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宦之風流無邊 征戰天下 第二百一十三章舉賢不避親

作者 ︰ 鐘離昧

今天去看姥爺,姥爺生病了,所以只能傳一章,各位見諒。

「報,啟稟皇太後,關中有戰報傳來!」早朝的時候,兵部尚熊明遇出班啟奏︰「攝政王易土生,在關中連續大捷,先後消滅了李青山和李天行兩路叛賊,收復了兩個州郡,目前大軍正在靖虜衛一代休整,準備克日興兵討伐王自用,只是糧草有些不足,請求朝廷速發糧草。不知太後意下如何?!」

劉宗周第一個站出來道︰「啟稟太後,臣以為應該疾速調撥糧草,供給大軍,關中的情況刻不容緩,朝廷再也拖不起了。如今攝政王龍驤虎步,所到之處叛軍降服,正好一鼓作氣,把他們全部消滅。」

「老奴不這麼看!」小桃還沒來得及回答,魏忠賢卻站了出來,彎著腰,翻著白眼瞥了劉宗周一眼,陰陽怪氣的道︰「老奴覺得,劉大人說的話並不再理,不但不再理,而且非常有問題。」小桃哦了一聲道︰「魏公公你有什麼看法,趁著文武大臣都在,說出來給哀家听听。」

魏忠賢咳嗽了一聲道︰「其實老奴對行軍打仗的事情一竅不通,倒也沒有什麼具體的主意,只是老奴覺得,攝政王連年征戰在外,勞苦功高,關中之地,久旱不雨,環境非常的差。攝政王和他的將士們,一定是吃不好睡不好。如今取得了兩次大捷,正好可以讓他們休息一下。關中的大軍害怕攝政王的虎威,一定不敢輕舉妄動。況且,朝廷也真的沒有糧草供應大軍征戰了,次攝政王出征,已經把河南和河北一代的糧食全都征光了。」

小桃心想,雖然易土生和自己有情有意,自己能有今天的地位也全都靠了易土生,但魏忠賢前些天說的話也未必沒道理,易土生的權利和功勞實在是太大了,如果再讓他繼續立功,繼續鞏固權利,早晚有一天就會變成王莽、曹操之流,必須想個辦法遏制他,但是貿然撤兵,似乎也沒有道理。

為了顯示自己具有一定得領導才能,不是全部母憑子貴,讓大臣們服氣,小桃沉思道︰「魏公公的意思是讓攝政王帥軍撤回京城進行休整,可是萬一大軍撤回來,那些叛賊得意休養生息,再次作亂,那該如何是好?!」魏忠賢果然早有成竹在胸,正色道︰「這件事情,老奴早就想好了,攝政王撤回來之後,可以派其他的大軍領兵鎮守慶陽府和平涼府,以及靖虜衛三地,只防御而不進攻,等到攝政王的大軍休整好了,再次出征,必然一舉克敵。」

「我不同意,臣堅決反對這樣做。」曹化淳厲喝一聲,站了出來,道︰「太後容稟,臣以為關中的叛賊,兵力強悍,而且熟悉地形,扎根民間,不是隨便哪一個將軍都能對付的,目前朝廷內外,公認攝政王為朝廷第一武將,放著這樣的能人不用,臨陣換將,這分明是自毀長城,一旦控制不住形勢,誰能擔待得起。」

「老奴並沒有懷疑,攝政王是朝廷第一武將,只是第一之後還有第二,第二之後還有第三,我大明朝乃是天朝大國,人才濟濟,齊聚一堂,何必非要攝政王一個人受苦受累呢。攝政王也該享享清福了。」

小桃明白魏忠賢的意思,知道魏忠賢是想趁機謀奪易土生的兵權,削弱他的勢力。便順著魏忠賢的話,歡喜的問道︰「听魏公公的意思,似乎心目中已經有了帶兵的將領,說出來給哀家听听,看合適不合適,哀家也覺得攝政王常年在外有些太勞累了。況且,朝廷中還有很多的大事要仰仗他,的確需要他回來。」

「不可能,據臣所知,朝廷中沒有第二個人可以平定關中的叛亂,太後千萬不要听人胡言亂語,一旦亂了軍心,大事去矣。」曹化淳據理力爭。

小桃笑道︰「曹尚不要激動,還是听魏公公說完才好,魏公公也是先帝的老臣,他的話還是要听一听的,諸位大人覺得是不是這個理!」易土生不在京中,一些見風使舵的大臣,看到太後居然和魏忠賢穿到了一條褲腿里,魏忠賢又有東山再起的苗頭,都紛紛稱贊,太後的話有道理。

于是,魏忠賢沖著小桃深施一禮,揚聲說道︰「古人有一句話叫做舉賢不避親,老奴覺得非常有道理,所以,老奴大膽,向太後舉薦魏良卿。」

「哈哈,狐狸尾巴果然露出來了,魏公公那里是要為太後和皇分憂解難,分明是想趁機擴張自己的勢力,居然舉薦自己的佷子,這簡直就是笑話。各位大人想必都應該知道,魏良卿只是個文官,平生全無帶兵經驗,他怎麼能取代攝政王。」曹化淳高聲笑道。

劉宗周皺眉道︰「臣也听說魏良卿大人,不懂得帶兵之道,魏公公的舉賢不避親似乎真的有些問題。熊大人,你是兵部尚,你說是不是呀?」熊明遇捂著腦袋道︰「太後,太後娘娘,老臣這幾天頭疼,腦袋暈乎乎的,實在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不如太後問問別的大人,哦,常龍大人掌握京畿兵權,他肯定有自己的見解。」

劉宗周和曹化淳不禁在心里罵道︰老滑頭。小桃則心想︰常龍擺明了是易土生留下的一顆重要棋子,讓他說話,絕對不可能向著魏忠賢,便不打算讓常龍出來說話。但常龍是個粗人,听到熊明遇提到他的名字,自己就站出來了。

「太後,臣覺得魏忠賢胡說八道,應該拉出去治罪,魏良卿是個什麼東西,紈褲子弟一個,仗著自己世襲的爵位在京城里橫行霸道。關中本來就夠亂的了,如果派他去了,他一定搜刮民脂民膏,那麼不但現在的叛亂不能平定,恐怕民變的隊伍會越來越大,到時候,誰也收拾不了了,為了江山社稷,太後還是謹慎一點的好。」

「太後,常龍將軍說的話根本全無根據,這種指責老奴不能接受。還有,老奴也承認魏良卿不懂得帶兵打仗,但是魏良卿的手下有一個叫做吳襄的老將,此人能征慣戰,足智多謀,一定可以替太後平定叛亂,如果太後不相信老奴的話,可以傳吳襄殿,親自來問問他好了。」

「葉向高大人,方從哲大人,高第大人,你們都是內閣大臣,有什麼想法嗎?」小桃知道這件事情太大了,憑他一個人的力量根本無法做成,所以,就想拉攏三位內閣大臣。

葉向高沉默了一下道︰「老臣覺得各位大人說的都有些道理,不如這樣好不好,就讓那吳襄殿來,當面問他一問,要是真的有本事,此事倒也不是完全的不能考慮。」

小桃水袖一揮,朗聲道︰「傳旨,宣吳襄、魏良卿殿。」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明宦之風流無邊最新章節 | 明宦之風流無邊全文閱讀 | 明宦之風流無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