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敘紅樓 周宗成揭秘紅樓夢之二十四 關于三春

作者 ︰ 周宗成

周宗成揭秘紅樓夢之二十四關于三春

下面是摘自海南在線的一名佚名作者的文字︰《紅樓夢》第五回里關于元春的判詞,有「三春爭及初春景」句,一般論者都把「三春」解釋為迎春、探春和惜春,如馮其庸等主編的《紅樓夢大辭典》就把這句的含義說成「隱指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的命運不如元春的榮耀顯貴」。但在關于惜春的判詞里,卻又有「勘破三春景不長」一句(關于她的曲《虛花誤》頭一句也是「將那三春看破」),上述詞典則解釋為「惜春從三個姐姐——元春、迎春、探春的不幸命運中看破紅塵」。按這樣的解釋,似乎只要從元、迎、探、惜里任意抽出三位加以排列組合,都可說成「三春」,而元、迎、探、惜的名稱設計本是以「原應嘆息」為諧音的,似不可隨意割裂。到了第十三回,秦可卿給王熙鳳托夢,又有「三春去後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的讖語,如果這句話里的「三春」還是指四姐妹中的三位,那麼,究竟是哪三位呢?解釋起來,可實在費思量了!上述辭典卻還是想當然地解釋為元、迎、探三春,細想一下,這樣解釋實在很難說通,如果「去後」是「死後」的意思,那麼只有元、迎兩春;如果「去後」是「遠去(嫁)後」,那麼只有一個探春;如果「去後」是「出家後」,那麼只有一個惜春,怎麼歸並同類項,也得不出「三春」來。上述辭典是把元、迎之死與探的遠嫁歸並為「遭受毀滅」的悲慘命運,故得三,但惜春的遁入空門,難道就不悲慘嗎?而且,按曹雪芹的構思,在已遺失的八十回後的篇幅里,惜春很可能是在探春遠嫁前就先悲慘地埋葬青春的,況且探春的遠嫁雖有不得已的痛苦一面,但也由此比元、迎、惜命運的悲慘度減弱,還談不到是「遭受毀滅」。秦可卿的「三春去後諸芳盡」一句里的「三春」,不大可能是選出元、迎、探為坐標而排除掉惜春,她似乎要說「四春去後諸芳盡」才合乎以人為坐標的邏輯;更深一步想,「諸芳」里如林黛玉,也未必是在元、迎、探、惜中的「三春去後」才「盡」的,她很可能在元、迎兩春死後就先于探、惜而「盡」了。其實,從字面上看,「三春」的意思很明確,就是「三度逢春」,也就是「三年好日子」的意思。「三春爭及初春景」,就是說三年的好日子里,惟有頭一年最好,後來是一年不如一年。「勘破三春景不長」,則是說看破了好日子也就是短暫的三年。「三春去後諸芳盡」,更明明白白地指出,三年的好日子過完後便有大難臨頭,不僅所有美麗的女性都會失掉幸福陷入慘境,而且賈府所有的生靈也都會「家亡人散各奔騰」,「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淨!」

這段文字告訴我們,「三春」一詞在紅樓夢中反復出現,但其解釋都差強人意。其實,「三春」在一牘的意思是指元迎探惜四春中的某三春,這就看當時的語言環境,如果是惜春口氣,那就是元迎探,盡管這樣解釋有些許漏洞。二牘的意思就是代指呂留良。春分為孟、仲、季三段,三春的「三」是一個序列數,說的是第三春——季春,即末春、晚春。晚春諧音晚村,呂留良字用晦,號晚村。其著作有《呂晚村先生文集》等。「勘破三春景不長」「將那三春看破」其二牘的含義都是因呂氏一門的悲慘遭遇發出人世無常的悲嘆;「三春事業付東風」——呂晚村反清復明的事業斷送于東風(雍正)。至于「三春去後諸芳盡」、「三春爭及初春景」也是講的呂留良(晚村),其深刻含義我們將在以後分析。「三春」暗喻晚村是不是太牽強?為了釋疑,曹雪芹派寶玉出面予以肯定——寶玉題大觀園「蘅芷清芬」詩︰「軟襯三春草,柔拖一縷香。」諧音「晚村——三春找,又托一呂想」,從三春可以找到晚村,再往「呂」字上聯想。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詩敘紅樓最新章節 | 詩敘紅樓全文閱讀 | 詩敘紅樓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