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紈褲公子 194.青樓開張

作者 ︰ 小卓翔

長孫凜倒也在听這些大臣們的發言,但是听到有些大臣過于儒家的思想讓他心里不禁覺得有些好笑。要知道在後世哪里還分什麼大唐和突厥,在現代你若是自稱是突厥人那就整個一個恐怖分子被公安抓起來。既然士兵們那麼辛苦打下來,解決的方法很簡單,控制軍權,和平演變。

听到皇帝召喚後,他趕緊應聲出班,說道︰「陛下,臣認為還是留他們在自己本地生活比較好。而且是將唐人和胡人都一視同仁,該收賦稅的還是要收,而朝廷該做的軍事和治安也得涉及到西域,總之就是將突厥融入大唐當中……」

魏征聞言便亮著他那禿額頭下顯得凹陷的眼楮,音調鏗鏘地奏道︰「戎狄衰弱時會屈服,強大後便叛亂,這是其常性。現在投降的人口達數十萬人,數年後子孫繁衍,成倍增加,必然為心月復之疾。」

長孫凜則反駁道︰「君主與萬民的關系,就好像天覆地載,毫無遺漏。孔子說有教無類。對于教育對象不應該區分親疏貴賤。把胡人從愚昧中拉出來,傳授他們生產技能,教導禮儀,數年後,都將成為大唐子民。他們畏威懷德,哪里會有後患?」他說完後便把自己所謂關于遼闊西域的想法給一一詳盡敘述一遍,

「……只要掌握了軍隊和制造武器的資源,只要胡人的子民能夠安居樂業。微臣認為不需要多少年,夷人必然只知有大唐不知有突厥……」

長孫凜地一番言論得到了李世民的贊賞,眾人也都不再言語了。李世民便采用了長孫凜這個架空武裝。一國兩治的做法,跟以往朝代大不一樣。這種做法比起一味地殘酷鎮壓,擄掠男女做奴婢,甚至無情追殺等傳統的民族壓迫方式,顯然開明許多,不但解除了北方戎狄的威脅,而且加快了民族之間的大融合。

李世民下詔將高昌所在地改置西州。改可汗浮圖城為庭州。一切按照長孫凜的計劃去進行。又在交河城設立安西都護府,留屯兵馬鎮守。地域東到大海,西至焉耆,南盡林邑(越南歸仁縣),北抵瀚海沙漠群,均設立州縣。唐朝國力蒸蒸日上,進入了一個輝煌時期。

長孫凜之前買下的垃圾地盤,如今已經變成了最繁華的商貿市場,隱隱成為了繼長安東、西兩市之後。又一大熱鬧地市集。這一市集因為宣傳得利,而且東西兩市地商鋪已經飽和。所以很快各個商鋪就被自各地前來的商人給租買了下來。

只有一套最大的即可以當作酒樓又可以用作客棧的樓沒有被人租出去,大概是因為這個定價是根據奇貨可居而定的高價,又或者是因為市場過于新,還沒有穩定下來,有錢的商人還在觀望之中。不過這些有興趣的觀望者將會失望了,因為很快他們就會發現這棟樓已是名樓有主。

在一個秋高氣爽、諸事吉利的日子,這幢被老板起名為萃英樓地青樓準備多日後。終于是開張了。大清早。萃英樓的門前已是熱鬧非凡,這個時候人們沒有什麼娛樂活動。所以一個開張儀式足以吸引人們里三層外三層地佇足觀看。

更何況這萃英樓早在十天之前,就將一幅巨大的畫像給掛在了二樓窗欞之外。這幅巨畫的特別之處在于它的畫法與人們常見的畫法不一樣,給人一種非常真實的感覺,就如同人們照鏡子一般,與現實中的人是一模一樣。這畫上地地女子是采取一種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姿勢,雖然不能看清臉蛋,但是那吹破動彈地肌膚,紅嫣豐潤的嘴唇,還有縴縴細膩的小手,給人,尤其是男子的感覺帶來了無限的震撼和誘惑。如此驚世駭俗的大畫不免讓人有著無限的期待和向往,據說,這青樓的老板已是被人無數次打听什麼時候開張。

而最讓人感覺到奇怪的是,今兒一大早,這萃英樓門口竟然搭起了一個類似于擂台的大台子,大家都不免有些奇怪了,你這萃英樓難不成還需要人打擂贏得擂主才能進去享受,可是這擂台也不像是擂台,到處都掛紅添綠的。一時之間大伙都納悶了,所以到門前看熱鬧的也就更多。

太陽剛剛升到半空中,只見一個身材肥胖,嘴上有兩撇八字胡,笑容滿面的中年人從萃英樓里走了出來,看來是這店里的東家。緊接著是四位身著同樣的繡花半臂長裙的少女笑臉迎迎地跟在後面,她們二人一組分站門口兩邊。這四位少女都是長得清清秀秀的女子,讓圍在門口觀看的大老爺們都不禁興奮地叫喚了幾聲。而更多的人則是奇怪難道這四位姑娘站得和衙門里審案時公堂那些捕快一樣,難道她們在也要在門前站著喊「威武」嗎?

只見這位胖東家則是環著觀看的百姓們拱手示意了一番,然後說道︰「諸位鄉親朋友們,我孫萬財承蒙關照,有幸萃英樓在長安新市開張大吉,以後還請大伙多多關照!」說完他又向觀望人群拱手致意,然後接過伙計遞過來的細棍子,一把揭開了門頂上蒙著紅布的牌匾,只見上面寫著飛龍鳳舞三個大字——萃英樓,再伸手將兩旁的紅布也扯了開來……

「唯大英雄能本色……」

「是真名士自風流。」

在場觀看的百姓們有幾個是識字的,他們搖頭晃腦地由上往下徐徐念了出來。

「好!好詩!……」大伙兒紛紛高聲贊道。盡管這個時候還沒有對聯,但是此時作詩已是流行,自然有人能看得懂,再配上這橫匾,跟這青樓的營生聯想起來,倒是別有一番隱味。至少萃英樓的檔次馬上就高出一節來。

然後孫萬財就叫來一個伙計點燃早已準備好的爆竹,在听見 里啪啦的爆竹響過之後,大家都以為沒啥可看的了,正準備紛紛離去。這時卻听見萃英樓的東家孫萬財大聲說道︰「今兒小店開張,為了討個吉祥,我特意請來演歌舞伎的班子特地為大家表演,從今日起,每日表演一場,連續七日不間斷……」

一听到有歌舞伎看,這一大群的圍觀者可又是興奮起來了,他們紛紛又圍了過來,把這青樓前面更是擠得水泄不通,畢竟歌舞伎可不是一般老百姓能看到的。這歌舞伎也就是日本歌舞伎的前身,有一定的故事性,在唐朝的宮廷和權貴家里倒是很流行。難怪大家會如此新奇佇足觀看,畢竟是物以稀為貴。

在那張大台上,先是一陣緊鑼密鼓的敲鑼打鼓聲,然後是鏘——鏘——鏘——鏘,出現的是身著顏色戲裝,臉上濃妝艷抹的戲子們。在其中一個花旦首先開口唱之後,在場的觀眾都給鎮住了,並不是說這戲子唱得有多麼的婉轉動听,反而可能是由于怯生和不熟練她唱的時候有點打肯,然而她的那種不同于以往青樓酒樓里面的小曲小調的強韻讓人感到非常的新鮮。

而接下來更是引起大家看得入迷,戲里面一波三折,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更是使得大伙兒為主角感嘆、擔心、憂愁、歡喜。就這樣,本來就擠得水泄不通的萃英樓門前,更是變得人山人海,人頭攢動。直至這場大戲演完之後,大伙兒還久久不肯離去,心里正計劃著明日該怎麼才能佔到最好的位置。

就這麼一天的功夫,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幾乎整個長安城都開始在討論這萃英樓門前不同尋常的歌舞伎。長孫凜站在萃英樓樓上的窗欞前,望著下面還依依不舍的觀眾們,便知道自己的廣告起了極大的成功。長孫炎也站在他旁邊陪伴著,樓下發生的這一切他是一直看在眼里,對少爺那個不安排理出牌的頭腦也讓他這個老油條不由的佩服。而那個所謂的萃英樓的東家孫萬財則是在一旁小心的伺候著,他算是長孫炎的妻子的兄弟,對于這種天上掉下來的餡餅他可是要抓牢。為了能讓這個萃英樓能夠在京城迅速打出牌子,長孫凜可是費盡了心思。為了造勢,他則是命人訓練了十來位戲子,上演的東西在後世被成為精彩絕倫的戲曲,讓大家有「足夠的樂子」,這樣也就能一鳴驚人。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唐紈褲公子最新章節 | 大唐紈褲公子全文閱讀 | 大唐紈褲公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