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宦之風流無邊 征戰天下 第四百七十四章九州

作者 ︰ 鐘離昧

田中、池田、木田、北紀、柳生位于九州地區的五個小家族的大名全都被易土生的大軍以迅雷不及掩之勢消滅掉了,德川幕府甚至都沒有來得及做出那麼一星半點的反應,五家人就煙消雲散沒痕跡了。九州地區的九股勢力目前只剩下谷琦、島津、大友、毛利四個家族。然而這四個家族的情況,遠比被消滅掉的五個家族要復雜的多了。

谷琦家那就不必說了,這也是個不大的家族,貌似比柳生家大一些,但是比起五大老和五奉行那還要差得遠了。

除了三大家族之外,五大老和五奉行的家族,絕對是整個東瀛最牛叉的勢力。隨便哪一家拿出來都是佣兵四萬以上的巨牛。有的甚至兵馬可以達到六萬到十萬之間。

五大老分別是︰關東地區的北條早雲、佐竹義重;北陸地區的朝倉孝景,東海地區的今川義元;九州地區的毛利元就。

至于五奉行分別是上杉謙信、長宗我部元親、大內義山、細川多隆、山名百子。

不過這是個家族的實力,比起赫赫有名的三大將軍家族來說還是差了很多,他們之中最多的也就佔據兩三座城池,而三大家族有的差不多能夠佔據八九座城池,實力上相差了好大一塊。其中三大家族中,有數德川家實力最深,豐臣家次之,織田家最差。而易土生則恰恰的選擇了這麼個最差的家族來合作。

表面上看,易土生的這種做法或許令人有些費解,但其中蘊含著巨大的道理。因為易土生畢竟是明朝人,帶兵在東瀛作戰,那些和他合作的大名自然要防備他的,越是實力雄厚的大名,身上的刺兒就越多,相比之下還是織田信長容易接近的多了。

「啟稟王爺,屬下有要緊的事情稟報。」易土生正站在大廳里欣賞窗戶外面的櫻花飄落,忽然身後一陣香氣襲人,一個女孩子嬌滴滴的說道。這聲音太熟悉了,易土生不用回頭也可知道是誰,呵呵一笑,轉過頭來︰「千代子,有什麼話?」

千代子行了個禮說︰「王爺,我主人有消息來了,請王爺過目。」易土生看到千代子的手上抓著一只雪白的鴿子,鴿子腿上綁著一封書信,看樣子還並沒有打開來。千代子還算是很守規矩的。不過易土生還是心里咯 一下子,暗想︰怎麼織田信雄給我的消息,總是第一個讓千代子知道。這個織田信雄,他想要干什麼。

易土生接過信鴿,把腿上的書信取了下來,展開來一看,然後遞給了千代子。千代子不敢接更加的不敢看,低著頭說道︰「王爺,這可萬萬的使不得,屬下是什麼身份怎麼敢偷看軍事機密。」

易土生笑著塞到她手里說︰「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咱倆不分彼此,都這麼多年的交情了,你還跟我客套。我可從來沒有把你當成屬下看待呀,而且我在東瀛畢竟對很多的情況都不熟悉,必須要仰仗你才可以,你說這張紙條上寫的是個什麼情況,給我解釋解釋,我怎麼有些看的頭昏腦脹的呢?!」

千代子無奈只能展開信封觀看,只見上面是織田信雄親手寫的,大意是︰島津貴久和四國地區的細川家、斯波家、富山家都是足利幕府的家臣,他們很有可能結合在一起對抗大明朝的軍隊,而谷琦家雖然是個小家族,這麼多年來卻一直對幕府陽奉陰違,暗地里卻和織田家連成一氣,所以,織田信雄的意思是,易土生出兵的時候,可以和谷琦家合作,不費吹灰之力的滅掉島津貴久,然後再圖謀大友宗麟,最後是毛利元就。

信上還說,自從德川秀忠從大明朝返回江戶之後,一直都在急著招兵買馬擴充實力,而且正在傳檄給各地的諸侯,要求他們一起來對抗明朝的軍隊,九州地區他是沒戲了,因為易土生的大手基本上已經覆蓋了這里,大名們沒有人願意來救援,但是四國、近江、東海等地的大名,還是願意和幕府合作的。

一方面這些大名的確是幕府的從屬,德川秀忠就像當年的漢獻帝一樣,還是有那麼一些影響力的。另外一方面,江戶京都一代的確也囚禁了很多大名的妻子、兒子作為人質,這些人投鼠忌器,也不敢不听德川秀忠的指揮。但是,這種強扭的瓜終究是不會很甜的,大家的合作肯定不會太愉快,互相推諉保存實力,甚至在幕後推手,搞一些讓別人兩敗俱傷的勾當。所以,他們的行動很慢,易土生一日千里,他們是千日一里。所以,大明朝的軍隊就遲遲的不能遭遇到幕府的正規軍,這樣一來,九州地區很快就要被蠶食掉了。

織田信雄還指出來,德川秀忠之所以行動的比蝸牛還遲緩自然是因為大名們互相的不配合,都想往後縮,但是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近江地區的豐臣家和尾張國、鐮倉一代的織田家兩股大的實力,正在虎視眈眈,等著抄他的後路。易土生這才知道,原來織田信雄也不是很窮,至少他住在、‘鐮倉‘這個地方,這可是鐮倉幕府的都城,雖然已經時過境遷,比不上現在的’室町‘和‘江戶」但是比起別的地方也是很有規模滴。

「我知道了,織田信雄的意思是讓我去聯系一下谷崎一郎,這樣吧,我去找谷崎一郎也不是很方便,很有可能被敵人的探子發現,到時候本王不見的有事,那谷崎一郎必定會被島津貴久給滅了。你的身份比較特殊,又是地地道道的東瀛人,諒必不會惹起什麼懷疑。」看完了信之後,易土生沖著千代子一笑,淡淡的說道。

「東瀛的情況我非常的清楚,我听說幕府發出了‘幕府令’召集全東瀛除了九州地區之外,總共六十余家大名,共同來對付明軍,這些大名的所有軍隊加起來的話也超過五十萬了,而且還有些都是倭寇出身,凶狠殘暴,殺人不眨眼的,王爺的兵力只有二十萬,千萬要小心應付。我看這樣打下去,還不如智取,挑撥東瀛的大名自相殘殺,王爺和我家主人就可以坐收漁人之利了。」千代子很有建設性的說道。

易土生當然早就想到過這一點了,像日本此刻這種亂糟糟胡打亂打的局面,正是陰謀家政治家的用武之地,要是有幾個張儀蘇秦那樣的舌辯之士,憑借著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四處游說,必定可以玩轉整個時代。但是他現在還不能這麼做,因為形勢太混亂了,太不明朗了。六十多個諸侯,我靠,不要太多呀。易土生畢竟是個明朝人,就算他知道一些東瀛的歷史,也不可能精通到如數家珍倒背如流的地步吧。

所以,易土生感到千代子的話說的雖然有道理,但是現在還不是做這些事情的時候,這些事情留待以後再做。而他目前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盡快的席卷整個九州地區,站穩腳跟,打通通往明朝的糧道,千萬不要出任何的差錯。雖然易土生覺得自己是穩操勝券的,但,畢竟二十萬條性命和他自己的前途都在這里了,所以必須謹慎才行。

「千代子你說的很有道理,本王也曾經想過這樣做,但是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本王覺得還是先見了谷崎一郎再說吧。你速去速回。」易土生擺了擺手,示意千代子立即去辦。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明宦之風流無邊最新章節 | 明宦之風流無邊全文閱讀 | 明宦之風流無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