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風水師 第三章 半本《撼龍經》

作者 ︰ 徐公子鍺許

天地之內任何風水寶地,沒有一直興盛的,也沒有一直走衰運的地方,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風水寶脈可以轉為絕子絕孫異象,落魄貧瘠之地或許也可以轉為大富大貴之處,富不過六代,窮不過五世,風水之事你信,它就有可能是真的,不信,則完全是另外的一種局面。

古代的皇帝建造皇陵,皇家堪輿的風水師每每都是選取龍脈,為何還是會滅亡,天下之內無不是興盛衰亡輪轉,風水自然之道,滄海桑田亦可來回的轉變,江河湖海都可以無邊的草地牧場,當今之日,洞庭湖能從「浩浩湯湯橫無際涯」,能變成「風吹草低現牛羊」,任何事物都是在改變得。

風水分為「地理」與「天理」,宋朝時期的奸相秦檜,曾以權勢,威逼當時的風水宗師賴布衣,要替他找一個能令自己及後代子孫也為王為候的龍穴,遷葬祖墳,以求萬世之福。而賴布衣在家人生命受威脅下,只好屈于婬威,布下一個必出王候之奇局。事後他和家人遠走到南方,浪跡江湖,避開了奸相逼害和利用。

臨走時,于福地前,賴布衣很悲憤地說︰「此地不發無地理,此地若發無天理!」」地理是風水地勢龍脈的原理,推算出天地山川鐘秀的龍氣運行所在,而收為己用,以山河大地那麼大的靈氣來注入一家之運,不可能不發,否則地靈的道理便是虛假騙人的了。這好比壞人得到了手槍,也可以用來殺人。

然而秦檜將祖先山墳移葬此福地後,便洋洋得意,以為不久必當有機遇,所以便勾結番邦,妄想將來自己可以封王封候。那知有一夜,天昏地暗,狂風暴雨,雷電交加,竟然山川也都移了位,改了形,差之毫厘,卻已是天淵之別,原來的福地,一夜間被改成了滅族抄家之地。

這便正如關聖帝君在《明聖經》中說︰「直心直受真福,巧計巧來禍」。這正是無福消受,天奪其算!也應驗了後句‘此地若發無天理!’了。離淵對風水的理解很透徹,也很淺顯,透徹的是他能夠發現這世間轉化之道,淺顯的是他的風水秘法的淺顯,風水之事不必執著,雖然離淵是以風水師為職業的。

在另一方面,雖說離淵的風水師生涯還不算太長,但論眼光獨到之處,也比哪些個混日子的相師好的多,早年離淵家世殷實,家中經營著一家四寶古玩齋,自己對這些風水相師之道,了解的頗深,從小在父親的監督下,再加上離淵的興趣所在,對《藏經》《宅經》之類的風水入門書冊,也是翻的不下百編,再加上離淵先前意外得到的半本《撼龍經》,在風水上的感悟也是隨著積累,眼光已經不輸于一般的相師,現在的層次已經靈覺壯大,風水相師的第二層次,已經觸模到。

讓離淵受益匪淺的這半本《撼龍經》,得之可謂是機緣巧合,離淵早年家中經營古玩齋的時候,家中獨子的他常常去鄉下收古董,也就是俗話說的撿漏,這一來一回往往有時候要幾天,在出外收古董的地方,往往是窮山僻壤抑或是閉塞的村落。

十六歲那年,一次下江南撿漏,坐船下江回家的時候,誤入了長江的一條支流,下游不遠處就是沅江,本身是山水風景俱佳之地,由于水質清澈,直到現在還有人在那里放生烏龜積德,可是那些放生的也大多只是給自己找一個借口罷了,因為他們在上游放生,下游的漁民就會撒網再次把那些烏龜一網打盡。然後再賣給那些想來這里放生的人。

這支流的盡頭還有個村落,叫還有一個土名,叫「白龍村」。听老人講,明末清初戰亂的時候,有一年鬧旱災,直到七月份都沒有下一滴雨,支河的水都眼看著見底。百姓的莊稼就更不用說了,基本一年沒戲,不曉得又有多少人會背井離鄉逃荒了。在八月份的一天,忽然天上響了一聲旱天雷,緊接著一條白色的龍墜了下來。據說這事兒當時造成了不小的轟動,十里八村的鄉親們听說後都來看。

據說這條龍落到地上時已經奄奄一息了,那時也不知道從哪兒來了位游方道士,說這條龍本來是管這片地域的水神,但是犯了天條被貶了下來。已經活不成了,說完他讓大家多拿點草席沾水先把它蓋上。奇怪的是人們蓋它的時候發現根本蓋不上,越蓋這條龍的身體就越長。那位能人趕緊說,別一頭蓋,要從頭和尾巴開始,兩頭蓋。果然,這次蓋住了,蓋住了以後那條龍便咽氣了。

那道人又說,再怎麼說這條龍也是神物。即使是死了,咱們也要為它水葬。于是大家敲鑼打鼓的把那條龍送進了快要干枯的支河之中。說來也怪,龍剛進河,天就開始烏雲密布,然後下起了瓢潑大雨。水位很快上升蓋住了那條龍的尸體。百姓們大喜,這些有救了,而再找那位道士。卻找不著了,這傳說不知道是真是假,倒是那白龍村,還保留著當年的龍冢。

到近幾十年,因為改革開放,村子好多較為活絡的人,為了致富就打起了龍冢的注意,再加上現代古董收藏的炒作瘋狂,盜竊成性,一時間這白龍村的舊東西還真不少,不過當地有點閉塞,很多東西無法出手,倒是保留了不少的珍品。

離淵到這個村子的時候,當時已經是入夜了,早間白龍村子的人應該休息的,當時離淵撿漏回來,身上的錢財大多都已買了中意的東西,隨身只是背著一襲青布包裹,借宿到了白龍村頭的一家老夫婦家中,離淵畢竟是大地方出來的人,一般的出手,在這閉塞的村子里邊的人看來已是闊綽無比的手筆。

期間,離淵狀似偶然般的問道這白龍村的情況,那對老夫婦也是極其的熱心,詳細的講了白龍村的由來,這對老夫婦房舍的對面就是龍冢,當日離淵借著星光,看著面前的狀如小山的龍冢,想著到此的支流形狀,此處是不是龍冢,他不敢確定,但是此處絕對是臥龍之局,是少之又少的風水寶地,或許應該是某個大官的墳冢。

離淵與這對夫婦言語交談中,能感覺到二人老實巴交,自是不敢做盜墓之類的事情,不過在離淵套話的過程中,也知道了一些隱秘,這夫婦還保持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習慣,再加上住在龍冢對面,常常在早上出門的時候,見到扔的到處都是的殘缺瓷器,很多瓷器很像古代碗碟之類的東西,這老夫就留了跟心眼,天天早起出門收集這些被盜墓賊遺棄的東西,挑些完好的東西家用,這些年來也收了很多這類古物。

听到了這里,離淵有點苦笑不得,他剛進門的時候,出于職業的特性,見這對老夫婦喂雞用的盆子,依稀可辨是唐初的玩意,當時離淵還以為自己眼花了,沒想真的是這樣,這對老夫婦可能真不知道這古物的價值,離淵陪那對夫婦聊了很久,就表露了那麼一點對這些破東西的興趣,那老夫婦見離淵出手闊綽,當然毫不介意的拿出了一些收集稍微完整一點的舊物。

這一看之下,離淵的心倒是沉了半截,眼前的舊物,要不是這對夫婦藏私,就是沒什麼被破壞的不像樣子了,白龍村地氣聚水,這些年來,看來真的如離淵所料,很多墓中的東西都被水氣毀壞的七七八八了,也怨不得盜墓賊會丟棄,真的一點收藏的價值沒有。

不過,這一堆廢棄物之中,離淵倒是在這堆東西中發現一個罕見的悶罐,悶罐顧名思義就是悶嘴葫蘆的瓷器罐子,古代稱之為「盛」,就是現在家中裝東西的容積,離淵特別留意了下,發現悶罐沒有被打開的痕跡。

一番思量之下,再加上身上還帶著其他的貴重東西,離淵就出手挑選了一些稍顯完整的瓷器,順帶裝著不在意收了這個外表黑喲喲的悶罐,雖然錢財不多,但是也大大讓這對老夫婦高興萬分,第二日天一亮便辭別老夫婦啟程回去了,在回程的船上,離淵忍不住的打開了罐子,出乎他意料的是,在這罐子中發現了半本殘書《撼龍經》,還有一副不知道出自何人之手的《江山風水圖》。

看到這半本《撼龍經》,離淵顯得很是吃驚,他早已不是風水初聞了,熟知《藏經》《移徙法》、《圖宅術機》、《堪輿金匾》等書的他,當然知道《撼龍經》在風水上的地位,離淵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當時打開包著《撼龍經》的封紙。翻開第一頁,上書著幾行書中用毛筆寫成的小楷︰

無名人丘延翰,業之堪輿大師,聞喜人,堪輿授自白鶴仙人,開元中,星氣為異,朝廷患之,遺使斷其山。究其實,則丘翰所作之山也,捕之弗得,詔原其罪,乃詣闕,進圖經三卷(天機書),自撰《理氣心印》,乃以金匱玉函藏其書,而今敗筆于此。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極品風水師最新章節 | 極品風水師全文閱讀 | 極品風水師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