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 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次擴軍

作者 ︰ 望平安

見何進不答應,袁紹心想!ll屠夫之子,果然是小家子氣嚴重,為了個稱呼竟然還要發怒,既想拉攏人家李勤,又不想給好處,連口頭上的好處都不給,那人家憑什麼投靠你呢?」

袁紹拱手道︰「侍中大人三思,或許可以和皇後娘娘商量一下,听听皇後娘娘的意思。「他內心深處是瞧不起何進的,也不多勸,只一拱手,便告辭走了。

何進在原地待了半晌,還是沒有拿定主意,只好回了家,把事情和夫人說了,夫人也勸他去和皇後娘娘商量商量,一切听皇後娘娘的安排。

何進夫人勸他道︰「就讓咱們家閨女替你進宮走一遭,問問娘娘的意思,說不定娘娘想給皇長子找個舅父大人呢!」

「這個,不太可能,娘娘怎麼會讓李勤這種武夫,給皇長子當舅父呢!」何進感覺挺不可思義的。

何進夫人卻道︰「你又不是娘娘,你怎知道她不願意呢?讓咱們閨女替你問問!」

何進思來想去,也沒什麼更好的辦法了,只好派自己的女兒進宮,把事情去向何皇後說明,問何皇後是什麼意思。

白天派去的,晚上何家小姐就回來了,帶回來了消息,讓何進大吃一驚,何皇後竟然同意了,決定認李勤這個兄弟,讓李勤給皇長子當舅父大人,並且還說服了皇帝,讓袁紹去給李勤宣旨,袁紹這個欽差算是當上了。

原來,宮里的人和宮外的人看問題的方式是不一樣的。何進在宮外,和大臣們都對李勤的看法不好,所以並不認為李勤有多了不起,要想貶低一個人,首先就得真把這個人看得很低,要不然怎麼貶低?所以何進認為李勤給皇長子當舅父,實在是讓他們何家很掉價的一件事。

可宮里的人卻不這樣認為了,宮里的嬪妃都是看皇帝劉宏的臉色過日子的,劉宏有多看重李勤,宮里的人都知道,劉宏幾乎就要認為李勤是天下第一武將了,還把他當成是上天賜給自己的良將,是保衛他皇座坐得穩的有功之臣。皇帝都這麼認為了,這麼看重李勤了,那宮里的嬪妃自然也認為李勤很了不起!

所以何皇後一听要和李勤拉裙帶關系,馬上就同意了,願意認李勤這個兄弟,還認為以後皇長子繼位,京里有何進這個親鼻父做為倚靠,而京外有李勤這個假舅父做外援,皇位必可坐得穩。

何進听了閨女的話,對夫人道︰「真是難以想象,皇後竟然同意了,她就不怕掉價,認李勤這種人當兄弟,有什麼好的,有辱咱們皇親國戚的身份啊!」

何夫人卻道︰「听我的話,準沒錯,我讓你問問娘娘的意思,怎麼樣,這算是問對了!你不能光自己想,得知道娘娘怎麼想啊!不管你願不願意,娘娘的話總歸是要听的,咱們何家可就指望著她呢!」

何進無可奈何,只好答應,找人去修改何氏族譜了,把李勤母親何氏加了進去。他自己安慰自己,李勤好歹也是李廣的後人,和自己家攀上關系,也不算辱沒了何家的門庭。

叫人按著袁紹出的主意,準備了不少的禮物,用來拉攏李勤。

袁紹得知何進為他求來了欽差一職,心里也挺高興,此時他還不是以後的大軍閥,正值壯年,很想干一番事業,而現在天下最有名的武將,便算是李勤了,比他年紀小不說,已然當上了護羌校尉,執掌一州兵機,大漢武官除了司隸校尉之外,能蓋過李勤的沒有幾個,就算是袁紹這種出身四世三公的人物,也得給李勤幾分面子,他很想看看李勤,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物,李郎最仗義這句話,到底是虛聞,還是事實!

朝廷里辦事,向來拖拉,今天能辦的事,肯定不會今天辦,非得拖到明天不可,能拖到明天的,那麼就非得拖到後天不可,拖拉是常態,雷厲風行才是非常態,尤其是在袁紹當了欽差,而十常侍拼命拖後腿的情況下,事情更是拖得不象話,再加上又得了並州的告急文書,關于派李勤去越境鎮壓的事,又耽誤了一段時間,這才敲定。

等到袁紹終于可以上路時,竟然已經到了第二年開春時節,路上如走得慢,估計到達涼州時,地里都能長出草來了!

京里辦事拖拉,袁紹無可奈何,可一旦出京,他立即加快速度,督促車隊日夜兼徑,趕往涼州,去扶角堡。

扶角堡。

朝廷升李勤當護羌校尉的消息早就傳了過來,涼州官場上上下下,都知道李勤就是護羌校尉了,也如此的看待他,可是正式任命的聖旨卻還沒有送到,所以革勤沒法去隴縣就職,只能還在扶角堡待著,但再次擴軍他卻可以做了,而且也沒有人會找他的茬兒。

就算有人找茬兒也沒關系,自認是扶角保護神的張芹,可以擺平一切反對勢力,誰敢找李勤的茬兒,他張大神就會去找誰的茬兒,絕對不帶拖拉的,肯定雷厲風行。

這一次,李勤決定把軍隊擴充到一萬人,事實上做為護羌校尉不是非得有直轄軍隊的,出征作戰時,護羌校尉往往征招各郡士兵,組成護羌軍對叛羌進行鎮壓,不過由于歷任護羌校尉對羌部的鎮壓太過殘忍,血腥屠殺之下,不但沒有緩解羌人的叛亂,反而加巨,叛亂連年不絕。

戰事一多,出兵的次數自然增多,每次都集結各郡兵馬是不行的,把各郡兵馬招集了來,剛打完一仗,沒等解散呢,下一仗又要開打,集來散去的各郡開銷太大受不了。所以,護羌校尉慢慢地就有了自己的直屬部隊,由涼州刺史調撥糧餉,在隴縣附近屯田,人數是有上限的,不得超過一萬人。

冷徵戰敗身亡,他手下的護羌兵損失慘重,李勤沒有全盤接收,而是挑出精壯的護羌兵,大概三千多人,編入了扶角軍,加上原有的兩千多扶角兵,這就有五千多將近六千人了。李勤又把一千輔兵轉為扶角軍戰兵,如此一來,扶角兵就有了將近七千人。

余下三千來人的名額,李勤一分為二,一千人的名額分給各郡,郡守們為了能讓他們的勢力進入扶角軍,自然會把親族子弟送來,這樣便會加強李勤對各郡的控制,剩下的名額從羌氐部落中招收。

別看北宮伯玉和李文侯帶著大批的羌氐胡人造反,事實上流州的羌氐各部並不團結,尤其是被他們出賣的各羌人小部,正好趁李勤招兵的機會,借機撥亂反正,洗去叛羌之名成為官軍,而李勤也借機拉攏住涼州的羌人,使之在他的旗幟下統一作戰,加強團結。

不到一個月的功夫,李勤就把士兵招齊了,並且進行整編,開始訓練,現在離黃巾之亂越來越近了,他不敢耽誤時間,能趕緊把軍隊心練出來,那就盡快,凡事宜早不宜遲。

又過了兩個月,雖北地郡春天來得晚,可卻也已經春暖花開了,扶角堡的堡民下地耕種,如果不出意外,那麼今年估計又是一個豐收年,就算堡中人口猛增,積不下多少的糧草,可夠一年的嚼裹,卻也不是難事。

這日,李勤正在校軍場上看士兵操演,有人來報,說朝廷的欽差到了,離扶角堡不過五十里,打前站的羽林軍已經到了。

李勤听了,當即叫人把報信的羽林軍叫過來,問道︰「欽差大人來我扶角堡,是直接來的?怎地隴縣沒有派人來通知我呢?」

羽林軍見了大名鼎鼎的李勤,自然十分恭敬,答道︰「回李將軍的話,欽差大人為了趕時間,怕耽誤了大事,所以是直接來的,並沒有去隴縣。

「是哪位大人前來頒旨?」李勤有點納悶,如果是宦官來宣旨,那張芹提前好久就得叨咕,可這次張芹什麼動靜也沒有,莫非不是宦官?

羽林軍道︰「是袁將軍,袁將軍諱紹,表字本初,官拜中郎將之職!」

李勤啊了聲,笑道︰「是袁紹?怎麼會是他,還真瞧得起我啊!」他來漢末,見了不少的名人,可卻沒想到袁紹竟然能給自己當欽差。

羽林軍忙道︰「李將軍,要不,末將這就回報袁將軍了?按路程來算,他應該今天就到,袁將軍走得很快的。」

「自當迎接,我們一起去!」李勤叫過孟木,讓他準備一下招待袁紹的宴席,又派人去通知郡守湯介,便帶著一眾將領,上路去迎接袁紹。

一百多人的歡迎隊伍走出不到二十里,就見前面來了一大隊的車馬,看來這次又帶了不少的禮物來。那羽林軍縱馬奔出,先去給袁紹報信了。

過不多時,幾騎向李勤奔來,當先一人相貌堂堂,一身中郎將的打扮,看樣子就是袁紹。李勤臉上堆起笑容,拍馬迎了上去。

離得老遠,就听袁紹在馬上叫道︰「前面的可是李將軍?某袁紹袁本初,這廂有禮了,久聞李將軍大名,如雷貫耳,今日見了李將軍的英姿,果真是英雄人物啊!」

李勤一樂,這袁紹好生親熱啊,看來是來拉攏我的!(未完待續本文字由破曉更新組神靈ソ覺醒提供。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主公最新章節 | 主公全文閱讀 | 主公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