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島有人家 第四十四章 枸杞大棗炖田雞

作者 ︰ 柯小樂

在泥地里跑了一天,張小花和長青也變成了泥猴,和那群小娃子沒區別了,不過有張小花這個扯後腿的,跳跳魚他們沒能捕多少,十幾條還不夠她一頓吃的。

「得,今兒啥都沒干,連晚飯都沒著落咯!我這腿桿子都抽抽,累的!」張小花抬了抬腳,現在屯里人都不愁吃喝了,才有閑情跑過來抓跳跳魚。

「自找的嘛,不過今天餓不著你,跟我來。」

長青沿著窪地直接淌過去,這里不是海水了,是淡水窪地,挺寬闊,張小花估計就是在這里養上千只大鵝都沒問題,不過她可沒那閑情養一群,鬧得頭疼,大鵝到處都是不稀罕,也賣不出價錢。

「咱們去哪兒?」

張小花挎著籃子跟在長青**後頭,長青已經把竹竿都收了,這里溪水清澈,兩旁都是茵茵綠草,屯里人一大早都是在這里取水,下游一——些幾塊石板搭了個碼頭,一些婦女經常挑著衣服到這里洗。

也不知道長青要找啥,張小花忽然覺得腳上傳來涼哇哇的感覺,光腳在草地里淌可別踩到蛇,她低頭一瞅,一只四條腿蛤蟆蹲在她腳面上,足有拳頭大小,腮幫一鼓一鼓的。

「呀!癩蛤蟆!」

張小花吃驚不小,趕緊甩腳把它甩開,都說癩蛤蟆上腳面,不咬人膈應人,張小花最怕的就屬癩蛤蟆,心里添堵,不敢在地上亂跑了。

那只蛤蟆被張小花踢到一旁,肚皮朝天,一個激靈翻過身來,兩只眼楮瞪著瞪著張小花,就一剎那,張小花瞅見它肚皮底下是黃色的,有一些鮮紅的斑點。紅肚囊?這可不是啥癩蛤蟆。

「啥癩蛤蟆,沒見識!」

長青撲過去,一把扣住,然後拎起它肉鼓鼓的後腿,倒立在半空。

「喲,還真不是癩蛤蟆,你瞅它身上有鮮亮的斑,不會有毒吧?趕緊放手,不然你那猴爪子別爛了。」

長青嗤了一聲,說道︰「這是黃蛤蟆,能吃的,這只是母的,肚皮上有紅點,公的就沒有,這肉可好吃了,比雞肉女敕香,小娃子們都叫它田雞。」

「四眼田雞!」

張小花湊近瞅了瞅,這只蛤蟆後背是深褐色,上面有黑色的花紋,像個「人」字,這些特征都讓她有點眼熟。

「這玩意是不是也叫哈什蟆?」張小花戳了戳黃蛤蟆的肚皮。

「外邊人也這麼叫,都說挺稀奇,老藥子還說這是味藥,我瞧著也沒啥特別,就是好吃。」長青舌忝了舌忝嘴唇,說著他嘴都饞了。

張小花哈哈笑道︰「這就是哈什蟆啊!來來來,多抓一點,咱們今天好好補補!」

哈什蟆的大名張小花可听說過,學名叫林蛙,山林四珍里頭包括熊掌、猴頭、飛龍、哈什蟆,野豬島可真是物產豐饒,四珍齊聚了,熊掌她沒嘗過,不過听慶叔說,老林子里有黑熊。

可別小看了這黃蛤蟆,清朝把宮廷八珍列出來,里頭有參、翅、骨、肚、蒿、掌、蟆、筋,里頭的蟆就是林蛙。

「咱們今天這時候對了,田雞春天鮮、秋天肥、冬天香,現在肉月份它們準備過冬,一個個都是肥大個!」

「那夏天呢?」張小花問道。

「嗐,夏天誰吃啊,田雞冬天肚里干淨,春天還沒吃食也可以,秋天養得白白胖胖,準備過冬,所以也不吃蟲子,只有夏天蛤蟆肚里埋汰人。」

張小花听得直點頭,這三節氣吃田雞干淨,而且夏天蛤蟆正值繁殖季節,小娃子們都懂,這時候不要亂抓黃蛤蟆。

長青在草地和林子邊緣到處找,他手腳麻利,抓起黃蛤蟆來也快,一會兒就有十來只,都放張小花的籃子里,籃子的高度可阻擋不了這些跳躍健將,張小花只得捂著,還是顧得了這頭顧不了那頭,長青只得把汗衫月兌下來蓋住,反正他衣服也全是泥。

「夠咱吃了吧?」張小花對這種名貴的東西有點珍惜,抓一些解解饞就夠了。

「成吧,這時候的蛤蟆還太麻溜,整天在林子里跳,到冬天就好捕了,我記得有年冬天,魚把頭帶咱們捕魚,在泥里掏出一大蛤蟆窩,這玩意冬天最喜歡扎堆,被咱們踫上了,抓了幾桶,不過那年捕了好幾頭野豬,大伙都不願意吃這東西,都給放了。」

「幾木桶都放了?!」

張小花吃驚地問道,他們還不願意吃這個?有多少人想吃這玩意都吃不上呢!不過听長青的口氣,這窪地里的哈什蟆似乎不少,屯里人都不太當回事。

「懶得捯飭,冬天冰天雪地的,誰想在冷水里搗鼓這玩意?」

「這里的哈什蟆多嗎?」。這是張小花關心的。

長青點點頭,說道︰「多,林子里多是這玩意,只到了冬天才鑽深水里。」

張小花不吭聲了,林子里的哈什蟆要是多,或者可以賣給外人,這東西可不是啥地方都有的,在識貨的地兒肯定有人樂意出高價,所以她可以先去咸豐樓打听打听。

不過啥事都有個度,哈什蟆再多也供應不了市場,只能限量提供,張小花听說有人還會養殖林蛙,她可不懂這方面的技術。

「琢磨啥壞道道呢?」長青見張小花的眼神不對,有點不懷好意地問道。

「你就不能想我點好?」「

張小花白了他一眼,蹬蹬蹬回窪地拿鞋子,他們鞋子還落那邊呢,此時小娃子們都散場了,潮水也漲了上來,海邊就一個人,杵在那兒跟高人似的,背負著手望著海面呢,頗有點渺滄海之一粟的意思。

「是藥子叔啊,您在這兒干啥呢?」

老藥子肯定不是來釣跳跳魚的,張小花疑惑他跑到這里來干嘛,這海風挺大的,老藥子身板再好,也不能一直堵在風頭吹啊。

「小花,閑著沒事,出來遛彎。」

老藥子笑道,不過在海風里,總覺著有點滄桑,他似乎有啥心事,看起來像是挺失落。

「遛彎也在屯里啊,這地兒風大又涼的,藥子叔,您是不是在等啥人啊?」張小花試著問道。

「眼楮夠賊!」老藥子捋了捋山羊胡,說道,「等一個故人,只是不知道要等到啥時候。」

「他沒說啥時候到嗎?沒個準頭?」長青問道。

老藥子輕輕地搖了搖頭,說道︰「信箋收到了,說就這些日子來拜訪,也沒說具體日子,我琢磨就這幾天吧?」

張小花感慨,這原始通訊方式也麻煩,一封信有時候幾個月才輾轉到手,主要都靠人托帶,除此之外還有官府的驛站,有專門送折子奏書啥的,商人們用的最多的則是鏢局,這些都不是野豬島能接觸到的。

「今兒也晚了,藥子叔,還沒吃吧?到我家去,正好我張羅呢,您瞅,我抓了一些哈什蟆!」

張小花熱情地邀請,老藥子來野豬島就是孤身一人,年紀也大了,為屯里人治病啥的都不收錢,挺不容易的,近來屯里人有了收入才給藥錢。這時候天色不早了,老頭兒自個兒回去還得生火,所以張小花喊他一起。

老藥子本想拒絕,一瞅籃子里頭活蹦亂跳的哈什蟆,說道︰「好東西啊!去年老朱頭送我一些哈什蟆,現在都想那滋味呢!凝山林精氣,飲清泉甘露,食百種昆蟲,潛冰水冬眠,歷三載霜雪而成,這是咱們屯里的口福啊!」

張小花瞟了長青一眼,意思是瞅見沒,到底有識貨的人!

「藥子叔,听說這玩意補身體?」

「蛤蟆油滋陽補腎,益精強身,潤肺生津,尋常百姓沒見過,但是達官貴人都稀罕得很,可惜少,只有皇帝陛下能吃到的貢品。據說前朝太後除了吃人乳之外,就用蛤蟆油養生,所以才活了九十七的高壽。」

長青愣愣的,九十七可不低,平常人能活到七十就算是罕見了,要不怎麼叫「古稀」呢,所以在六十的時候都會舉行壽宴。

張小花則留了個意,老藥子肯定是個有見識的,王公貴族的事張口就來,他也經常講外面的見聞給屯里人听,小娃子當故事,大人們也跟听說書的一樣。

和藥子叔回屯里,長青整治那些哈什蟆,倒進桶里,然後倒一些果酒進去,哈什蟆就跟喝了酒一樣暈乎乎的,再也蹦不起來,才動手把它們弄干淨。

張小花則用溫水泡了一把曬干的枸杞和大棗,用老湯慢炖,加了一些鹽糖,出鍋時加點蔥姜末,盛在缽里的湯跟魚湯一樣亮晶晶的,香味里還帶著一股酒香,讓人食指大動,鮮美又滋補,很難嘗到的極品美味。

張小花還炸了跳跳魚,再炒了一個豆芽菜和一個蒜苗炒肉。

老藥子用調羹喝了一口哈什蟆湯,直咂嘴︰「小花,你這手藝比外頭的酒樓還要好,你要在五陵鎮開一家酒樓,誰都比不過你!」

「藥子叔,你再夸她尾巴都能上天了。」長青瞅了瞅一旁蹲著的毛猴,它尾巴可不就直愣愣地杵在那里。

張小花倒是有這樣的想法,弄一酒樓也賺錢,而且材料都是野豬島的山珍海味,不過她可不想整天待在廚房里,何況也沒那本錢,所以這個念頭暫時壓下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小島有人家最新章節 | 小島有人家全文閱讀 | 小島有人家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