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風流 第478章 吳王回京

作者 ︰ 蕭玄武

幾乎是在秦慕白接到聖旨的同時,長安城東三里外的官道轉角處,風塵樸樸奔來的數十騎勒馬停住了。

為首一名白馬華裘腰束y 帶的男子,將縛在頭上的綿繡披風頭蓋掀開,l 出金燦燦的三梁進賢冠和一張英武剛毅的臉龐。

「長安!」

兩個字意味深長的從他口中吐出,隨即臉上綻放出飽含眷戀又帶一絲莫名憂傷的微笑。

「吳王殿下,我們終于到了!」一騎從他旁邊緩步上前幾步,聲音略顯蒼桑並透出疲憊與嘶啞,說道,「從接到聖旨那一日算起,十二天,我們行程五千余里。真可謂歸心似箭、披星戴月啊!」

為首男子,正是吳王李恪。與之敘話的則是吳王傅,權萬紀。

「父皇急召我回京,調我前往蘭州監軍。」李恪轉過頭來,以往只是單純英俊的五官,因為ch n邊多了一圈黑短的胡須,加之這幾年的歷練與蒼桑,平添了許多內斂穩重與成年男子的獨特魅力,他說道,「軍情如火,我不得不加緊趕路。只是辛苦了老師一路與我餐風宿l 。待回京之後老師先請好生安歇數日,休要累壞了身體。」

「有勞殿下掛懷,臣下這把老骨頭暫時還經得起這區區旅途b 奔。」權萬紀面l 欣慰的笑容,拱手拜了一拜說道,「此時正當午時,想必皇帝陛下應該仍在武德殿御書房中批閱奏折。殿下可盡快進宮面聖,臣下與殷將軍等人先回王府,靜候殿下佳音。」

「好。」李恪應了一聲,正待勒馬而走,突然又停住了,聲音低下來一些與權萬紀說道,「老師,學生有一事與您相商。」

「殿下請講。」

「這一次我回京之後,想辦一件s 事。」李恪說到這里,輕擰了一下眉頭稍作停頓,然後眉眼一展微然一笑,說道,「我要立妃。」

「這是好事啊!」權萬紀欣然笑了,說道,「吳王妃仙去已久,殿邊一直缺乏賢內良助。此前臣等也多次規勸殿下早早立妃以正後闈,今次回了京恰好可以請得皇帝陛下與淑妃娘娘做主,為殿下選立王妃。」

「不必選了,我心中已有最佳人選。」李恪說道,「就是不知道,父皇與母妃是否會同意?」

權萬紀怔了一怔,恍然道,「殿下所言,莫非是……秦家之nv?」

「不錯,正是霜兒!」

「這!……」權萬紀一時啞然,眉頭也皺了起來。

「老師,有何不妥嗎?」李恪耐心的問道。

「殿下,臣下知你與秦姑娘青梅竹馬情深意重,早有婚嫁之意。奈何這麼多年來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未能如願。如今王妃仙逝霜兒未嫁,以秦家如今的名望地位,霜兒姑娘雖是庶nv卻也坐得穩這吳王妃之位,想必陛下與娘娘也不會反對;秦家如今有殿下摯友秦慕白做主,更是無人提出異議。凡此種種,看起來現在提出婚事並無不妥,但實際上……」權萬紀y 言又止。

「老師有話,不妨直言。」李恪問道。

「殿下應該多加考慮才是。」權萬紀壓低了一些聲音,但很嚴肅的說道,「陛下突然急召殿下回宮前往蘭州監軍,這一舉動著實透著詭異,而且相當的驚人。不難想像,朝上大臣都會心中臆想,陛下是否要借蘭州戰事而確定儲君之位?——眾所皆知,蘭州主帥是秦慕白,殿下與之早早便是摯ji o好友。如今又要提出迎娶他親妹子,這一舉動,難道不會引人懷疑嗎?」

「懷疑什麼?」李恪嘴角輕揚無所謂的笑了一笑,「懷疑我李恪要聯合秦家圖謀不軌嗎?還是懷疑我李恪這個落水之人好不容易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便要緊緊抱住不肯松手?」

權萬紀擰著眉頭,眼神嚴峻的點了點頭,「話粗理不糙,正是此意。」

「唉!……」李恪長吁一口氣,臉s 舒展面l 微笑,說道,「老師,世人都道王侯好,可是誰又知道王侯的悲哀?身在帝王家,本就難覓真情。我與霜兒自幼結識兩小無猜……如果我李恪今生還能體會什麼是真正的愛情,那肯定只能跟霜兒。我知道,此時此刻我提出迎娶霜兒,會引來許多的風言風語和猜忌懷疑。但我李恪行得正走得直,不怕這些。父皇派我去蘭州監軍,我便去監軍。除此之外我什麼也不多想,什麼出格的事情也不去做;而迎娶霜兒,是我多年夙願,與任何事情都不搭界。以前秦家沒落的時候我是這個態度;如今秦家興旺了,我依舊是這個態度。將來不管再發生任何事情,我仍然是這個態度。霜兒等了我這麼多年,我不能再辜負她——別人要如何猜測,都隨他去!」

說罷,李恪手中的馬鞭突然脆響一聲,揚塵疾馳而去。

「哎……」權萬紀看著一串煙塵中漸漸消散的李恪身影,嘆息一聲悠然道,「經歷了這麼多的磨勵,殿下成熟了,睿智了,穩重了,但依舊是那個用情至深,卻又情無歸處的可憐兒男。也罷,也罷,與其畏畏縮縮藏頭l 尾,不如坦坦d ngd ng大氣磊落一點。話說回來,以吳王與秦慕白的ji o情,他並不需要用聯姻的方式來鞏固他與秦家的關系。反正現在,連皇帝陛下都公然的宣布讓吳王與秦家聯盟了,再加上一個聯姻,又有何妨?——是到了真刀明槍上陣博殺的時候了!」

「權長史,是否現在進長安?」吳王府典軍校尉,殷揚拍馬上前來問道。

「走,跟上吳王殿下,進城!」

半個時辰之後,李恪來到武德殿御書房m n外,求見聖駕。

李世民正在批閱奏折,听聞吳王求見,當即喜出望外的放下了筆來,「恪兒這麼快就從幽州趕回來了?——快叫他進來見朕!」

李恪快步而入,當堂就雙膝跪倒在地,「兒臣拜見父皇!」

「三郎!」李世民起身下了御陛走上前來,彎腰握住李恪的雙臂,「回來了!回來了!」

「是,兒臣回來了!」李恪抬起頭,眼圈通紅聲音哽塞,「父皇,一向安好?」

「好,朕很好。」李世民上下仔細打量李恪,頗為動情的點頭道,「三郎離京多時,出使高麗鎮邊守疆,辛苦了。朕看你都瘦了許多,也黑了。朕的聖旨發出不到二十天你就從幽州趕了回來,定然辛苦——來,你快起來!」

「謝父皇!」李恪起了身,轉過頭,不輕意的揮了一下袖子抹去了眼瞼的淚hu 。

李世民哈哈的笑,重重的拍了幾下李恪的肩膀,「沒出息,哭什麼!」

「兒臣……見了父皇,高興!」李恪轉過臉來,雙眼泛紅有點尷尬的笑道。

「回來了就好。」李世民輕嘆了一聲,悠然道,「關山萬里骨r u分離,朕,也想你啊!」

「父皇,皇兒無是不刻,不在思念父皇與母妃,還有長安故土!」說著,李恪無法自抑的潸然淚下。

幾年了,也只有此刻、在自己的父親面前,李恪能夠如此不顧形象的、像個孩子似的肆意淚流。輾轉他國顛沛流離,冷月邊關思鄉情懷,全都淋灕盡致的揮灑了出來。

看到一向剛毅堅強又平添了成熟穩重的兒子,在自己面前兩次流淚,李世民也有些觸動肝腸差一點流出眼淚來,他走到李恪側身連連拍他肩膀,「好了,好了,三郎不必如此。」

「是,父皇……」李恪再度揮袖抹淚,強力的壓制自己的情緒。

背對著李恪,李世民深深的呼吸,抑止到了眼眶邊的淚水。

「三郎,此番朕調你回京,一則是因為朕與你母妃都對你十分思念;二則,也是因為國事。」李世民平緩了情緒之後,說道,「大唐已經正式與吐蕃宣戰,朕奮起四十萬大軍,征討高原。此一役,只許勝不許敗。個中利害,想必你是清楚。」

「皇兒明白。」李恪拱手拜言。

「嗯。」李世民點了點頭,「這一場重大國戰,朕本當掛帥親征,但又ch u不開身。因此派你代替朕,前往蘭州督軍。主帥是秦慕白,你擔任行軍長史。」

「皇兒遵旨。」

李世民停頓了半分,說道︰「此一役,比之當年北伐突厥,無論是用兵規模與獲勝難度,都過之而無不及。朕,也幾乎是將整個大唐的氣數命脈,都押注在這一戰了。因此朕希望你到了蘭州之後,要時刻保持冷靜,著眼大局。凡一戰之得失不必你計較,你要著眼看重的,是整個大唐王朝的國運與我華夏種族的未來。」

听到這一番話,李恪不由得心中一緊,忙拱手道,「皇兒定當夙興夜寐不敢絲毫放松,會盡職盡責的履行好行軍長史一職,不令父皇失望!」

听到李恪的答復,李世民表情未變,眼神之中卻平添一絲柔和與欣慰的神采,輕輕的點了點頭。他暗忖道︰這些年來恪兒的轉變很大,沒有了以往的鋒芒畢l 與驕奢放縱,而是一直嚴于律己韜光養晦,各方面的行為與表現都當得起朕賜他的一個‘恪’字——恪守己德,恪守本份。但知子莫若父,他再如何低調韜晦,朕也知道他文武雙修能成大器。經歷了這麼多的磨勵與苦難,朕也是時候給他一個機會了;同時,這也是給朕自己一個機會。方才朕用言語j 他,故意將話說得很深,將責任、壓力與前途都說得很大,他既未惶恐不安也未j 動萬分忘乎所以,只是著眼于行軍長史——這很好!踏踏實實不忘本分,這就是朕想要的!

「看你風塵樸樸滿面倦容,定是累壞了。」李世民拍了拍李恪的背脊,溫言道,「先行回府好生歇息幾日,再行前往蘭州赴任吧!對了,稍後你可以去含冰殿拜望你母妃。想必此刻,她定是倚m n而盼望穿秋水啊!」

「是,父皇。」李恪拱手應了諾,猶豫了一下,方才說道,「其實這次回來,兒臣還有一件s 事,想要請父皇與母妃做主。」

「嗯,說來听听。」李世民面帶微笑問道。

「兒臣……想要立妃。」

「可以。」李世民不假思索的說道,「這件事情朕與你母妃說起過不止一次了,早就有心替你擇選良偶立為王妃。但你遠離京城,因此一直未能如願。今日難得你主動提及,那朕就趁你人在長安,抓緊替你辦了。」

「謝父皇!」李恪欣喜的拜了下來。

「起來起來,父子之間何須如此多禮?」李世民呵呵的笑,說道,「兒子娶媳,做父親的高興還來不及!——朕即刻就下旨,令宗正寺在長安的勛略望族之中替你挑選賢德兼備之nv,立為王妃!」

「父皇容稟……其實兒臣,已有心儀的人選想要娶為正室王妃。只是不知,父皇是否同意。」李恪小心翼翼的問道。

「哦?恪兒已有心儀之人?只要m n當戶對品行德淑,那也便行。」李世民笑容可掬的道,「說來听听,是誰家的nv兒?」

「是……秦家的nv兒。」李恪小心答道。

「哪個秦家?」李世民一時沒反應過來。

「就是已故翼國公秦叔寶之nv,秦霜兒。」李恪答道。

「哦?」李世民頗感意外的皺了一下眉頭,然後背剪起手踱起了步子,沉默不言心中思忖。

李恪的心弦繃得緊緊的,大氣都不敢出。

半晌後李世民才道︰「這個秦霜兒,朕倒是見過幾次。她好像是庶出之nv,但她母親已被扶正了,因為秦家父子功勛卓著,朕還曾經賜封其母為二品夫人。如此說來勛烈秦家,倒是與我李氏皇族m n當戶對。不過,這個秦霜兒年齡應該不小了吧,德x ng如何?」

「回父皇,其實兒臣早已與霜兒情投意合s 定終身。霜兒苦苦等候兒臣都已經好幾年了。如今她正當雙十妙齡,容貌嬌好儀態得體,正與皇兒般配。」李恪一听李世民這話,好像有希望,心中頓時有點j 動急忙答道,「皇兒自幼便與她相識,彼此十分了解。兒臣深知她善良溫婉孝順真誠,又對皇兒情深意濃,因此……」

李世民不l 聲s 的微然笑了一笑,「你,真的想清楚了?」

李恪不由得心中一彈,咬了咬牙,跪倒下來拜言道︰「求父皇成全!」

「要朕成全你這棕婚事,並不難。」李世民走上御陛坐下來,意味深長y 言又止的拖長了聲調說道,「但是……」

李恪抬起頭來,瞪大眼楮豎起耳朵,滿心忐忑的等候下文。

李世民笑了一笑,拿起筆竿作勢要批處奏折,隨口道,「但是,還得你母妃和秦家的人同意啊!」

「謝父皇!!!」李恪頓時驚喜萬分,連連磕頭。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李世民呵呵的笑,「朕這一關,你算是過了。好哪,去找你母妃商量吧!」

「謝父皇!兒臣告退,這就去含冰殿肯求母妃!」李恪起了身來,j 動的拜道。

「去吧!」李世民擺了擺手,臉上一直帶著微笑。

出了御書房,李恪心hu 怒放身輕如燕,感覺眼前一片明媚燦爛,旅途的勞累一掃而空,急忙就去大明宮含冰殿,拜見他母親楊淑妃了。

李世民卻在御案邊握筆而笑無心看什麼奏折了,于是索x ng放下筆,自語道︰「傻小子,雖然是心急m o躁了一點,卻不失磊落大氣,有幾分你老子當年的氣度!」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長安風流最新章節 | 長安風流全文閱讀 | 長安風流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