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重生之亂舞三國 項羽手下的大將

作者 ︰ 簫炎

項聲——是項氏中能獨當一面的將領。主要事跡︰英布叛楚投劉時,項羽派項聲、龍且率領軍隊打敗英布。韓信滅齊之後,項羽又派項聲、龍且去對付韓信,被韓信打敗,龍且戰死後,率領殘兵節節抵抗韓信,沒有參加垓下之戰。

龍且——此人又得力,又忠誠。項羽雖猛,可以戰敗任何人,可是項羽不在的方面,就會吃敗仗,就連彭越的騷擾都需要項羽從和劉邦戰斗的前線返回才能打敗。所以項羽很需要能獨當一面替他分憂的將領。龍且就是最合適的人,所以南方英布叛亂,龍且去,韓信打敗齊國,龍且去。

陳武——說起陳武,知道的不多,可說起蒲將軍,聞名的就多了,蒲將軍就是陳武。在消滅秦國的過程中,陳武和英布不分彼此,像項羽的兩把尖刀橫掃一切當面之敵。漢二年,叛楚歸漢,並未受重用,再沒有很大作為。

英布——是秦末漢初這段歷史中,悍勇僅次于項羽的人,常冠軍,又有統帥能力,是能攻善守的一名全能將軍,因戰功卓著被封九江王。是跟隨項羽最早,也是項羽手下最得力的將領,可惜項羽沒有正確處理好和英布的關系,只知道詰讓,不知道拉攏,讓他投靠了劉邦。

項他——如果說項聲是項家出的將軍的話,那項他就是項家自己出的宰相之才。項他對項羽來說就如劉邦的蕭何。可惜項羽不重視後方的安全,竟讓劉邦率領60萬大軍攻佔了首都彭城。鄙人認為這也是楚漢之爭,項羽輸給劉邦的最大原因,沒有穩固的後方。項他先是魏相,後任柱國(相當于副令尹)。

鐘離昧——陳平給劉邦獻計說,項王的忠臣,只有亞父、鐘離昧、龍且、周殷幾個人,可見此人對項羽的作用。四人中,亞父被離間出走,龍且戰死,周殷在關鍵的時候背叛,只有一個鐘離昧沒有死,與韓信關系很鐵。項羽戰死後,想投靠劉邦,被劉邦拒絕,投靠了楚王韓信,後韓信被逼殺死鐘離昧。

周殷——作為大司馬主持南方軍政,抵御英布,最後看韓信渡過黃河,項羽大勢已去,在大後方落井下石,擺了項羽一刀。

武涉——項羽的外交部長,和劉邦的儷食其做一樣的工作,不如人家做的出色,也是項羽的只知道用武力,不屑拉攏人造成的。

項莊——項家壯士,可比樊儈。

陳嬰——陳嬰對項羽的貢獻很大。項氏叔佷率領8000江東子弟北度長江,陳嬰听從老母建議,自己不稱王,以兵屬項梁,再加上英布、蒲將軍率軍來投,不費一兵一卒,兵力就達到了6萬,這才輕而易舉的打敗了景駒。後和義帝一起主持楚國後方。

曹咎——項羽手下有名的防守將軍。當彭越不斷襲擊項羽後方時,項羽決定親自攻打彭越,留曹咎主持成皋的防守,當時項羽和劉邦在成皋相持,可見項羽對曹咎防守能力的信任,而最終曹咎也沒有讓項羽失望,一直堅持到項羽回來。

曹無傷——項羽派在劉邦身邊的臥底。

章邯、塞王欣、長史翳——原是秦軍將領,在「破釜沉舟」失敗後,投降項羽,項羽對他們充分信任,把關中一分為三,讓他們防備漢中的劉邦。而他們三人並沒有完成這個使命。不是他們能力不足,滅陳勝、誅項梁,也是無往不勝。他們只是遭遇了兩場失敗。第一次他們遇到了項羽,不能不失敗。第二次他們遭遇的是只有20多歲的韓信,他們又失敗了。章邯戰死後,塞王欣、長史翳堅持為項羽服務到楚漢戰爭結束。

鄭昌——劉邦平定關中後,身在齊國前線的項羽封原吳縣縣令鄭昌為韓王,以抵拒漢軍。劉邦繼續向東,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河南王申陽都歸降了漢王。韓王昌不肯歸降,被韓信擊敗。

範增——知道鴻門宴的朋友都知道此人。此人是項羽的第一謀士,稱亞父,算而能準,言而能中,與張良不相伯仲。

另外服務于項羽的還有——蕭公角、桓楚、虞子期、薛公、項伯、朱雞石、餘樊君、共敖、田安、郯公、周蘭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霸王重生之亂舞三國最新章節 | 霸王重生之亂舞三國全文閱讀 | 霸王重生之亂舞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