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鑒天下 第28章 青花纏枝蓮紋瓶

作者 ︰ 午夜濃茶

趙海平也點著頭,說道︰「五千塊錢,買了這麼一堆東西,雖說有幾件不值錢的破爛,也算是賺到了,老胡,你一趟天津沒白走。(瘋'狂'看小說手打)」

胡允之心情十分愉快,他哈哈大笑著模著下巴頦,得意洋洋的說道︰「算是小有收獲,我去天津,主要就是沖著這青花纏枝蓮紋瓶去的,上個禮拜有個天津收藏界的朋友給我打電話,說是他有個開古玩店的親戚下村‘拉鄉’(古玩行話,指到鄉下收購古董),無意中淘來這麼個寶貝,朋友知道我喜好瓷器,就讓我過去摟一眼。

正巧前段時間我閑著沒事,那個老朋友又是許久沒有見過面了,就答應了他,到天津走一趟,到了之後,老朋友那熱情勁兒就別提了,接上我後二話不說,直奔他親戚的古玩店,他那親戚也是個妙人兒,見面之後抓著我的手東拉西扯了老半天,就是不提青花瓶的事兒。」

胡允之端起茶杯慢條斯理的喝了口茶,見大家大眼瞪小眼的看著自己,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這才放下茶杯笑著繼續說︰「我有些沉不住氣了,給我那朋友使了個眼色,朋友闖蕩古玩行多年,是個高手,知道他那親戚這套把戲是想見見價,于是便直截了當的說,都不是外人,把你那青花瓶拿出來,你這套把戲用到他身上不好使。

那親戚知道踫見高人了,嘿嘿笑著從里屋把瓷瓶拿了出來,我拿在手里瞧了瞧, !當時氣血就涌上了腦袋,保存的如此完整,品相如此之好,釉色如此明艷的明永樂青花,說實話我還是第一次見,但已經能肯定這青花瓶絕對是永樂年間的官窯真品了。」

陳秉南笑著說道︰「如此真品,此生能得此一件足矣,老胡,你花多少錢買下的?」

大家也都看著胡允之,等著他的下文。

胡允之微微一笑道︰「朋友的親戚顯然就是個倒買倒賣的行家,對古董說不上研究的太深,他認為這青花瓶是清末民初仿造的,要價八千,我不動聲色的還了個三千,沒料到他一口就拒絕了,最後還是我朋友幫忙說了兩句話,才三千七百塊成的交。」

「三千七,你這個漏撿大了。如果被我踫上這麼個物件,別說三千七,要價三十七萬我也毫不猶豫的買下來。」趙海平笑著說道。

「老海你也別羨慕,還是那句話,收藏古玩,憑的是眼力,靠的是機會,是你的跑不了,不是你的求不來。」

謝天華笑眯眯的說了一句。

「誰說不是啊。」

趙海平也認同謝天華的說法,他又想起了那只乾隆年間的爐鈞釉雙連葫蘆形鼻煙壺,心里的遺憾情緒不減反增。對于一名古董玩家來說,快要到手的物件被別人截胡,那種遺憾的情緒就像百爪撓心一般難受。

「老陳,你應了我的道光鼻煙壺呢?不是打算賴賬?」

趙海平想起了這茬兒,眼珠子一瞪,問道。

陳秉南笑著說道︰「別忙啊,我先把這幾件玉器跟老胡說說,說完後少不了你的鼻煙壺。」

接下來,他把那幾塊玉件把玩件一一給胡允之作了介紹,其中有三塊玉屬于現代玉件,有收藏價值但不是很高,兩塊勉強能算得上古玉,一件遼代白玉花飾算是精品,價值大約在三萬元左右。

听完陳秉南的介紹,胡允之心滿意足的將桌上的古董一一放進挎包里,看得出來,他對天津行的收獲還是很滿意的。

江南忍不住暗暗咂舌,以前听說過倒騰古玩掙錢,但是他從來沒有正面接觸過,如今看來,倒騰古玩遠遠不能用「掙錢」兩個字來表述了,這發家致富的速度,比搶銀行快多了。

一次圈內人的鑒寶交流活動,給江南內心帶來的震撼,不亞于听說某地發生了七級地震。

陳秉南從書房里拿出了個道光年間的紅綠彩雲龍紋鼻煙壺交到趙海平手上,趙海平愛不釋手的把玩了一會兒,江南本來想借過來看一眼,趁機吸收一下鼻煙壺里面的靈氣,但是趙海平拿到後死活不松手了,直接把它揣進了衣兜,任誰說都不給看一眼,引得眾人連譏帶諷的把他好一頓臭罵。

其實,一整天時間,江南在南伯家就像置身于一個古董博物館,整間屋子里是件古董里面都有著充盈的靈氣,而這些靈氣,基本上被江南吸收了個一干二淨,現在他的眉心中,寒氣並不缺乏,他早已用意念探測過了,寒氣呈現出飽和狀態,藍色的寒氣逐漸向粉紅色轉變,在胎痣中歡快的跳躍著。

趙海平得了這麼件鼻煙壺,心情很是愉快,他笑著站起來說道︰「得 ,時間也不早了,大家伙難得湊得這麼齊,晚上我請客,咱們涮羊肉去。」

他的提議得到了大家的積極響應,有人請客,大家自然本著不吃白不吃的想法賣他個面子,一行人乘坐著兩輛車,向飯店殺去。

位于人民大道東側的老北京涮羊肉大廳里此時已經人滿為患,江南幾人下車後直接向里面走去,門童拉開門,微笑著說著歡迎光臨的話,大家向他點頭示意。

看樣子趙海平和這家老店的經理十分熟悉,剛走進大廳,經理就忙不迭走過來跟他打招呼問好。

江南打量著飯店的裝潢,別說,還真有一股子老北京四合院里那種古色古香的味道,接近一百個平米的大廳擺放的桌椅全是仿古紅木樣式打造而成的。

四邊長度相等,桌面較寬的八仙桌親切、平和又不失大氣,給人一種極強的安定感,在古代,八仙桌絕對算是上得了大雅之堂的中堂家具。

看到八仙桌,江南想起了個關于八仙桌的典故︰

相傳以前,布依人家辦喜事,沒有桌子,吃飯時只能用木頭或石板擺在外面地下吃,大熱天,曬得滿頭大汗;雨天,淋得周身濕。一天,一家接媳婦,中午擺飯時太陽變得火熱起來,蹲在地上吃飯的親戚朋友們個個被曬得滿頭大汗,但剛擺了兩輪,天上烏雲滾滾,下起瓢潑大雨來,地上的飯菜被雨淋得吃不成。

大雨剛過,來了一幫人,自稱是這家遠方親戚,一人騎驢,一人拄拐共八人,見地上的飯菜被雨淋得吃不成,來吃酒的親戚們也被淋得不成樣子,便問主人家,為何不擺在屋里吃。主人說,石板太重,不便搬動,木頭在屋里又順不轉,只能在外面將就些。

幾位遠方的「親戚」問明原由後,一合計,決定為好客的布依人家創造一個好的辦酒環境,讓親戚們能舒舒服服地坐在屋里吃飯,不遭日曬雨淋。于是幾位「親戚」叫主人把地下的飯菜收進灶房,又叫親戚們把淋濕的衣服換掉,暫時不要到堂屋來。

等親戚們換好干衣服再來到堂屋時,只見幾位遠方來的「親戚」已在堂屋擺上了一大排整齊的木方桌,四周還放上木條凳,請親戚們按每桌八人坐下吃飯。主人見狀後,激動得不知說什麼好,只是一個勁地請幾位「親戚」到家神腳的那一張桌坐下吃飯,嘴里不停地念︰「我的天哪,你們真是神仙哪!」

嘴里念著,手邊擺酒菜,等將酒菜擺齊後,幾位「親戚」突然不見了。這時所有的親戚都感到奇怪,說他們可能就是仙人,有心來幫我們布依人家辦好事的。據說這幾位「親戚」確實是天上的呂洞賓、鐵拐李、張果老等八位仙人。

後來布依人家就稱這種桌子叫八仙桌,凡是辦酒或親戚朋友來,都用這種桌子擺飯吃酒。為了紀念八仙的功德,平時有好酒、好吃的東西,布依人家都要擺在家神腳的八仙桌上,表示對八仙的祭祀。

當然,傳說就是傳說,是沒有歷史記載的,後人也不會為了八仙桌名稱的來歷去做專門的歷史考究,不過這個故事卻給江南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江南都到一張無人的八仙桌旁近距離觀察了一下,一種親切感油然而生。

四四方方的八仙桌每邊可坐兩人,擺著八把圈椅,圈椅的椅圈後背與扶手一順而下,江南坐了下來感受了一下,肘部、肩膀一並得到了支撐,感覺十分舒適踏實。

他笑著站了起來,他心說,飯店老板也是個雅人,能把店面裝飾的如此雕欄玉砌,顯然是花費了心思的。

大廳中的食客們一邊吃著爽口的涮羊肉,一邊高談闊論著,在悠揚婉轉的古箏聲中顯得那麼的酣暢淋灕。

「小南子,發什麼愣呢?趕緊上啊。」

陳秉南笑著招呼了聲江南,江南忙答應了一聲,跟隨在大家身後,向上走去。

包廂的風格和外面大廳基本一致,只不過把八仙桌換成了圓桌,因為進包廂吃飯的,人數多少是不一定的,如果人多,再擺上八仙桌,那不等于把客人拒之門外嗎。

眾人按照年齡大小一一落座,經理親自安排好飯菜後,寒暄了兩句出去下菜單了。就在這時,江南的手機突然響了起來。PS︰不好意思,剛從外面回來,上傳的晚了些,晚上還有一章,順便求些推薦**。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寶鑒天下最新章節 | 寶鑒天下全文閱讀 | 寶鑒天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