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風流 第458章 參天巨樹,終不過天

作者 ︰ 蕭玄武

秦慕白的奏折之中,所敘三事。

一是請罪,說關山塞外路遙萬里,前方所歷何事來不及及時回報朝廷,因而造成的種種誤會與紛擾,秦慕白願一力承擔罪責。另,前方戰事曾經多有不利,導致敗撤大非川損兵折將喪權辱國,秦慕白也願一力承擔責任。

听到這里,滿朝盡是憤懣之聲!

「他不是死了麼?如今怎麼又活了,偏還跳出來承擔什麼責任?」

「大非川都丟了,吐蕃兵臨城下蘭州危急,河隴之地千里沃野盡將喪失,河西商道盡喪敵手!」

「真是罪莫大蔫!!」

一時嘈雜異常,導致褚遂良都念不下去了。

李世民卻是穩坐釣魚台,臉上一直掛著高深莫測的微笑,既不出聲阻止也不揭曉謎底,任由眾人議論紛紛。

因為他自己的心情,方才也正是經歷了這樣的「大起大落」。

「眾位同僚,請稍安勿躁。奏折很長,這才剛開始。」褚遂良有點看不下去了,只得出聲阻止。

眾人只得暫時按捺住激憤之情,繼續傾听。

奏折的第二部份,突現逆轉。就從秦慕白親率大軍與噶爾欽陵正面第一戰說起。戰後,噶爾欽陵派人送來了陣亡將士的骨灰等物,然後秦慕白d ng查敵人暗有y n謀,于是將就就計設下奇謀妙計,上演了一出以假lu n真、誆騙天下的「詐死」大戲。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朝中多數人都已知曉——秦慕白「死後」,大非川群龍無首,李道宗臨危受命,為保存實力決定放棄大非川退守鄯州,實則這也是秦慕白預先做下的安排,目的,就是為了麻痹敵人y u敵深入。

終于,這一場騙得天下人隨之lu n舞的「詐死」大戲,騙過了噶爾欽陵。嚴冬將至,他率軍鳩佔鵲巢進駐大非川,並趁勝追擊襲取鄯州,以圖一鼓作氣拿下河隴!豈料,他派出的大軍,在幻月谷中伏,十五萬大軍灰飛煙滅、幾乎全軍覆沒!

幾乎是在幻月谷大戰的同時,秦慕白派人炸毀了大非川軍營附近的布哈河,水淹吐蕃主力,一舉成功!

隨即,秦慕白命侯君集率領大軍反攻大非川,抓捕俘虜收復失地,噶爾欽陵率領殘部倉皇而逃退守晴羅原!

兩場大捷,殲敵近十萬眾,俘獲五萬余,剿獲馬匹器械無數。

而在起初,也就是秦慕白詐死之前,他早已派出一旅奇兵,轉道千里跋山涉水,奇跡般的翻過了飛鳥不渡的昆侖雪山,奇襲格爾木成功!此一舉,端掉了噶爾欽陵的老巢、斷了他的糧道命脈!

現今,噶爾欽陵三十萬大軍折損過半糧草盡失困守晴羅原,已成苟延殘喘之勢!

……

褚遂良的聲音,本就洪亮通透,奏折念到此處,他亦是深受鼓舞、激動不已,字字鏗鏘,如鐵錘敲震、霹靂穿心!

滿朝文武,盡皆震撼。過半的人瞪大了眼楮面露極度不可思議之表情,愕然呆立。

全場,竟然詭異的鴉雀無聲。

在場許多人,感覺臉上火辣辣的無地自容,仿佛被人狠狠的刷了幾耳刮子……因為方才,他們還在群情激昂的破口大罵秦慕白「罪莫大蔫!」

李世民看著這些人的表情,不露聲s ,心中卻是解恨又痛快,卻又忍俊不禁!此時,他便在心中暗暗的罵著秦慕白︰混xi o子,寫奏折也敢耍心眼!先把自己貶得一文不值成了個千刀萬剮的民族罪人,然後又開始海天胡地的吹噓功績!……大賣關子,先抑後揚,哈哈!他的x ng子還真是跟他那一板一眼、直來直去的父親,有著天差地別!——不過朕喜歡!這份奏折這分明就是寫給滿朝文武看的,目的,就是要掌一些人的嘴,要讓朕揚眉吐氣!因為朕一直都在力主武力解決兩國爭端。秦慕白贏了,就證明朕是對的,就是朕贏了;朝中那些主和派的人,就得閉嘴!……如此,有能力當然重要,但為人處事,也的確是需要一些技巧。這一點,秦慕白當真比他耿直火烈的父親要強!但有一點他們父子是相同的,那就是,他們都會設身處地的為朕著想!……

奏折的第三部份,是請求朝廷給出處理戰後事宜的方案,並請及時支援糧草、醫y o與各類軍事物資。幻月谷與大非川兩場大捷,殲敵近十萬眾,另有四五萬俘虜。歷來在中原的朝廷上,尤其是大唐這種「以仁孝治邦國,以王道威天下」的朝廷,對待戰俘的問題都相當敏感。邊關將帥,都是不敢輕易妄自殺俘的,否則必定會被戴上一頂類似現代的「反人類」的高帽子,遭到彈劾與處罰那是常有之事。

因此在侯君集領軍出行之前,秦慕白就鄭重叮囑他「不可妄殺無辜」。一來是為了避免他殺俘而激起吐蕃民眾的激憤,為平定高原增加阻力;二來,這些戰俘若能招降,那可都是一等一的好騎兵;三來,秦慕白也是不想節外生枝、惹火燒身。

此外,水淹大非川這一條苦r u計,雖是大敗敵軍,但也毀了這一處經營多年的基業。如今大軍嚴重的缺糧少物,重建軍屯要塞也是勢在必行,因此秦慕白在奏折中說得很清楚,請求朝廷盡快援助糧草物資,以備再戰、擴大戰果。

……

奏折念完了,滿堂皆靜。

「眾卿,為何都不言語?」李世民說道。

百官這才各自省神,不少人尷尬的打了幾個哈哈,然後一起高呼「大唐萬歲、吾皇萬歲」以示慶賀此番大捷。

李世民安如磐石的坐在龍椅上,如炬雙眼靜靜的掃過滿朝文武,眾生粉墨相,盡收眼底。

下首第一位大臣,他的大舅哥、司徒、宰相,長孫無忌,低頭垂手而立,正靜默無言。

「輔機,你有何看法?」李世民點名問道。

長孫無忌似已料到皇帝會點名發問,此時站將出來答道︰「回陛下,微臣以為蘭州大捷,可喜可賀!這是近年來少有的大勝仗,足以鼓舞仕民、揚威天下。朝廷應當論功行賞獎率三軍,另,戰前所需的物資,也應盡快備妥運送過去,以解前線將士燃眉之急!」

「嗯……」李世民應了一聲,眉頭微皺似有不悅,一些話到了嘴邊,也終究是忍了下來。此時他心道︰他這說了等于沒說!現在他臉上應該最是無光,因為當初他可是極力阻止戰爭的……事到如今,朕也就不奚落他了。得饒人處且饒人,畢竟,他仍是我最得力最忠心的股肱之臣,大唐中樞也離不得他。不說別的,單指他最近編纂完工的新行律法,就比先帝朝的《武德律》要完善合宜的多,馬上就可以實施頒布了。這樣的事情,那可是十個秦慕白也干不來的。

思忖至此,李世民莫名的心中一動︰奇怪,朕何時開始,將秦慕白與長孫無忌相提並論了?……

「陛下,微臣有本要奏!!」突然一記高亢之音響起,將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過來。

李世民一看,是殿中侍御史劉洎。他專行負責朝廷議政之時的監督、矯正君王得失並記錄重大決議、還兼有檢舉彈劾在朝官員之權力。

貞觀一朝,李世民廣開言路善于納諫,因此造就了許多勇于進諫、敢于進諫的大臣。

而劉洎就是其中之一。他向來是以鐵膽剛正而聞名,不管是皇帝還是宰相將軍,仰或是他的私ji o好友,只要犯了錯,他一律鐵面無私毫不留情的駁斥或彈劾。雖然他的才華功勞與名氣遠不及魏征,但「進諫」這一點,他與魏征大有相似之處,甚至過之而無不及。

近年來魏征年衰多癥且患有眼疾,多半時候只能在家中養病。侍御史劉洎,漸漸成了朝上最為耀眼的——諫官。

劉洎這一站出來,包括李世民在內,所有人心里都堵了一堵。這人一向善于j 蛋里挑骨頭,而且是對事不對人,什麼都敢說、誰都敢彈劾。幾年前他一本奏章要彈劾兩人,就是江夏王李道宗與河間王李孝恭。這可是先帝與李世民都最為親近與器重的兩位宗親,也是名傳宇內功高蓋世的兩位開國元勛。雖然最終未能成功,但劉洎從此一戰成名。誰見了他,心里都會有點犯怵。

「思道(劉洎的字)有何話,講來。」李世民說道。

「微臣,要彈劾一人!」劉洎大嗓m n高聲道。

好多人開始暗暗的額頭抹汗……又來了!

「何人?」李世民淡淡的問道。

「就是上奏此份軍報的,關西道行軍總管,秦慕白!」劉洎語出驚人。

這下連長孫無忌都頭大了,但又只能在一旁苦笑連連。

李世民不動聲s 的笑了一笑,「理由呢?」

「勞民傷財,窮兵黷武!欺君罔上,惑lu n天下!」劉洎一字一頓的說了十六個字,一如既往的氣勢洶涌、得理不饒人。

好多人哭笑不得,暗罵劉洎不識時務之余,也報定了一顆看熱鬧的心思,靜觀其變。

其實大多數人心里都想到了一點,皇帝已經在大張旗鼓的準備御駕親征了。歷來君無戲言,言必出行,不管出于什麼樣的理由,一個君王自毀前諾總歸是失信之舉,有損君威,此其一。另外,長安城外渭水河邊,三十萬大軍整裝待發,磬盡國庫提出的物資堆積如山,連河洛糧倉里的存糧都取出來了,另外還征招了民夫騾馬不計其數,名符其實的便是「勞民傷財」。而且早前,李世民早已聖旨傳檄號令天下,舉國仕民無不響應,現在都眼巴巴的看著李世民,御駕親征呢!

如今,秦慕白一紙軍報送來,就讓皇帝改變了主意,讓熱情澎湃的三十萬大軍聞風卸甲,李世民此前的堅決與果斷,更顯得是一場鬧劇與諷刺了!

對皇帝來說,這的確是很沒有面子的事情。而緊張忙活了十來天的滿朝文武,更加會有被戲n ng的感覺。朝臣無不注重君威臣格,此時有劉洎這樣的人跳出來彈劾,倒也在李世民的預料之中。

因此,李世民早有準備。此時面對滿朝文武的各s 心思,他智珠在握八風不動的擺了一下手,「朕知道了,你且退下。」

劉洎愣了一愣,心忖「怎麼就叫我退下了,我還沒說完呢」,倒也無奈只得識趣的暫時退回班列。

「朕知道,劉洎說出了許多人的心聲想法。」李世民朗朗而道,「眾所周知,朕已打算御駕親征,並一切準備妥當。十天之內渭水大營已聚集三十萬大軍現在朕突然自毀前言不親征了,平白耗費錢糧無數,朕和你們,以及天下仕民好像也都被戲耍了。這一切,好像都是因為秦慕白的詐死而起。于是就有了劉洎列舉他的四大罪狀——勞民傷財,窮兵黷武!欺君罔上,惑lu n天下!」

眾皆無言,靜靜的傾听。因為他們听出來了,皇帝肯定還有下文。劉洎倒是還想出來爭辯幾句,但被旁邊的長孫無忌狠狠的剜了幾眼,也只得生生的按捺了下來。

「其實,劉洎你n ng錯了。最不該被彈劾的人,恰是秦慕白。就算你要彈劾,那也應該是彈劾江夏王,還有朕!」李世民也語出驚人了。

劉洎嚇了一跳,饒是他膽大包天,但也還沒有大到敢于彈劾皇帝的份上。當下他就跪倒下來,惶惶道︰「微臣不敢!」

「你起來,朕不是在責怪你。你身為殿中侍御史不過是在盡職盡責,並無過錯。不過,朕要提醒你,先要n ng清曲折情由再行彈劾不遲。」李世民說道,「眾愛卿心中,肯定多少有著和劉洎一樣的想法,那麼,就讓朕來替你們解開心結!」

「願聞陛下高見!」眾文武一同諾道。劉洎也站起身來,立于一旁靜听。

「兵者詭道,兵不厭詐。兵無常勢水無常情,因此兵法雲,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說的並非是將帥在外就藐視君王了,而是兩軍對陣風雲變幻戰機稍閃即逝,來不及向君王請旨允行。」李世民說道,「朕是個馬上皇帝,對此深表贊同。遠在大非川的秦慕白在用計破敵之前,怎麼可能請旨問計于朕?這奏折來、聖旨去,戰機肯定就白白貽誤了。因此,秦慕白詐死只是為了誆騙吐蕃人中計,來不及及時告知于朕,這是情有可原。而且這樣的秘計,知道的人越少成功的希望就越大。秦慕白並未做錯。」

眾文武聞言後各自思忖,皇帝這話還的確是說得在情在理。

李世民在繼續說道︰「而朕和你們也因此被誆騙戲n ng了,一則要怪江夏王李道宗,提前上奏誤報了前線軍情。他幾十歲的人了如此沉不住氣,朕定會面斥于他,但也不至于要遭到彈劾。因為當時,連他也被騙了,深以為秦慕白已死,關西軍逆處敗境蘭州河隴十萬危急。他提早請旨朝廷增援,也是職責所在。說到底,不管是朕、江夏王、眾愛卿以及天下仕民的被騙,這全都並非是秦慕白的初衷。他的目的,只是要破敵!不過這也恰恰佐證了,他這一手兵不厭詐的j ng妙之至——連朕都能騙了,吐蕃人蔫能不中計?于是,就有了幻月谷與大非川兩場大捷!」

「身為君王,當今聖上的確是有著異于常人的胸襟哪!」好多人開始唏噓感慨了,如此被戲耍了一回,換作是脾氣再好的人都會要惱火郁悶,皇帝卻在極力為秦慕白開月兌,就連自己被戲耍的事情,都輕描淡寫的一抹而過了。

「如此說來,劉洎歷數秦慕白的罪狀之‘欺君罔上,惑lu n天下’,就顯得有點牽強附會了。至于窮兵黷武,這更賴不到秦慕白頭上。」李世民說道,「是吐蕃人先行發難挑釁大唐,然後朕命他就地反擊保疆護土的,這也算窮兵黷武?如果算,那這罪狀頭一份該是算到朕的身上。勞民傷財嘛,這更是無從說起了。秦慕白何時曾經說過一句要朕御駕親征點派三十萬大軍、帶上無數錢糧去馳援?這一切全是是朕的主張,秦慕白至今都全然不知情。他何罪之有呢?」

說到這里,李世民笑了一笑,語調輕松詼諧的道︰「劉洎,朕給你打個比方來听,就好比你十年前在某處地方種了一顆樹,十年後有人在這樹上上吊死了,那你是否應該受到律法的制裁或道德的譴責?」

「哈哈哈!」滿朝文武一片大笑,劉洎的臉都青了。

「褚遂良!」

「微臣在!」

「今天的朝議,想必你都已經記錄在冊了。接下來朕說的話,你要格外標注,朕將來要將它寫到《帝範》之中,用以告誡朕的子孫君王。」李世民說道,「為君者,最重要的不是文武才能,也不是心術城府,而是胸懷器量!」

「微臣記下了!」

李世民面帶微笑點點頭,說道︰「朕再拿樹打個比方,權當與眾愛卿談笑了。一顆樹,若是生長于荊棘岩縫之中,或是種植在狹xi o庭院之內,肯定長不高大;反之,若是生長在遼闊的原野與f i沃的土壤之中,就有可能長成參天巨樹。如果說臣子如樹,那君王的胸懷就是它生長的環境。朕不怕你們長作參天巨大,因為朕的胸懷,如天高遠!參天巨樹,終不過天!——朕,何須庸人自擾!」

一席話,說得滿朝文武都深受感動歡欣鼓舞。這樣的君王,誰能不喜?

古往今來,能有幾個帝王像李世民這樣不忌功高震主、不殺開國功臣並優恤善待?能有幾個帝王能像李世民這樣恪守己身善于納諫,還鼓勵臣子不必顧忌他的君顏只管逆鱗上諫的?本朝之前有哪個朝代,出過魏征這樣敢于面唾君王的錚錚諫臣?又有幾個君王,與臣子親如家人平輩相ji o,數十年依舊?

還能有哪位君王,能有「參天巨樹,終不過天」的自信與豪邁?!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臣等得遇陛下,三生有幸!」

李世民放聲哈哈的大笑︰「朕,得遇你們這樣的良臣,也是三生之幸!」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長安風流最新章節 | 長安風流全文閱讀 | 長安風流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