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宦之風流無邊 大明 第二十五章山海關

作者 ︰ 鐘離昧

大軍到達山海關外,大學士孫承宗出迎,把二十萬人馬全都引入關內。

經略府,大廳內。

何可綱心急如焚,直言不諱的說︰「請經略大人把山海關的軍事地圖給本帥看看,本帥今夜就要出關!」

孫承宗道︰「後金人驍勇善戰,來勢凶猛,本經略不贊成何帥日夜兼程倉促應戰,最好養j ng蓄銳,以守為攻!」

孫承宗身形高t ng筆直勻稱,相貌堂堂,頭戴金冠,一副儒生打扮。面容清 ,眼神謙謹,正氣凜然,兩袖清風,使人生出種肅然起敬的感覺。

易土生在城m n外和孫承宗見過禮了,此時坐在下手,還沒說過話.

不過心里卻不斷在想,努爾哈赤仰仗後金人能征善戰,騎兵迅捷凶猛,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孫承宗堅持打守城戰的戰略是絕對沒錯的!像遼寧、沈陽、錦州、廣寧、義州這些大城市幾乎都是因守將主動出擊而喪失的。

何可綱又有了不同意見,腦袋搖晃的跟撥l ng鼓一樣︰「本帥奉了聖命,執掌二十萬大軍,怎麼能龜縮城內堅守不出呢,經略大人分明是想讓本帥貽笑大方啊!」

孫承宗細長的雙目瞪了起來,sh 出兩道凌厲的光,打量了何可綱一下,說︰「何帥此言差異。以遼沈之戰為例,明軍本來依靠沈陽、遼陽兩座堅城,佔盡地利,而努爾哈赤在平原攻城不佔地利。但努爾哈赤設計將城里的明軍y u出城外,進行野戰,發揮後金人騎兵優勢,變不利為有利,取得了勝利!這樣的教訓,我們不可以不吸取呀!」

何可綱怒道︰「經略大人拿王化貞、袁應泰這些無能之輩和本帥相提並論,不嫌有些過分嗎?」

孫承宗心中嘆道,恐怕你還不如他們兩個哩!嘴上卻說︰「不是我拿他們兩個和何帥你比較,而是前車之鑒不可不防啊!」

何可綱剛愎的說︰「本帥有皇上御賜的虎符令箭,有權指揮軍隊,孫大人不必費心了,還是趕快準備軍需糧草,本帥今夜就要出山海關,直奔寧遠!」

孫承宗覺得跟他沒共同語言,便閉口不談了,搖了搖頭拂袖而去!

下人們給易土生和何可綱安排了房間,兩人商量三更時分拔營出關,剩下的這段時間讓士兵們休息一下!

二更時分,易土生忽然被一陣催債似地敲m n聲驚醒了,睜眼一看,只見m n外火把擺動,似乎來了不少人。

易土生一個鷂子翻身從chu ng上跳下來,拿起桌子上的佩劍,警覺地說︰「是誰?」

孫承宗在外面朗聲道︰「易公公你休息了嗎?」

易土生苦笑道︰「都快天亮了,我能不休息嗎?」

孫承宗道︰「本官有大事要和易公公商量一下!」

易土生走過去拉開m n,只見m n口有一隊舉著火把的士兵,孫承宗拱手站在廊下!

「經略大人請進!」

孫承宗微微的彎了彎腰,跨過m n檻,易土生隨後關閉了房m n!

孫承宗看了看易土生手上的寶劍說︰「听說易公公是劍道高手?!」

易土生笑道︰「孫大人這趟來不是為了要跟我討論劍道吧?!」

孫承宗搖頭道︰「當然不是,我是來請求易公公和我一同上本彈劾何可綱,請求聖上免去他元帥一職,另選賢能!」

易土生愣了一下。

孫承宗踏前一步說︰「何可綱剛愎自用,不听人勸,此次出兵必然大敗,公公你隨軍而行,假如大軍戰敗,你也有x ng命之虞,公公千萬三思呀!」

易土生擺手道︰「孫大人,你的意思雜家明白,雜家也不同意和後金人在平原作戰,但這次雜家和何可綱奉了皇帝的密旨,必須要這樣做,密旨請孫大人過目!」說著,易土生把密旨從袖子里取出來ji o給孫承宗。

看著奏章,孫承宗的臉s 越來越嚴峻,突然抬起頭,一字字的說︰「不行,絕對不行!」

易土生定楮看了他一會,道︰「孫大人有什麼顧慮嗎?」

孫承宗眼中j ng光閃閃,一點不讓的和他對視︰「孫某只想對公公說一句話,長久以來,我軍和後金人ji o戰一直處于劣勢,並非因為後金人有多麼多麼的強大,而是因為,我們自己的士兵太過怯懦了。雖然你有二十萬大軍,但是真正的ji o戰起來,我怕那些來自京城的兵油子,看到後金人的凶悍鐵騎會嚇破了膽,不戰自lu n。一旦指揮失靈,二十萬大軍可就全都葬送了!」

雖然易土生知道後金人不怕流血驍勇善戰,但從來也沒有親眼見識過,也不知道到底驍勇到什麼程度,是以對孫承宗這番話也不能全信!淡然一笑道︰「難道二十個明軍還打不贏一個後金人嗎?」

孫承宗仰天長嘆道︰「天意如此,天意如此,皇上派了個赳赳武夫做元帥,又派了個完全不懂軍事的宦官做監軍,明廷二十萬大軍休矣!」

易土生心中一動,暗道,孫承宗也不是危言聳听的人,歷史上對他的評價是很高的,難道後金人真的這麼厲害,一個能打倒明軍二十個?!

孫承宗見易土生沒有和他合作的意思,一氣之下拂袖而去。

易土生看了看時間,已經三更了,便起身到軍營中去集合,二十萬大軍浩浩d ngd ng的出了山海關,經永平、灤州、遷安、遵化四城,歷時三天,終于到了寧遠城外。

兩天前,大軍在遵化城。

易土生和何可綱得到了袁崇煥的邊報,邊報上說,後金大軍莫名其妙的撤軍,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易土生和何可綱知道是什麼原因,努爾哈赤一定是中計了!于是他們加緊趕路,終于在第三天日出之前,趕到了寧遠城。

寧遠城位于遼河之南,乃北疆著名山城,控制著遼東廣大地區與建州nv真之間的ji o通,緊扼通往漁陽和山海關的陸路官道,地理位置頗為重要。

由于其地位特殊,是以原本就城牆四周連環,堅固雄偉,以磚石嚴實包砌,再以箭樓甕城加強防護,然後引遼河支流之水,內則為河道,外則為護城,附近山巒起伏,其氣勢絕非一般的城郭可比。

lu n山環繞,山川夾流,崎嶇險阻,實乃邊疆用武之地!

城中更是廛里繁盛,房舍魚鱗櫛比,樓合相望。

城內最主要貫通四道城m n的南北大街和東西大街,核心處就是寧前道指揮所的衙m n所在,袁崇煥將兵力以十字軸心的形勢井然分布。使得明軍即便是在敵軍破城之後,仍然保留了打巷戰的本錢。

由于一系列的措施到位,被圍十五天來,寧遠城固若金湯,軍民和諧,萬眾一心,走在大街上,大部分的店鋪還處在營業的狀態中,城內的人紛紛從四道城m n匯聚到主大街上購物,喧鬧如常!

何可綱和袁崇煥是舊識,一見面就j 動地攀談起來。一路上兩人你一言我一語言談甚歡,易土生就在一旁听著。

何可綱道「京城一別,已經有幾年了,袁兄坐鎮寧遠,抵御後金,功勛卓著,他日成就必然無可限量!」

袁崇煥淡淡的說︰「鞠躬盡瘁而已!」

何可綱道︰「以前在兵部的時候,本帥來過寧遠,那個時候和現在比起來似乎很不一樣,城牆也不一樣,街道也不一樣!」

袁崇煥捋須笑道︰「何帥說的沒錯,自從天啟三年,袁某和滿桂將軍鎮守寧遠,做的最多的三件事就是募兵、修城、堅壁清野!所以,寧遠城才會有今天的氣象。這城池高三丈二尺,寬三丈,馬道寬兩丈四尺,城牆上的防護矮牆高六尺,每城m n有箭樓十座,垛口一千五百,甕城之中機關密布,一觸即發,威力十足!」

易土生突然ch 口道︰「袁大人,听說後金人已于昨日撤軍,你為什麼不乘勝追擊呢?!」

袁崇煥嘆道︰「易公公你有所不知,我朝的騎兵和後金的騎兵相差太遠,戰馬也不能匹敵,如果我派兵出擊,勢必要和虎狼之師在曠野中決戰,只怕佔不到一點便宜!」

何可綱則笑道︰「本帥來了就好了,本帥手中有二十萬大軍,完全可以乘勝追擊,一舉d ng平後金!」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明宦之風流無邊最新章節 | 明宦之風流無邊全文閱讀 | 明宦之風流無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