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法時代的修道者 第六十六章 【元神之說】

作者 ︰ 執戟郎中

曾調坎離服龍虎,也能神游蓬萊天,靈台山上訪賢去,卻道雲深不知處

我心中了無懼意,站穩身形,半步不退,後天識神通過道竅,觀察、鎖定了這片土黃色光華。請記住我

只見這片土黃色光華接近我的道竅後,便漸漸收斂、縮小、變成一點星丸,仿佛被一股極大的吸力,收進了我的道竅之內,消失不見。

這一刻,我心中升起一種篤定、厚重、說不出的踏實感覺,也好像突然之間多了好多年的閱歷,讓我原本跳月兌的孩童心性,變得沉澱了許多。

我從定中月兌出,睜開眼楮看世界,推開門,走了出去。

大舅養的小黃狗抬頭看了看我,這次卻沒有汪汪亂叫,而是撅著跑了過來,死乞白賴地往我腳面上一趴,安靜地閉上雙眼呼呼大睡。

這條小黃狗平時睡覺最喜歡把下巴平攤在地面上,樣子有點像孩子趴臥。我曾經對此表示過驚訝,大舅解釋說︰「這叫做接地氣,小棟你看,連條小狗也知道這樣睡著舒服呢」

接地氣可它現在趴到我的腳面上,難道就不要接地氣了?

這只小狗挺忠心的,除了大舅和小土狗兒,有時候連大舅媽的賬都不買。

自從我來到這里以後,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打擾到了它的生活,讓它對我似乎沒有什麼好感,每次我進進出出,它都會呲牙咧嘴,叫上半天。

可今天也不知道是怎麼了,這狗突然跟我親熱起來了,還是說,我的腳面上也會冒出地氣,讓它感覺到舒服?

我苦笑不得地把它抱回窩里,然後低頭看向自己的腳,動一動,走幾步,忽然感到地下傳來一股說不出的厚重沉凝感覺,從我的涌泉穴透入體內。雖然不是天地靈氣,也似乎不能幫助我貫通奇經八脈,卻讓我心中十分安定,就連平日里每逢入定,都要用心去降服的心猿意馬,在這種安定的狀態中,似乎也變得平靜了許多。百度搜索更新最快最穩定

我眯起雙眼,細細品味。

這是一種感覺,並非能量、靈氣,所以

它影響的是我身體深處那個最為原始、最為純粹的東西,莫非是

元神?!

所謂一點性靈落後天,雙分陰陽月兌竅出,縱是陰身化陽魄,也難沾蘸先天根

道家鍛煉陰神,修成陽神,大道成就一半;可即使如此,仍然是後天功行,不到打破混元虛空,找回真靈時,談論先天境界就是一種很滑稽的事情。

可世事無絕對,無恆定,無肯定否定,無可執非執,任何事情,都有例外!

修道者以色身外放五蘊識見,為識神,魂魄出竅,初為陰神,經過天風淬煉、天雷鍛形,可以成就陽神,這些都是後天有為之法、之形。

可是在人身小周天中,另有一處藏神之所,不在周身穴道、三大丹田、也不在十二正經、奇經八脈,說是不在,卻又神存、說是有在,卻無處尋。

很有點‘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的意思。

這一處地方,神秘莫測,難以探尋,歷史上多少號稱真人、仙長、高僧的修道者用了一生時間,也找尋不到,直到身死道消的那一刻,仍然不能忘懷。

這個地方藏的,就是元神!

元神,絕不同于識神、陰神、陽神;一切有為法,一切後天手段,都休想尋找到它,那是因為它雖然藏于後天色身之中,卻又超月兌于後天世界之外,是先天性靈中留下的一絲脈絡、沾染後天之氣不多,還帶有一半先天屬性。

所以又叫做後先天之神!

很多劍俠小說,甚至包括蜀山這樣璀璨一時,讓我為之痴迷的作品,都曾經把元神和陽神混淆,甚至書中有的角色還可以元神幻化、神通變化無量無邊。

卻哪里知道,元神為後先天屬性,一日不明金丹道,一日就尋找不到,更別提用後天手段幻化元神了。如果真有這個本事,那些小說中的人物早就可以像呂祖一樣白日飛升,破碎虛空而去,還用留在人間打鬧嗎?

但是後天手段雖然不能直接淬煉元神,卻並不表示不能觸動元神,就算是普通人,在某個時間、場合、巧遇大機緣,也可能觸動元神,所謂‘靈機一動,再尋無蹤’,就是這個意思。

雖然我無法看到找到自己的元神,但是剛才的那種感覺,百分之九十九是元神被觸動了,肯定是!

對我來說,這算是一個不錯的開始。

千里之行,積于跬步;我了然一笑,抬腳向院子外面走去

走出院子,走到村口我感覺即使是隔著厚厚的鞋子,也能感受到腳下傳來的那種厚重凝實的感覺。大地脈搏,正在我腳下洪洪沛沛,有力地跳動著。

我調整著呼吸,讓自己的心跳與大地脈搏漸漸形成了共振,腳下越走越是輕松,走到後來,就像不需要花費力氣一樣。

哪里的大地脈搏強勁,我就走向哪里。

一條蟄伏在壘子村下,在沂蒙山中,或者說是在神州大地的地脈、地龍,漸漸被我探尋了出來沿著這條地氣磅礡的龍脈,我越走越是暢快,月光下、清風中,物我兩忘,仿佛被地氣融合為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今夕何夕、此地何地?

我渾然忘記了時間、忘記了自己所在的地點,就是這樣走著,似乎越過了幾條河流,翻過了數座山巒,我的衣服上濺滿了泥水,我的鞋子上沾滿了草和土,卻是絲毫不知

不知過了多久,清晨的鳥叫聲傳入耳鼓,我抬頭看去,發現太陽已經出來了。

眼前,是一座在丘陵地帶罕見的高山,看著繞山而過的滾滾黃水,和山上蔥郁的草木,以及直插雲霄,大有小天下之勢的奇偉山體,我不由一愣。

泰山?

自古帝王封禪之地,東地第一高峰,華夏龍脈之脊?

我現在其實還沒有走出沂蒙山區,距離泰山,還有很遠的一段距離,不過望山跑死馬,雖然距離遙遠,還是讓我看得非常清楚。

我站在一座幾百米高的小丘陵上,仰望泰山,沒有怎麼用心入定,更無意去用識神內照,不想道竅卻再一次自行發動了。

此刻在我的‘眼’中,泰山漸漸變得不再是山,居然也扭曲成了一個巨大的‘山’字,帶著一片土黃色的奇光,遮天蔽日,威壓而來,仿佛要將我吞噬。

我挺起胸膛,矗立不動,只是以內神相望,與泰山踫觸、神交!

果然,眼前景物立刻發生了變化。

巨大的山字憑空消失,泰山再次出現在我的面前。

只不過,比我剛剛見到的那座泰山,似乎更加清晰了許多,我仿佛可以看到山間流瀑、黑龍潭、鬼見愁、十八盤和那些像螞蟻一樣,簇擁在山道上的人群。

在這短短的時間里,我從見山到不見,終于又回到了見山還是山的境界。

那種與地氣承接,帶來的奇妙感受,也數倍增加。我的心中一陣觸動,仿佛在那個無從尋覓的藏神之處,驀然生出一點靈光,這一刻,道竅前的泰山忽然化成一條黃龍,從我雙眉之間,鑽了進來。

我全身一顫,轉身、下山,向原路走回,卻沒有回頭再看一眼。

看過了,就無需再執著,抓住了地龍之精,當然要快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末法時代的修道者最新章節 | 末法時代的修道者全文閱讀 | 末法時代的修道者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