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之章 第九章 傳說中的神魔大戰

作者 ︰ 勾三股四

「我曾經游歷各國,踏足黑暗森林,深入萊恩帝國,進入巨龍谷,渡海至風之島,經過數十年的研究,整理出了這本書。這本書雖然貴,但絕對值得您購買收藏的。」——《蒙德著神魔大戰史詩》

神魔大戰太過久遠,久遠的被歷史蒙上了一層深深的傳奇色彩,以致讓很多人認為那只不過是個傳說。也是太過久遠的原因,導致神魔大戰這個傳說有了很多不同版本,各個國家的傳說都不一樣,當然,英雄故事也很不一樣,多是自己國家的英雄故事很多,其他國家的就很少了。

天明從莫洛那里听來的,也是各個不同版本中的一個,跟吟游詩人蒙德說的都不一樣。吟游詩人蒙德可是酒的老客人了,四處游歷的他,听過很多很多的傳奇故事,也有很多的詩作流傳,在他口中,可以听到艾迪斯大峽谷的冒險之旅,老洛克將軍的傳奇戰斗,屠龍勇士亞瑟的故事,以及讓人熱血沸騰的衛國之戰,不管什麼樣的故事,經過他的三寸不爛之舌,都讓人感覺到故事是多麼驚險,主人公是多麼的偉大,結局是多麼振奮人心。

據說吟游詩人蒙德即將出版自己的詩作,如果能夠讓他送一本,那就太好了。龍天明從蒙德那里听到的故事沒幾個,因為听他講故事是要錢的,听矮人講就什麼也不需要。對于不同版本的神魔大戰,莫洛卻說他的這個是最貼近歷史的,甚至信誓旦旦的說這就是真正的歷史。天明雖然不信,也不好駁了他的興致,吟游詩人可不是本鎮居民,都是難得一見的,不像莫洛,在格林鎮住了五十年了。

傳說,在一萬年前,那是的人類並沒有魔法師、劍師這樣的強者,但擁有極聰明的頭腦,能夠制造強大的武器。當時,不知為何,大陸上同時出現大量魔獸肆虐,其原因有幾個不同版本,最主要的有兩種,一種說法是︰從另一個世界的魔族,為了佔領這個世界,打開了通往這個世界的大門。另一種說法是︰某個邪惡的人類觸動了一個無比強大的封印,釋放了其中被封印的邪惡力量,導致大量強大的魔獸肆虐。

所有版本說法中,都提到了魔獸肆虐,剛開始,人類毫無抵抗之力,魔獸所到之處,生靈涂炭,村莊、城鎮全部化為一片灰燼。到後來,人類團結起來,並說動精靈、矮人、獸族、蛇人等不同種族,組成聯合大軍,一起阻擋魔獸。人類利用自己最智慧的頭腦,矮人打造武器的天賦,精靈的無比精準的弓箭和自然魔法,獸人強悍的體魄,不斷設置陷阱、埋伏等,逐漸從劣勢轉為優勢,到後來甚至開始主動出擊,殺滅魔獸。

然而,就在人類看到勝利的曙光時,大陸各處,突然出現六個無比強大的魔獸,被稱為六大魔王,他們分別擁有水、火、風、雷、光明和黑暗六種極其恐怖元素力量。他們將魔獸集合起來,帶領他們以摧枯拉朽的力量迅速摧毀人類的防御,魔王所致,人類、精靈、矮人、獸族等全部被殺,建築悉數被毀。在如此強大的敵人面前,人類毫無反抗之力。不得已,精靈、矮人、獸人等種族只得退回森林、山洞,守住自己的種族不被消滅。

就在人類被消滅殆盡,處于絕望和無助之極的時候,同樣擁有水、火、風、雷、光明、黑暗六種至強元素力量的六位真神出現了,他們擁有能夠與魔王抗衡的強大力量。六位真神傳授給人類強大的魔法和武技,使得人類當時出現了許多強大的法師和劍師、騎士,在真神的帶領下,與魔王率領的魔獸大軍大戰。

這場戰爭的勝敗關鍵在于六位真神與六位魔王的戰斗,但是,由于神魔大戰所產生的強大破壞力輕則山崩地裂,重者毀天滅地,沒有人具有一旁觀看的實力,無人知道當時的戰況。只是當人類在于魔獸大軍戰斗時,突然間,魔獸大軍如潮水般潰退,大量魔獸逃竄,躲入深山闢谷。

人類自然知道這是神魔大戰真神勝利的緣故,于是,人類為了表示對六位真神的崇拜,在各個真神所帶領人類戰斗的地方,分別建立不同的國家,崇拜不同的真神︰

大陸西南,火神戰斗之地,建立布達士帝國,敬奉火神,即毀滅之神;

大陸西北,水神戰斗之地,建立諾瑪帝國,敬奉水神,即創造之神;

大陸東方,雷神戰斗之地,建立傲陽帝國,敬奉雷神,即秩序之神;

西方風之島,風神戰斗之地,建立朗月帝國,敬奉風神,即時間之神。

大陸東南方,光明神戰斗之地,建立安吉尼亞帝國,敬奉光明神,即生命之神;

大陸東北,黑暗神戰斗之地,建立萊恩帝國,敬奉黑暗神,即死神;

據說,人類在勝利後為了清除魔獸,派出了大量實力強大的法師、劍師等,與躲藏起來的魔獸進行了上千次戰斗,損失慘重後,終于將大部分魔獸清除。長期的戰斗,誕生了很多人類英雄的同時,也讓人類的實力被削弱很多,後來終于停止了這樣的圍殺。

這一方面是由于人類是在經受不起這樣的消耗,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魔獸已經被消滅大部,剩下的對人類已經造成不了什麼威脅。現在的魔獸比一萬年前的魔獸要弱得多,而且大多不敢在人類居住區活動,主要在一些人類很少涉足的地方生存,偶爾冒出來的倒霉蛋只會引來雇佣兵團的圍殺。

即使如此,也有很多地方是魔獸的地盤,它們依仗著一些天然的屏障、惡劣的環境和險地,讓一部分地方變成了人類禁區。這里就包括天目山的紅葉林。

人類與魔獸戰斗之地,至今,仍偶爾有一些幸運的家伙無意中發現上古遺跡,獲得強大的武器、法杖、戰甲等,他們幾乎所有人都成為了一方強者,受萬人景仰。

據說天目山也是上古戰場之一,在紅葉林深處某個地方,有許多人抱著一夜成名的想法,數十人組成一個尋寶隊,道天目山紅葉林深處冒險。不過,由于紅葉林深處地勢險惡,環境惡劣,又有大量魔獸出沒,最後這些尋寶隊無一不是以失敗告終,而且都會損失近一半隊員,出來的人也渾身是傷,甚至有的告別了武士生涯,他們都不願意談及那里的恐怖經歷。

這些人,據說還沒到過紅葉林深處,就不得已返回。到現在,已經很久沒有敢于進入紅葉林深處的尋寶隊了。

原先人類各種宗教信仰也在這場曠世大戰後,如同秋風掃落葉般消失不見,各種信徒都開始信仰保護自己國家的真神。這之後數千年來,大陸各地不斷有各種各樣的「神跡」顯現,並被信徒們不斷夸大,到現在已經無法辨明哪個是真,哪個是假。

而這場戰爭遺留下來的隱患也漸漸顯露出來,當初建立各個帝國的時候,國界範圍都是根據各位真神所率領人類與魔獸戰斗的地方來劃分的,這就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很多問題。有些地方由于地勢險惡,並沒有人類居住,也沒有魔獸肆虐,自然也沒有真神的戰斗;有的地方不止一個真神戰斗,比如在布達士帝國與諾瑪帝國的交界「落霞山脈」,水神和火神曾共同與魔王戰斗。于是,領土的問題就產生了,也因此引起了不少戰事。

相比這些領土隱患,另一種更深的隱患是意識形態之間的沖突,這種沖突平時只是在各自的內心和看待對方的眼神中出現,但這種隱患一旦爆發,引起的後果也極為嚴重,導致的戰爭範圍更大。

這其中,隱患最大的莫過于敬奉黑暗神的萊恩帝國與敬奉光明神的安吉利亞帝國之間的沖突。萊恩的魔法師多是亡靈法師、噬魂師、幽靈法師等,使用黑暗魔法,以陰暗、歹毒、傷害大為特點,而這些法師也多因修習黑暗魔法變得極為駭人,性格也黑孤僻,常常讓人聯想到魔鬼。但這只是他們的魔法特點而已,黑暗神也是六位主神之一,並且是最為強大的一個。

相反,安吉利亞帝國多是光明系魔法師和劍師,以擅長醫療和輔助著稱,釋放時也給人一種陽光照耀的溫暖感覺,別人見到光明系魔法師會非常尊敬,而見到黑暗系魔法師就顯得非常害怕。光明系的許多魔法師和劍師也把自己當做正義的象征,暗地里把黑暗系魔法師和劍師當做邪惡的象征。

受表面印象的影響,安吉利亞人與萊恩人看待對方的眼神也不一樣,安吉利亞人眼神中流露出一種鄙夷,而萊恩人則流露出一種不屑,有的還帶有一種憎恨、憤怒。不只是安吉利亞人如此,布達士、諾瑪人也這樣,只是沒有安吉利亞人這般明顯,但看到穿著黑袍的黑暗魔法師時,他們也顯得畏懼,或是厭惡。

光明系魔法師或劍師並不一定是安吉利亞人,也可能是布達士、諾瑪、傲陽等其他帝國的人,同理,火系魔法師並不一定是布達士人,也可能是其他各國人,水系、風系、雷系也是如此,只是在安吉利亞帝國光明系魔法師和劍師比較多,布達士帝國火系魔法師和劍師比較多而已。但是,光明系魔法師和劍師肯定不會是萊恩帝國的,黑暗系魔法師和劍師必定不是安吉利亞帝國的。這種情況的出現,也從另一方面加劇了他們之間的意識沖突。

由于當時人類殘存極少,剩下的人花費了極為漫長的時間才建立了各個帝國和文明,而他們的主要精力還放在對抗殘存魔獸上,所以各國之間並未發生什麼沖突。對于領土的爭奪,各國還沒有太大的精力。隨著人類元氣逐漸恢復,魔獸大量被消滅,各個國家開始開拓疆土時,這些隱患終于顯示出來。幾個國家都聲稱要重新劃分國界,並宣稱對方強佔了自己的領土。于是,在利益的蠱惑下,戰爭不可避免的發生了。

經過長期的休養生息以及屠殺魔獸,大陸各國的魔法和武技發展迅速,都取得了豐厚的成果,借著神的名義,各個國家只見發生了數不清的戰爭,並都稱之為「聖戰」。

當時發生的戰爭多在鄰國交界處,局部戰爭極多,所謂的「聖戰」不計其數,但大範圍戰爭很少。由于各國的鄰國並不只有一個,所以交戰兩國之間並不傾盡全力,以免被另一鄰國搶佔國土或者資源,各國的實力相差也不多,並沒有將鄰國毀滅的實力。當時的著名戰爭案例極多,也涌現了一大批偉大的魔法師、劍師和騎士。

然而局部戰爭最終不可避免的引發了全面戰爭,首先發生的戰爭就發生在布達士與諾瑪之間,所謂水火不容或許就是這個道理。其主要原因就是在兩國邊界處的落霞山脈發現寶石礦,寶石是一種蘊含強大能量的礦石,可以瓖嵌在魔法杖頂端,或者用于魔法陣的能量供應,也是制作魔法卷軸的必備原料。好的寶石抵得上一顆魔獸晶石。這種利益之間的爭奪首先不可避免的引起了局部沖突,然後便演化成為兩國之間的大戰。

布達士帝國與諾瑪帝國打打停停的持續了近百年,兩國都元氣大傷,在這時,位于大陸東南的安吉利亞帝國趁機侵佔了布達士的一部分領土,將兩國之間的分界線重新劃分。安吉利亞帝國實力比布達士強不少,不僅強行侵佔了大片布達士國土,還向傲陽帝國進犯。

兩國自然不會任由安吉利亞人為所欲為,同時向安吉利亞發起戰爭,但安吉利亞過于強大,布達士本來實力就比不上,又與諾瑪打了數十年,接連潰敗。兩線作戰的布達士,國力大損,不得已,只好與諾瑪求和,願意與其共同開發寶石礦。

諾瑪隨即擬定了一個《落霞條約》,條約規定,凡是落霞山脈發現的寶石礦,不論是否在布達士的控制區,布達士只能擁有三分之一,其余的全歸諾瑪帝國。雖然這明顯是趁火打劫,但布達士已經筋疲力盡,繼續戰斗只會讓安吉利亞侵吞更多的領土,只得簽訂了這個屈辱的條約。

正當布達士帝國準備修養生息,打算在實力恢復後奪回屬于自己的東西時,大陸最強的萊恩帝國向布達士、諾瑪、安吉利亞三國同時發動了強大的攻勢,萊恩帝國擁有大陸最強大的騎士——龍騎士,雖然數量只有二十來個,卻稱得上是一個強大的軍隊。

其他騎士的坐騎在黑暗巨龍面前,根本不敢一戰,甚至有的低級坐騎看到龍騎士過來,當時就癱軟在地,不敢起身。一般的飛行坐騎根本不是龍騎士的對手,龍騎士所過之處,摧枯拉朽。

萊恩帝國同時擁有強大的亡靈法師大軍,所召喚的亡靈大軍浩如煙海,殺不完、燒不盡,而布達士帝國和諾瑪帝國由于常年的戰爭,早已元氣大傷,安吉利亞帝國雖然強大,光明系魔法也克制黑暗系魔法,但在萊恩帝國的龍騎士面前,只能拼命防守。進攻,那只是奢望。

這時,三國才醒悟過來,「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此時大陸上沒有參戰的帝國包括位于風之島的朗月帝國和東方海岸的傲陽帝國,安吉利亞帝國、布達士帝國和諾瑪帝國為了避免亡國的危險,三國都派出了強大的使團去兩國求援,但不知為何,總是音信全無。而萊恩帝國也加緊了強大的攻勢,其中,布達士帝國本來就是元氣大損,即使全民皆兵也當不住萊恩帝國的大軍步伐,終于打到了布達士帝國的首都焙烽城。

布達士一旦陷落,就意味著正在苦戰的安吉利亞帝國和諾瑪帝國又會迎來數十萬大軍,那樣的結果,只會讓兩國很快步布達士的後塵。到時候,恐怕整個大陸都將是黑暗帝國的天下。

就在焙烽城即將陷落,布達士就要亡國時,布達士帝國的唯一一位聖級強者,後來被譽為布達士永世英雄的艾蒙l杜勒發動了一個極為強大的魔法,據說是聖級魔法師也發動不了的十一階魔法。這個被稱作「火神之怒」的禁咒魔法,直接消滅了萊恩帝國的二十萬大軍,包括其中擔當主力的數百亡靈法師。而這時風之島的朗月帝國和大陸東海岸的傲陽帝國終于得知了消息,也紛紛支援,萊恩帝國終于寡不敵眾,節節敗退,退回了大陸東北,頑強死守,並導演了一場政權變更的戲,新政權對以前的戰爭表示深深的歉意,並答應賠償各國,這場曠世大戰方才宣告結束。

當時,為了避免在發生此類沖突,在大陸之中,四國交界之地,建立了「金羅王國」,作為四國之間的緩沖地帶。但這之後的漫長時間,仍是發生了不少局部沖突,萊恩帝國也利用各國矛盾,多次發動了強大的攻勢,但結果都是以三國團結抗敵而失敗,四國局勢現在仍是對立合作。布達士和諾瑪的沖突不斷,萊恩帝國一直虎視眈眈,安吉利亞帝國跟布達士的領土問題一直存在,這種四方博弈至今仍在繼續。

不過,這些事情,龍天明是後來才慢慢了解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守護之章最新章節 | 守護之章全文閱讀 | 守護之章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