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敘紅樓 諷清刺雍紅樓夢之二 痴男怨女吳三桂

作者 ︰ 周宗成

諷清刺雍紅樓夢之二痴男怨女吳三桂

是曹雪芹在書中把痴男怨女和吳三桂拉在一起的。照說,曹雪芹恨雍正,但不應該恨清朝,他的家庭在清朝顯赫一時。但他的先人屬漢,他不滿加入滿洲旗籍,這是不是他狹隘的民族觀念作怪?呂留良是明末清初著名理學家和思想家。少年時博覽群書即有文名,十二歲時在家鄉結文社。明亡後曾散家財,企圖反清復明。清順治十七年,參加科考,名落孫山,始悔心跡相違,苦悶已極,後與同鄉學者黃宗羲、黃宗炎結識,使他反清思想更為堅定。康熙十八年,浙省官員推薦他參加博學鴻詞科考試,被他拒絕,次年地方官員又以「山林隱逸」薦舉他,他堅辭不赴,吐血滿地,索性削發出家當和尚去了,起法名為耐可,字不昧,號何求老人。表現他誓不仕清,蔑視現政的民族氣節。呂留良于康熙二十二年病死,終年五十五歲,其後人將其詩文匯編刊刻。呂留良的基本理論是華夷之辨,大于君臣之倫。反對尊君卑臣,反對官重民輕,反對清朝滿族統治。這些基本理論同清朝統治者要求大相徑庭,故而遭到雍正在《大義覺迷錄》中怒斥呵責︰「徒謂本朝以滿洲之君,入為中國之主,妄生此疆彼界之私,遂故為訕謗詆譏之說耳。不知本朝之為滿洲,猶中國之有籍貫。舜為東夷之人,文王為西夷之人,曾何損于聖德乎。」雍正這番話有道理,大中華、大民族理念。但是他滿人獨尊的行為沖淡了這一理論,非但曹雪芹等不認可,直至近代孫中山還提出「驅除韃虜」

的口號。曹雪芹認為滿人入主中原是一場災難,導致這場災難的關鍵人物便是吳三桂︰一怒沖冠為紅顏,放清軍入關。曹雪芹在書中點名聲討吳三桂。書中第四回寫道——轉過牌坊,便是一座宮門,上面橫書四個大字,,道是「孽海情天」,.又有一副對聯,大書雲︰厚地高天,堪嘆古今情不盡。

痴男怨女,可憐風月債難償。

寶玉看了,心下自思道︰「原來如此,但不知何為古今之情,何為風月之債?從今倒要領略領略。寶玉只顧如此一想,不料早把些邪魔招入膏肓了。

——這幅對聯是為紅樓故事中男女主人公的愛情服務的。曹雪芹怕人們僅僅只想到這一點,故用寶玉的口說出要領略領略,可見有深意。先說「厚地高天」,第一牘情恩如天地之厚高。二牘呢︰有一個字︰嵬,詞典解釋山高大的樣子。可以說是厚地。嵬字由山和鬼構成,諧音三桂。高天——口天的近音,口天吳,厚地高天四字寓意吳三桂。痴男怨女——此難怨汝。連起來︰吳三桂︰此難(劫難)怨汝!以後還要講「厚地高天」一聯的更深意。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詩敘紅樓最新章節 | 詩敘紅樓全文閱讀 | 詩敘紅樓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