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之不朽意志 第六十三章 希望修持之身法部

作者 ︰ 劍扼虛空

第六十三章希望修持之身法部

這是一間不大的房間,四乘四共計十六個平方,放在主世界也是蝸居,不過在這里卻是李智的修煉室,听起來以李智現在的地位竟然使用這樣小的房間作為修煉室似乎有些不可思議,但是事實就是如此,修煉室名為修煉室,要的不是房間有多大,更不在于環境是否優美,而在于其實質的兩個字,修煉。請記住我

這間修煉室,不僅房間不大,環境也是沒有,這狹小的空間里除了坐下的蒲團甚至空無一物,四面緊閉,沒有門窗,實實在在的是一間小黑屋,只是小黑屋也不似眼見那樣簡單,這不大的房間里,有著地脈噴涌出來無限的無主基礎精神粒子,可以供人吸收,更有那有如實質的天地元氣充斥。

于尋常巫師而言,這是夢寐以求的修行寶地,不過以如今李智的境界,這寶地的用處不大,之所以到這修煉室來,李智卻是要將自身所學于領悟系統整理出來,在信仰之外,開出一條可以實修與踐行的希望道路。這一片天空,他日後終究是要離開,而他留下的基業,想要長盛不衰,隨人道發展而前行不成阻礙,李智已經明白了這一切的關鍵,那就是這條希望的道路。

希望道路傳承之下,信仰之法乃是愚人所持,要知道天地之間,眾生皆愚,真理只余少數人掌握,開出信仰之法,愚笨之人,無需什麼悟性資質,只要能夠專注,盡可轉為巫師,日後的成就就看他自身造化,只是天地之間,不是所有人都是愚人,如果有那悟性超人之人,入了愚笨之路,難免為道路束縛,所以,需留一條聰明人可行的道路,留此一路,希望的道路才會更加寬廣,而只要有這條希望道路存在,他的基業也自會隨人道而長存。

房間不大,四面又無門窗,身處這樣的封閉小房間里,很多人難免會壓抑,不過,如果這房間里沒有光,盡是無限黑暗,身處其中,這種壓抑也自是不存,只是,四周盡是無限黑暗,除了黑暗還是黑暗,再無他物,如果將常人放在這里,呆得久了恐怕會瘋狂,但是,這樣的環境于真正有志于修行之人卻是無上寶地,這種小黑屋卻也是一種無上法門。

房間不大,讓人感到壓抑,為什麼沒有光,他就不會壓抑?一切的原因很簡單,因為他看不到讓他壓抑的東西了,看不到,就不用擔心了。身為一個人類,認識世界通常都是建立在感官上,眼見而為景、耳听則為音、鼻嗅可知香臭、舌嘗而知味、身觸可知其形狀,只是,以此五感糾結而成的世界就是否是真實的世界?

正所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于常人而言,正是處于此境,實際上眼前所見,耳中所聞、鼻之所嗅、舌之所嘗、身之所觸,都是霧里看花,水中望月,所見世界不過世界本身萬一,舉一個例子,人的听力只能接受固定一段頻率範圍的聲音,難道這頻率之外就再無其他聲音?而常人的視覺捕捉也是在一個固定範圍,是否視覺之外就再無他物?我看不到,我听不到的東西就不存在,這無疑是自欺欺人,可嘆,世界上大部分人就是處于此種自欺的狀態。

修行稍稍有成,窺道而入門,自身查知世界的手段轉為本心之後,方可更清晰的認識世界,他可以「看」的更清晰,超月兌常人的一切感知,世界自然不同了,而更高者更是可以窺見精神虛空、天地洪流的存在,到了這一個階段,過去世界已經截然不同,窺得本源者,認為世界的一切都是心之本源的顯化,本源決定一切,這才是世界的真實,于是,山不是山,水不是水了。請記住我

只是,先天與後天一體兩面,相互依存,先天本源變化可以改變後天,同樣又受後天制約,後天變化,先天本源也會相應改變,真正認識到這一點之後,這世界又變得真實起來,修行者眼中的天地再次改變,山還是山,水還是水,這正是修道者眼中世界三重變化。

「修行第一步,開悟本心,切入本源。」天地之間,大道無處不在,無所不存,人之一身就是道之顯化,有此根基,其實人人盡可超凡,只是大部分人都被五感帶來的種種認知、身神中各種凌亂的思緒所蒙蔽,並不能認識到自身的力量,所以,修道的入門第一步就是要開悟本心,切入本源,此謂之入道。

這一步說來簡單,卻是困擾了無數人,無數有志于修行之人都是止步于此,許多人縱然意志強大,甚至意志凝聚,卻也是無用,反被自身執念所束縛,被固有的認知所束縛,空有強大意志,也是差了一步不能入道。

有道之士評鑒曰,此後天識也,哪怕再強大,不入先天終究是水中撈月一場空忙,所以,入道之初,境界反不是誰意志強大,而在于是否有切入先天,完成意志力量的虛實轉換,如若不能,縱是口胡成神也是無用,自認為得先天的有道之士,判斷的根本依據就是在此,不能,終究是口胡的幻夢,一場空而以。

在未入先天之前,腦中所想盡皆是幻,一入先天,就完成了虛實的轉換,幻夢也可成真,如李智入道之初,還有著種種制約,但是到此時,意志力量強大希望極端規則運用之下,尋常人的幻夢豈不是盡可實現?希望的道路,李智自是從希望與夢想的觀點出發,編出一套完成可行的手法,夢幻現實、虛實相映,超凡力量的一切根本在于本心,一切唯心造,說的正是此理。

先天自有,大道存身,可是有何種手段去觸模到這存在于自身的道?很多人看了一些文,自以為,是啊,大道就在我身上,我就是道,我領悟了,我開悟了,但是這又能如何呢,你得了什麼呢?這僅僅是認知,還是口胡,認知歸于認知,沒有落實,每天口胡諸多領悟,實為可笑也。

這世間有天才,走了狗屎運之人一不小心就完成了這個過程,不過這類人億萬人中才出一個,乃是天生的主角式人物,大部分人都不可能走狗屎運完成,所以,于基礎部分李智還是要給出一個切實可行之法。這入道是一切的根本和開始,實是重中之重,入道之後到第六階,一切都是力量的積累以及查知天地相關,至于入傳說領域,那卻是需要對世界規則和法度的領悟,也是難以書寫,所以,李智將一切的重心就集中在此。

築基之法,分為身心兩部,身法為練氣,心法為降神,兩部法門相互依靠,互為表里,共存共進為一體。修行之初,不論是側重哪個方法,首要就在一個靜字,只是普通人如何能靜?每天思維不知道在想些什麼,自出身以來一直運轉不休,根本無有止息,根本就不可能,而且,哪怕強求一個靜字,表面似乎達成,實際上卻完全不這麼回事,一個人的意志思維又豈止是表面,身體之中億萬身神和潛識呢?

表面越是看起來靜,實際上內心深處更加激蕩,強求一個靜字,反會使得內心深處更加糾結,只是被強求的靜字壓制罷了,這種壓制一旦到達一定程度,表觀上一旦壓制不住,反是一種禍害,自命為修心之人,如果連坐下來入靜,心中半分安靜都不可得的話,依舊是口胡,偏偏還多半還要將自己歸到修行框子里,甚至還會自命不凡,自以為月兌俗,還是時刻修行,一切行為都以修心貫之,實際上到底有什麼就只有天知道了。

事實上,真正腳踏實地去做,沒能入道超凡之前,誰會自命不凡呢?越是深入就越是知道自己的無知。表觀的修心不可取,一切依舊是要從靜字開始,身法和心法雖分兩部,但是修持達到一定程度,能夠查知身心轉化之妙就可知道身心也是一體兩面,一個靜法,既是修身也是修心,是一種普遍性的方法。

單純以靜功而論,于身法在于止思慮,要知道人體修行于身體上的力量累積在初修之時都是靠吃飯獲取,吃進去的食物于脾分化兩部,其中一部分粗能量用于供給身體活動所需,另外一部分歸于腎,這一部分能量最為精微,由此分成三道,一道為造精、一道由命門沿脊椎上行入腦供應大腦運轉,一道于核心運化供應新陳代謝。

修行之始,當先禁除房事,使自身精氣飽滿,如此,造精的部分能量就可以通過靜功的修行節余下來,用到其他地方,而入靜止思慮,又是一部分節余,至于人體新陳代謝,在這階段還是無法作用于其上,有前兩部節余,人體精微力量充足就會自然給身體帶來改變。

力量一足,自然行于經脈之中,將經脈之中的沉痾盡除,將原本泥濘不堪的道路變化為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一通,首先提升的是人體運轉的效率,于能量獲取和利用比之過去大為增強,體現在身體上,身體素質直接就會有明顯的提升。

這是第一個變化,第二個變化在于神強,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神是如何強大的,精微能量充足,大腦自然會活躍,而與此相關的系統也是有如此改變,神一強,很多潛識也會因壯大而浮現到表面,降此潛識,主意識的力量自會更加強大。

于正常人而言,潛識可是主意識的數萬倍,潛識爆發,固然會帶來自身神的急劇強大,起初的時候往往也會給人帶來極大困擾,通常而言,所謂入魔多半就是在此階段,什麼的誘惑、魔鬼的考驗等等,都是在這漫長的階段中包含,這就是與修心相關的降神部了,而因為性格決定命運,修行到達這一階段往往是可以改變性格與積習的,改命也是自此開始。

因為精微能量更涉及到人體新陳代謝,所以精微能量一強,新陳代謝也是不同。人體的新陳代謝,是正常人是有著年齡劃分,少年之時,因為要長身體,新陳代謝極為頻繁,修復生長之力遠遠大于細胞死亡,這時候精微能量也是最為充足的,不過隨著身體的完全成型,到達三十二歲的時候,生與死的力量會達到一個平衡,然後開始衰退,等到達五十六歲人生步入老年……

所以,精微力量既能作用人體代謝,與人的生命實是息息相關,精微能量充足,貫通周身之後,身體就會發生常人難以想象的改變,這個改變被稱為改易,什麼一年易氣,二年易血,三年易脈,四年易肉,五年易髓,六年易筋,七年易骨,八年易發,九年易形,說的就是這個階段。

不過這一年二年三年之類的說法稍稍不靠譜,實際上改易的過程通常並不是分步進行,而是一個整體的過程,也未必就需要九年,關鍵是看精微能量的累積速度了,速度快的,哪還用得著九年,一年就夠了,只是要這般快法,就涉及到個人的身體資質、是否勤于積累減少消耗、一些加快能量累積的術等等了。

一旦改易完成,身體就會達到前所未有的巔峰,尋常的疾病和隱患,在改易過程中也早就消除,相對顯性的血脈也可能激發,達到這種境界,人體可以一直維持在巔峰狀態一直到天年極限,這也就是尋常修身法的極限所在,下一步的關鍵是真正切入先天本源,那就是全新的道路了,修行築基完成,修道之路也由此開始。

實際上,于主世界末法之年,在許多失去傳承的門派中,就已經將這類築基之法凝聚的力量稱為先天力量了,人體之先天產生的力量,而入道已經是成仙一般。在這些門派的劃分中,于這一階段,這類先天的先後之分在于人體經脈中行走的能量,如真氣運行法之類的修法,運轉的是粗能量,所謂人體浮陽,所以被稱為後天之法,通脈養生極好,卻是真修之毒藥,一旦修成,先天幾乎無門。又有七返九還的丹法,卻是一步步淘金的過程。

以上盡是身法部的理論,寫就理論,李智就此罷筆,實際的操作與步步驗證之景卻準備與心法部一同書就,將理論寫好之後,李智又在其後添加各種小術,又將食譜寫就,靜是基本功,這些小術就是可以更快積累成就的法門,食譜也是需要,因為在未有貫通內外表里,使人有自外大量攝取力量之時,力量的累積關鍵還是靠吃,一些吃上面的忌諱,又或者一些有助于加快精微能量累積的食物都需記載其中。

才寫了幾個字,李智忽然停筆,原來這食物的研究是昔日他在主世界完成,主世界的很多食物,這庇護所世界可沒有,庇護所世界可沒有啊,于是將筆在這里停下,日後補全又或後人補全都可,這研究食物的方法其實很簡單,身體氣脈盡數貫穿,神也隨之強大之後,修行者對自己身體的感知極為靈敏。

感知靈敏,能夠內查自身,向上一步,更是可以內視,如此吃下去的食物,食物的消化過程,轉化成什麼能量都是可以輕易得知,吃多了,慢慢試驗出來就可,其實,這個過程老祖宗早就做過了,神農嘗百草,就是類似的過程。

將食譜一項放下,李智思考了一會,又在上面錄入一些其他功能小術。修行之道,要復命歸根,復命之時,身體蛻化的本能甚至血脈力量也會浮現,這些蛻化的本能包括各種在普通人眼中的所謂神通功能之類,這些神通功能,之所以命名為神通,多半是精神之通,故而名之為神通,功能指的是身體蛻化重啟的功能,極為形象。

諸如可窺精神世界和人體氣場的靈眼,又或者游走精神虛空的出神,還有貫穿周身,理順氣脈之後,人體場域開啟壯大帶來的種種神異,都可歸于其中,這些小術通常是修行復命所自然帶來。

除了這些小術之外,其實還有一些力量運用之法,用的好,也是極為神妙,比如說凝聚腎氣對人發勁之類的方法,武道中的暗勁就是類似的勁力運用,也有調用自身氣場形成懸浮的人體漂浮術也頗為有趣。

將這些寫完,身法部算是完成了,李智微微舒了口氣,然後伸了伸懶腰,這不是他真的想伸展,以他的身體狀況也不需要伸展,一切只是昔日的習慣,這些習慣李智完全可以盡數改掉,這是十分輕易的事情,不過,李智還真沒想將這習慣改掉,否則將自己生生改成一個木頭人,身上人味盡去,實在是無趣。

寫完之後,李智又將這些紙張盡數拿起來,屋內本是黑暗,但是又豈能對他有絲毫妨礙,他目光如炬,又拿出幾張紙一邊開始一邊謄抄一邊修改完善,這時候李智算是知道主世界古代那些作家們的苦逼了,這種寫作方式,寫完之後再抄,再改,寫個幾千字就夠苦逼了,如果是幾十上百萬的著作那還真是要命,想現代的小說作家,每天萬字也是輕松無比,電腦何其便利也。

更多到,地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暗黑之不朽意志最新章節 | 暗黑之不朽意志全文閱讀 | 暗黑之不朽意志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