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大鱷 第九十七章八陣

作者 ︰ 肆胖子

剛從外地趕回來,恐怕今天的無法更新了,只好上傳一章舊的,明天更新兩章,在此萬分抱歉!!!!!!!!!!!!!!!!!!!!!

「蜀滅吳,再滅魏,這是什麼鬼地方,來這有十七年了!」胖子躺在自家的寬榻上喃喃自語道。是的自打來到這個變異的時代己經整整十七年了。

胖子剛開始重生到這個時代的時候,看見周圍得人大都穿著袍、襜褕、襦、裙,全為束袖右衽,說的又是帶著古音的漢語,成人都束發帶冠,以後的一段時間還听道這一世的便宜老子和來往賓客交談時,不時的說出我大漢之類的話來,想來這應該是漢朝,而且應是東漢年間,胖子大喜,開始浮想聯翩,自以為可以領先千年的智慧,和知道歷史走向而大干一場,左擁右抱、花天酒地、呼風喚雨成為一個歷史的弄潮兒,可等胖子在這兒以一個嬰兒的身份慢慢長大,真正熟悉周邊的一切時卻傻了眼。

這是一個從未在中國歷史上出現過的朝代。這個朝代可以說是三國時期蜀國的延續,三國末期,在蜀漢景耀六年、魏景元四年、吳永安六年(公元263年)魏滅蜀剛開始時還和胖子知道的歷史一樣,是由鐘會親自帶兵攻陽平關,再派李輔攻樂城的王含、荀愷攻漢城的蔣斌、劉欽由子午谷出與主力會師。但是在這之後歷史的小蝴蝶輕輕的煽動了幾下把胖子那脆弱的小心肝狠狠的踹了一腳。

先是黃皓意外摔馬身亡,劉禪按姜維的建議進行防守,又與群臣準備後勤策應商議對策,而後在陽平關,守將傅僉想開門迎敵可是蔣舒部將卻建議堅守陽平關,傅僉不听。蔣舒因而投降,但在蔣舒投降獻城時,傅僉卻將計就計斬殺叛將蔣舒,殺退了鐘會,而更關鍵的是在鄧艾奇襲成都時又發生了意外,鄧艾在「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偷渡蜀中天險時墜崖身亡,鄧艾身亡後所統之兵又被川中百姓發現,盡皆被殺,鄧艾所出「從陰平由邪徑(小道)經漢德陽亭(今四川劍閣西北)趣涪(涪,在今四川綿陽東),出劍閣西百里,去成都300余里,奇兵沖其月復心,劍閣之守(指蜀軍)必還,則(鐘)會方軌(兩車並行)而進;劍閣之軍不還,則應涪之兵寡矣。……今掩其空虛,破之必矣。」的奇策不攻自破。

最後姜維後方無憂的情況下,利用鐘會不知鄧艾已亡,在劍閣用計斬殺鐘會,魏軍大敗而回伐蜀失敗,反而被蜀軍乘勢攻破散關奪了金城、隴西、天水三郡,直逼長安,司馬昭大驚調重兵集于長安,姜維無法只好領兵屯于散關與魏軍隔渭水相持數月,司馬昭後修書與蜀交好正式將金城、隴西、天水三郡中渭水以南之地交與蜀國,至此魏蜀兩國以渭水為界重定國界,是以魏蜀兩國修兵和好,從而這場魏蜀之戰以蜀國擴土大勝而告終。第二年蜀改元為景興,而魏改元為咸熙,從此以後三國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可能是蜀國這一場反擊中的大勝讓劉禪激起了雄心,也告之世人劉禪這位在三國時期在位最長,以一州之地對抗強魏四十年之久的君主並不是像後人所說的是扶不起來的阿斗,劉禪之後的表現讓胖子這個後來人對這位後世有名的庸主刮目相看。

自景興元年起劉禪繼續沿用諸葛亮富蜀之法與民休養生息,整軍備武,同時又按姜維建議在長江上游和渭水之濱新建水軍以待天時以便伐吳。景興五年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帝曹奐自立為帝,改國號為晉,形成晉、蜀、吳三國對峙,而吳國又廢吳廢帝孫亮立孫皓為帝。在這時劉禪與群臣商議乘晉、吳兩國國內不穩之時出兵伐吳。

蜀景興五年劉禪令姜維統領伐吳之戰,十一月諸葛瞻、諸葛尚父子與關羽之孫關彝領水軍七萬從蜀中長江上游乘水勢直沖荊州,連破吳軍在江中所設的三道鐵索,六道木欄僅僅二十余日就全奪荊州全境,劉禪又令北地王劉諶領蜀中蠻兵五萬攻打交州,劉諶十五日內便攻下交州而陸路上姜維統兵十二萬詐稱二十萬與張飛次子張紹、張苞之子張遵,趙雲次子趙廣以及劉林、王訓、李球、黃崇諸將兵分三路與水軍水陸並進,在晉、吳兩國還未反應過來的時候只花費不到四個月便佔了東吳大部兵圍吳國京師建業,蜀景興六年四月二十五日,趙廣統率水陸8萬之眾,方舟百里,進入建業。吳主孫皓反綁雙手、拉著棺木,前往趙廣軍門投降。至此,蜀軍連克東吳4州、43郡,降服吳軍24萬,東吳政權宣告滅亡。而晉國才從司馬炎篡魏自立的動亂中緩過勁來,想要再對東吳有所解救來壓制蜀漢卻無所為力了,從此進入了蜀、晉南北對峙的局面。

而後數年間蜀、晉兩國時有戰爭,互有勝負。景興十三年在位五十三年的蜀帝劉禪病逝,享年七十歲,因其在位期間發展經濟,與民生息,後自攝國事,晚年更吞並東吳形成了與晉南北對峙的局面,從而改變了他後主的稱號,被尊謚號為興仁皇帝。又因景興三年劉禪長子,十五歲被立為太子的劉璿病逝,在吞並東吳之戰中攻打交州而大放異彩的北地王劉諶入得劉禪法眼被立為太子,于是劉諶這位本應在蜀漢亡國當日、殺妻、殺子、最後自殺的悲情皇子成了蜀漢的第三位皇帝,改元泰興.

經過劉禪對于東吳近八年的掌控調整,對于東吳遺臣恩威並施,對于江東門閥拉攏打壓並用終于讓東吳遺臣歸心蜀漢,江東門閥、世家也不復東吳時的強盛之時,沒有了與朝廷對抗的實力,而劉諶也沒有辜負劉禪的期望,在他即位之出便延續劉禪之前發展經濟,與民生息的國策,同時因為晉國一直使用曹魏的九品中正制,門閥、世家越發強大,政治風氣也日益敗壞奢侈和貪污風氣盛行,而寒門士子沒有出頭之日,大批投效蜀漢,劉諶也對寒門士子大膽提拔任用,使蜀漢人才大增,並大力訓練水軍,還在金城、隴西、天水三郡訓練騎軍、步卒,對外又對晉國西涼之地步步蠶食以戰養戰,還命軍中老將訓練打造以步勝騎的軍陣悍卒,以抗晉國騎軍。

對國內實行輕徭役、重工商、藏富于民的政策,又在蜀中、江南產糧之地大力種糧,儲備糧草軍需,又開礦煉鐵,打造兵器軍械,從而調整了南北之間國力軍力的差異,使得蜀國慢慢趕上晉國最後逐漸產生了優勢,蜀國逐漸產生北伐之聲,而劉諶卻仍舊一直忍耐不動繼續以往的策略,像諸葛亮隆中對所說的那樣,靜待天時待晉國有變,即刻出師伐北。

歷史就像沉重的車輪不停的向前滾動,雖然以偏離了它原有的方向但有些該發生的依舊還會發生。蜀泰興十三年,當了十三年皇帝的劉諶終于等來了機會,晉太熙元年晉武帝臨終時命弘農大姓出身的車騎將軍、楊皇後的父親楊駿為太傅、大都督,掌管朝政。繼立的晉惠帝痴呆低能,即位後,皇後賈南風(即賈後)為了讓自己的家族掌握政權,于元康元年與瑯琊王司馬瑋合謀,發動禁衛軍政變,殺死楊駿,而政權卻落在汝南王司馬亮和元老衛瓘手中。賈後政治野心未能實現,當年六月,又使瑯琊王司馬瑋殺汝南王司馬亮,然後反誣瑯琊王司馬瑋矯詔擅殺大臣,將司馬瑋處死。賈後遂執政,于元康二年廢太子司馬遹,次年殺之。是而元康三年晉國諸王群起為爭奪中央政權,不斷進行內戰,因有汝南王司馬亮、瑯琊王司馬瑋、奪權而起,而後又有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東海王司馬越、河間王司馬、高平王司馬穎、長安王司馬乂互相征伐戰斗,是以史稱八王之亂。

而就在蜀漢朝堂之上一片北伐之聲響起時,劉諶力排眾議,繼續忍耐積攢實力,終于在蜀泰興二十年,晉元康七年,晉國經過數年內亂,國力大降,民眾疾苦,又因戰亂田地荒蕪,國內兵力也損耗待盡,劉諶依群臣奏請,盡起兩川、江東之兵,于成都誓師,水陸並進出兵北伐要一統天下。

劉諶听從東吳降臣,原鄱陽太守周魴之子周處的建議,分兵三路由周處,甘寧之孫甘陽,周泰後人周泉領水軍十七萬,出長江從海路直襲受八王之亂影響最大的青州徐州,而後直接攻打晉國京師洛陽,又令姜維之佷姜田領金城、隴西、天水三郡之兵渡渭水直攻長安。而後直逼洛陽,而劉諶御駕親征率文武各部領軍二十八萬出襄陽,攻打宛城,而後直逼洛陽。

蜀泰興二十年九月蜀漢兵分三路水陸大軍五十三萬號稱百萬出兵滅晉,而晉國由于內亂無力抵抗,而周處所率水軍從海路直攻青徐二州威逼洛陽的戰術更是讓晉國措手不及,所以這場滅晉之戰真正的戰斗只花了區區四個月就結束了,泰興二十一年一月十七日劉諶領兵進入晉國京師洛陽,賈後截持晉惠帝于晉國皇宮之中,命令禁衛軍把守皇城與蜀兵相持,最後相持三日後在皇宮明堂身亡,而所遺晉國諸臣或死或降,然晉國諸王見皇帝以死,卻不合力起兵與蜀作戰,反而紛紛登基稱帝劃土分疆而治,互相自稱自己為皇室正統,使得劉諶有時間從容派兵剿滅各地的晉國宗室諸王,並順勢奪取了由鮮卑、羌胡所佔的朔方一地還將代、幽州、遼東的邊境向北推進了四百余里,于泰興二十一年十二月完全平定晉國全境,正式一統天下,結束自曹操之子曹丕廢黜了漢獻帝,在洛陽稱帝,國號「魏」起直至劉諶滅晉為止長達近八十年的三國分裂的局面。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洪荒大鱷最新章節 | 洪荒大鱷全文閱讀 | 洪荒大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