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風 縱橫北國 第三九九章 壓力重重的變革(下)

作者 ︰ 大隻果

話到了此處,事情基本定下來了,既然內閣都同意了,皇也給了這麼多的優惠政策,再不同意有些說不過去。

蘇康子磕頭退下,其他諸位大臣也不再多言,只是不知道皇所言的其他幾項變革是關于那方面,根據皇的脾氣,恐怕也不是小事,眾人識趣的不提這個茬。

韓暮可不管他們怎麼想,今天既然開了頭,索性一股腦兒將其他幾件事全部辦了,這些事在他心中已經考慮許久了,不能再拖了。

「今日朕還有兩件事,需諸位大人仔細討論,這兩件事朕以為都是關乎大晉社稷的重中之重,索性一並提出來。」韓暮微笑道。

眾臣頭皮麻,謝安心道︰這小子難道沒看出來大家今天情緒不高麼?辦事這麼急躁。

「我大晉一直以來都是世襲兵制,父死子替,世襲為兵;且士兵中多用罪犯、俘虜、奴僕為替,地位甚至比普通郡民還低,此舉朕以為極為不妥,從戰斗力來說,世兵無法保證士兵素質,罪犯俘虜的戰斗力根本無任何可期之處;另外整個軍隊的榮譽感不強,並無赴死之心,弊端甚大。」韓暮侃侃而談道。

「請皇明示!」眾臣躬听,他們提高了覺悟,不再多說一句廢話,皇定是有了想法了,根本無需自己等人出主意。

韓暮道︰「朕在巢湖城建立北府軍之時,采用的便是募兵制,而且想進我北府軍還需經身體、言行、思想三道考核關,並非想進便可以進的,所以北府軍雖募集的都是農家子弟,但是戰斗素質遠比一般的軍隊要強的多;而且在巢湖城中,北府軍軍官是很吃香的人物,百姓家女兒均想嫁與他們,為何?一來待遇豐厚,普通士兵的一年餉銀足夠養活一大家子人,比當時的大晉士兵高了三成;二來北府軍立功人員,其家中可分良田,家屬可獲嘉獎,是人人羨慕的對象,朕以為此種兵役制度可推廣之。」

眾臣中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到這種募兵制,均覺新奇不已,謝安等人自然知道韓暮在巢湖城搞得那一套,韓暮倒是沒有夸大其詞,北府軍從整體素質來說確實比世兵制的軍隊戰斗力強,戰勝桓溫和秦人便是明證,雖說這兩場大戰中有各方面的因素在起作用,但是士兵悍不畏死的素質應該是起著決定性的因素。

但是,巢湖城的北府新軍建立是因為有著獨特的外界因素,若不是淮南郡經年遭受秦人襲擾和土匪的劫掠,恐怕募兵工作也沒那麼順利,韓暮要想在全國推廣,恐有些以點蓋面,想當然了。

謝安適時提出自己的擔憂道︰「陛下,誠如陛下所言,北府軍是個成功的例子,但是若放之整個大晉之中,恐不一定適合;需知在我大晉,自古來當兵的地位還在普通百姓之下,加時局不穩,誰願意主動去當兵呢?」

韓暮微笑道︰「這便需要做做文章了,募兵制能否順利實行取決于諸位的聰明才智,另外朝廷可以提高兵士的待遇地位,譬如說餉銀加倍、軍功者入仕、賞田畝、參軍者家庭統稱軍屬,軍屬之家免賦稅、徭役,困難是有的,但是辦法總比困難多,我相信沒有人願意貧苦,只要有機會還是很多人願意搏一搏功名;當然這些都是利誘,重要的是精神的宣傳,如能樹立為國而戰的榮譽感,其他一切都會迎刃而解,謝輔以為呢?」

謝安听韓暮這個淡淡一說,頓時思路開朗起來,這家伙確實下本錢;說榮譽感那是空談,絕大多數人只會根據利益行事,韓暮所說的這幾條確實誘人,此舉一出定然會大批青壯趨之若鶩。

「皇英明,此舉老臣看可以,軍隊的數量還需有所控制,這些優惠條件一開,恐怕全民皆兵了。」謝安笑道。

「那是自然,現有的大晉軍隊中需精簡老弱病殘,妥善予以安置,分給田畝,放遣散費用;朕的構想是,常備軍在二十五萬左右,太少了無法肩負我大晉廣大疆域的防衛,太多了負擔太重,這二十多萬常備軍專司防務,其他的諸如治安,緝拿等事宜仍需州郡縣巡檢衙役執行,軍隊駐扎在某地,不得干涉當地政務,戰時可例外。」

眾大臣听著韓暮說的有條有理,心中不知道是個什麼滋味,說高興,確實有些高興,大晉開國以來有幾個能稱得是明白人的皇帝?大晉江山在韓暮的手中絕對是社稷之幸;但是皇太過精明,年紀輕輕已經城府深似江海,計謀老辣獨到,這樣的聖又讓眾臣覺得隱隱的害怕,今後恐怕再無一事能欺瞞過這位代皇帝的眼楮了。

「皇,臣請旨辦理此事。」侍從室主事袁崗適時請命。

「好,袁將軍倒是合適人選,北府軍建立你也全程參與了,便命你和兵部、戶部相關人等成立募兵司辦理此事,隸屬內閣管轄。」

「遵旨!」袁崗領命退下。

韓暮心情愉悅,看著群臣誠惶誠恐的臉色,他次感覺到了皇權的威嚴,大晉的皇權已經淪喪了幾十年,在天下人的眼里,皇從來都是擺設,到了今日,人們才第一次感覺到什麼是君臣,明君向來鐵腕,少有唧唧歪歪畏畏尾之人,那些原本跟著大家族們將韓暮捧高位,便以為今後可以藉此行特權之人,聰明的都加了小心,對自己的言行暗自約束;拎不清的,倒是產生了些許的悔意,他們擔心自己一手扶大位的新皇,也許會成為葬送他們特權的罪魁禍。

今天的早朝給眾官帶來的心理壓迫感極強,眾人實在是不適應有個突然如此強勢的皇,所有的人都默不作聲,各懷心事。

王坦之、謝安等人見今日朝廷氣氛實在有些不對了,對于他們而言自然是盡心盡力輔佐韓暮,但是犯了眾怒也是他們不願看到的;所以謝安察言觀色,決定將氣氛調和一些,適可而止最為合適。

謝安和王坦之交換了個顏色,王坦之前道︰「皇,今日早朝議事頗多,老臣懇請皇容我等細細安排,剩余的幾件事若不是太過緊迫,便留待明日如何?光是皇所提的糧食和兵役這兩件事就夠臣等忙活數日安排了,且待這兩件事妥善處理之後,再議其他,不知皇以為如何?」

韓暮聞弦歌而知雅意,知道今天不宜再提更多,一時微笑道︰「諸位大人辛苦,那今日便到這里,三日後再議其他,退朝。」

內侍站立半天終于等到出場機會,開口大叫道︰「皇退朝!」

韓暮步下龍座,回內宮而去;謝安、王坦之、王獻之、庾希等四人互相遞了個眼色,並未隨著議論紛紛的朝臣離去,而是蹩進小門,在內侍的帶領下,直奔韓暮寢宮。a全文字更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晉風最新章節 | 晉風全文閱讀 | 晉風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