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高攀”

作者 ︰ 雁九

因聖駕已經移回紫禁城,曹頤隨著的戶部幾個堂官早早地進宮面聖。除了戶部眾人外,還有幾位大學士與總理事務大臣。

今日議政的主意,就是在直隸推行「攤丁入畝」之事。

要知道,歷年來,直隸的稅賦欠的最厲害。

只因直隸衛宿京畿,不僅有當年的八旗跑馬圈地,還有這近百年來官吏士仲對土地的兼並。因這個緣故,免稅賦與拖延稅賦的情況越來越明顯。

雖說曹頤早就曉得雍正朝會推行「攤丁入畝」可也沒想到會從直隸開始。畢竟,按照保守認識,直隸是重要之地,不能有亂,這也是為何歷代皇帝對直隸加恩不斷的緣故。

雍正既決心從直隸開始推行「攤丁入畝」也是一代帝王的魄力。

至于什麼直隸巡撫李維鈞主動請旨,在治內行閩南事,推行「攤丁入畝」什麼的,不過是個幌子。

李維鈞是年羹堯門下走狗,年羹堯如今同雍君臣正諧,自然是「齊心」得緊。

名為「議政」可實際上帝王獨斷,眾人只有應和的。

只是與以往不同,以往皇上說什麼,總有歌恩頌德之人;現下卻沒人敢去討皇上的歡喜,看來大家也曉得,這「攤丁入畝」是有所爭議,一不小心就惹一身腥。

曹頤留心些大家的神情,裝糊涂的裝糊涂,裝懵懂的裝懵懂,生怕牽連到自己身上;只有十三阿哥,微微蹙眉,難掩擔憂之色。

看來十三阿哥也瞧出,皇上這一步邁得有些大。

曹頤隨著戶部幾位大人一路出宮,心中想的是此事。「攤丁入畝」是從官仲口袋里掏銀子,有所反彈也是意料之中。即便沒人敢為難皇帝,可執行的官員在八方刁難下,步步艱難,未必能辦好差事。

不過以雍正的網烈脾氣,向來是吃軟不吃硬。要是真有人阻擾此事,怕是要承受雷霆之怒。

如此,就算有所波折,也出不了大事,剩下的就看直隸巡撫與直隸總督兩個主官抗壓能力如何,是否能挨得住攻許。

如今巡撫是年羹堯的人,當無人敢在這個時候觸其鋒芒;總督位空缺,如今京城眾人謀的官缺中,這個正是熱門中的熱門。有能力最後將總督之位收入囊中的,背後的靠山,也不會弱于年羹堯。

直隸,亂不了。

想到這些,曹頤心安了……

養心殿,十三阿哥的心情卻頗為沉重。

「皇上,是不是因臣弟提及直隸河務的緣故,皇上方」十三阿哥帶了幾分遲疑問道。

雍正從容得緊,吩咐給十三阿哥看座︰「入關八十年,朝廷對直隸的恩典太過。直隸良田數,在天下諸省中可排前三,稅賦卻居末流,是何緣故?南北河道,朝廷歷年在直隸耗費的人力財力最重,還不是因天子腳下,澤披萬民。可他們是怎麼回報朝廷的?免稅田畝數越來越多,即便是當交納稅賦的田畝,也要拖延不交。直等著旱滿之年,朝廷一並寬免」

到這里,他頓了頓,端起茶盞吃了一口,道︰「為何天下十三省,偶遇天災,流民都往直隸。那就是因直隸丁役不足,每年疏通河道,多以流民為工。如此,朝廷還要掏出一大筆「以工代賑。的銀子,還要預備人力財力在河工完結後遣返流民。如此。朝廷從直隸收不齊稅賦,卻又每年大把的掏銀子修落直隸河道。」說到這里,面上帶了冷峻︰「原本歲收一石半的劣田變良田,從拖欠賦稅到不繳賦稅,人心之貪,莫過于此。」

十三阿哥聞言,頓時語塞。

他也曉得雍正說的是實情,可朝廷即便曉得吃虧,也只有捏著鼻子往下咽。要不然能如何,正如天下流民奔直隸,直隸的流民可是向來往京城來的。

要是不疏通直隸河道,按照北方這十年九旱的天氣,那每年派下的賑濟銀子,也不會是小數。更不要說,流民進京後的麻煩。

可真照皇上所說的,在直隸推行「攤丁入畝」怕就要將宗室與士仲都得罪了。

雍正看出十三阿哥心中所慮,正色道︰「總要走出這一步!人心貪婪,皇阿瑪這些年的厚恩,沒有換來臣子的忠心,只是助長這些蠢蟲的野心。如有人以身試法,聯也不惜這身後之名。」

听雍正說得激蕩,十三阿哥卻只有羞愧,站起身來,跪下道︰「都是臣弟無能,無力豐盈國庫,解皇上心憂。才使得皇上處處為難。」

史筆如刀,若是國庫豐盈,也不會逼得雍正作此決斷。

雍正卻沒有責怪之意,從炕上起身,親手扶起十三阿哥道︰「十三弟為聯分憂,這兩年來,片刻不得閑。若是十三弟無能,這天下間誰還能當能臣?國庫空糜,是朝廷宿病,不在十三弟身上。」

看著十三阿哥面容清減,雍正皺眉道︰「去年聯要按舊例,補給十三弟親王開府的銀兩,十三弟堅持不受。這兩年聯每次要賞賜十三弟,你也能想出這些那樣的由頭來婉拒。明日中秋,聯賜你黃金五百兩做過節之資,十三弟就不要再據了。」

雍正說得動容,十三阿哥听著感激,然後他還是跪地道︰「皇上厚愛,臣弟趕緊不盡,卻是不敢受。各王府過節賞賜,內務府早已派下,臣弟豈能厚顏再受皇恩?」

以皇上對十三阿哥的親近,這五百兩黃金的賞賜並不算多。可不患寡而換不均,還有宗室諸王看著,沒得為了這賞賜使得宗室起不平之。

雍正嘆了口氣,再次扶起他。道︰「聯總覺得虧待了你。」

十三阿哥道︰「皇上多慮,親王年俸萬兩,已是盡夠使了。要是再生貪念,豈不是天地不容?」

雍正早年做過親王,自是曉得那看似很多的一萬兩俸祿,連人情往來都不夠用。

可是十三阿哥曉得國庫與內庫都不富裕,怕是這個時候怎麼也不會接受賞賜的。

他重新坐回炕邊,吩咐十三阿哥也坐了,方道︰「弘傲十五了,是不是當說親事

弘傲是十三阿哥嫡長子,雍正原本想要早日加封為其為親王世子,好使得十三阿哥府多一份世子俸祿,貼補王府開支。

十三阿哥沒有接受,倒不是有心忤逆聖意,而是因顧念弘傲身體孱弱,不堪重負。與其繼承王府,還不若做個閑散宗室,省心省力。左右以他親王嫡子的身份,即便不繼承親王爵位,成年後封爵也不會太低。

對于此事,十三福晉卻是與丈夫產生分歧。弘傲自幼身體不好,雖為嫡長子,可卻是十三福晉卻疼愛的孩子。

明明為長為尊,爵位卻要低于弟弟們,十三福晉怕兒子覺得委屈,懇請丈夫過幾年再議此事。若是弘般身體漸漸結實,堪當世子之責,那榮耀還是他的;若是不能,年紀大些,也能體恤父母慈心,不會因此與兄弟有嫌隙。

十三阿哥不願夫妻因此生嫌,答應了妻子懇求。

實際上,有一件機密之事,方種公告之十三阿哥,而十三阿哥在妻子面前有所隱瞞。

那就是弘傲是先天不足,即便多年調理,也弱于常人,不宜早行房事,亦不宜多近。即便以後成親,也要少納妾室,有所節制,否則有礙天壽。子嗣之事,只能听天由命。

十三阿哥只同妻子說了不宜早行房事。後邊的話沒有告之妻子。

現下,听雍正提及此事,十三阿哥一怔,道︰「回皇上的話,弘傲身子不好,還在調理。太醫的意思。不宜早娶。」說到最後,有些黯然。

當年,十三福晉懷弘傲時,正是十三阿哥最落魄時。

十三阿哥精血不足,十三福晉勞心勞神太過,這才使得弘傲早產,先天不足。為了這個緣故,他們夫妻兩個對嫡長子除了疼愛,還有愧疚。

雍正見他如此,曉得他想起舊事,道︰「過去的都過去了,弘傲得了你們夫妻這麼多寵愛,又是個懂事的,當是福壽綿澤之人。」

「謝皇上吉言!」十三阿哥醒過身來。忙謝恩。

雍正笑道︰「原還想著給佷兒做媒,這下卻要錯過。」

十三阿哥听了,有些心動,抬起頭來。望向雍正。

對于長媳的人選,他與十三福晉也是傷透腦筋,既想要給兒子挑咋。門當戶對的好姑娘,又怕兒子有什麼不妥,耽擱了人家姑娘終身。

就听雍正接著說道︰「听說國舅夫人前些日子,在內務府銀行換了三萬兩黃金,以備嫁女之用,」他家的姑娘,年紀與弘傲相仿」

雍正雖面上帶著笑,語調里卻帶了譏諷。

十三阿哥心中一稟,忙道︰「到底差了輩分,不敢高攀。」

雍正冷「哼一聲,道︰「十三弟不敢「高攀」卻是有人敢妄想。國舅夫人已經透出話來,要著讓兒子尚主!」

十三阿哥听了,唬了一跳。

他還是頭一回听說此事,早先只听說國舅夫人使人向簡王府提親遭拒。因這件事,隆科多與雅爾江阿的關系也交惡。

隆科多次子玉柱,年紀才十七歲,不僅是一等御前侍衛,前些日子還升為正二品鑒儀使。這份體面,存京城勛貴子弟中也是數一數二的。

以他的家世與官職,說親本應不是難事。無奈他有個婢子出身的母親,按照京城老話,他就是「丫頭養」的。

李四兒封了誥命,可出身擺在那里,終是被人詬病。

門第高些人家,誰不曉得國舅府的舊事,哪里肯將女兒說給他們家;門第低的人家,即便想要高攀,李四兒也瞧不上。

早年,李四兒曾想請宮里貴人指婚,還不成事兒,就趕上先皇駕崩,事情便耽擱下來。

等到出了國喪,李四兒想要請皇後娘娘做主,皇後又是個不肯攬事的,到底沒如願。

等到玉柱升了正二品鑒儀使,年歲也不小了,李四兒覺得妥當,就等不及,直接托了雅爾江阿的舅母西林覺羅夫人做媒,去簡王府提親。結果,遭到簡親王與簡親王福晉的拒絕。

李四兒自覺失了顏面,不僅將簡親王夫婦恨得要死,還誓定要給兒子說個比六格格身份更高貴的媳婦。

比親王嫡女身份更高的,只有宮里的格格。

宮里雖沒有皇帝親女,卻有三位養在皇後身邊的宗室格格。

這三位格格中,廢太子之女六格格與玉柱同齡,可以李四兒的眼界,要給兒子找一門體面的岳家,當不會瞧上六格格。剩下兩位,就是十三阿哥與十六阿哥的嫡女。

雖說舍不得女兒撫蒙古,可是十三阿哥更舍不得女兒嫁國舅府。

李四兒不知收斂,十三阿哥卻是曉得。隆科多的九門提督之位已被架空。國舅府的繁榮,不能長久。

「皇上,幾位格格還小小」十三阿哥心中焦慮,道。

雍正見他動容,倒是笑了,陰沉的氣氛淡了不少,道︰「皇後也這樣說,國舅夫人將兒子親事撂在一邊,專心忙女兒親事,也是這個緣故。」

這將國舅府加恩至極的是皇上,如今陰沉沉地說起國舅府家事的又是皇上,十三阿哥不好多言,只能听著。

雍正了幾句牢騷,對國舅府的厭惡已經是毫不遮掩。

十三阿哥只覺得心驚肉跳,從養心殿退出時,手心里已經全是汗。

雖說他不想承認,可是事實如此。「狡兔死,走狗烹」也好,「鳥盡弓藏」也罷,皇上對隆科多的耐心已經到極限。

這還是在隆科多被架空,失了九門提督的實權後。

兒女的親事,難掩背後的殺機。

秋高氣爽,艷陽當空,十三阿哥卻覺得寒意逼人。

他打了個寒戰,長吁了口氣,向宮門走去」,

因明日中秋,衙門里比平常提前在落衙,到了未時,幾位堂官就陸續離開衙門

曹頗才從戶部衙門出來,就被十六阿哥堵個正著。

「走,釣魚去!」十六阿哥穿著常服,朗聲道。

他這些日子,迷上釣魚,在海子邊上買了臨水宅子,專門便宜垂釣之用。

曹頗正好無事,佩引六阿哥笑容勉強,似有心事「便使人回府告訴聲。自吶洲州哂著十六再哥而去。

這邊宅子里,有曹頤的魚竿,是十六阿哥預備的。

夏天的時候,曹頤曾隨十六阿哥來過兩遭。不說十六阿哥,連帶著曹頤都有些喜歡山釣魚。

炎炎夏日,在海子邊的樹蔭下,感受著清涼,手中的魚竿還能偶有收獲。即便有時釣了半日,不過釣上幾尾三、兩寸長小小卿魚,可也頗有成就感。炸了下酒,也能多飲幾盅。

後來入秋,天氣冷了,衙門差事也多起來,曹頤就沒再同十六阿哥享過釣魚之趣了。

騎馬行了兩刻鐘,一行人到了什剎海邊。

又沿著海子邊走了一盞茶的功夫,到了十六阿哥的外宅。

這會功夫,先頭使人曹府送信的長隨也回來,帶來曹頤的常服。曹頤便換下補服,隨著十六阿哥到後院海子邊上垂釣。

此處,是在海子西北角一處水灣處,水面有幾畝地大栽了荷花。現下荷花早已敗落,連荷葉也不耐秋寒,短了精神。

水灣邊,有兩株垂柳。樹干很粗,枝條垂下,樹下就是十六阿哥釣魚之處。

這放著幾把椅子,還有幾只竹幾。往常十六阿哥拉曹顆過來釣魚,除了香茗,還要備下瓜果點心,與其說是享受釣魚之趣,還不若是借著釣魚的名義,享受半日清閑。

今日,竹幾上卻只擺了茶壺。沒有提前預備好的蚯蚓,只有這邊管事倉猝之下使人做的面團。

曹頗捏了塊面團,上了魚餌,將魚竿甩了出去,想著要不要同十六阿哥提提「攤丁入畝。之事,就見十六阿哥拿著魚鉤,卻沒有裝魚餌,臉上帶了怒意。

曹頗想要等他開口,可是直到魚兒咬鉤幾次,也不見十六阿哥吱聲。

十六阿哥如此,曹頤哪里還顧得上釣魚。他任由魚兒吃了魚餌。撒歡游走,轉過身來,問道︰「十六爺,怎麼了?」

十六阿哥听他相問,將魚竿丟到一旁,站起身來,憤憤道︰「乎若,爺實是忍耐不下去了」再這樣下去。爺怕是就要弒親」。

曹靦見他情緒激動,說話之間無顧忌,起身看了看四周。

還好近處沒有旁人,遠處有兩個小廝侍立,距離也有六、七丈遠。就算听到十六阿二骨前面那句,也未必听清後邊那句。因為後邊那句要緊的話。十六阿哥咬牙切齒,說得不如前面的聲音大。

十六阿哥順著曹顆的眼神望過去,神色黯了黯,擺擺那兩個小廝退下。

曹頗這才開口問道︰「太福晉又為難十六福晉?」

中秋將至,合家團圓之際,十六阿哥即便不願,也沒有理由阻礙太福晉回府。

據曹頤所知,太福晉是前幾日才接回王府的,沒想到沖突來得這麼快,將十六阿哥逼成這樣。

就見十六阿哥咬牙道︰「若是只為難福晉就好了,不過是當她是老小孩,多哄著些,可她千不該、萬不該插手大格格的親事。她就是存心的,要攪合王府日子不安生,想要爺同福晉難受!」

曹頗听了,只覺得糊涂。

這莊王府的大格格,如今不是養育在宮里?這日後的婚配,多是要按公主例,撫蒙古的,哪里輪不上王府這邊自專?

「十六爺稍安勿臊,許是太福晉只是呈口舌之快。且不說大格格年幼,就算大格格真要議親,還有皇上皇後在,終輪不到太福晉決斷。」曹頗不曉得他們母子沖突的詳情,只能斟酌著勸道。

十六阿哥已是紅了眼,道︰「她已是答應了李四兒,中秋節後便進宮與皇後提及此事,將大格格說給玉柱,說什麼「親上加親」她既舍了臉,倚仗了輩分,名義上又是大格格的祖母,又是說給國舅府,哪里給皇後留下回絕余地?,倘若換做其他人家,能使得女兒留在京中,免了女兒撫蒙古之苦,十六阿哥只有燒高香的。可是隆科多家,他只有避之不及。

他與曹頤雖沒有將話挑明。可兩人卻是心知肚明,年羹堯也好,隆科多也好,捧得越高,摔得越狠,難得善終。

將女兒說給這樣的人家,那不是推入火坑是什麼?

十六阿哥顯然已被激怒,全無往日鎮靜,看著曹顆,恨恨道︰「我不會讓她如願」實是攔不住,我寧做不孝之人,也不會任由那老婦坑了大格格,」

要說十六阿哥是王府主人,想要攔著太福晉,不讓她入宮,並不是難事。

可是越在顯位,看著的人越多,更不要莊王府多是王府舊人。要是存了不良之心、背後另有主人的。說不定就耍以此做把柄,詆毀十六阿哥。

太福晉在與十六阿哥、十六福晉關系僵持後,還出這個昏招。要只是老糊涂,貪圖李四兒孝敬。想給十六阿哥與十六福晉找不痛快還好說;若是存了其他心思,十六阿哥現下就不宜輕動。

否則話,就是多做多統

「十六爺,就算太福晉出面,大格格的年歲擺在那里。她說的再多,皇後做不得主,還有皇上。以我看,十六爺與其想法子攔著太福晉,還不若直接去求皇上做主曹頤想了想,道。

以雍正的秉性,若是真有心除掉隆科多,不會同意讓他兒子尚主,留有翻身余地。

十六阿哥听了曹頤的話,漸漸平靜下來,遲疑道︰「若是皇上暫時顧念國舅府,許了這門親事怎麼辦?」

曹頗低聲道︰「十六爺小大格格還有四年方及並,您覺得國舅府四年後會如何

十六阿哥听了,神色猶疑不定,道︰「耍是皇上心血來潮,就算國舅府敗了,大格格也擔了定親虛名

曹頗見他患得患失,全無平素的爽利,翻了個白眼,道︰「要是皇上真讓大格格受了委屈,說不定就是大格格的福氣」

三十號了,月末最後一天,大家的月票就點出來吧。,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心,章羊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于康熙末年最新章節 | 重生于康熙末年全文閱讀 | 重生于康熙末年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