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侯門客棧 正文 第十八章 求情

作者 ︰ autumnbaobie

琴相爺看了眼突然出聲的二女兒,戚氏屢次害她,這個時候她卻要救她,不光是琴相爺,就連老太太和柳氏,琴家二兄弟,這一屋子的人都把目光轉向這個才金釵之年的二小姐。

「父親,姨娘用盡心思,不過就是想替月兒妹妹尋個好夫家罷了,其行可憎、其情可憫,干脆,就讓月兒妹妹嫁給李公子好了。」琴素素,一番話說的小心翼翼,她小小年紀膚光勝雪,雙目猶似一泓清水,在各人臉上轉了幾轉,小臉上偏又顯出一副深明大義的樣子,唯恐自己心底的那些小打算讓人看破了。

相爺父親還在盛怒中,多說反而無益,再說,十二歲的年紀也注定了她不能再說什麼,但她這句話早已經大膽到讓屋子里的所有人都驚訝的張大嘴巴到了月兌臼的地步了。

「不可,不可。」娘親柳氏連說不可,私底下也早听說過她「不嫁人」的豪言壯語的,什麼叫「干脆,就讓月兒妹妹嫁給李公子好了」,分明是她不想嫁人,怕相爺生氣,此刻她不便揭穿女兒打的如意算盤,哪里有女孩兒家一輩子養在娘家做老姑娘的?

二女兒臉色晶瑩,膚光如雪,笑起來和相爺一樣,漂亮的小臉兒上有一個小小酒窩,而且眉目間隱然有一股男兒的英氣,這該是對了她未來小夫君的胃口的,美中不足的是她這個女兒總是有一些聞所未聞、離經叛道的說法和見識,比方說將來的將來的小夫君除了她便不許有別的妻妾,成了親也不想馬上生小孩兒……這些話,若是讓相爺和李家知道了,可怎麼得了?

上一次不知道是哪個多嘴的在外面說女兒混混沌沌、人事不知的那些歲月,讓李家那孩子對未來的婚事起了逃避之念,但那是極容易撇清的,只要見了面,傻不傻不是一眼就看出來了嗎?看起來一定要找個機會讓李家那個風度翩翩的小公子李岩跟她這個風姿楚楚女兒見上一面,說不定這倆孩子就對上眼了、動心了,不然她那個小腦袋瓜里不定還要冒出什麼奇思妙想來。

戚氏雖然陰險毒辣,但到了今天,她的為人相爺總算明白了,即使不趕出琴家,也不會讓她再興風作浪,惹出事端來,當務之急是想個法子讓女兒斷了這個不切實際的念頭才是正經。

二女兒素素的一句話,讓柳氏徹底明白年齡甚小的女兒平日說的不嫁人不光是嘴上說說,而是大有要把其付諸實行的意思,這太讓人震驚了,柳氏暫時不去想癱倒在地上的戚氏,而是轉移了目標,考慮起要讓未來的二女婿李岩來相府和女兒見上一面才是道理。

癱倒在地上的戚氏估計做夢都想不到琴家二小姐會為她出頭說話,而且竟然提出要讓月兒替嫁到太尉府,狼狽不堪的她知道被自己多次加害的二小姐話在相爺面前該是最管用的,此刻自己說什麼話都是多余的,因此戚氏更加顯出一副聲淚俱下、痛哭流涕的後悔樣。

「胡鬧,婚姻大事、豈可兒戲?」明明知道女兒是一番好心才這麼說的,但琴相爺還是被琴素素眉目間沒有隱藏好的那一絲期待惹惱了。

早就發現她處處跟其他幾個女兒不同,同樣是夫人柳氏所生的大女兒圓圓便是舉止大方,端莊安閑,完全是一副大家閨秀的風範,二女兒素素卻像猴子一樣喜動不喜靜,整天爬高跳低,一個月不知道要穿破多少身衣服,不惹出事來就算阿彌陀佛了,幸好他們琴家和李太尉家也是世代交好,倆位夫人有孕在身的時候就指月復為婚的,不然,像她這樣的毛猴子有誰敢要?

琴素素總以為自己聰明,聰明吧!她怎麼可能比千年之前的兩只老狐狸還要聰明?琴相爺和柳氏背著老太太對看一眼,對于二女兒的一些舉動……夫妻倆在目光達成了一致。

他們倆腦子里的那一番打算卻是不方便跟家人明言,但婚姻大事歷來都是父母做主的,她這麼個小屁孩子說話又有什麼分量?

因此琴相爺說了「豈可兒戲」之後,倒也不再說二女兒了,讓她一攪合,琴相爺心中的怒意稍稍減了點,但是戚氏氣量狹窄,又屢次對女兒做出這種陰險毒辣、天理難容的事情,再讓她呆在琴家,于情于理對柳氏和娘親都說不過去,向老母親那樣說的,把她抓去見官,偏偏又不妥當,琴相爺的腦子里接連轉了幾個念頭,都沒有很好的安置辦法。便鐵青著臉沒有出聲。

「好孩子,你還小,不懂得女兒家的終身大事就連自己的父母也只是做得一半主,另一半是在別人手里,自古養女兒的只有等別人上門求親的,若非迫不得已,又哪里能動腦筋想到‘替嫁’二字。」琴素素的老祖母見二孫女把終身大事這麼輕描淡寫的說過去了,兒子琴遠的臉色又是陰晴不定,便開口跟孫女解釋。

老太太一則怕孫女又被兒子責罰,二來,就事論事,今天總算捏到戚氏害人的把柄了,她一天都不想讓這個起歪心的壞女人繼續呆在相國府了︰「遠兒,到現在,你都沒有想好怎麼處置這個賤人嗎?」。

看起來今天的事情是一定要讓自己開口說話了,夫人柳氏看婆婆的意思,是非要把戚氏送去見官不可,夫君琴遠卻還是顧念著戚家當年的提攜之情,遲遲不願意開口,柳氏上前一步,對婆婆和琴相爺說到︰「老太太,相爺,琴家和戚家怎麼說來總是京城里的顯貴,送去見官對兩家的臉面都不好,將來月兒和祺兒將來長大了也會遭人非議,不如讓她自己說出打算。」

事到如今,這可是戚氏唯一的機會,離開相府之後她又能何去何從?想到自己在琴家呆了這麼些年,費盡心機、到現在還是一敗涂地,戚氏有些心灰意冷,她跪倒在地上,顯得既疲憊又沮喪,磕頭對琴遠懇求道︰「求相爺看在月兒和祺兒的份上留我在相府,從此以後,我就在秋爽居里吃齋念佛,永不出去。」

她到現在才想到這一切,是不是太晚了點,但這樣也算是保住了琴家和戚家共同的臉面,對于這樣的結果,老太太不在堅持非要送官了,琴相爺也不再堅持一紙休書,非要把戚氏趕出琴家。

戚氏房里的丫鬟婆子總算得見天日,她們跟著別的主子再也不受打罵之苦了,願意和戚氏一起在秋爽居吃齋念佛的丫鬟也只有暗香,她從小和戚氏一起長大,跟著戚氏來到琴家,也早就錯過了婚嫁的最好年齡,更怕牽連到留在戚府的父母親,素性也留在秋爽居不出來了。

剩下來如何處置白雲庵的那些道婆是相爺父親的事情了,琴素素只听說表哥白雲軒和倆位哥哥也參與了那次行動,父親怎麼處置他的小妾,琴素素作為小輩不想參與其中……之後的日子整個琴相府看來倒是其樂融融、一片和諧的樣子。只可惜「樹欲靜而風不止」,琴素素很想很想就這麼快快樂樂、平平安安、碌碌無為的過完她在大周朝的一生,可偏偏有人不喜歡這麼安靜,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她的未婚夫,李太尉家的長公子李岩。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新侯門客棧最新章節 | 新侯門客棧全文閱讀 | 新侯門客棧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