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蝠王本紀 第五十四章 天脊山煉丹

作者 ︰ 塞北一葉

數息之後,冉一夜便出現在了天脊山巔。

這是太行山系的一座主峰,山高入雲,峰巒疊翠,山間絕壁林立、奇峰異石隨處可見。山間更有數十瀑流,清澈透明,流水之聲清脆悅耳,其中最宏偉的一條瀑布從峰頂如一玉龍直瀉而下,瀑水顆顆如珠似玉,縹縹緲緲直落于蜿蜒的峽谷之中,而後又如一清麗冷艷的女子,迂回漫步于山間,神態怡然,步履飄飄,舉手投足之間又不經意地露出了嫵媚的神態。

這景色令冉一夜不禁想起唐時的周繇寫過的一首七律來︰

「風經絕頂回疏雨,石倚危屏掛落泉。欲結茅庵伴師住,肯饒多少薜蘿煙。」

的確,這是一塊修心養性、旅游觀光的好地方。然而此時,他全然沒有欣賞風景的心情。他來這里,僅只是因為此山的瀑流北行注入伊河之處,隱藏著一個天大的機緣,而且在中國神話中,那個秘密直到大禹治水時才被發現,並被人熟知。

它的名字就叫龍門。在傳說中,每逢三月,桃花盛開之際,便有無數黃河金鯉從孟津的黃河出發,過洛水,沿伊河溯水而上前來觀瀑,但在天脊山北部卻被龍門阻隔,前行不得,從而引起了萬千金鯉爭相跳躍龍門的奇觀……當然,凡是躍過龍門者,都發生了月兌胎換骨的變化,變成了真龍,從此逍遙于雲水之際,不復宥于一河之中。

當然,冉一夜一直以為這僅只是一個傳說。但當他從六耳手中看到了先天靈寶龍門之後,當即便明白這一傳說並非空穴來風,而且這華夏神龍的誕生關鍵就在于那件靈寶之上。

之後巫妖人三族于黃河中游大戰時,黃河化龍沖天而起,並被人族譽為祖龍,奉為神靈,更說明黃河本身就是孕育龍種的溫床,而黃河金鯉則無疑是龍的最佳幼生形態。

但令冉一夜納悶的是,他曾數次以神識掃描過黃河,卻一直沒有找到黃河金鯉,甚至連一條最尋常的鯉魚也沒有找到。于是乎他又開始懷疑起這個傳說的真實性來。

他甚至有一段時間認為,那神龍肯定是一些域外來客,就像來自吠陀界的毗濕奴、濕婆、梵天一樣。因為在中國上古神話的三皇時代,有關神龍的記載可謂比比皆是,而此時卻連變龍的鯉魚也沒有一條,所以除了用「域外來客」來解釋,仿佛再也沒有什麼更好的理由了。

然而在五莊觀前,當冉一夜看到鴻鈞掌中雷發,將燭龍炸成一堆粉末,並將它如同垃圾般撒入黃河之中時,一個細節令他的心劇烈地跳動了起來……

他看到了燭龍的骨灰在黃河水中擁有了生命,雖然那時僅只是一簇簇金色的卵。他清晰地意識到那就是孕育黃河金鯉的卵,也許用不了許多日子,這黃河金鯉便會是一種極為尋常的物種。

這簡直是上天送來的機緣啊,如果能夠成功地立下龍門,締造龍族,這所得的功德肯定不會比輔助三皇來得少,冉一夜當即決定率先將這個功德搶到手中。

要知道,那玄黃功德之氣雖然對于他自己並無大用,但對于洪荒其他煉氣士而言卻要比先天靈寶還要珍貴多,他怎麼也得為蓬萊島上的那些兄弟以及袁洪、六耳兩個猴子謀劃一番的。

此前,他令東王公帶給六耳的口信就是為了這檔大事。

此外,他還想在六耳與小貓趕來前,先行將那九九歸元丹煉制出來。夜長夢多啊,尤其是那人參果,此時只余下一顆了,如果再有什麼意外,那小貓的眼楮想要復元,可就得再等一萬年了。

說做就做。冉一夜當下尋了處葫蘆形的山谷,運掌如風,三兩下削出了一塊平整的的丹台,然後從須彌芥子界中取出了一只拳頭大小,三足六耳的鼎爐來。

那是在陽山南麓,女媧進入悟道的狀態之時,冉一夜煉制的一座丹爐。雖說他的煉器水平很難入得了方家之眼,但由于當時閑極無聊,左右無事,再加之他身上的材料倒也充足,尤其是先天庚金之氣更是多得駭人,所以讓他來回鼓搗了幾回,居然成功地煉出了一座有頂級後天靈寶品質的丹爐來。之後他又經過反復試驗,又將那陰陽二氣也打入丹爐中,設置了兩個陣眼,如此一來,竟使得那爐雖非先天靈寶,但具有了比尋常先天靈寶更為強悍的功能。所以那爐便因之得了個「陰陽爐」的名字。

此前,他在蓬萊島上煉制的先天靈丹便是由此爐煉制而成。然而這一次,他所煉制的九九歸元丹事關重大,他真懷疑這丹爐是否能承擔起如此的重任。

「要是有傳說中的混沌鼎在手,那該多好啊!」冉一夜不禁想到了神話傳說中的另一件先天至寶來。然而不要說混沌鼎了,就是次一等的乾坤鼎乃至造化鼎他都不知道長得是什麼模樣。

于是他嘆了口氣,伸指發出一道火屬性的妖元力催動了陰陽爐,只見那爐緩緩地從冉一夜手中飛出,直落到了丹台的中`央。緊接著,冉一夜張口向那爐吐出了一道先天丙火,將爐內的兩個陣眼同時開啟,陰陽爐應聲發出了一陣轟鳴,旋即變成了數丈高的大爐,周身泛出了一輪輪黑白光環。

之後冉一夜神識外放,將那爐蓋緩緩開啟,並將包括天玄、幽冥、人參三果在內的八十一種靈果按比例布入爐內。

「天靈靈,地靈靈,上天下地的神啊,給我力量吧!」布好靈果後,冉一夜的嘴里突然念叨出這麼一句令全世界人民噴飯的話來。

然而他不知道除了如此的禱詞,他還能說點什麼。

就這樣,他又閉著眼楮將能夠想到的所有神靈念叨了一番,包括上帝、阿拉,甚至撒旦也沒有放過,然後又小心翼翼地控制著爐蓋,緩緩地封好丹爐,正式開始了煉丹。

但他沒有想到,這一次煉丹居然花了他三十六年時間,這令數月後遵令趕來的六耳很是無奈了一陣子。

于是乎,可憐的六耳只能和小貓在這個葫蘆谷隨便開了個洞穴住了下來,並為冉一夜做起了護法工作。

起初,六耳還擔心小貓耐不住寂寞,獨自跑出去惹出什麼禍端來,但沒想到這一次小貓卻出奇地安靜,每日間大多時間便是蹲在冉一夜身邊,兩眼盯著丹爐出神。

就這樣,一天天地過去,洪荒一如往常一樣,天天上演著吃與被吃的故事,但人族已不再如以前一樣,處于任妖魚肉的地位,丹道大`法的普及,使人族迅速地強大了起來。而且人族不愧為先天道體,一旦有了這合適的修煉法門,其進境居然一日千里,令巫妖兩族看得心驚不已。

而老子則因之被人族奉為太清道德天尊,捧上了神位,而且其影響大有蓋過了人族聖母女媧的趨向。

甚至人族的不少部落已全然不再敬奉女媧聖人了,以致昔日無上輝煌的女媧神廟日漸冷清,直到蓬草叢生,蛛絲滿檐。

也許人本就是一種極善忘卻的生命,從他誕生的那一刻開始就是如此。

此外,則當談談這段時間所發生的大事。

第一大事當然與老子有關了。

萬壽山巔立地成聖後,老子便前住三十三天外開僻了大赤天,創太清境,並將首陽山直接從洪荒拔起,安置在太清境中。

之後,老子亦開壇講道了,但奇怪的是,他講道的時間極其短暫,僅僅只講了九年便封了大赤天,獨自神游大道去了。這令洪荒一眾大能甚為不解。而元始和通天則是在不解之余,更多了幾分郁悶。因為此時在他們的大師兄、他們的小弟身上,他們已找不到任何熟悉的感覺,他們甚至覺得在老子眼里,這兩個哥哥已和芸芸眾生沒有任何區別了。

所以出了大赤天後,通天感嘆道︰「這老三修的是什麼無為之道啊,我看這是無情之道才對。」

那一刻,通天有點想罵人,然而話到嘴邊又硬生生地壓了回去。

元始則一言未發,頭也不回地直奔昆侖去了。他發誓如若不能成聖,絕對不再跨出昆侖山一步。

第二件大事則是發生在人族內部。

事件的主人公是一人族部落的女首領,名為華胥氏。她是人族四十五祖中女祖風兗的後裔,年輕有為,與族叔風偌率族沿著黃河逐水草而居。

有一天,春花爛漫,風光格外怡人,那華胥氏處理完族務後,便乘興外出游樂,卻不想在雷澤湖邊無意中看到了一個特大的腳印,當即便好奇心發作了。

于是乎只听得那女孩驚叫了一聲︰「真大呀!」然後便用自己的小腳與那大腳印比劃了一下,想要看看那大腳是自己小腳的幾倍,如是也好回去與姐妹們吹噓一番。

卻不想,這一比劃就比劃出件大事來。

她懷孕了!

雖然此時的人族並沒有婚姻的概念,甚至大多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華胥氏懷孕理當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但事實卻遠遠出了那女孩的想象。

因為她的孩子在她的月復中一呆就是十二年。

于是乎,日復一日,人們看她的眼光開始變了。

于是乎,一些猜疑便傳播開來,從風兗族一直到黃河流域的四十五部族……

人們都說,華胥氏肚子里的孩子是一個妖,而且這孩子一旦降生,人族必遭滅族之禍。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洪荒之蝠王本紀最新章節 | 洪荒之蝠王本紀全文閱讀 | 洪荒之蝠王本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