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風水師 風起海外 第二百六十五章 演法

作者 ︰ 徐公子鍺許

在漢白玉石台之上的三人,居于正中坐地是一位青布道袍的老者,給人一種飄飄然然的感覺,極像道家經典中描述的仙風道骨模樣,他身後站著兩個年紀不大,不過眉目之間頗有靈氣的兩個小道童,一人捧金色絲帶裝飾的金色拂塵,另一人端一尺來高的紅色玲瓏寶塔。

金色拂塵倒還罷了,給人一種含蓄沉穩的秘法靈壓,倒是那紅色玲瓏寶塔,與那殿堂之上風宗的宗旗一般模樣,給人一種紅色張揚壓迫之感,只是不曉得這寶塔的風水法器是作何材質做成的,那寶塔之上的紅色,顯得極其壓抑。

在他的右側的位置上,是一位手拿白色折扇的中年文士,一身洗的淡色發白民國男子長衫,樸素之極的打扮卻給人灑月兌之余,給人一種極其陰柔之感,看起言談舉止似乎極其的灑月兌,西面座位上坐的是廣教寺葛舉吉贊活佛。他身後站了兩位袒露右肩的紅袍僧人,皮膚在陽光下隱隱發出金色顯的是寶相莊嚴,一人手持經幢法——輪,另一人手持金剛降魔杵。

眾高人已經在場外重新坐好,于蒼梧也有座位。自東側而出,走到正中高台上,先向三位「尊長」施禮,又向場外眾人團團作揖︰「千葉谷掌門傳位,大道修行護承有人,以是多年未見的盛事了。更難得今日出場兩人法力通玄、並有大功德于世。……千葉谷全心護道,石真人萬里誅魔……」

和曦真人又當著天下修行人的面將千葉谷和手執令牌之人夸贊了一頓,于蒼梧只是幾句帶過,主要是稱贊譚三玄與手執令牌之人,尤其是手執令牌之人石野。這和曦真人長的白白胖胖,眼角眉梢不笑都帶三分笑,然而口才卻是極好。一頂頂高帽子送上來,只把手執令牌之人捧到了雲端,是典型的有駱駝不說馬。當然他的主要目的並非全然為了夸贊,而是在這種場合講修行人應有的言行修養。引申的意義很大,差一點就要發揮到天地之間物化與道轉上去了。最後當然不忘說修行三大戒,然後感謝在場所有同道共守護道之責,仿佛手執令牌之人做了這件事,天下同道都很有面子。

那漢白玉台之上,擺放的四張黃花梨椅子之上端坐的三人,渾身四周散發著磅礡的秘法之壓,山之偉岸,風之飄零,水之無際,三者秘術威能相互交雜之間,離淵一時辨認不出到底是人之威,還是風水法器的威能,只感覺比之自身所了解的那些風水宗師秘法之壓還要雄厚些。

風水江湖現如今能夠稱之為秘法宗師的高手,的確算的上是屈指可數,倘若仔細回想一下,到如今以來,離淵見識過的秘法宗師,也是寥寥幾人的樣子,第一個遇到則是冷謙與貫休,緊接著才是豐虛道長及其元智普法兩位高僧了。

這其中,冷謙本人雖然秘法為宗師級別的人物,只不過中年在風水江湖被對手圍攻,受了極其重的傷勢,此後雖然多有恢復,不過冷謙也再也回不到巔峰時期的水平了,等到離淵在九頂山見到冷謙的時候,他本人也已經算是強弩之末,被妖僧貫休追的走投無路,頗有些日落西山之感,秘法宗師的威能比之這三位三宗宗首,還是差上了一分。

貫休則是更不必說了,風水江湖之中,浩然正氣之感卻是秘法——正道,貫休至始至終都踏入了斜徒,就算是其秘術再厲害,風水秘法修為再深厚,給人的感覺要陰寒冷峻幾分,離淵雖然不曉得這三宗宗首為何人

………………………………….

千葉谷峰上,祖師殿前,峰頂宛如被一把開天巨斧整齊的削去半面,形成了一個極其廣闊的平台。正一門的祖師大殿面南背北坐落在正中,後面的山崖如璧光可鑒人,東西兩側的配殿與回廊環抱出一個極大的廣場,這是宗門大會的會場所在,也是第三天的演法大會所在。

旭日東升,恰恰越過東側的承樞峰頂,萬道霞光照在祖師殿金黃色的琉璃瓦上,映射出瑞彩千條在廣場上空交錯生輝。坐在方正峰上極目四望,腳下已是白雲環繞,雲霞燦燦真如人間仙境,置身于此方知三山洞天氣度恢弘。然而此時,雲霞之中的廣場中央,卻燃燒著一團黑色的火焰!三千多人圍在廣場的三面並不覺的擁擠,大家都看著五十丈外廣場中央那團熊熊黑火,眼力好的還能看見這詭異的火焰其實發自一面三寸長兩指寬的令牌。

這面令牌呈潔白的顏色,正中卻有幾道黑色的紋路狀如豎起的波浪,又像跳動的火焰。這就是千葉谷的掌門信物三宗靈官令,現在正懸于手執令牌之人身前的不遠之處,在手執令牌之人伸手可及的地方向上發出幾丈長的熊熊火舌。這火是純黑色的,濃的化不開似乎有實質。般,只呈火焰燃燒的形狀卻無一絲光芒射出。它的名子叫作「苦海業火」。

三宗靈官令是一面奇怪的法器,如果境界不到卻運用不了。假如今日手執令牌之人地丹道境界未能突破胎動,就無法御器發出這苦海業火。至于操控的法術是千葉谷秘傳,如果不是于蒼梧提前告訴了手執令牌之人,手執令牌之人也不會玩這出種花樣來。于蒼梧事先傳給了手執令牌之人千葉谷秘傳的「苦海業火」法術,據說這也是千葉谷道法所需突破和面對的最高修行境界,就譚三玄和于蒼梧如今的修為也無法窺知苦海業火之後的世界。當然于蒼梧不可能將心法和口訣都告訴手執令牌之人。他只是告訴手執令牌之人如何用三宗靈官令發出苦海業火,這是千葉谷掌門傳承儀式上所必須地。手執令牌之人這個代掌門當的也不是一點好處沒有,至少知道了一種以前從未接觸過的法術。手執令牌之人御器施法之時,閃念間也想過回頭用青冥鏡試試,看能不能施展出來?

期間的諸法之人,現在身披銀鶴仙授絲縷袍,腳登龍紋金蓮踏雲靴,在廣場中央挺身而立,雲霞之中燃起熊熊苦海業火,看上去也有幾分仙風道骨,至少在周圍的晚輩弟子眼里也是得道高人的派頭。這套行頭是和曦真人昨天晚上給手執令牌之人送來的。也是讓手執令牌之人在演法大會上充充場面。看著雖然神氣,但手執令牌之人此時心里的苦只有自己知道──風頭不好出啊!便宜也不好佔啊!

為什麼?因為這苦海業火用神識點燃,燃燒的卻不是神通法力,而是世間的「苦業」!在神識中發起願念,心念中觀世間一切之苦──生老病死、悲歡離合、愛恨情仇。凡此種種。如雲煙不散,化入烈火熊熊。如果手執令牌之人不是曾經修煉過佛門四念處中的不淨觀,恐怕很難這麼快就掌握了苦海業火地法術。佛門四念處第一身念處是「觀身不淨」,第二受念處就是「觀受是苦」。

然而千葉谷卻並非佛家門派,弟子也非佛家弟子。這苦海業火的法術,與佛門苦聖諦之說不盡相同,卻有類似之處。據手執令牌之人所知丹道中也有苦海天劫之說。與千葉谷這苦海業火的境界更加接近,然而千葉谷也並非道家門派。也許世間修行萬法有相通,境界高超之時,總能覺似曾相識。手執令牌之人站在這里可以說是自討「苦」吃,卻要靈台清寧不能隨苦念而感亂。因為手執令牌之人還要按步驟完成這個儀式。儀式的第一步是「傳功」,第二步是「護法」,第三步是「受承」。

三宗靈官令的妙用就是不論弟子修行境界是否達到,只要學會了御器之道再根據秘傳地心法口訣,就可以用它來窺見苦海業火。不然的話。假如師父走的早下代弟子還沒有來得及將道法學全,苦海業火的境界不就失傳了嗎?以手執令牌之人如今的修為,不用這面令牌恐怕也施展不了這種法術。傳功儀式很簡單,就是用令牌施展苦海業火,讓跪在手執令牌之人面前地于蒼梧看一眼。理論上這樣就夠了,但從場面的角度還要說幾句話。

「于蒼梧,海天之間,所見為何?」

于蒼梧︰「萬丈風塵,茫茫人世。」

「人處世間,所見如何?」

于蒼梧︰「生息不止,苦受輪回。」

問到這里手執令牌之人心里也感覺怪怪的,這千葉谷似佛非佛,似道非道,到底算哪一家地法門?心里有疑問嘴上還得接著問︰「世間修行,所行為何?」

于蒼梧︰「受之知之,離之化之。」

手執令牌之人裝模做樣的點頭︰「如此,可行薪火之傳。吾人石野持三宗靈官令暫攝海天掌門之位,受十九代掌門譚三玄所托,傳位于二十代弟子于蒼梧。同門、同道同鑒。」

說著話,咬了咬牙猛一揮手,鴉雀無聲的會場突然傳來一片驚呼。只見那黑色的火焰突然膨脹開來,飄搖向上直燃起數十丈高度,看顏色底端仍然如濃墨不化,倒天際卻已如淡霧飄搖。而三宗靈官令包裹在火焰之中已經看不見。手執令牌之人為什麼要咬牙?這一手功夫施展起來可不輕松,但手執令牌之人更為于蒼梧捏一把汗,下一步儀式「護法」也太惡搞了吧?惡搞不惡搞手執令牌之人也沒辦法,只有又問︰「受之否?」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極品風水師最新章節 | 極品風水師全文閱讀 | 極品風水師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