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殘兵 第二百二十三章 塵封檔案

作者 ︰ 化草為刃

作戰指揮室那兩排豪華的歐式樺木沙發上,六個人在傳遞翻看著一本本紅漆大字加鉛封的檔案。紅月給各位大哥們倒好了茶水,坐在一旁陪著鄭遠清、鋼索這兩個外行看熱鬧。

這份塵封已久的檔案上記錄著國家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上馬的一項大飛機工程重型直升機工程。重型直升機,是每一個國家都在努力研制的戰略工程,但是直升機要比普通飛機復雜得多,就像精密機床一樣全憑經驗的積累,不花夠錢、不做夠實驗、還沒人教,根本就得不到那種寶貴的經驗,像重型直升機這種復雜的機械,也只有在那個不計成本搞研究、實踐是唯一真理的年代才能搞得出。

至于在後來那個講究理論為先、嘴皮子為王的年代、一分錢必須有一分效益的年代根本不可能在這種領域有什麼進展。研究,就是燒錢;一分錢一分效益那是經商搞經濟,不是搞研究。

截止尸亂前為止起飛重量最大、仍然在使用的直升機也只有俄羅斯的米26,起飛重量達56噸;曾經參加過08年大地震的救援行動。中國的直升機工業一直落後于世界領先水平,直8最大起飛重量13噸都已經算是國產機最大的,更別提重型直升機了。

但是這份檔案卻明明白白的顯示中國曾經研制出過重型直升機,而且還有數百張該機型樣機的照片,第一架也是唯一一架原型機誕生于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和米26幾乎同時誕生。該機型沒有命名,只是冠名為「重載平台」而已,但是這飛機實際上就是米26,氣動布局以及軸位定向、調節系統都是米26的翻版。可能這是中蘇「聯合研制」的,仰或私底下有什麼秘密交易,反正這飛機的專利權是屬于中國的。

「唉,可惜了。這飛機要是能早十年研究出來就好了。」邱國興看完直升機的圖紙和布局,惋惜地嘆道。

「怎麼說?這不是挺先進的嗎?為什麼放棄了。」鄭遠清不解地看著直升機圖紙,邱國興是直升機的行家,他卻是門外漢。

「這飛機起飛重量是大,但是機動性卻很差。看這圖紙上的數據,首先發動機預熱、啟動、加速的時間過長,在它出世的八十年代這種機動性已經很差了;其次發動機噪音太大、熱量太大,很容易就會被雷達發現;八十年代開始導彈技術突飛猛進,這麼大的目標不是等著挨轟嗎?再次,那個年代也正是數字化高速發展的時代,而這種飛機卻只具有七十年代的性能,這根本無法滿足數字化戰爭的要求,被淘汰也是必然的。」邱國興說道。

「那為什麼不像米26那樣發展後勤和民用呢?不然的話三年前那次大地震也不至于租人家的了。」鄭遠清問道。

「中國的國情不同,老毛子地域寬廣還窮,很多地方鐵路都建不起,對他們來說這種飛機有很大用處;但是中國則不同,除了青藏高原哪都是四通八達的用不著這種飛機;中國到尸亂前為止只引進了三架米26就夠用了,如果不是近些年氣候反常、災難四起,這三架都用不著。為了這種傻大笨粗的飛機專門建立個生產線太浪費了。」邱國興簡單地解釋道。

「那這種東西也不該扔到蘭州駐軍指揮部啊?這也太那啥了?」鋼索不解地問道。的確,按說這東西根本不可能出現在這里,按理說就算過時沒用了,也應該在中科院或者軍科院存檔才對。

「這個應該是備份檔。在那個隨時準備打仗的年代,這種重大軍事科研項目很多都在蘭州的秘密研究所研制,放在這里也不無可能。」邱國興想了一下說道,「不過在現在這種環境下,這飛機卻是有著廣泛的用途;但是咱沒有重工業生產能力,這東西還是一堆廢紙。」

「但是怎麼說呢,這種飛機終究屬于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技術,技術簡單,也沒什麼精密儀器,如果說日後咱們能搞到一條普通的直升機生產線和原料不排除能生產出來。」邱國興加了一句,但是誰都知道這個可能性雖然不能說是天方夜譚但也差之不遠。

鄭遠清點了點頭表示只要有可能就行。另一個檔案盒中的東西更是神奇,隊伍里所有的人都是外行中的外行,這份檔案袋中裝的是中蘇合作開發的重型艦炮305mm大口徑艦炮。根據資料顯示這種大口徑艦炮被稱為「67305型」重型巡洋艦艦炮,長15米,口徑305mm,可以發射500多公斤的穿甲彈和400多公斤的高爆彈;射程達35公里。

資料後面的對比表格說明,中蘇聯合研制的重型艦炮的性能堪比美國用來裝備阿拉斯加級戰列巡洋艦的「馬克8型」305mm口徑艦炮。可是和重型直升機一樣,這種艦炮已經遠遠落後于時代,甚至只有一個樣品便被扔到了檔案室中塵封至今。

第三份資料更離譜,也是中蘇合作開發的工程項目︰巨型載機潛艇,也是上十萬噸級的核動力潛艇;同樣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成就的,其體積要比目前最大的2萬噸級「台風」級核潛艇大上數倍,據資料顯示,這種家伙的研究是建立在對二戰日本「伊400」載機潛艇的基礎之上;可惜的是,這個超級戰艦干脆連建造都沒有便被扔進了檔案室。

這三份資料里的東西就像當年二戰德國的「鼠」級百噸級坦克、日本的7萬噸級戰列艦「大和」號、「武藏」號、甚至傳說中20萬噸級「天國」號一樣,大炮巨艦的年代已經過去了;就憑鄭遠清這點海軍知識都知道這東西在尸亂前的世界完全就是活靶子,體型巨大、能量消耗巨大、各項費用巨大更是這種戰艦的弊端;但是在一下子被打回上世紀七十年代,甚至還有可能回到農耕時代、奴隸時代的末世,這些東西卻有著極大的價值,但是有價值又有什麼用?沒有一個完整的社會網絡根本不可能造出這種巨艦。

「留著,也許有一天咱們會用到。」鄭遠清讓紅月把這些檔案收起來,哪怕只有一點可能性,也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這三樣東西中只要能有一個成型的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遠清,指揮部里的物資都統計完了。要不要念一下?」李若琳進來了,抱著一個筆記本電腦進來坐下;嫣雲則跟著坐在李若琳身邊,看樣子妻妾處的還挺好。

「不用了,大體說下。」鄭遠清向來對那成堆的數字頭疼,他只需要知道個大概數字就行。

「各種軍火全部被搬空,只給咱們留下3噸左右的空包彈。汽油、柴油很多,有十幾噸的存量。各種軍用車全部開走,剩下的也沒法拿,少川他們把車庫里的零件都搬來了。另外,所有的電腦機箱全部被暴力破壞取走硬盤,他們走的時候應該很急,連拆卸的時間都沒有。最後就是大批的軍用被褥和各式衣服以及7噸的軍用干糧和罐頭,保存完好。」李若琳憑著記憶大致說了下,「還有哦,從一個鐵皮櫃里發現了幾十套07款的校官常服和禮服,正好咱們不是沒有這種衣服麼。」

「嘿,校官衣服。若琳,全套麼?」鄭遠清感到有點興趣。

「嗯,全套,還有空軍的全套衣服,呢子大衣、毛衣,陸軍空軍的一應俱全,應該是生產出備用的。」李若琳笑嘻嘻地說道,「這下你們可不用再穿著作訓服讓人家不相信了。」

「隊長,外軍的研究報告美軍編制部分已經復印完了。」正說話間,藍雪抱著一摞A4紙走了過來說道。

「嗯,好,大家都看看,後天咱們開會解決一下編制問題。」鄭遠清接過後分成幾份遞給邱國興、鋼索和徐少川讓他們給其他人帶過去研究一下。建立一個編制雖然不難,但也不容易,其中最難的就是火力配備,如何能用最小的成本形成最大的戰斗力,這個性價比率需要一個嚴謹的論證和計算過程;雖然鄭遠清他們沒這個本事,但也不能一律配備高射機槍、120mm迫擊炮?他們可不是彈藥無限的外掛模式,該做的流程一點也不能少。

「軍用地圖翻了麼?」鋼索翻著手中的資料在腿上拍了一下問道。

「還沒來得及看呢;只是大致翻了翻,最晚的地圖是92年的,很多東西肯定都變了。但是有些地方不會變,挨個去看看就是了。」鄭遠清打開一份紙質地圖大致看了下說道。這份地圖是蘭州市的地圖,對照著民用地圖一看,會發現很多看似普通的地方卻都是軍事重點單位;很多民用地圖上是一片操場在軍用地圖上卻是一個防空洞,諸如此類等等,但是民用地圖是2010年最新版的,而軍用地圖卻是1992年的,因此很多地方沒有可比性。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末世殘兵最新章節 | 末世殘兵全文閱讀 | 末世殘兵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