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蝠王本紀 第二十一章 暗潮迭涌

作者 ︰ 塞北一葉

無盡的虛空中,冉一夜忽隱忽現,如同一個魅影不斷地穿梭著。坎離界一行使他清晰意識到單憑昆侖鏡他是很難從帝俊與冥河這類半聖手中逃月兌的,所以要想獲取天玄、幽冥二果首先將逃命的各種法門練到極致絕對是上上之策。

于是他一邊借助昆侖鏡嘗試著各種各樣的穿梭與躍遷,一邊嘗試著將巫妖道三家的各類遁法與昆侖鏡的功能融為一體,他相信如果在發動昆侖鏡穿梭功能的那一刻能夠幻化出數種乃至數十種變化,則無疑能夠使成功的系數加大數倍。

有需要就有動力。此念一生,冉一夜便將全部精力再度集中在創造之中,于是乎,數萬個人影通過模擬在他的識海中誕生了出來,有妖,有巫,有道,有人,或逐星趕月,或縮地成寸,或輕盈若羽,或浮光掠影……萬千影像紛呈萬千妙步,各有千秋,難分優劣。冉一夜則以每秒鐘數億次的計算速度開始對這偌多的步伐開始整合,去粗存精,去偽存真,剖開表相,直指本源……日復一日,這些本來獨立存在的影像便漸漸地開始融合了起來。

以巫族各殿遁術為例。本來巫族十大神殿各有傳承遁術,而且每種傳承遁術亦分出數百種遁步,但在冉一夜的精確計算下,各種遁步俱都繁雜盡去,只余精髓,而這諸多的遁步精髓互相融合,便進化出一種更高級的遁步來。就這樣數千種遁步最終盡被整成十種至高遁步來。

但到了這一步,冉一夜卻再也進行不下去了,他經過無數種嘗試,方發現在掌握天地法則之前,要想將這巫族十大至高步伐融為一體,根本就是一種痴心妄想,于是便暫時放棄了。

與之相類,鴻鈞的三千大道之中,與遁法相關之道亦不下數十種,至于具體遁步亦有數千種之多,但奇怪的是經過整合,道家的遁術亦被整出了十大至高步伐來,這令冉一夜不禁暗自稱奇。

于是他索性將兩類至高遁步以屬性為依據,開始跨類融合,卻沒想到屬性相同的兩類遁步,竟然毫無障礙地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種外巫內道的復合遁步,其神妙之處比起單一遁步高出何止一籌。

就這樣,一套被冉一夜命名為「雲華無始步」的逆天遁步誕生了,從此以後,冉一夜憑借著這套步伐與昆侖鏡上天入地,來去無蹤,譜寫了一曲流傳千古的神話。

當他步出虛空,發現時間已過去數十年了。

數十年時間在以元會計時的洪荒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然而就段時間里,巫人妖三族之間的形勢進一步惡化,其起因與冉一夜血洗燧人族有著莫大的關系。

當年,燧人一族一日之間,被冉一夜殺得精華盡去,只剩下大小貓三兩只逃月兌了性命,而當時燧人氏卻恰好在西昆侖訪友,當他得知信息後,已經過了數月之久了。

獨子遭此大劫,燧人氏欲哭無淚,雖然他也一直知道燧人貐行事乖張荒唐,但在實力代表一切的洪荒,這些行為亦算不得離譜,所以冉一夜的行為被他直接認為是出于神農氏的授意,是巫族總部欲滅燧人全族放出的一個信號。

于是,之後的一個深夜,不周山北麓突然傳來一聲巨響,數座大山被掀飛在空中,緊接著在一名紅衣大巫的帶領下,七名蓬頭垢面衣不蔽體的大巫咆哮著殺向巫族總部。

而那時間,神農氏以及巫族各大神殿殿主為了防止妖族進入,俱都鎮守在黃河流域一帶,不周山的大本營僅留下一些巫師在鎮守。于是如同虎入羊群,不周山頓時成了修羅場,留守巫者十有五六俱都死在了八個大巫的毒手之下。

幸好不周山與大地女神後土休戚相關,不周山一出事,後土便心有所感,于是當下步出虛空,現出了真身。那八名大巫則懾于後土之威,當下便一溜煙遁得無影無蹤,剩下的巫者方得以保全性命。

那紅衣大巫在逃竄之前,還留下了幾句話︰

「滅族之恨,其恨無期,防風不死,巫無寧日。」

從此之後,洪荒各地血案頻發,那八名大巫忽東忽西,行蹤不定,一年之內前後有數十個巫族部族被滅族,而且現場盡都留下了八個用巫紋刻下的血字︰

「防風不死,巫無寧日!」

那八名大巫也被巫族上下名之為「八大巫寇」。

在這樣的情況下,後土娘娘親自發出了「必殺令」,著神農氏親自帶領數千大巫追輯八大巫寇,數月之後,終于在青要山發現了那八大巫寇棲居之巢,並將他們圍了個水泄不通。

于是一場震驚洪荒的戰斗便展開了。

是役,大巫的血染紅了青要之山,那八大巫寇力戰數千大巫毫無懼色,最後在後土親自出手的情況下,六名巫寇被迫當場自爆元靈,化為灰灰。他們集體自爆時發出的能量,將青要山攔腰截成了兩段,並同時帶走了數百名大巫的生命。而那名紅衣大巫與青衣大巫則乘機逃月兌,自此再也沒有露面。

據說那逃走的那兩名大巫一為燧人氏,另一為有窮氏,是巫族神殿中曾與神農氏齊名的兩名巫術奇葩。

那場戰斗後,巫族的元氣大傷,就連十大神殿殿主也折損了六名,只有隱巫殿殿主巫凡氏、星巫殿殿主巫禮氏、天巫殿殿主巫咸氏、力巫殿殿主巫即氏得以全身,所以神農氏也暫無精力再去追輯余下的兩大巫寇了,只能返回不周山總部,修養生息,以期早日恢復實力。

這樣一來,巫族對黃河流域人族的封鎖便松動了下來,也給妖族帶來了可乘之機。

最先打人族主意的是妖師鯤鵬。

作為天地初開時的第一批生命之一,鯤鵬的天資並不下于帝俊兄弟,然而那廝卻一無氣運,二無至寶,甚至在分寶岩上也只搶來一大堆垃圾,真可謂衰到家了,但他卻是個生性桀驁的主,如何能甘心一直雌伏于帝俊之下,所以這許多年來一直勤修不綴,只望有朝一日能擺月兌妖帝的控制。

然而心強命不強,眼見著帝俊佔盡先機,大撈功德,修為噌噌地上漲,一直晉入半聖境界,而自己還半只腳尚在準聖後期門檻之外,心里便堵得慌。

所以,如何在人族身上撈到好處,盡快提高自己的修為已成了鯤鵬日夜思謀的問題。

但想來想去,怎麼也想不出好辦法來。

這情形落在了大妖欽原不二的眼中,于是這個全身是毒的家伙附在鯤鵬的耳邊說了一句話。鯤鵬當下便覺茅塞頓開,連連點頭稱善。

于是,青要山之役後的某一個夜里,黃河流域的天空上閃過了一個似鳥非鳥似魚非魚的妖物,隨之數十萬人族成員莫名其妙地消失了。而且這樣的事情隔三岔五地便發生一次,數月功夫便有近千萬人失蹤。

而此時因五百年期限業已過去,奉女媧聖人之命守護人族的神獸白也飛離黃河流域,飛往峨嵋山修行去了,人族驟然失去了守護神獸,還一時適應不過來,于是全族頓時陷入恐慌之中。

這消息傳到首陽山時,正在抱著芭蕉扇在丹爐前扇火的玄都立刻坐不住了,于是向老子陳清緣由,便下山去了。

一回到族中,玄都便將已經須發斑白的五十三人祖召集在一起,就人族目前的危機進行商議,並力圖找到解決人族危機的辦法。

會議的內容不得而知。大家只知道有一天,人族使者求見神農氏,並達成了一系列未知之協議,之後,數千萬巫者便進駐黃河領域,與人族混居一處,並擔任守護人族的責任來,再後來便是數十萬人族青年散入洪荒,不知所蹤,沒有人知道他們肩負著怎樣的使命,也沒有人知道他們去了何方,只有路上不時撒落的人骨默默地敘述著旅程的艱難。

而先前失蹤的近千萬人,則無疑是妖師鯤鵬的杰作。

這是當初給鯤鵬獻策的欽原不二也沒有想到的結果,據他回憶,他當時的原話如下︰

「妖師若想找到辦法,抓個人來研究一下不就成了?」

然而就這樣一句話,引起了後來一系列驚天動地的大事。

事實上,鯤鵬第一次出手,是只抓了一個人回來。那天他將那個不幸的人從頭到尾,從外到里每一個毛孔都研究了一番,但除卻得出人族是先天道體這個人所共知的結論,便一無所獲。懊惱之下,他隨手將那人撕成了兩半並順手扔給身邊的一個虎妖處理。

但幾日後,當鯤鵬再見到那虎妖時,卻發現他的身上多了一種玄之又玄的東西,當下好奇心立起,便詳細詢問了一番,方知曉那虎妖當日是將那人的尸體處理進自己的月復中。

鯤鵬聞言眼前頓覺一亮,索性再次出動並掠了幾十萬人回來,然後召集天庭水軍舉行了一場人肉大餐,結果一頓飯過後,水軍中的一眾妖仙的境界噌地竄高了一截。

「嘿嘿,看來這人族是女媧聖人專為我們妖族制造的口糧啊。」看到這情景,鯤鵬那廝當場樂得差點兒跳了起來。

然而他知道,這個秘密將立馬在妖族之中成為共識,所以當下便再也坐不住了,借故離席開始了大規模的獵人計劃。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這是誰都明白的道理。

而鯤鵬就是這樣的一只鳥。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洪荒之蝠王本紀最新章節 | 洪荒之蝠王本紀全文閱讀 | 洪荒之蝠王本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