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大鱷 第一百四十三章、一百四十四章禪讓傀儡(兩章合一)

作者 ︰ 肆胖子

而那帝堯即位之後,帝堯雖然有逼迫自己的兄長帝摯讓出帝位的嫌疑,但是那帝堯還是十分有才華的,而且為了向眾人說明選自己坐上人族共主的位置是十分正確的選擇。

所以帝堯他即位以後,人族的局面大變,那帝堯下令手下的各個部落都要向他舉薦本族德才兼備的賢者,要首先使族人之間能夠緊密團結,不分彼此,要做到「九族既睦」。

然後帝堯又開始考察百官的政績,以政績區分高下,和決定獎善罰惡,使得那人族的政務井然有序;而且那帝堯同時注意協調各個邦族間的關系。

帝堯還要求手下的官員要時時的教育老百姓和睦相處,因此而使原本有些混亂的人族「協和萬邦,黎民于變時雍」,使得天下安寧,政治清明,世風祥和,在帝堯的治理之下,使得原本因為天災而有些衰落的人族,又再次強盛起來。

而在帝堯在位多年之後,那帝堯覺得自己年齡大了,于是帝堯就想將自己的人族共主的位置傳給自己的兒子丹朱,而這丹朱的出生也有不平凡的地方。

這丹朱是堯帝子,帝堯生十子,丹朱為其嫡長子,出生時全身紅彤彤,因取名「朱」,那丹朱從小開通聰明,智慧極高,深得那帝堯的喜愛,那帝堯為了從小教導那丹朱,還特地創造出圍棋這一種東西,將自己在率領部落征戰過程中作戰謀略在圍棋之中傳授講解給丹朱供這丹朱學習。

但是當時人族部落之中還是盛行那禪讓的制度,那帝堯想將自己的位置傳給自己的兒子,那是有許多壓力的,于是那帝堯就想先裝模作樣的尋找一批賢哲假裝要禪讓自己的帝位,以堵眾人之口,當尋找不到願意受自己帝位的人之後,那帝堯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將自己人族共主的位置傳給自己的兒子丹朱。

當時在洪荒之中有四位有道名士為方回、善卷、披衣、許由。善卷重義輕利,不貪富貴,是有名的賢人,帝堯就常對一旁的隨從說自己的德行達智不如善卷,所以要將自己的帝位禪讓給善卷。

那帝堯就提前將這個消息傳了出去,讓洪荒之中的人族都知道了,那善卷一听到這個消息,就明白了帝堯的打算,這個帝位自己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接了,一旦接了,恐怕就會有人說是自己貪慕那人族共主的位置。

而且那善卷還有一個朋友就在那帝堯的軍隊當中任職,那人偷偷的傳來消息,帝堯派了一大隊的軍隊秘密的潛入到善卷居住的地方附近,已經將這一片地方全部的封鎖了起來,如果那善卷一旦有接受禪讓的意思,那麼善卷就不可能活著了。

這善卷知道這個消息之後,想了片刻心中有了打算,而這帝堯去拜訪善卷之前,表面工作還是作的很足的,帝堯對手下的人說道,對于賢德的人,不能自驕自傲,必須謙恭好禮,以平民對待長者、學生對待老師的禮節去拜訪他,這帝堯拜見善卷的時候,讓善卷居主位,帝堯站在下邊,面向北施禮求教。

帝堯說要以天下讓善卷,善卷看見那帝堯雖然名義上是來拜訪自己,但是卻帶著大隊的士兵,而且那就站帝堯一側的近衛手中持著開了鋒的青銅鉞殺氣騰騰的盯著自己,善卷明白了,只要自己稍微回答不慎,恐怕性命不保,于是在思量片刻之後,回答說︰

「我生于宇宙之中,冬穿皮衣夏穿葛布,春種秋收,有勞有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心滿意足,我要天下干什麼!可悲啊!你太不了解我了。」

帝堯一听,對于善卷的回答十分的滿意,于是就帶領手下士兵回去了,而在離開之前帝堯還包含深意的望了一眼善卷,善卷明白這是帝堯對自己的警告,善卷為了防止那帝堯對自己的暗中陷害,因此連夜離開北方不知躲藏到那里去了。

而後在拜訪過善卷之後,那帝堯听說有個隱士名叫巢父,同當時的名士許由是好朋友,是陽城的大賢.山居不營世利,在樹上築巢而居,時人號曰巢父,于是帝堯就又跑到那巢父的面前說想把帝位禪讓給巢父。

但是這巢父與善卷也是好友,知道善卷的遭遇,那巢父哪里不知道帝堯的打算,就連忙謝絕,並且立刻騎著一頭牛,連夜逃到了深山當中。

帝堯見此很高興巢父的識趣,于是那帝堯又去找那許由,說要把帝位禪讓給許由,這許由也是聰明人,見巢父遁入深山,善卷不知所蹤,當然知道帝堯找自己是干什麼,許由當然不肯接受,趁帝堯還沒有找來就連夜逃走,恰巧許由的老師嚙缺踫到許由,就問許由要到哪里去?許由說︰

「為逃避帝堯!」

嚙缺又問︰

「為什麼呢?」

而這個時候,眼尖的許由看見已經是旁晚的時候了,那鳥兒居然還是在嚙缺身後的樹林上空盤旋,死活不肯落到樹林當中休息,這許由明白這樹林當中一定躲了大隊的人馬,所以才嚇的鳥兒不肯到樹林當中休息,這時候許由明白了,這嚙缺是帝堯派來試探自己的,自己如果一個回答不好,恐怕性命不保,于是許由答到︰

「帝堯這個人啊,轟轟烈烈實行仁義,我怕他要被天下人恥笑,後世會有人吃人的事發生。老百姓嗎,不難籠絡他們。愛護他們,他們就和你親近;給他們利益,他們就會為你所招徠;表揚他們,他們就會勤奮。作他們厭惡的事,他們就要逃散。愛護百姓,使百姓得利是出于仁義,那真誠實行仁義的事,借仁義取利的多。這樣仁義的行為,不僅不能真正實行,而且還會成為虛偽的工具。這種想用一個人的決斷來使天下獲利的事,不過是一刀切罷了。帝堯只知道賢人可以利天下,而不知賢人的害天下。只有那不重用賢人的人,才知道這個道理。」

許由說完之後就趕緊跑了,見許由走了之後,那嚙缺就來到樹林邊,向樹林行了一禮,只見樹林之中閃出一架車駕,那帝堯就端坐其上,原來那帝堯正帶著一隊士兵在樹林當中監視,听了許由的話帝堯十分的滿意。

不過過了一段時間之後,這帝堯對于那許由又不放心起來,帝堯再次去拜訪許由,朝拜許由于沛澤之中。帝堯試探性的對許由說︰

「太陽出來了,火把還不熄滅,在光照宇宙的太陽光下要它放光,不是多余的嗎?大雨下過了,還去澆園,不是徒勞嗎?作為天子,我很慚愧,佔著帝位很不適宜,請允許我將天下囑托于先生,天下必然太平。」

許由看看站立在帝堯身後,手持武器的士兵一眼,然後對帝堯說︰

「你治理天下,已經升平日久,既然天下已經治理好了,還要讓我代替你去作一個現成的天子,我為了名嗎?名,是實的從屬物,我對那個虛名不感興趣。鷦鷯即使在深林里築巢,也不過佔上一枝就夠了;鼴鼠就是跑到黃河里去喝水,也不過喝滿肚子就足了。你就回去吧!天子于我沒有什麼用處。廚子就是?不做供品,祭祀也不會去代替烹調的。」

帝堯又問許由︰

「嚙缺可以做天子嗎?我想讓王倪邀請他。」

許由雖然非常痛恨自己老師嚙缺曾經幫助帝堯試探過自己,差點害了自己的性命,但是嚙缺畢竟是自己的老師,如果自己說嚙缺適合做天子的話,恐怕到時候帝堯一定會殺了嚙缺,于是許由回答道︰

「不好啊!那對天下將是一件危險的事情。嚙缺的為人,聰明機智,反應敏捷,天分過人,而你要因他這些人事上的長處讓他接受實行天然之治的使命,那就錯了。他明于禁止過失,卻不知過失產生的原因。讓他做天子嗎?他就要崇尚智慧而拋棄天然;他就要以己意為標準去分別事物,就要像火燒火燎一樣地去求知;就要埋頭于事物之中,處處干涉事物,就要忙忙碌碌應接四方,想方設法滿足事物的要求;就要千方百計去改變萬物,弄得它們不能安寧。怎麼能夠讓他做天子呢?雖然他的行為可以為一般人所效法,但他僅能做個諸侯國的君主,而不可以做天子。治理,是產生動亂的由頭,是臣子的災難,是君主的禍害。」

帝堯認為身為嚙缺學生的許由一定很了解嚙缺,所以這嚙缺一定不是那當天子的料,于是就放下心來,得到滿意的答復之後,那帝堯就帶著人離開了,在這之後,許由就逃到箕山之下,潁水之陽,耕田而食,非常快活。而帝堯知道之後,對許由放心不下,又派人去請,讓許由幫他治國,擔任九州牧。

然而,許由還是不干。又是逃走,許由認為帝堯那些虛清假意的話污染了他的耳朵,來到穎水河邊清洗自己的耳朵,許由到河邊來洗耳朵,正踫見那遁入深山的巢父,這巢父正牽著自己騎著進入深山的牛生的牛犢在穎水河邊飲水。巢父問他干啥?他便將帝堯要自己當大王、當九州牧的實情苦訴說了一番,或許,他這樣訴說是想得到巢父的同情,最好能寬慰他幾句。哪料,巢父听了,不僅沒有同情他,還不屑地說︰

「假如你一直住在深山高崖,誰能看見你?帝堯肯定也找不到你,你哪里還有現在的麻煩,你到處游蕩,換取名聲,現在卻來洗耳朵,別故作清高了!」

他數道過許由,牽了牛回頭就走。許由納悶,問他,怎麼不讓牛喝水了?巢父頭也不回地說︰

「不飲了,我真怕你洗過耳朵的水髒了我這牛犢的嘴!」

說著,巢父牽著牛犢去上游飲水了,許由一听連忙向巢父道歉,賠笑著與巢父一同遁入了深山,那周宇知道了許由與巢父的事情之後,派人從星宿海帶來了天書四卷,讓許由與巢父修行。

那許由與巢父不愧是人族之中有名的賢哲,果然聰明非凡,單憑著這四卷天書,居然修行有成,最後那兩人居然在短短的時間當中修成天仙道果,兩人騎著牛,飛升進入了星宿海,成了星宿海中的一員。

而經過那帝堯的這麼一弄,那人族之中的眾多賢哲之士就紛紛隱居起來,不讓帝堯找到,而帝堯為了安撫住眾人,表明自己一定要禪讓的決心,于是帝堯又下令四處去尋找那賢哲之士。

而帝堯的手下也真的以為帝堯是要尋找賢哲之士禪讓帝位,深深的被帝堯的品德所感動,這時有一名使者拜訪了一個名叫子州支父的人,請教過後覺得此人可以托天下,于是在回來之後就向帝堯推薦。

那帝堯一听感覺到十分的憤怒,深感這一名使者的不識趣,但是又不好說出口,帝堯還面露喜色的贊揚了這一名使者,還獎賞了他。

然後帝堯就直接將子州支父招來,也不問什麼話,就直接告訴子州支父自己要將天下讓給子州支父,這子州支父也是聰明之人,哪里還不知道帝堯的打算,明白如果自己答應了恐怕就回不去了。

但是這子州支父也不甘心,決定戲弄帝堯一番,于是那子州支父馬上就答應到自己同意接受帝堯的天下,那帝堯一听臉色就變得十分的難看,但是還是立刻轉成笑臉,傳令要準備禪讓大典,其實那帝堯暗中已經對子州支父起了殺心,那子州支父知道現在已經火候差不多了,一旦過了自己會有性命之憂,于是子州支父開口說道︰

「將天下讓給我倒可以,只是不巧,我現在正患有幽憂之病,正準備好好治一治,不能夠接受,要不然先等我治好病再說吧!」

這帝堯一听立刻喜笑顏開起來,但是又臉露惋惜之色,連忙勸說子州支父要好好的養病,在養好病後,再來輔佐自己,並賜下了大批的賞賜給子州支父,讓子州支父做為養病之用,並連夜讓人將子州支父送回家鄉,生怕夜長夢多,萬一那子州支父改變了主意可不好,而子州支父看著那帝堯拙劣的表演,內心當中裝著對帝堯的嘲笑,帶著大批的賞賜返回了家鄉。

而隨後,這帝堯找了一個由頭就將那推薦子州支父的使者殺了,從此之後,再也沒有什麼人向帝堯推薦可以治理天下的人了,而帝堯想在這個時候終于可以將自己的帝位傳給自己的兒子丹朱了吧!于是那帝堯又提出要將自己的帝位傳給自己的兒子丹朱,可是還是遭到了眾人的反對。

帝堯麾下的眾臣認為禪讓制度是最好的制度,這樣才可以讓最為優秀的人才來領導部落,雖然丹朱是很賢明,但是不能保證那丹朱的後代也與丹朱一樣,萬一丹朱的後代不是合適的人選。

而治理人族的話,那麼就會把人族帶向滅亡,所以禪讓這個完美的制度不能在帝堯的手中破壞,那帝摯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雖然丹朱才智很高,不成為人族的共主有些可惜,但是為了人族日後的發展,這些犧牲是值得的。

听到手下眾臣的意見,那帝堯只好暫時打消了要傳位給兒子丹朱的念頭,不過在思量許久之後,那帝堯有了一個主意,那就是自己扶植一個听話的傀儡,自己先將帝位傳給他,但是讓位不交權,然後讓這傀儡當一段時間的帝王之後,在讓這個傀儡把帝位在傳給丹朱。

這樣的話雖然麻煩一些,可是最後還是可以讓丹朱登上人族共主的位置,這也算是禪讓,因該不會有什麼人會反對了,想到這里帝堯就決定先讓自己的兒子丹朱受些苦,讓丹朱做出一些成績之後,這樣到時候,讓那傀儡再禪讓帝位給丹朱就有了說詞了。

于是帝堯下令召集手下大臣開會,在會議之上帝堯宣布說丹朱心既頑囂,又好爭訟,而且凶頑不可用,個性剛烈,做事堅決有主見,欠和順和政治智慧為」不肖乃翁」,于是將那丹朱封于丹淵為諸侯。

然後帝堯就向手下的眾臣詢問天下有什麼孝順的人,因為帝堯想,如果是孝順的人,自己對這個人好,而且掌控了他的父母的話,這個人就可以成為一個听話的傀儡了,那四岳(四方諸侯之長)想了一想,就向帝堯推薦了舜,那四岳向帝堯介紹到。

舜的家世甚為寒微,雖然是帝顓頊的後裔,但五世為庶人,處于社會下層。舜的遭遇更為不幸,父親瞽叟,是個盲人,母親很早去世。瞽叟續娶,繼母生弟名叫象。

舜生活在「父頑、母囂、象傲」的家庭環境里,父親心術不正,繼母兩面三刀,弟弟桀驁不馴,幾個人串通一氣,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後快;然而舜對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順,與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沒有絲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時候,及時逃避;稍有好轉,馬上回到他們身邊,盡可能給予幫助,所以是「欲殺,不可得;即求,嘗(常)在側」。

所以舜在二十歲的時候,名氣就很大了,他是以孝行而聞名的。因為能對虐待、迫害他的父母堅守孝道,故在青年時代即為人稱揚,帝堯一听,十分高興,覺得這舜就是自己要找的傀儡,但是帝堯又怕關于舜的事跡都是一些傳言,于是帝堯就決定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舜,來徹底的考察舜一番。

而舜在娶了帝堯的兩個女兒之後,不但使二女與全家和睦相處,而且在各方面都表現出卓越的才干和高尚的人格力量,「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上人皆讓居」,只要是他勞作的地方,便興起禮讓的風尚;「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制作陶器,也能帶動周圍的人認真從事,精益求精,杜絕粗制濫造的現象。他到了哪里,人們都願意追隨,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在得到女兒的報告之後帝堯很是滿意舜的表現,但是帝堯又想測試那舜是如何孝順自己的父母的,于是帝堯尋找到一個機會,就賜予舜絺衣和琴,賜予牛羊,還為他修築了倉房,同時派人在暗中挑起舜家人的嫉妒之心。

果然在帝堯的暗中挑撥之下,瞽叟和象見舜得到了這些賞賜,很是眼熱,他們又想殺掉舜,霸佔這些財物。瞽叟讓舜修補倉房的屋頂,卻在下面縱火焚燒倉房。舜靠兩只斗笠作翼,從房上跳下,幸免于難。後來瞽叟又讓舜掘井,井挖得很深了,瞽叟和象卻在上面填土,要把井堵上,將舜活埋在里面。

幸虧舜事先有所警覺,在井筒旁邊挖了一條通道,從通道穿出,躲了一段時間。瞽叟和象以為陰謀得逞,象說這主意是他想出來的,分東西時要琴,還要堯的兩個女兒給他做妻子,把牛羊和倉房分給父母。象住進了舜的房子,彈奏舜的琴,舜去見他,象大吃一驚,老大不高興,嘴里卻說︰

「我思舜正郁陶!」

舜也不放在心上,一如既往,孝順父母,友于兄弟;而且比以前更加誠懇謹慎,在得知這一切之後,那帝堯終于認定這舜就是自己要尋找的一個傀儡。

因為按照帝堯所想,舜這麼的孝順,又這麼懂禮儀,舜自己的父母如此對待于他,舜都沒有什麼意見,自己身為舜的岳父,將兩個女兒嫁給五世庶人出身的舜,又賜給了舜那麼多的東西,自己對舜那麼好,舜一定對自己感激涕零,哪還不對自己言听計從,到時候讓舜老老實實的禪讓帝位給丹朱,這舜還不乖乖的听話。

而且就算是舜有什麼異動,到時候自己的兩個女兒隨時的監視之下,想來這舜也翻不了什麼大浪,于是想到這里,帝堯就將舜招了過來,讓舜開始參與那人族政務的處理。

那舜一個五世庶人出身的人,憑借著帝堯女婿的身份,終于步入人族高層之中,開始展露出自己的才華。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洪荒大鱷最新章節 | 洪荒大鱷全文閱讀 | 洪荒大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