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風水師 第二百二十六章 五入世間 此去不回

作者 ︰ 徐公子鍺許

普法禪師披著一身金色僧袍,赤著一只右臂,閉著眼楮念念有詞,端坐在那蓮花石座之上就是不起來,隨著時間的加劇,普法禪師臉色也變化的很大,從天明之後就開始咳血不止,盡管傷勢變化的十分惡劣,但是普法禪師倒是閉眼不聞不去掛念,一心一意的默誦往生咒。

五台山雖然是佛教的聖地,不過現如今的季節並非是旺季,而那蓮花洞又在此種偏僻難找的地方,根本沒有開通任何的旅游通道,就算是五台山當地的居民,也很難找到,要是放在以前,偶爾只是砍柴的樵夫可能會踫到這里,可是現如今,哪里還有什麼砍柴的樵夫了呢?

普法禪師誦經持續了將近一天,在深夜里,那蓮花洞中卻是傳出了聲響。

那是後半夜,山中早已無人,只有普法禪師一邊誦經一邊輕聲咳嗽,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是沒有人,會模黑深一腳淺一腳的爬上了山。

不過那蓮花洞中卻是響起了不同的聲音︰「將近三十多年了,青冥終于還是如此做了,如果哲別活佛他如果知道這件事情,也許能原諒你……真不知該如何開口相勸,既然已知來處去處。」說話的自然不會是其他人,畢竟這蓮花洞內除了三尊蓮花座上有人外,再無旁人。

那普法禪師卻是繼續念叨地藏往生經文,似乎對這忽然傳來的聲音,並不是十分好奇,原來那說話之人正是原先閉目端坐在蓮花座上的崔一平,只不過此時崔一平的神情再沒有以前模樣,眼神中無時無刻不透漏出睿智,崔一平說完這番話語站起身來施了一禮!

青冥上師出身不一樣,他是屬于藏地密宗的大上師,地位與內地的禪師相比也是不差多少,在密宗是流傳的活佛轉世,這種轉世是肉身神念轉世,眾所周知,藏傳佛教密宗大師圓寂後是要尋找轉世靈童的,但青冥上師卻是一位外來的高僧。

倘若真有轉世的話,下一世的靈童,是要在川藏一帶建國初期的西康省範圍去尋找,還是在他最終落腳地中原地帶去尋找?這都需要青冥上師自己交代。

不過這些在方才儀式之中,青冥上師彌留之際,已經留下言語說明了,這句話是︰「斯陀含已五入世間,此去不回。」算一算,青冥上師原本所在的比祿普寺升座吉贊上師,至今到青冥上師,恰好已輪轉五世,如今青冥上師所在的比祿普寺已毀,青冥上師落腳五台山,卻打算一去不再轉回,不在轉入這世間,當真是可惜至極。

這般而言,其實藏傳佛教中傳言,但凡在佛教中證須陀洹果者,永不墮三惡道,然而尚須於人、天中往返投生,漸漸修行至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七次往返後證四果阿羅漢,方斷盡見思煩惱而永月兌輪回。

元智禪師自然比那法程對青冥的來歷更為清楚,那青冥上師所處的比祿普寺,屬于寧瑪派,寧瑪派也稱「紅教」,藏傳佛教中最古老的教法。在11世紀時形成宗派體系。由蓮化生大士創建。它所傳承的教法主要是前弘期傳譯的密法,故稱為「舊派」,獨立于「黃教」、「白教「之間,卻是在近些年不知道因何緣由,被格魯派的扎什倫布寺滅寺,那青冥上師也從後藏重傷逃了出來。

藏傳佛教之中,紅教屬于小乘佛教,一般共有四個果位,分別是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羅漢。須陀洹是小乘佛教修行證得的第一個果位。小乘佛教認為,一個凡夫要修成阿羅漢果,前後要經歷四個位次,也就是四個果位。

第一果為須陀洹,意為預流果,意思是凡夫通過修行斷盡「見惑」,開始見到佛道,進入聖道之法流。證得須陀洹果以後,永遠不會墮入三惡道(畜牲道、餓鬼道、地獄道)……

第二果為斯陀含,意為一來,謂凡夫在斷見惑的基礎上,進而斷除欲界思惑。欲界思惑共有九品,斯陀含只斷除了前六品,尚有三品沒有斷盡,因此還需要在人間天上再受生一次,故名一來。

第三果為阿那含,意為不還,意是在斯陀含的基礎上進而斷除欲界思惑後三品,不再還來欲界受生,故名不還。

第四果為阿羅漢,意為斷盡欲界、色界、無色界一切見惑和思惑,究竟無余,得不生之聖果,受人天供養。

青冥上師在比祿普寺被毀之後,本來已經沒有根了,這般不再轉世輪回自是最好的選擇了,只是可惜紅教的傳承就此斷絕,引得元智禪師對此也是分外的感到不妥當,當現如今在川藏地區黃教格魯派佔據統治地位,恐怕就算是青冥禪師圓寂準備轉世,那轉世之身也會一生在動蕩飄搖之中,風雨飄零無根之草,或許在青冥上師的心中,在那比祿普寺毀滅之際這份堅定就已經埋下了。

靜靜的蓮花洞中,只剩下那低低的念經之聲.

…………………………….

此刻在寺廟的一處客房內,卻是另外的一幅場景

法程在蒲團上端坐著,而那金言格則是在那房間中走來走去,一刻也不停息,很明顯他現在的心中很是煩躁很是愁悶,卻無法排解,豐虛道長本人自從被二人從蓮花洞中扶出來,並安置到這寺廟之中,便是昏迷不醒,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醒來。

而對于那普法禪師最後說的那句話,這儀式的一場變故,都與那密宗祖庭之一—「扎什倫布寺」哲別活佛送來的雕塑,很明顯指的就是崔一平親手繪畫的那尊異族的雕塑,金言格雖然不明白那雕塑有什麼重要的,不過看那豐虛道長的態度,很明顯這雕塑不是他這種外行人所能懂的,這其中定然是極其重要之處。

不過法程卻是不想對于這件事現在說太清,畢竟此刻豐虛道長還在昏迷之中,金言格也沒有催促法程解釋這件事情,只是在房間內焦急的等待豐虛道長醒來,此時與那儀式結束已經有將近一天的時間了,真是難為金言格這大忙人如此做了。

不過金言格也沒有白等這時間,在這過程中,他已經吩咐自己的助手前去收集一份,關于扎什倫布寺的詳細信息,自然是最詳細最好的那種,方才的時候,已經有人將收集到的信息給了他,金言格看完這些信息卻是眉頭緊鎖,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扎什倫布寺,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它是宗喀巴大師的弟子根敦珠巴于1447年創建,根敦珠巴去世後被追認為第一世喇嘛。後來扎什倫布寺成為歷代班禪大師的住錫地,在藏族地區享有崇高地位。扎什倫布寺殿堂林立、規模恢宏,且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銅佛像,即彌勒大佛像,共耗黃金67oo兩、黃銅23萬多斤,佛像眉宇間白毫瓖飾的大小鑽石、珍珠、琥珀、珊瑚、松耳石14oo多顆,其它珍貴裝飾為數更多。

扎什倫布最神聖的地方算是靈塔了,此處供奉著是歷代班禪的舍利塔。扎什倫布寺里修建的班禪靈塔共有8座,更為讓人棘手的是,這扎什倫布寺涉及到藏傳格魯派的統治,帶著一定的地域氣息,而五台山又是中原佛教的傳承,金言格實在是不知道,這元智禪師的佛念輪轉會跟這座寺廟扯上什麼關系。

至于扎什倫布的哲別活佛,就不是這些普通人能夠打听的到的了,不過從青冥上師來看,那哲別活佛的年齡也年輕不到哪里去,作為宗教領袖這般的強勢,想來這些密宗之人的勢力進入中原地區,應該有很多次了。

金言格作為江湖中特立獨行的人物,他自己胡亂猜測的想法竟然對了大半,只不過他本人不是風水秘法江湖之人,也不懂得秘法一脈的事情,當然不清楚哲別活佛在當今的風水江湖也是有著很大的名聲,特別是他本人曾經在幾十年前來中原一次,並且做了一件赫赫有名的大事情。

法程等待的過程中,也派人去蓮花洞外看了下情況,那普法禪師也在做往生儀式,恐怕不等結束他與那崔一平是不會下來的,只不過現在法程心中更加擔心的是普法禪師,法程也是極具慧根的大師,否則的話也不會坐到如今寺廟的主持了。

青冥上師跟豐虛道長都因為儀式受了大損傷,倘若說普法禪師沒有受傷是極不合理的,可是普法禪師卻不安排人留在蓮花洞中守候,分明是不像讓外界知曉普法禪師受傷的消息,在五台山真正能夠起到震懾作用的,只有普法禪師跟元智禪師二人,現如今元智禪師的回歸之身剛找到,如果普法禪師受傷的消息傳出去,那麼這或許會引來宵小之輩葵虛五台山的珍藏。

正是明了了這一點那法程也不點破普法禪師的用意,安排的人也最多只是在蓮花洞外順視一番,並不進入那蓮花洞中,以免打擾普法禪師的儀式,他連續進行兩場耗費智慧的儀式,真不知道他本人能不能夠承擔下來。

就在兩人心中亂想遲疑之間,忽然躺在床上的豐虛道長一聲低低的申吟傳來,二人趕緊停止胡思亂想,走到床前察看那豐虛道長的傷勢到底如何?——

這一部分內容涉及到藏傳佛教的之爭,特意點出青冥上師的來歷,為後文第八卷的《藏地之行》有關,內容稍顯重復了一番,不過還是比較有趣的一番故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極品風水師最新章節 | 極品風水師全文閱讀 | 極品風水師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