院諸學子平日講經庭辯之所,今逢雙日,眾同窗當在庭中辯論!」「辯論啊?我喜歡!」劉宇像往常上庭前一樣深呼幾口氣,與陳群相攜進入經堂。

PS︰寫招謀士真的很麻煩,不如武將爽快!不過穎川還要繼續四章,畢竟還有兩個牛人呢!寫得不好,請諸位多多諒解吧!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男才女貌最新章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文閱讀 | 三國之男才女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