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二百章 城里

作者 ︰ 雁九

雖然高太君惱怒之下,說要回蘇州去,但是又哪里好說走就走?畢竟只有李氏這一個女兒,還是不願意她太過為難,況且又听說這幾日李家就要使人來江寧。

李氏好不容易勸下老太君,這才想起兒子這邊的異常來,這日等曹寅出去,便打發繡鸞將珠兒、翠兒帶來。

雖然已經做了婆婆,但是李氏不好當眾相問,便打發繡鸞與婆子們都下去,單留了珠兒、翠兒兩個說話。

珠兒與翠兒心里也影影綽綽地有些數,滿臉羞紅,頭垂得低低的,下巴直抵到胸前。

這兩個丫頭,都是曹家家生子,是曹前年上京前李氏特意給兒子挑的。掄起容貌品性,比尋常小戶人家的小姐都強,李氏早有抬舉她們做兒子房里人的想法。

如今,這過去了兩年半,這兩個還是少女裝扮,眉頭未開,身子未破。李氏不禁有些擔心,想著媳婦是不是人前賢惠溫順、私下里嫉妒不容人的,但是又怕自己多心冤枉了媳婦,便道︰「我記得你們大爺房里還有個叫釵兒的,她怎麼沒跟著侍候,她可是……可是開了臉了?」

珠兒與翠兒聞言一愣,隨著都搖頭,珠兒回道︰「回太太話,大爺成親後,換了新院子,釵兒並沒有跟過來,留在紫晶姐姐身邊了!奴婢們離京前,听大爺同紫晶姐姐說起,要放些適齡的出去婚配,釵兒像是就在其中。」

李氏點點頭,又問道︰「既然不是你們,也不是那個釵兒,那你們大爺如今的房里人是哪個?這喜雲、喜彩兩個是通房?」

珠兒與翠兒訥訥地說不出話來,好一會兒,翠兒方道︰「這個,不是奴婢們推諉不說。只是確實不曉得,不過平日里瞧著她們兩個也不像!」

李氏不解︰「這……這你們大爺房里總要留人侍候吧?總不會事事都由你們女乃女乃一手包辦?」

珠兒道︰「回太太話,平日上房就是如今跟著的這四個侍候。只是大爺的規矩,上房不留值夜的,這一直至今,並沒有抬舉哪一個!」

「不留人在上房值夜?」李氏重復了一遍︰「這個,是你們大爺多暫定下的規定?是起先就有的。還是成親後方有的?」

珠兒、翠兒對視一眼,心里明白,看來太太是疑心郡主善嫉,攛掇著大爺這般了。雖然兩人對自己主子都有些盼頭。但也不是昧良心之人,還是實話實說,道早就有地,在葵院時就已經如此。

翠兒嘴快,不自覺又帶出葉嬤嬤與喜雨之事。李氏原本還想著沒見初瑜身邊有老成的嬤嬤。听過之後,才曉得還另有緣故。

思量了一回。李氏擺擺手,叫珠兒、翠兒兩個下去。繡鸞是她這幾年最倚重的大丫頭,本在廊下等著,見珠兒、翠兒出去。便進了屋子來。

李氏坐在那里,神情似笑非笑。其中還有說不出的惆悵。繡鸞進了。心下擔憂,關切地問道︰「太太可是操心大爺?奴婢瞧大爺是個懂事的。太太還需放寬心懷!」

李氏點點頭,笑著說︰「原只當世間男人都是貪色的,卻沒想到自己肚子里出來的卻是這個秉性!那小格格看著就純良可人,能夠找到兒這樣地夫君,實在是她的好福氣!」

繡鸞听得稀里糊涂,但是也听說李氏語氣中的得意,笑著說︰「瞧太太這話說的,就是太太不夸,大爺難道還差了不成?也只有老爺太太這樣地品性,才能教出大爺這樣的公子來。雖然奴婢在二門里,但也曾听哥哥嫂子提起過,這江寧城中的官家公子哥兒不少,沒有一個有大爺的口碑。不管誰說起來,都要豎起大拇哥,贊聲孝順又出息的!」

听繡鸞提到外頭地人夸自己的兒子,李氏頓時心生歡喜,不過轉而一想,又有些不信,問道︰「不是他們哄你吧?兒方多大,哪個會知道他?」

繡鸞忙搖頭︰「不能不能,奴婢那哥哥嫂子,太太也是見過地,憨憨實實的,哪里是能夠編瞎話的人?大爺雖然年歲不大,但是既然生在咱們府的,就是瞧在老爺份上,關注大爺地人也少不了去!更不要說,大爺在皇帝老爺面前當差,這可不是天大的出息?」說到這里,想起一事來︰「太太,大爺如今升了道台,是不是比咱們地府台大人還體面?」

李氏笑著說︰「這樣說起來,兒卻是出息了,這官職如今升得比他父親都高了!年紀輕輕地,誰會想到呢!怎麼想著他在京里不得熬巴十年八年的,這才多丁點功夫!」

出息地小曹大人,眼下正做著不太出息之事。

秦淮河畔,或許是臘月天冷的緣故,青樓畫舫也多是駐留岸邊,生意甚是冷清。也這不奇怪,雖說這邊河水與北面不同,是不結冰的,但是溫度也不高。大家暖呼呼的屋子不待,誰稀罕到畫舫上去吹風。

岸邊不遠處的樹下,停著一輛看著平平常常的青呢馬車。馬車外,魏黑、小滿還有幾個長隨護衛騎馬而立。

車里,曹掀起車簾,對初瑜講起秦淮河的傳說。至于什麼「秦淮八艷」的風流野史什麼的,曹就是春秋筆法了,三言兩語地帶過。

或許是秦淮眼下的景色平平,曹的故事刪減之後又乏味了些,初瑜很是不解,小聲問道︰「額駙,這秦淮河真是這樣大的名氣?這听起來,並不覺得有什麼稀奇呢!」

曹心中低嘆一聲,這是男人心中的「聖地」,自然是極其出名的。雖然早些年有「煙花三月下揚州」的說法,但是在明末清初,這秦淮河可是比揚州艷名更盛。

想著少年時自己第一次登上畫舫時的窘樣,曹很是自然地去握住初瑜的小手︰「早勸你換了我的衣裳出來,那樣的話咱們也能夠挑間畫舫去逛逛,說不定能夠見見市面,遇到些好的吃食也備不住!」

初瑜笑著說︰「若是在京中還好。在這邊有公公婆婆在呢,就算是不說咱們,心中也不會高興咱們胡鬧地!」

曹見她滿臉乖巧的模樣,忍不住板起臉來,逗她說︰「好啊,倒是像人家的好媳婦了!這見了公公婆婆,夫君就要先扔到一邊去!」

初瑜听了。忙解釋著︰「額駙,別惱,初瑜不是那個意思!初瑜只是怕……怕公公婆婆不喜歡自己個兒……」說到這里,才看到曹正憋著笑望著她。哪里有半點惱怒的意思?她羞惱不已,忍不住捶了曹兩下。

這秦淮河也逛過了,曹吩咐車夫,打道回府。原本他還想去清涼寺看小和尚的,但年底寺里香火旺盛。初瑜又沒有丫鬟侍女跟過來,有些不方便。還是哪日準備妥當了再去。

初瑜還惦記衣裳的事,低聲對曹道︰「額駙,初瑜听說,外頭有制衣裳的成衣鋪子呢。要不咱們去裁兩件吧!就是二嬸那邊,初瑜瞧著。她地旗裝也不似初瑜的這般規整。樣式都是有些活絡的!」

難得初瑜這般上心,曹想起昨日高太君的神色。似乎真是看不慣旗裝一般,便笑著點頭應了,掀開馬車簾,詢問跟來地幾個長隨中,城里哪家成衣鋪子最大、裁縫手工最好。

跟來的長隨中,有個小滿的堂兄弟,名字叫立秋的,看來是對江寧城最熟,一口氣說了好幾處鋪面。曹听得有些糊涂,便叫車夫在立秋說的幾處中撿名氣最大地那家「裁雲樓」先去。

或許真是名氣大的緣故,裁雲樓前停著一溜馬車。門口出入地也都是花枝招展的女眷,魏黑是見慣了市面的,一眼見看出良莠不齊,有幾名風塵女子混雜其中,便隔著車簾,低聲對曹婉轉說了。

曹看了看初瑜,已經是滿滿地好奇,準備下車了,不忍掃她的興,便對魏黑道︰「魏大哥,無礙,叫小滿去對他們掌櫃問問,看看樓上有沒有清淨地地方!」

不一會兒,小滿領著裁雲樓的掌櫃地過來。那掌櫃地經營了好幾十年的生意,眼光最是毒,雖然這門外客人乘坐地車子並沒有什麼裝飾,但是看著跟來的長隨僕從各個都是高頭大馬,衣著光鮮,便格外殷勤地道︰「客人請放心,鄙店二樓有專門待貴客之處,甚是安靜!」

曹先下了馬車,對那掌櫃地點點頭。那掌櫃的倒是一愣,隨後態度越發恭敬。曹瞧著好奇,問道︰「看掌櫃的這般,像是識得曹某的?」

那掌櫃的躬著身子道︰「回大公子的話,去年公子在江寧時,小的曾見過公子一面!」

曹點點頭,道︰「掌櫃的不必客氣,今日我是帶內子過來選兩件成衣,還要勞煩掌櫃的給選些上品!」

曹家大公子迎娶了皇孫女,這江寧城中誰不曉得?那掌櫃的目瞪口呆,一時說不出話。

曹見了,微微皺眉,沖小滿示意。小滿上前往掌櫃手里塞了塊元寶,低聲道︰「掌櫃的,還不快些帶路,別想別的,這閑話可是不好隨便說的,否則……否則……」

那掌櫃的如夢方醒,就是方才他還想著以後是不是能夠炫耀,有郡主格格來買過他們樓里的衣裳,這小滿的一句話,就打碎了他的美夢。是啊,拿曹家做筏子,拿皇家格格做筏子,他這不是要作死?

雖然是臘月,那掌櫃的也不禁出了一頭冷汗,忙道︰「大公子,請……請……小的這就使人收拾樓上!」

曹這才掀開馬車簾,對初瑜道︰「下車吧,咱們看看他家的衣裳樣子,有沒有你合心的?」

結果卻只有失望,這個時候正經的大戶人家的女眷,都是按季請裁縫上門制衣裳的。出來買成衣的,要麼是家境一般的,要不就是商賈之家。

這裁雲樓雖然名聲在外,衣服樣子看著也式樣不少,剪裁手工也是好的,但是單單差在這個料子上。

初瑜自幼見識的都是內務府分撥各府的料子,到了曹家後,不管是京中曹所用的,還是這邊李氏、高太君所用的,也都不是凡品,哪里看的上這些?若是真要穿上這些東西,那結果未必會比旗裝好多少,怕是還會引得府里上下僕從的笑話。

看著初瑜難以展眉的模樣,曹道︰「都是我考慮得不周全,想想也是,有幾個在外頭置衣裳的,他們能有什麼好料子?咱們明兒請府里常用的裁縫來,不止是你,我也要置辦些衣裳!畢竟到了山東那邊,往來應酬的不比過去那樣隨意!」這樣說,只是怕初瑜不肯單獨請人做衣裳。

果然,初瑜听說曹要裁衣裳,也是贊同的;想著自己順便制兩套漢家衣裳,換下這旗裝來,外祖母那邊或許就會臉色好些,這樣想著,便放下了心事。

出了裁雲樓,曹微微有些愧疚,說起來成親一年來,他還沒給妻子送過什麼禮物。算算日子,再過幾天就是兩人成親一周年。

這樣想著,正好看著隔壁有家珠寶玉石店,曹便對初瑜道︰「咱們去那里瞧瞧,看看能不能尋兩件首飾,預備著配你的新衣裳!」

初瑜笑著應了,隨他進了隔壁店。

這里看著倒是氣派不少,大堂里,客人也比隔壁成衣店少很多,櫃台上擺著些玉石物件。

在大堂一角的椅子上,坐著個略顯富態的老太太,正在那里挑揀首飾,身後站著個低著頭的旗裝少女與幾個丫鬟僕婦。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于康熙末年最新章節 | 重生于康熙末年全文閱讀 | 重生于康熙末年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