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大鱷 第三百三十三章、第三百三十四章三國鼎立(二章合一)

作者 ︰ 肆胖子
.

第三百三十三章、第三百三十四章三國鼎立(二章合一)

只見一切準備妥當,那祭台上的寶鼎中燒了香,金瓶中插了花,一切齊全。這時姜子牙才請武王登上祭壇。武王又再三謙讓,然後上了壇。三百諸侯排列整齊,立于兩邊,周公旦高高捧起祭文,上台開讀,祭文道︰

「惟大周元年壬辰,越甲子昧爽主日,西岐姬敢昭告于皇天後土神抵日︰嗚呼惟天惠民,惟闢奉天。有殷受弗克上天,自絕于命。臣承祖宗累治之仁,列聖相沿之德,予小子易敢越厥志,恭天承命,底商之罪,大正于商。惟爾神抵,克成厥勛,誕膺天命。予小子方日夜抵懼,恐墮前烈,敬修未逞。無奈諸侯、軍、民、省老人等,疏請再三,眾志誠難固違。俯從群議,愛考舊典,式訊吉日,抵告于天、地、宗廟、社授暨我文考,于是日受冊、寶,嗣即大位。仰承中外靖恭之頌、天人協應之符,慶日月之照臨,膺皇天之永命。尚望福我維新,永終不替,慰兆人看戴之情,乘累業無疆之緒。神其鑒茲伏惟尚饗。」

周公旦讀完了祭文,用火焚掉了,然後向天地祝禱完畢。只見天空中為香煙所籠罩,瑞氣祥霧冉冉而升,天上天氣晴朗,紅日高懸,風和日麗,真是在昌明之時,應運而生,太平景象,迥異往日。只見朝歌的百姓你擁我擠,到處是歡呼之聲。武王受了天子符冊、玉璽,登基做了天子,面南端莊而坐。兩旁奏樂三遍,眾諸侯捧笛而出,高呼「萬歲」拜賀之禮完畢,武王傳下旨意,命擺下九龍飾席,大宴三百諸侯,君臣共享興國大典的歡樂。眾人喝過幾巡,都心情歡暢,興高彩烈。漸漸文武百官都感到酒已較深,各自相繼謝了天子之恩,辭別而去。

後人在讀史書時,見武王在極其容易的就取得天下,成為一帶君王,著實是讓人羨慕,于是就有好事之人寫了一詩來歌詠︰壇上香風繞聖王,軍民篙祝舞霓裳。江山依舊承柴望,社極重新樂果將。金網曉臨仙掌動,玉階時听佩環忙。熙熙啤嚎清明世,萬姓謳歌慶未央。

武王做天子君臨天下,為了使麾下百姓都感覺自己是聖君明主,讓人們知道這是上天與下人交相感應,人民安泰,萬物興榮,所以暗中命令那姜子牙等闡教弟子暗中施法,使得天上降下各種祥瑞之象,果然那些萬民沒有不心悅誠服、感恩戴德的。這三百諸侯也都感覺自己投靠武王沒有錯,這天那姜子牙進入內庭去看望武王。

這武王得登了天子之位,意趣滿滿,這一見姜子牙來了就說道︰「相父來的正好,朕有一事與相父相商」

姜子牙本來是想向武王暗中稟告那國庫空虛之事,不想武王先開口說有事相商,那君為上,于是姜子牙就開口問道︰「不知陛下有何事要老臣去辦」

那武王就說道︰

「也不是因為其他之事,乃是當日我軍攻打朝歌城時,多虧微子暗中令人在城中制造混亂,乘機打開城門,而後我大軍入城之後,又是微子率人前來勞軍,其人更是袒露上身,雙手捆縛于背後,跪地膝進,左邊有人牽羊,右邊有人秉茅,持商王室宗廟禮器前來謝罪,如此忠臣怎不獎賞?」

雖然說姜子牙很不恥微子的為人,雖為殷商宗室,但是卻為爭奪帝位與帝辛結仇,使得那帝辛花費大量精力來壓服國內的不穩勢力,後被帝辛放逐之後,為了一己私利,向仇敵自開城門,使得祖先基業歸于他人,但是那微子畢竟是對大周有功,所以那姜子牙仔細想了一想之後說道︰「既然那微子雖為殷商宗室,但念其獻城有功,蒙陛下不殺,可讓他守衛本國疆土,以存商湯香火,不過那微子在商地頗有威信,一定選用個官員監守才行」這其實也是姜子牙暗中給微子下一個絆子,就是就算讓微子成了一國之主,也要跟坐牢差不多,身邊留有監視之人。

武王一听姜子牙說的在理便點頭道︰「相父說的在理,既然如此等明天早朝時與眾臣商議之時就定下吧如此就沒有什麼事了,相父就退下吧」

說完也不管姜子牙的反應如何,就自顧自的離開了,留下姜子牙一人呆在那里,這在內侍的提醒之下,姜子牙這才回過神來,這時姜子牙終于明白了,如今成了天子的姬再也不是當年那個對自己必恭必敬,言听計從,已父待之的大周武王了,而是那大周之主,上天之子。

姜子牙一人孤寂的退回到相府。等到了第二天,這武王一早就設早朝,待諸位留在朝歌的諸侯朝見完畢之後,只見那武王端坐在當年帝辛所坐的御坐上說道︰

「當日微子獻城有功,使我大周能夠順利拿下朝各,我現在封微子為宋公,世世代代守衛殷氏本土,以便承續商湯香火,但一定要派人來監國,應當用誰才合適呢?」

武王問完後,那大臣們一同商議道︰「非用親王不可。」于是建議讓管叔鮮、蔡叔度二王監國。武王依準了。于是命二叔留朝歌監國。

這原本站于朝班之中的微子見自己終于圓了自己成為國主之夢,雖然還是在他人的監視之下,但是仍就興奮不已,忙搶班而出,跪在地上,朝那奪了自己祖先基業,現在端坐在自己父祖曾經坐在其上,號令天下的御坐上的周武王,連連叩謝恩,那腦袋撞擊地面的聲音在這大殿之中回響。那曾經也在這殿中跪拜過大商末代君王,現在被那周武王封謚號為紂,被稱做商紂王的帝辛的姜子牙,看到這一幕,不禁涌出一股怪異的感覺。

正當武王看見當年的大商王子,跪在自己的身下連連叩之時,一股萬物蒼生盡在我手的感覺油然而生,正當那武王享受這一感覺的時候,一個尖銳的聲音遠遠的傳進大殿來︰

「稟告大王,西岐城中有緊急軍情來報」

這時那正在做著美夢的武王姬此時卻被這尖銳的聲音驚醒了過來,這姬見打攪了自己的美夢不由心頭火起,真想把那打攪自己美夢之人就地處死,但是武王姬卻明白,在這個時候如有稟告定是要事,而且軍情事大,決不可耽誤于是那武王姬正了正衣衫,在御坐上坐直了身子,先揮手讓微子歸班,然後示意一旁的內侍,這內侍立刻令命,站直身子,打開喉嚨,用極其高亢的聲音喊道︰

「大王有旨,宣使者進見」

這宦官獨有的尖銳高亢的聲音在那大殿之中回蕩,不過片刻工夫,只見那西岐的信使就進入殿中,那殿上眾臣和眾諸侯一見,只見其人身上衣物破爛不堪,全身都是那塵土,神情極其委頓,只見那信使進入殿中,兩眼木然的朝那大殿掃了一眼,然後顫顫微微的從懷里掏出一根封了口的竹筒,那姬一見就示意身邊的內侍將竹筒拿了過來,這內侍拿了竹筒,在得到武王的準許之後當著眾人的面將竹筒打開,原來里面是一幅絲絹,上面有有一些顏色黑紅的字跡,那內侍將絲絹交給武王之後,那名信使開口道︰

「稟告大王,十日前那殷商余孽殷洪命殷商逆臣殷成繡和惡來為先鋒大將,統原本駐守在東夷的殷商大軍三十萬,兵分兩路,一路由北地出,先攻破北地城池,將北伯候家眷盡數屠戮,另立當年北伯候崇候虎之子崇應鳳為新北伯候,另一路直接攻打我大周屬地,如今那大軍已經兵圍西岐城現西岐城中由于我大軍連年征戰已經缺少壯丁,存糧也是不多,王後已經命宮中禁衛和內侍盡皆上城守衛,連那宮中的銅柱也盡皆熔煉鑄成箭石已供守城之用,如今西岐城已經危在旦夕,王後今親筆寫下血書命下臣趕宗室所養之八駿御車連夜趕來,索性八駿神勇,其天下無雙,小臣這才月兌身,還望陛下火兵,救我大周宗廟」

原來在當年武王的祖父上上代西伯候的時候,曾經在西方極遠之地捕捉到八匹顏色各異神俊無比的小馬駒,後請善于向馬之人相看,認定這八匹小馬駒乃是凡馬與龍馬交和之後的產物,號稱八龍之駿,乃馬中異種,雖不如龍馬日行萬里,可在一天之內環游九州,但是日行千里也是簡單之事,但這八龍之駿壽元悠長,現在還是幼年,所以要等到成年還不知要有多久,那前代西伯候無法,只好找那善于牧馬之人將這八龍之駿細心喂養,以待成年之後再做用處,不想這一養就是幾十年,這八龍之駿終于養成。

那在這幾十年中那兩代西伯候還特地命人打造了一架馬車,這馬車堅韌非常,在急之下也可以保持車廂的穩定,車輪也不會損壞,正好可以配合那八龍之駿使用,這八龍之駿一名絕地,足不踐土;二名翻羽,行越飛禽;三名奔霄,夜行萬里;四名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輝,毛色炳耀;六名光,一行十影;七名勝霧,乘雲而奔;八名挾翼,身有肉翅。珍貴異常,現在舍得讓人駕御趕來報信,這西岐城當真是到了危急的時候了。

一听報信之人告訴說那殷成繡和惡來將北伯候家眷盡數屠戮,這站在朝班之中的現任北伯候崇應鸞大叫一聲不好,就暈倒在九間殿上,此時那武王等人也被這突如其來的消息驚呆了,這武王猛的推倒御案高聲叫道︰

「不可能,這東夷大軍遠在江水之畔,如何在不驚動我大軍的情況之下兵分兩路,攻打北地和我大周都城,就算其可躲過我大軍的消息攻打北地,但是想要攻我西岐城那是決計不能,難道十余萬大軍是憑空飛過去的嗎?莫非你是誰人的奸細,要哄騙孤王回軍不成?」

那信使一听嚇的連連叩,把頭頂都磕出血來,連忙解釋道︰

「大王在上,小臣絕非奸細,就算小人有假,這王後血書和八龍之駿是決計做不了假的,至于那大軍如何進兵的小臣一路之上也打探到一二,那東夷大軍先是在江水入海口集結,然後不知得何人所助居然擁有了大隊舟船,這東夷大軍分為兩路,一路由此出海,一路北上入河水入海口,直游魂關,與原本在此處的殷洪大軍集合,攻掠北地,一路則乘舟船從江水逆流而上,後從江水支流一路向北在岐山東北之地上岸,然後越岐山攻打西岐城小人所說句句屬實,如若有假,小人甘願……」

這人還沒有說完,不知是勞累還是驚嚇過度,就暈倒在九間殿上這時那武王才相信此人說話不假,不過武王心中還是有疑惑,便問左右道︰

「看來此人所言非虛,不過那殷洪那里來的可供三十萬大軍使用的舟船?」

這時那姜子牙出班奏道︰

「陛下有所不知,那殷洪出身星宿海,想那星宿海也是我玄門正宗之一,那星宿海之主乃四海五湖八瀆之主,天下水族皆是其麾下之民,那江水、河水也歸其掌控,所以擁有那大隊舟船並不希奇,現在陛下所慮之事,乃是要思量如何解救西岐城被圍之事才對」

這姜子牙還未說完,這時又有人高聲進來報道︰

「稟告陛下大事不好,殷商余孽殷洪今日詔告天下,已攻破我西岐城,我大周宗室之人盡數被俘,今殷洪在西岐城中聯合東北三百余鎮諸侯,已然立國,國號為秦,立殷商余孽武庚為王,號為秦王,殷洪自立輔國攝政王,並以夏時九鼎印為憑證,號為天下正統」

這武王一听猛的站了起來,大聲叫道︰「什麼?那殷洪小兒居然攻破我西岐城,自立一國」

似乎還閑刺激那武王不夠,這人又說道︰

「還要稟告大王,那南伯候鄂順今聯合南方二百鎮諸侯,也自立成國,國號為晉,鄂順自號晉王,直指我大周和偽秦得國不正,其晉國才為天下正統!」。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洪荒大鱷最新章節 | 洪荒大鱷全文閱讀 | 洪荒大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