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跡江湖覓幽蘭 亡命天涯

作者 ︰ 明白6

唐歡看著眼前這個身著淺灰色布袍,靠著樹干,于一地黃葉中落拓而坐的女子,稀薄的暮光打在她身上,染了塵色的發絲垂在一邊,半掩住她一貫沉靜的面容.

一路上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她從無抱怨。該吃的時候無論飛禽走獸、粗茶淡飯都毫不含糊,該睡的時候即便在深山密林之中隨意擇樹為席亦安之若素。如此趕路,便是他自己尚覺疲累,她卻不顯半點疲態,且每日卯時必起,月兌離眾人自行練劍。這一隊二十人皆是他手下的頂尖高手,腳程自是極快,而她總能在一個時辰後追來。看得出以她的體力如此這般尚有余力。但自從離開金陵後她便極少說話,更是從未問過他作何打算,也從未再提過解藥一字半句。

此行的最大的風險便是與唐昀派出的五百親騎衛狹路相逢。輕裝簡從固然能兵貴神速,人手上的絕對劣勢也是致命傷。但反之,自己這一行二十二人只要一路隱匿行蹤,繞開那煞氣奔騰的五百鐵騎並不難。只是每有風吹草動,她都是第一個驚覺的。便是五日前,那五百人遠在十里開外,她是第一個伏地貼耳听聲辨位的。要經過何等嚴苛的訓練才能應變如此之快,把反追蹤當作本能,融入骨血…

攸蘭知道唐歡在打量她,也不睜眼,放松全身的肌肉,將自己的呼吸調整到最平和的狀態,這是她最近悟出的一種無需打坐便可調理內息的法子︰將自身融于周邊環境,以平靜無為的方式淡化存在感,如此這般,緩慢增長內息的過程亦是點滴恢復體力的過程。

初時攸蘭見唐歡沒有選擇在金陵跟唐歷對決,而是留下綠雲、阿痕二人在金陵留守善後,自己晝夜疾行往蜀中而去,微有詫異,但轉念一想,他如此行事必是對唐門局勢有十足把握。如唐門危局立時可解,唐昀身死,越劍門偃旗息鼓,唐歡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趕回唐門主持大局。這就好比奪嫡,有時候並不是誰實力最強,兵力最多就能勝出,往往最先控制住禁宮內庭的人才可江山大定。雍正帝便是借豐台大營之兵力,掌控禁宮,宣遺詔定名分,再以帝王之尊命十四只身進京吊喪。便是統領十萬大軍戰功赫赫的撫遠大將軍王又能怎樣呢,一樣回天乏力俯首稱臣。反之,如果唐歷先行一步回到唐門,他少堡主的身份本就名正言順,再加上唐昀身死,他只要扮一回孝子就能賺取無數同情,這就給本已穩操勝券的唐歡帶來了變數。.請記住我

果不其然,不出三日,江湖上便興起了一股流言︰唐歷為父奔喪途中死于越劍門之手。不必說,唐歡的手筆。唐歷身死是遲早的事,這樣做既賣越劍門一個人情,又洗白了自己。畢竟名義上唐昀是以掌門的身份出戰越劍門不幸亡故,背上殺他唯一兒子的名聲並不好听。就算唐歷能逃過唐歡跟越劍門兩股勢力的圍剿,順利返回唐家堡,只要唐歡搶先一步控制住局勢,唐歷就成了沒d的黑戶,只要來個翻臉不認人,他便插翅難飛。而唐歷只能賭這一局,如果他不回去,就等于放棄最後翻盤的機會,終其一生只能亡命天涯。

二十日後。

唐德一早便守在唐家堡外城的崇暉門,一直守到暮色斜陽才遠遠瞧見唐歡一行大約二十來人風塵僕僕地出現在地平線上,待唐歡近前,竟一時哽咽難言,欲拜行掌門大禮。

唐歡堅不肯受,道︰「德公不必如此,歡受之有愧。」他頓了一頓,微微一笑,介紹攸蘭道︰「這位是木姑娘。歡一路仰仗木姑娘之機警方得以繞開追兵速返。」

唐德壓下心中詫異,抬起一雙精光四射的眸子打量攸蘭,片刻之間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道︰「姑娘在唐家堡若有任何需要,可徑直吩咐老奴。無需客氣。」這位姑娘實非常人也,雙目澄澈,靜若深水。

攸蘭微微一笑,道︰「不敢,自當客隨主便。」到人家地盤,哪敢不識相……

眾人寒暄已畢,便由唐德迎入城中。一路行來,外城好似歷經一場風雨浩劫,只余一地殘垣頹壁仍可窺得昔日繁華之萬一。不遠處一片黃土青磚台基,孤獨靜臥于一脈衰草斜陽中。唐歡不禁感慨萬千,轉瞬卻已換作歡顏,向攸蘭道︰「此處便可按照姑娘的提議,修建飛瀑重台。」

攸蘭點點頭,心想︰以前不過為了任務,信口胡謅的你也信。如今又沒設計費可拿,費那心思干嗎。解了毒,趕緊撤。

唐歡見她意興闌珊,一時默默無言。

如此疾行了一會,漸聞水聲濤濤。

眼前的遙河清如玉帶,寬似江流,白浪浮卷,奔騰不止。

岸邊蘆葦叢中坐著一個頭戴斗笠身穿簑衣,作漁翁打扮的人,只是看不清面容。

唐德上前掏出一塊雕蘭花玉牌雙手遞上,態度謙恭之極。此人一言不發,立起身來,單掌便執起足邊竹筏,隨意拋入河中。原來是一艄公于岸邊相侯。唐歡領頭,一行人相繼飛身而起,登上竹筏。那艄公著實了得,于如此風高浪急之中橫江斜渡,竟似閑庭信步,游刃有余。

攸蘭看得嘆為觀止。此人功夫之高,平生僅見!

只過了一盞茶的功夫,眾人便抵對岸,那艄公抄起竹筏,頭也不回兀自去了。

一行人入得內城。

唐歡原本見攸蘭臉現嘆服好奇之色,只等她來問此人是誰,亦可打破僵局,不料攸蘭卻轉身向唐德問道︰「德公可知此人是誰?」(唐童鞋,你打錯算盤了︰唐德才是掏玉牌的那個,不問他問誰……)

唐德早將二人情態看在眼中,低垂了眸子掩去眼底笑意,肅然道︰「老奴只知此人為絕掌門生前摯友。自掌門故去便日日在此撐筏。只是此人功夫奇高,無人可迫他,須持掌門私人印信方可為之。且數年來只開過一次口,便是對著四少。」卻停在此處,不再言語。

唐歡又向攸蘭瞧去,卻見她仰頭一臉驚嘆看向眼前一片瓊樓玉宇,素日平凡無奇的眉眼竟得一分生動明媚。不知怎的,唐歡心中剛剛升起的一絲郁氣頃刻盡消。

只見遠處十丈高台巍峨聳立,台上樓宇連闕,飛閣重檐,氣勢恢宏。樓頂置有一巨型翅鳥,傲然立于斜陽流光之中,身披金芒,神情睥睨,舒翼若飛。攸蘭不禁暗嘆,曹丕曾登銅雀台作賦,有「飛間崛其特起,層樓儼以承天」之句,大約便是眼前情景。怪不得唐歡這廝拼了命也要當這個掌門,便是誰見了此情此景也不會無動于衷。

相傳曹操喜歡在銅雀台上大宴群臣,慷慨抒發自己欲吞並天下的野心,每每皆是一派觥籌交錯,鼓樂喧天。如能在此地花天酒地該是何等美事!攸蘭腦中開始yy手執杯盞,歌舞拂地的情景,暗思此地于唐歡,實是糟蹋了,必不得盡其妙處。

唐德一路暢通無阻帶著他們向崇遙台行去。

崇遙台位于正中,南連雲霞、北接赤煙,各相去七十步。三台皆以閣道式浮橋相連,「施,則三台相通,廢,則中央懸絕」。

遠處竟是水聲可聞。行至近處,更覺巍然崇舉,其高若山。原來台下引了一脈遙河水經暗道穿台而過,匯入一方碩大的流池。攸蘭不禁暗自嘆服唐家基因之強大,恐怕自開山鼻祖唐帆至如今的唐歡,代代出設計天才。

她一時興起,竟足尖一點,似斷線風箏一般,扶搖直上,掠至崇遙台最高處,于一片金碧輝煌的屋瓦之中坐看雲霞,一快千里之目。頓時,連日來因被唐歡這廝下毒,被逼奔波千里來此所積之怨氣一掃而空。至此方體會何謂︰「登臨恣望,縱目披襟。」

唐德見此情形不禁驚嘆道︰「這位木姑娘的輕功離當世無雙亦不遠矣!」

唐歡的目光一直追隨她的身姿,卻沒接口。

攸蘭看夠了,才御風而下,倏忽便回到眾人眼前,朗聲笑道︰「木溪無狀,方才放肆了。」頓了一頓,她又贊嘆道︰「唐門真是巍峨軒舉,氣象萬千!」初來乍到,多拍拍馬屁總是不會錯的,何況這也是事實。

果然唐德待她又親近了幾分,一路介紹這樓台閣宇。二人相談甚歡,倒把唐歡這個正經主人撇在一邊。

拾級而上,便見鸞素身著一席天水碧皺紗長裙立在台上引頸相盼,顯然已恭候多時。她見了唐歡,嫣然一笑,盈盈而拜,喚了一聲四少。

「鸞素不必多禮。這位是木姑娘,這幾日,你便跟著她吧。」鸞素心中一驚,這才看到攸蘭,見她面染風塵,發絲凌亂,衣袍不潔,五官也只屬中人之姿,堪堪稱得上清秀,壓下雜念,笑道︰「木姑娘請隨我來,偏殿已布置妥當。」

攸蘭知道唐歡初回唐門,必是有一番機要之事處理,定然沒空理會自己,一句客套話也無,徑自跟著鸞素去了。

待她身影消失在回廊盡頭,唐歡一回身便見到唐德似笑非笑地看著自己。輕咳一聲,率先步入殿中。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浪跡江湖覓幽蘭最新章節 | 浪跡江湖覓幽蘭全文閱讀 | 浪跡江湖覓幽蘭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