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春秋戰國 第246章 曾子

作者 ︰ 巨人肩膀上的木木

第246章曾子

子貢見狀,不由呆了一呆,孔子和楊子璐的談話他也听到不少,畢竟兩人都是這場宴會的主角,怎麼可能不關注他們呢?但想不到楊子璐居然如此賞識他,稱他為國士不說,還親自為他斟酒。在春秋時代,這可是莫大的榮耀。特別楊子璐還不是一名被卿大夫架空了的有名無實的國君。

子貢雖然見慣大人物,但此刻也禁不住有些誠惶誠恐,不過子貢到底是子貢。他很快就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從容道︰「多謝君上」

說完,子貢便以袖袍遮臉,一口將酒樽中的美酒喝緊。對楊子璐感謝道︰「多謝君上的美酒了」

楊子璐微微一笑,側頭看著孔子。孔子知道楊子璐的意思,接著給楊子璐解釋第三個帶來的弟子︰「宓fu,音浮不齊,字子賤,其孝悌可比鄭國之穎考叔當真君子」

穎考叔是春秋初期鄭國人,春秋小霸主鄭莊公時期的大夫,以孝悌和勇敢聞名,其中以孝悌為最。因為鄭莊公的母親武姜生他的時候難產,武姜便不喜歡鄭莊公,而是喜歡順產的次子太叔段。鄭莊公父親鄭武公在世的時候就經常給鄭武公吹枕頭風,希望讓太叔段取代鄭莊公。不過鄭武公最後還是沒有取納武姜的意見,鄭莊公最後還是接替了父親鄭武公的位置。

但武姜並沒有因此而去了念頭,而是內外***,迫得鄭莊公將比國都還要繁華的大邑‘京’封給太叔段。太叔段到了‘京’後立刻招兵買馬,和母親武姜互通書信,準備來一個里應外合。最後鄭莊公行驕兵之計,縱容太叔段,在太叔段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派兵攻打太叔段,逼得太叔段自刎。

而鄭莊公也因為母親武姜偏愛弟弟,圖謀自己的君位和性命,對武姜非常的怨恨,將武姜遷移到穎地安置,並發下毒誓︰「不及黃泉,不再相見。」姜夫人因事情敗露,也無顏與兒子見面,就立刻搬到了穎地居住。鄭莊公回到國都後,多日見不到母親,不覺思念起來,嘆道︰「我因為不得已而殺了弟弟,怎麼能再拋棄母親呢?」但因已立下毒誓,因此也不好反悔。

潁谷有個地方官叫潁考叔,為人非常正直,見到鄭莊公把母親驅到潁地,說道︰「母親雖然不像母親,但兒子能夠不像兒子嗎?」于是就捉了幾只貓頭鷹拿來獻給莊公。

莊公見了之後問道︰「這是什麼鳥?」

潁考叔說︰「這種鳥叫,小的時候,它媽媽一口一口把它養大,大了之後,就吃掉它媽媽,是一種不孝之鳥,因此我捉了它把它吃掉。」

莊公似乎心有所動,默然無語。

這時正好廚師又把烤羊肉送了上來,莊公就命令賜一條前腿給潁考叔。潁考叔就專揀好肉割下包好,藏在袖內,莊公好奇地問這是為什麼。

潁考叔說︰「我家有老母,因為家貧,每天只能吃野味,從來沒吃過這麼好的東西。現在您賜給我這麼好的食物,我自己在這享受,老母親卻嘗不上一口,一想我就心酸,所以我要帶一些回去給老母親吃。」

鄭莊公听後淒然長嘆,潁考叔問莊公嘆什麼氣,莊公說︰「你有老母親奉養,能盡人子之心,我雖貴為國君,卻無法享受天倫之樂。」

潁考叔假裝不知,奇怪地問︰「姜夫人身體不是一直很好嗎?您怎麼卻說沒有母親呢?」

于是莊公就把姜夫人與段密謀以及把姜夫人遷到穎地的事情跟潁考叔說了,並嘆道︰「已經立下黃泉相見的毒誓,現在後悔都來不及了。」

潁考叔听後說︰「段已經死了,姜夫人就您這麼一個兒子了,您要是再不孝順,那與有何異呢?我有一計可以不違背誓言又讓您母子和好。」

莊公忙問是何計。

潁叔考說︰「挖一條邃道,一直通到黃泉,在里面建一間屋子,先把姜夫人迎到屋子里居住,然後母子再在屋中相見,這不就是黃泉相見了嗎?」

鄭莊公听後非常高興,馬上安排五百人挖了一條幾十丈深的邃道,一直到泉水涌出為止,然後在泉邊建了一間舒適的地室。地室建好後,莊公讓潁考叔去向夫人說明詳情。姜夫人听後淚流滿面,就跟隨穎叔考來到了地室中。

將母親安頓在地室中後,鄭莊公就下到邃道,一邊走一邊喊著︰「能在邃道里見到母親真是太高興了。」姜夫人也迎出地室說︰「邃道外面同樣也讓人高興。」于是母子二人抱頭痛哭,和好如初。

穎考叔的孝悌和機智也因此聞名于天下,雖然已經是數百年前的人了,但至今還沒有誰可以以孝悌和穎考叔比肩。

楊子璐聞言,心中多少有些不相信,但並沒有說什麼,孝悌這東西不比武藝、文章,可以即場考驗。

接下來孔子又介紹了三個弟子,他們不是德行上有建樹,就是文章不錯。

介紹到第七人,楊子璐聞言不由呆了一呆,此人名曾參,字子輿。如果這樣說,也許有人不認識,但楊子璐知道他在歷史上尊稱為曾子,被尊稱為宗聖,儒家五聖之一。他也是吳起的老師之一。吳起的老師還挺多的。

不過此時的曾參不過十九歲,雖然已經頗為老成,但臉上的稚女敕依舊掩蓋不了。但楊子璐對曾參頗為尊敬,在後世楊子璐對于儒家中曾子的好感最好的。

楊子璐本來想給曾參親自斟酒的,但想到曾參並沒有子貢那樣的功績,他這樣做只是會讓曾參被人妒忌。楊子璐便改為給曾參敬酒。

曾參稚女敕的臉上閃過一抹緊張,但最後還是禮數很足的喝了酒,並沒有因為緊張而鬧出了什麼笑話。

接著,孔子指著最後一個人,對楊子璐介紹道︰「卜商字子夏,是仲尼在衛國收的弟子其文章雖然畢竟樸實,但在切點上卻比其他人要精確不少」

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這句名言就是卜商說的,而且卜商他還是法家代表人物,第一個變法的創始人李俚、戰國名將和楚國變法人吳起的老師。

PS︰本來想三千字更新的,但父親催促木木睡覺,木木也沒有辦法今天五千更新,依舊欠各位一萬字,木木明天爭取還上一點請各位見諒。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之春秋戰國最新章節 | 重生之春秋戰國全文閱讀 | 重生之春秋戰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