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皇 兵器(來自百度百科)

作者 ︰ 娃娃臉

詞目︰兵器拼音︰b ngq 兵器

基本解釋[weapons;arms]軍事斗爭中包含有各種殺傷力、破壞力的器械裝置詳細解釋武器。《周禮•地官•小司徒》︰「及大比六鄉四郊之吏,平教治,正政事,考夫屋,及其眾寡、六畜、兵器,以待政令。」《史記•大宛列傳》︰「其地皆無絲漆,不知鑄錢器。及漢使亡卒降,教鑄作他兵器。」唐韓愈《論淮西事宜狀》︰「村落百姓,悉有兵器,小小俘劫,皆能自防。」吳組緗《山洪》三一︰「獵戶隊集合的時候,有兩個特殊的課目,一個是關于新兵器的知識,專講敵方所用兵器的性能和應制防備的方法。」

編輯本段冷兵器

廣義的冷兵器指冷兵器時代所有的作戰裝備。1.兵器自古有就有中國古代兵器不但是為了防御,有時更是人身份地位的象征,兵器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足見兵器在古代國家中的顯赫地位。兵器的先進程度,往往決定了一個國家強盛與否。從冷兵器類別來分可以分為十八種,即人們所說的十八般兵器︰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 、錘、抓、鏜、棍、槊、棒、拐、流星。在武俠小說中,兵器的作用則被神話如︰小李飛刀,絕世好劍等古典小說中人物也配以不凡的兵器︰關公青龍偃月刀、張飛丈八蛇矛、呂布方天畫戟等等。

編輯本段中國冷兵器的發展

中國古代兵器大概可以分成三個階段,首先是史前時期,從考古學來講叫石器時代,我們稱這個階段是石器時代的兵器。開始青銅冶鑄後,這時候兵器的主要材質就開始變成了青銅的。我們稱這個時期的兵器冷兵器

為青銅時代的兵器。人們懂得了金屬的冶煉後,這時候軍隊使用的兵器的主要材質也改為鋼鐵做的了,就進入了鐵器時代的兵器。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轉變時期,掠奪戰爭日益頻繁,便逐漸形成了用于作戰的兵器和武藝。夏代仍沿用石制兵器,但有所改進,有了少量青銅兵器。至商代,軍隊使用青銅兵器已較普遍,而且兵器種類增多,質量大有提高。1953年,在河南省安陽殷墟出土的商代文物已有銅矛頭、銅勾、銅戚、銅刀、銅斧、銅簇等項。另外,在山東省益都出土了商代的兵器銅鉞、銅頭玉矛、銅戈。西周兵器進一步多樣化,這個時期長兵有︰戈、戟、鉞、矛、斧等。短兵則有刀、劍等。這些兵器多為銅質,質地精良堅利。銅器的出現,標志著人類社會從石制工具時代進入到使用金屬器具的時代;青銅兵器的使用,使兵器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歷史價段,並發揮其無比威力。鐵兵器始于周代,戰國時期已普遍使用。由于鐵的蘊藏量較為豐富,鐵器的堅硬度比銅制品強,又易于鑄造,因此,鐵兵器逐漸代替了銅兵器,品種更為齊全。中國古代兵器之種類堪稱世界之最,不完全因為那個年代的貴族普遍尚武,還因為殉葬與厚葬制度的緣故。于是,青銅兵器同樣也大多出土于貴族的墓葬中。諸如越王勾踐劍、吳王夫差矛,許多兵器都出自重要匠師主手,工藝刻意求精,凝聚了高度的智慧和技巧,非尋常器物可比。據古籍記載以及大量的出土文物表明,當時有戈、戟、矛、殳、斧、鉞、錘、錐、刀、劍、匕首等,並廣泛應用于戰爭中。作戰時,士兵衣鐵甲,操鐵杖,使用鐵斧、鐵刀、鐵鉞、鐵矛等兵器。到了漢代大抵完成了銅兵器向鐵兵器的過渡,至三國時期,銅兵器已經基本上退出了歷史舞台,演變為鐵兵器的全盛時期。據《典論》記載︰"魏太子曹丕選楚越良工制鐵刀、鐵劍、鐵匕首,精而煉之,至于百闢(即鍛煉百次)"。這種武器質量上的飛躍,勢必對使用武器的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從而促進武藝的發展。隋唐五代時期的鐵兵器中,長兵器以矛、槍和長刀為主。據《新唐書》記載︰"光弼有裨將,援矛刺賊,洞馬月復,中數人"。這表明唐將善用長矛而且技藝精良。短兵器則以刀為主。劍在這時已經失去了實戰的價值,成為道士們的法器和民間習武器械。劍術一直是人們喜愛的武術項目之一,佩劍之風長久不衰。相傳詩仙李白經常舞劍,友人崔宗之稱贊他︰"起舞拂長劍,四座皆揚眉。唐代重射,弓矢的結構精巧,規格多樣,據《唐六典》所記。弓有長弓、角弓等4種,弩有擘張弩、角弓弩等7種,箭也有竹箭、木箭等4種。宋、元之際有所謂"十八般武藝"之說。其實"十八"不過是泛稱而已,實際上遠不止此數。據宋人曾公亮《武經總要》記載,長桿鐵槍就有18種,另外長柄鐵刀有8種,各種短兵器有17種,如手刀、蒺藜、鐵鞭、鐵、鐵劍、大斧、烈鑽、鉤棒等等。著名的"梨花槍"就產生于宋代,其槍法已發展到純熟的程度。元代兵器則精細而實用。據茅元儀的《武備志》記載,有各種鐵槍6種,各種刀7種。還有飛鉤、噞、馬叉、梨花槍、狼筅(長槍)、雙飛撾、飛錘、鐵戟等兵器49種,另有火槍、火炮6種。到了明代,"十八般武藝"有了具體內容。明人謝肇制《五雜俎》卷五中記載︰"何也十八般?一弓、二弩、三槍、四刀、五劍、六予、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鞭、十二簡、十三撾、十四殳、十五叉、十六鈀、十七綿繩套索、十八白打"。"十八般武藝"講的是演練兵器的技藝,所以它的前十七種都是兵器的名稱。第十八種為"白打",明代朱國幀《涌幢小品》中解釋說︰"白打即手搏之戲……俗謂之打拳"。清代的兵器與明代大同小異,不過品種更多而已。拿刀來說,有大刀、樸刀、春秋大刀、三尖兩刃刀、大環刀、鳳嘴刀、梅花刀、腰刀、戰刀、苗刀、壯族尖刀、彝族插刀……不下10余種。此外,叉、抓、拐、弩、斧、盾、鉤、殳、錘、、?、棒、刺、鈸、鉞、鈀、齒、鏟等等就更多了。器械的多式多樣,使武術的內容更為多姿多彩。新中國成立以後,隨著武術訓練與競賽的需要,對刀、槍、劍、棍等常用器械的規格作了具體規定,對重量、長短、粗細以及器械制作材料都有明確要求,對武術水平的提高起了促進作用。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兵皇最新章節 | 兵皇全文閱讀 | 兵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