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華1903 55香煙戰爭

作者 ︰ 小柯

霍元甲順利的開辦精武門,徐天寶在天津布下一顆重要的棋子。

開館儀式結束後,王慶之就送曹嘉祥會警局,臨走時,王慶之對徐天寶說道︰「賢弟,再過幾天,曹總辦就四十歲了。做壽那天,天津名流都會到場,你也備上厚禮,前來參加。」

徐天寶欣然應允

曹嘉祥,字希麟,廣東順德人。1870年代,容閎促成清政府決定派遣學生留學美國,曹嘉祥考選入內,于1874年作為第三批幼童赴美留學。先就讀于哈德福特的WestMiddlePubll,1877年進入HartfordPublicHighSchool,後來考入聖克勞大學學習理化。1881年,幼童留美事業夭折,曹嘉祥隨眾歸國,入天津水師學堂,畢業後供職于北洋海軍,歷任「鎮遠」鐵甲艦槍炮大副、煙台水師提督署提調、北洋海軍兵備處一等參事官,曾參加中日甲午海戰並受傷。1902年8月15日,袁世凱代表清朝政府在天津從外國列強手中收回天津統治權,當日,天津巡警總局即告成立。曹嘉祥出任天津巡警總局首任總辦。

根據曹嘉祥的中學同學——耶魯大學任教的菲爾浦斯教授,在其《自傳》中,專門設置有一個章節——《中國同學》,關于曹嘉祥的節選內容如下︰

我在高中最親密的朋友是CHO(這位「CHO」是曹嘉祥),他嚴肅而莊重,在那個時候已經是一個有教養懂世務的人。在課堂上听他解讀愷撒是一種博雅的教育。幾乎每個周末,CHO和我都要到西哈特福德去打獵,主要是打金翼啄木鳥和草地鷺,CHO有一把超過12英鎊重的獵槍,他可以終日毫無怨言地抗著他的這把寶貝槍,並且具有百步穿楊的好槍法。最後,當這些孩子令人遺憾地被召回時,CHO把他的這把獵槍贈給我,作為我們永久友誼的見證。在中國,听說他參加了海軍,可後來沒有了下落。我們之間有過幾年的書信往來。

據此,徐天寶特地從禮和洋行買了一支精美的獵槍送給曹嘉祥,同時,徐天寶還主動提出為曹嘉祥的生日宴會免費提供香煙。煙灰上,當中外來賓抽著中華牌香煙贊不絕口的時候,徐天寶又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大量包裝精美的中華牌香煙進行饋贈。

第二天,中國人自制的中華牌香煙即在天津名聲大噪,由此為發端,一場振華機器公司與英美煙草集團之間的香煙戰爭不可避免的展開了。

徐天寶首先出招,在香煙畫片上做文章

當時的卷煙廠為了擴大影響、吸引顧客,在每一包、每一盒、每一听香煙中,都裝上一張小畫片,面積約6×3.5厘米。煙抽完了,這張小畫片留下來就成為一件紀念品。這些畫片都是成套的,每套數量少則幾十張,多為百余張。要想把一套煙畫片看完或配齊,就得買上至少幾十包,乃至幾百包煙。當然,也有不少吸煙者相互交換這些畫片。但不管怎樣,這個辦法大大刺激了吸煙者的興趣,擴大了卷煙的銷量。

英美煙草公司的產品銷量長期佔上海全部產煙量的60%左右,因此香煙牌子也佔據了主導地位。洋煙的輸入,附帶充斥著海外文化教育大肆進入,許多介紹世界各地地理、人文、歷史的圖案,往往中英文對照,洋味十足,霸氣十足。但這種西洋舶來片對中國老百姓影響甚微。比如老刀牌,因為印著一個海盜的形象,被中國煙民戲稱為強盜牌。

徐天寶則大打民族牌,畫片全部采用中國化的畫面,也不印外文字母。這些香煙牌子的內容有中國仕女圖、三百六十行生活圖、二十四孝圖、中國風光圖、京劇臉譜圖、各種兵器圖、兒童游戲圖、花鳥圖、成語故事圖、滑稽漫畫圖、珍奇物圖、歷代名將圖、《三國演義》故事圖、《封神榜》人物圖、《水滸》人物圖、《紅夢》故事圖、《西游記》故事圖、《七劍十三俠》故事圖、《精忠說岳傳》故事圖……從這些名稱就可知道,這些微型連環畫必然成為孩子們爭相收集的小玩藝,甚至不少成年人也加入其中。

期推出的畫片是《封神榜》系列,公司還在報紙上登出廣告,誰能集齊全套畫片,就能到公司換取奔月牌手表一塊或者是換取一年的免費煙(每天免費領一包,領足365天)。

第二回合

英美煙草公司見招拆招,也開始改弦易轍,把煙盒畫片都換成了有中國特色的圖片,由于洋煙佔領市場2年多了,擁有許多忠實的客戶。而中華煙剛剛誕生,雖然來勢洶洶,但是畢竟根基較淺,英美煙草公司改變策略後,中華煙迅猛進攻的勢頭開始放緩。

隨後,英美煙草公司開始反擊。

由于中華煙價格便宜,出貨量大,英美煙草故意購進大批振華機器公司的香煙,放進陰暗潮濕的地溝里使其發霉,然後再投入市場,以此破壞中華煙的信譽,讓人們形成中華煙質量低劣的印象。一段時間里,振華機器公司設在天津的辦事處不得不整天面對憤怒的顧客的投訴和賠償請求。

徐天寶也從容應對,除登報澄清真相外,也針鋒相對地以牙還牙,故伎重演。徐天寶通過王慶之的關系,勒令巡警一旦抓獲犯人,就要游街示眾,並且沿途不斷給他們吸英美煙草公司的香煙。死刑犯人臨刑前更是被勒令手持‘英美’的老刀牌香煙,沿街吸食,游街示眾,給公眾造成老刀牌是‘犯人’牌的印象。同時,徐天寶也收購了一批英美煙草公司產的香煙,同樣放到發霉才對外銷售。

同時,徐天寶還打出民族主義大旗,號召煙民抽煙要抽愛國煙,于是天津街頭常常可以听見這樣的對話︰

咋還抽洋煙?你想當漢奸吶?

抽個煙,多大的事兒啊,怎麼還就成漢奸了?

你不是抽洋煙嗎?

是啊,這和當漢奸有啥關系?

當然有了,你自己數數,自打道光爺那會起,洋人打咱們多少回了?

那海了去了,哪兒數的清啊,可這和我抽洋煙有什麼關系?

洋兵扛著樣槍洋炮,大老遠地來打我們,他們洋朝廷得花錢不?

我琢磨著,天下烏鴉一般黑,洋兵也得發餉,那洋朝廷打仗也得花錢

對啊,這洋朝廷的錢哪里來的啊?還不是這樣洋商在咱們大清賺了錢,然後回去給他們自個兒的洋朝廷上稅得來的

那關我什麼事兒啊,我抽我的煙

怎麼不關你的事兒啊,你抽洋煙,就是讓洋商賺錢,洋商賺了錢,就好向洋朝廷上稅。洋朝廷收了稅,就置辦樣槍洋炮來打咱們大清,到時候朝廷打不過,又得割地賠款。這款子從哪里來啊?還不是咱們老百姓頭上刮?

老哥,沒想到被你這麼一說,還真是那麼一回事兒,改明兒我也抽那啥中華煙去,听著名字就來勁兒

改明兒?改什麼明兒啊,就今天,中華煙仨個銅子兒一包,比洋煙多了10根吶,一樣是抽煙,咱們要抽就抽愛國煙

第三回合

英美煙草花錢收買一批無業人員,撕毀振華公司的戶外廣告牌,還唆使妓女偷走妓院里擺放的振華公司免費香煙、禮品和日歷。他們把已運往內地的洋煙又運回天津,然後集中發起強大的削價攻勢,大幅降價,少則二三成,多則買一送一。英美煙草公司還登報做廣告,說旗下多種香煙大降價,部分煙只要原來的一半,並且賣三送一,還可以抽獎,抽中的人將獎勵一罐煤油。

對此,徐天寶一面向天津大量發貨,繼續以低價沖擊市場之外,還避實擊虛,趁英美煙草公司把原本打算發貨內地的貨調到天津,內地煙草市場空虛的機會,通過大盛魁的銷售網絡,將大批香煙銷往湖南、湖北、河南、江西等內地省份。

這個時代的卷煙機每分鐘產煙最高不過幾百支,而徐天寶的新式卷煙機,理論上如果開足馬力,每分鐘產煙10000支,每小時產煙600000支,這在當時就是個天文數字。于是中華牌香煙如蝗蟲般鋪天蓋地的涌向市場,一時間,從外蒙古的到廣東,從新疆到上海,到處可以看到中華牌香煙。

英美煙草公司再次落敗,一些規模較小的中國煙草公司也趁機痛打落水狗,紛紛搶奪英美煙草公司的市場。

但是作為較早和中國人打交道的英國人來說,他們深晦一條晚清的潛規則即「朝廷怕洋人,洋人怕百姓,百姓怕朝廷」,于是屢戰屢敗的英美煙草公司使出了最後的殺手 ,通過英國駐華公使公使薩道義向清廷施壓,于是這一年的年末,光緒30年(1904年)12月26日清政府外務大臣慶親王致公使薩道義的備忘錄,後世稱之為《慶親王合約》。

《慶親王合約》中有這樣一段話很說明問題︰「我部認為香煙系由煙絲制成,但不能用其後者的名字,正如外國布是由棉紗制成的,不能再稱其為棉紗一樣。外國布所納稅款不同干棉紗,因此,如果聲稱香煙一定同煙絲同等納稅這樣是不公正的……但由于閣下不斷來信辯論這一點,堅持要繼續按煙絲每百斤交銀四錢五分的稅率納稅,本部擬不加反對,予以同意。」

于是,英美煙公司生產的各牌卷煙就這樣莫名其妙地可按煙絲抽稅,僅值千抽三到值千抽七,而且這些在華制造的卷煙並不是進口洋貨,即以「洋貨素不完厘」為理由抗繳厘金等稅。當時英美煙公司在上海浦東的煙廠有卷煙機80台,每台平均按最少估計日出2箱卷煙計,即每年可出煙6萬箱,每箱均價70兩,約值銀420萬兩,按值百抽五計,可抽正稅銀21萬兩。若按他們要求的按煙絲稅則抽收,僅得銀20400兩,是應得的十分之一。反過來說,英美煙公司所負擔的稅率不及當時華商的10%。

這個所謂的《慶親王合約》生效之後,華商煙廠無不紛紛反對,他們據理力爭,要求取得一個基本平等的條件。當時以華商煙草企業中最大企業——北洋煙草公司為代表,多次向北洋政府及總稅務司等方面陳述其理由,擬仿英美煙公司按照煙絲完稅的辦法。因為當時華商煙廠所造卷煙的主要原料,煙料、紙料、藥料等,一概來自外洋,進口時已經交過值百抽五的稅率造成紙煙後再征值百抽五的稅,實際上是對華商廠的重復征稅,這樣既增加了華商卷煙的成本和價格,從市場競爭角度說,僅此。華商廠就很難與英美煙公司在價格上相抗衡。

北洋煙草公司的官方總懂事黃思永得知此事之後,說道,「夫中國;華人之中國也。所完之稅,中國之庫帑也。朝廷欲保護其本國商人,或準免稅,或令從輕,自系固有主權。乃稅務司以受雇之外人,出而干涉,從知我國關稅操縱在人,遇洋商則保護之,遇華商則摧殘之,與各國造成一反比例……關權如果長此授與外人,不設法收回自管,我國工商前途,尚何有振興之望。煙草尚其小焉者耳,而外人尚不肯一線放松,其居心大可畏也。」

但是,北洋煙草公司畢竟是有官方背景的,由于北洋煙草公司堅持抗爭,以及袁世凱等北洋大臣的屢次力爭,滿清朝廷戶、商,外部均表示同意北洋煙草公司享受和英美煙草公司一樣的待遇,而被外國人把持的總稅務司則堅持不同意。這樣的斗爭後歷經一年時間,終于如願以償。

振華機器公司由于技術先進,而且用的都是本國煙草,所以成本本來就低,而其余的華商煙廠,仍困于重稅之下。英美煙草公司的預期目的雖然沒有全部達成,但是經此一役,全中國能和他們抗爭的,也就只有振華機器公司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新中華1903最新章節 | 新中華1903全文閱讀 | 新中華1903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