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國 正文 第二十九章 設計楊嗣昌

作者 ︰ 常歡樂

經過將近一個月的適應,這個新生的李定國已經漸漸熟悉了這個世界,也將自己在二十一世紀所讀過的歷史跟他現在面對的歷史人物一一對號入座,他對這個楊嗣昌也有些印象。

這個楊嗣昌固然是有些本事,但相對于崇禎帝給他的期望信任,他的才能遠遠不配。

楊嗣昌對于剿滅義軍盲目自信,不講條件,不看主客觀形勢,總以為只手也可力挽狂瀾。崇禎十年,為了貫徹他的十面網計劃,楊嗣昌建議增兵十二萬。為了應付新增官兵的軍餉開支,楊嗣昌要求增餉二百六十余萬兩。這筆餉銀,崇禎帝當然是拿不出來的,因此楊嗣昌建議按田畝加派。但其具體辦法,卻與盧象升不同。盧象升主張讓地主、富戶承擔重頭,而楊嗣昌卻主張依田畝一體均輸,不計貧富。崇禎帝接受了楊嗣昌的主張,並于崇禎十年四月正式下詔加征剿餉。剿餉之征,可謂是飲鴆止渴,給本已艱難的窮苦小民加上了重壓,朝廷因此也大失人心,百姓甚至稱崇禎為「重征」,有些不堪忍受的貧民便加入義軍。這一點也看出來盧象升之才遠勝楊嗣昌,楊嗣昌見盧象升跟他政見不合,自此便對盧象升心存忌恨。

楊嗣昌還有一個暈招,就是推薦兩廣總督熊文燦為五省軍務總理,正是他舉薦的熊文燦一廂情願地相信張獻忠是真招安,斷送了明朝廷三分之一的氣運。可怕的是熊文燦被斬首,舉薦他的楊嗣昌竟然平安無事,反而還能再升一級。

這樣一個才僅能做撒網漁夫氣度卻還不如一介漁夫的家伙竟然得到崇禎皇帝鬼迷心竅般的信任,只能說朱明朝廷氣運已盡。

李定國笑道︰「父帥,我審問過最近幾個縣的知縣,從他們那里知道這楊嗣昌的一些性情,對付這楊嗣昌的良策就要落在這個家伙的性情上。我听說,自從這楊嗣昌主持全務以來,大搞任人唯親,打擊排斥異己,盧象升等能戰之將均被他間接害死。而且這楊嗣昌對咱義軍嚴厲鎮壓,對那後金韃子卻百般逢迎示弱,跟那宋朝時期的蔡京、秦檜一般無二。」

張獻忠大為驚訝︰「楊嗣昌竟害死了盧閻王?」昔年張獻忠在跟隨闖王高迎祥時,對「盧閻王」盧象升印象甚深,他萬萬沒想到這麼強悍的人竟會被楊嗣昌害死。

崇禎八年正月,義軍主力共十三家七十二營在河南滎陽聚會,推高迎祥為盟主。洪承疇試圖圍堵,但沒有成功。義軍橫掃中原,轉戰千里,正月十五日,攻克鳳陽,焚毀了朱明的老家祖墳。六月,洪承疇最得力的部下曹文詔戰敗自殺,曹文詔是當時明軍第一悍將,他死後,洪承疇的圍剿計劃完全失敗。八月,明廷任命盧象升總理江北、河南、山東、湖廣、四川軍務,此時義軍主力在中原活動,盧象升擔負起剿匪的主要職責,不久盧象升兼總督山西、陝西軍務(位在洪承疇之上),賜尚方劍,便宜行事。崇禎八年十一月,高迎祥、掃地王、闖塌王、整齊王等部眾攻打汝州和洛陽。盧象升晝夜兼程馳援,先在汝州擊敗了整齊王,整齊王隨即和高迎祥等匯合圍攻洛陽,義軍部眾三十余萬,連營百里,聲勢浩大。盧象升督副將李重鎮、雷時聲等擊高迎祥于城西,用強弩射殺義軍千余人。高迎祥、李自成敗走,盧象升又再次在確山大敗之。高迎祥等人慘敗後只得往東南行進,入南直隸,又一次逼近朱家的老巢鳳陽。盧象升在後緊追不舍,先一步到達鳳陽,于崇禎九年正月在鳳陽大會諸將。這時,高迎祥、闖塌王、八大王、搖天動等七家義軍數十萬人疾攻滁州,盧象升率兵馳援,闖王措手不及,連營俱潰,逐北五十里,積尸填溝委塹,滁水為不流。高迎祥等殘部不得不退回河南,在朱仙鎮又被緊追的盧象升大敗,只能向裕州一帶奔竄。二月,盧象升再次大破義軍在七頂山,李自成的精騎損失殆盡。三月,高迎祥率領九家義軍殘部南渡漢水,經鄖陽至興安返回陝西。七月,起義軍的總盟主高迎祥被陝西巡撫孫傳庭俘虜,送京後遭凌遲處死。當此時韃子進犯,崇禎帝調盧象升擔任宣大總督,義軍才得以喘息。

盧象升雖是文人,卻有超人的武藝,能和士兵同甘共苦,一起沖鋒陷陣,善于馭下,士兵願意替他效死力,「軍中嘗絕三日餉,象升亦水漿不入口,以是得將士心,戰輒有功。」

張獻忠又回憶起昔年在鄖陽舊事,不禁聲音顫抖,掩飾不住的畏懼。當時鄖陽附近有義軍四十多萬,而盧象升當時帶的兵計鄖鎮的標兵五百,蔣允儀招募的毛兵五百,周仕鳳的石砫兵六百,許成名的筸兵三千五百,鄧的川兵五千。除鄧的川兵稍有戰斗力外,就是一群烏合之眾,但在盧象升手里,綿羊也變成了猛虎。這群烏合之眾在深山野嶺中轉戰千里,忍饑挨餓,九戰九捷,斬首萬余,硬是把絕對優勢的義軍給撲滅了。

張獻忠因為畏懼,所以一直遠避著盧象升的一切消息,怕那盧閻王會再度殺回中原。盧象升被楊嗣昌害死的消息,他還是第一次听說,便想問個詳細。

李定國便將盧象升遇害的過程細細講了一遍︰「就在去年底,多爾袞于青山關毀邊牆而入,進犯北京。崇禎狗皇帝大驚失色,詔令京師戒嚴,以宣大總督盧象升督天下兵,賜尚方劍。大學士楊嗣昌、總監軍太監高起潛揣測到了崇禎意在和議,對盧象升多方阻撓,盧象升名為總督天下兵馬,但根本調動不了其他人的兵馬,他定下的幾條用兵策略一條也沒法實現。楊嗣昌說動崇禎,將援兵一分為二,盧象升統領宣大兵二萬,關寧鐵騎數萬大軍皆歸太監高起潛指揮。當時編修楊廷麟上疏言︰‘南仲在內,李綱無功;潛善秉成,宗澤殞恨。國有若人,非封疆福。’結果楊嗣昌大怒,將盧象升的兩萬宣大勁旅交給陳新甲統領,只給盧象升老弱殘兵五千,保定巡撫張其平還拒不發餉。十二月十一日,盧象升領兵進駐巨鹿的賈莊。太監高起潛統帥關寧鐵騎數萬在雞澤,距離賈莊不到五十里,盧象升派遣楊廷麟去要求援助,高起潛理都不理。盧象升領兵至蒿水橋,遭遇清軍主力,遭遇韃子鐵騎四五萬,盧象升率五千老弱殘兵麾兵疾戰,呼聲動天,激戰近一天,炮盡矢窮。盧象升沖進敵陣,擊殺數十人,身中四矢三刃,方才陣亡。掌牧楊陸凱恐怕敵人傷害盧象升的尸首而趴在盧象升背上,身中二十四矢而死。而死太監高起潛隨即不戰而潰。盧象升死後,楊嗣昌派了三個士卒去查看。其中一人叫俞振龍,告訴楊嗣昌,盧象升真的死了。對楊嗣昌而言,更希望手下人說盧象升沒死,他就可以把怯懦畏戰之類的罪名加到盧象升頭上了。但這俞振龍非常硬氣,楊嗣昌把他鞭打了三天三夜,快打死了,他仍然說︰‘天道神明,無枉忠臣。’順德知府上奏盧象升的死狀,楊嗣昌故意刁難,過了八十天盧象升的尸體才得以收斂。而在楊嗣昌的干涉下,盧象升的親眷到現在都沒有領到朝廷的撫恤金。」

張獻忠頓時愣住了︰「‘南仲在內,李綱無功;潛善秉成,宗澤殞恨。國有若人,非封疆福。’楊廷麟真大才,一針見血。俺老張雖是一介草莽,也知大義所在,也知‘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韃子狼子野心,好比南北朝時之五胡,好比兩宋時之女真蒙古,意圖侵吞我漢人疆土,奴隸我漢人子民,甚至滅絕我漢人苗裔。我一介草莽尚且知之,他楊嗣昌飽讀詩書怎會不知!盧象升可比岳飛,那楊嗣昌便是秦檜、賈似道之流!」(蒙元時期蒙古人始定「漢人」這一概念,後自明初,有些明代人便已自稱「漢人」,而滿清韃子亦稱明人為漢人)。

李定國心中也自暗恨楊嗣昌,因為李定國心中一直很崇拜盧象升。要說朝廷內真沒有幾個英雄,屈指可數,除了孫承宗之外,獨有盧象升。

李定國暫時收起義憤,整理思緒,又說起楊嗣昌搞出的另一件好事︰「崇禎十一年八月,多爾袞率清兵入長城,明京師戒嚴;督各路入京勤王之兵的總督盧象升在巨鹿陣亡。明廷遂召孫傳庭、洪承疇主持京師防守,升孫傳庭為兵部右待郎兼右僉都御史,指揮各路援軍。孫傳庭抵達京郊後,由于主和派的楊嗣昌及中官高起潛進讒言,崇禎帝降旨不準他入京朝見,而洪承疇老奸巨猾,則在京郊受到慰勞,並奉旨進殿拜見崇禎帝。楊嗣昌任洪承疇為薊遼總督,並主張將陝西軍全部留下,用于守衛薊遼。孫傳庭對此極力反對,認為‘秦軍不可留也,留則賊勢張,無益于邊,是代賊撤兵也。’(事實上張獻忠的再反證明了孫傳庭的意見是多麼的正確。)楊嗣昌對孫傳庭的意見置之不理,孫傳庭對此不勝憂郁重重,以致耳聾。第二年,朝廷調孫傳庭總督保定、山東、河南軍務,孫傳庭立即上疏請見皇帝,但因楊嗣昌的百般阻撓而未成。孫傳庭心中慍怒,引病告休。但楊嗣昌仍不放過,言孫傳庭稱病乃推托之舉。崇禎帝大怒,將孫傳庭貶為平民後,又將其禁囚,以待判決。」

眾人听了李定國這段話,不禁踹踹然地互相對望了一下,張獻忠了解大家的心思,朗聲笑道︰「還真的要感謝一下這個鹽梅上將,要不是這家伙嫉賢妒能,替咱們搞定這個孫傳庭,老張恐怕早就被孫傳庭給搞的灰飛煙滅了。」

李定國也大笑著做總結陳述︰「從盧象升、孫傳庭兩人處,可見楊嗣昌是多麼地心胸狹窄,不能容人。有這樣心胸的總督正好可以用來離間,離間他跟左良玉等將領不和,再離間左良玉跟賀人龍等將領不合,總之想辦法將他們離間開,讓他們不能協同一致,那楊嗣昌那張什麼網就會千瘡百孔,安能困住我們。不過離間之計雖然日後非常有效,但過緩,眼前之計還是發揮我們義軍的長處,輾轉奔襲,一來讓官兵模不清我們的去處,二來拖延時間,讓楊賊不好布置,而我們卻贏得了從容布置的時間。」

張獻忠、徐以顯、潘獨鰲等一起撫掌大笑︰「果真妙計!定國不愧是我們的小諸葛!」

李定國獻上離間之計,本意是想在未來一兩年內用上,卻沒想到旬月之間就用上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定國最新章節 | 定國全文閱讀 | 定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