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事 正文 第一百二十八章 投奔

作者 ︰ 阿昧

劉士衡而今一心撲在蘇靜姍身上,哪里有空分神出來想屋里人,因此只是嗯嗯啊啊,沒個實在話。劉士誠知他一向似條泥鰍滑不溜秋,拿他沒有辦法,只得恨恨地走了。

安居堂里,樂氏挺不願意去京城的,她才大老遠地從福建趕回蘇州,實在不想再受車馬勞頓之苦,可席夫人打的是去京城陪劉尚書過年的旗號,就算她不想去,又怎說得出口?不過她有的是辦法,也不說不去,只借口稱病,等著席夫人主動說出讓她留下養病的話。

至于劉士雁,尚在關禁閉,所以沒人去問她的意見。

樂氏稱病的消息傳到自在軒,急壞了賈氏,她還想著讓樂氏和劉士雁都去京城,然後才有機會挑著劉士雁生事犯錯,好以此逼樂氏交出管家權的;如果樂氏病了去不成京城,劉士雁多半也就不會去了,那她奪權的計劃如何開展?她在屋里急得跟熱鍋上的螞蟻似的,劉士誠便道︰「你在這里干著急有甚麼用,若真有那心思,還不如到老太太跟前去說說。」

劉士誠一向是支持賈氏奪權的,故而有此一說,賈氏听了,覺得很有道理,當即便去了攸寧堂,裝作關心樂氏,對席夫人道︰「老太太,我听說大太太病了,著急得跟甚麼似的,您趕緊給她請丁太醫來家看看罷,這大老爺又不在家,若是她有個甚麼不對,咱們可是要擔責任的。」

她那點小心思,豈瞞得過席夫人,席夫人只瞥了她一眼,就看出了她的意圖,便只意味深長地一笑,沒有作聲。賈氏因為這一笑,心跳加速,但自認在樂氏這件事上,她同席夫人才是一家人,所以就大著膽子上前,道︰「老太太,大太太可是當家人,等我們都走了,大家都不在家,那她還能管甚麼?自然得一起去京城呀。」

其實席夫人心里想的,同賈氏也差不多,因此略一沉吟,就答應了她的話,道︰「去請丁太醫罷,私下告訴他,務必要盡快把大太太的病治好。」

賈氏興高采烈地去了。

席夫人暗自感嘆,樂氏掌家,名正言順,再加上那些鋪子都已經轉移,她本來想著就這樣算了的,可誰叫她們母女太不把二房人放在眼里,一而再再而三地欺負蘇靜姍,若她在世時不能讓二房人多佔些好處,那等她有朝一日不在了,自己的親兒孫豈不是更要被他們大房踩在腳底下?

所以,既然賈氏有那個心思,就隨她去罷。

席夫人坐在那里想了想,又吩咐百靈朝安居堂走一趟,告訴樂氏,她們是準備在京城過完年,小住一段時間再回來的,因為時日不算短,所以如果她不去,那就得從去京城的人里頭,再挑一個當家人出來,不然這一大家子人去了京城,誰來照管?

這話就似一劑猛藥,比丁太醫開的方子還管用,就在百靈去傳過話的第三天,樂氏的病就一日好過一日,不出五天就康復如初了。

賈氏得知這消息,心滿意足,席夫人亦是在攸寧堂微微地笑了。

既是去京城成了定局,樂氏便準備把劉士雁帶在身邊,方便管教,席夫人自是樂意,很快就同意了。至于幾個庶出子女,樂氏並不想帶去,準備就留他們在家里。

這下可愁壞了劉士貞兄妹三個,劉士興和劉士德想進京去見世面,甚至想就留在京城念書,心想著跟在親祖父身邊,怎麼也比在家里看嫡母的臉色要好得多;而劉士貞就更愁了,她今年都十五了,過完年就十六,可樂氏卻還沒有替她挑婆家的意思,而她這一去京城,只怕更不會將自己放在心上了,那她的親事怎麼辦?

三兄妹湊到一處唉聲嘆氣,商量一時,決定去找蘇靜姍幫忙,于是結伴來到驁軒,求見七嫂嫂。

蘇靜姍這幾日的心情很好,听得他們前來,馬上擱下了算盤,請他們到廳里坐了,又叫小丫鬟揀點心來吃。

劉士貞三個扭捏著,你推我,我推你,最後由最小的劉士德開了口,央蘇靜姍幫他們去跟樂氏說說,把他們兄妹三個也帶到京城去。

蘇靜姍心想,這三人雖說品性不壞,但也太沒眼力勁兒,沒見她同樂氏正鬧不愉快麼,又怎會幫他們去求情?

其實這三人都是看著嫡母的臉色長大的,又豈會沒有眼力勁兒,只是他們覺得,樂氏才剛得罪了蘇靜姍,必不敢不給她臉面,只要她肯出面去說,樂氏一準兒會答應的。

不過蘇靜姍又豈是個肯為別人委屈自己的,除非那人是計氏還差不多,因此干脆了當地拒絕了他們的請求。

劉士貞三人不敢強求,只得失望起身,準備離去。蘇靜姍看著他們可憐,便給他們提了醒兒,在這個家里,並不是只有樂氏才有資格帶他們出門。

劉士貞三人听得此話,茅塞頓開,除了樂氏,席夫人作為祖母,亦是能帶他們出門的,只要求動席夫人,就能去京城了。

三人喜笑顏開地向蘇靜姍道過謝,又結伴朝攸寧堂去了。

不多時,就從攸寧堂傳來消息,席夫人答應了劉士貞兄妹三人的請求,準備帶他們一起去京城。

消息傳到安居堂,樂氏很不高興,但卻又說不出甚麼,只得把一口氣忍在了心里。

如此一來,竟是被劉士衡說中了,劉府這次是幾乎是要舉家赴京了,只不知她們是過完年就回來,還是要在京城長住了。

席夫人確定全家人都願意跟著她去京城後,便定下了赴京的日期,並使人去東亭給劉士儀送了信,告訴她在這期間若有甚麼事,直接派人上京城去。

蘇靜姍趕著去把赴京的日期告訴了計氏,計氏听說下個月就要動身,連忙讓蘇靜姍幫著,和綠雲接上了頭,帶她一起回東亭,好把她介紹給秦老鴇等客戶。

雖說時間挺緊,但好在劉家自己有船,因此行程倒也順暢。計氏回到東亭後,照著蘇靜姍的建議,直接在酒樓包了個房,把秦老鴇等人全請了來,一次性地把事情講了個清楚。

事情很快就辦完,計氏準備回蘇州,卻在街上偶遇喬姨娘,說話間,提及自己要跟著蘇靜姍去京城的事,喬姨娘很是羨慕。兩人閑話幾句,計氏去了碼頭,按原計劃返回蘇州不提,喬姨娘卻是滿腔艷羨,回到家中,向蘇靜初和蘇靜瑤姊妹倆提及,感嘆道︰「你們雖為親姐妹,境遇卻竟是大不相同,就連太太,因為生了個好女兒,也過上好日子了。」

蘇靜初听說蘇靜姍馬上就要去京城,不免動起了去蘇州投奔她的心思,她想著,以自己的美貌,在這小小的東亭,只怕是找不著足以匹配的人物了,不如去蘇州踫踫運氣——以前她也想過要去,只是找不著理由,而今蘇靜姍赴京在即,她完全可以打著給妹妹送行的招牌前去,想必蘇靜姍也找不著趕她回來的理由。

而且,若是她在劉府討得了席夫人等人的歡心,說不準還能跟著他們一起去京城,那樣機會就更多了……

蘇靜初越想越覺得此計可行,便先瞞著喬姨娘,慫恿蘇靜瑤同她一起去。蘇靜瑤自是不肯,還勸她收收心,就找個老實本分的人家嫁了算了。蘇靜初卻道︰「王秀才兩年後也要參加舉人考試,若能同劉七少爺一起去國子監念書,你說他該有多歡喜?你不為自己想想,也得為他想想才是。你就同我一起去蘇州,好好求一求你三姐,讓她去同劉七少爺說說,這事兒說不準就成了。」

「國子監是甚麼地方?說不準王秀才他不想去呢?」蘇靜瑤有些心動,卻又拿不定主意。

蘇靜初慫恿她去問一問王秀才,蘇靜瑤想了一會兒,還真去了,先問他國子監是甚麼地方,再問他想不想去那里念書。

王秀才滿臉向往的表情,道︰「國子監是全國最好的學府了,誰人不想去?可又豈是甚麼人都能去的?」

蘇靜瑤見他十分想去,當即便回去跟蘇靜初道︰「二姐,我跟你去蘇州。」

她想著,如果她能幫王秀才達成他的心願,那就算新婚之夜他掀開蓋頭時,發現新娘被調了包,並非他心心念念的蘇靜初,應該也會多多少少看在她曾經幫過他的份上,不會休了她罷?

蘇靜初見蘇靜瑤答應陪她一起去蘇州,喜不自禁,當即便去找到喬姨娘,跟她說了自己的想法。她本以為喬姨娘一定會反對,卻沒想到,她竟是一口答應了。蘇靜姍高興道︰「姨娘,你到底是想開了。」

喬姨娘無奈地嘆了一口氣,道︰「此一時,彼一時,以前有太太和姍姐在家,咱們萬事不愁,只用跟在她們後頭就有飯吃,可你看如今咱們家這光景,你爹和你大哥大嫂各自為政,都只想著自己,全然不顧咱們的死活,我若是還把你們強留在家里,只怕只有餓死這一條路了,還不如放你們去蘇州踫踫運氣。」說完又囑咐道︰「姍姐和太太一樣,都是嘴硬心軟的人,只要你不得罪她,她是不會虧待你們的。你千萬記得,不要再打劉七少爺的主意了,不然被姍姐打了臉,我可是不管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親事最新章節 | 親事全文閱讀 | 親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