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門殺手 五行門主(六)

作者 ︰ 蘭花疏影

歷代以來,為君者無不忌諱臣子朋黨,尤其是文官武將往來甚密,一時情急,竟忘了掩飾。杜承宇心思微轉,忙道︰「陳將軍將其報升致果校尉時,臣覺得此人名字听著實在陌生,為免有失,臣去了趟雁門關,了解此人素日品行及眾人口碑。方才說的那些,都是在雁門關調查得知。」

天子似笑非笑︰「杜愛卿素來忠于職守,果然不錯。就依卿所言,將劉觥奕派去金鎖關退敵。」

劉觥奕不負眾望,連著幾次大戰得勝,將北朝逼得丟盔棄甲,退回草原。連老狼主都重傷不起,最終喪命。得勝班師的劉觥奕,在殿上被先皇御口賜封麒麟將軍,幾年來,一直在幾個關隘輪守,不曾回京,招兵練兵乃至修城出征,都由他一人決斷。一時間,人人都說劉觥奕要自立為王,不听調宣。聖上耳朵里也听了不少,卻只一笑置之,將御案那些彈劾的本子盡數退了回去。劉觥奕也當真忠心耿耿,駐守邊疆盡心盡力,從未起過異心。

和平總是短暫的,慘烈的戰爭,僅僅換來了十年的平靜。為了南朝豐富的物產、溫潤的氣候,北朝的火器平夏的騎兵結合在一起,如草原上的暴風一般,直向雁門關奔襲而來。劉觥奕時任太原府守備,數日親駐關上。縱是他對戰經驗豐富,也一時想不出退敵之策。前些年天時不佳,幾大糧食產地欠收,軍糧短缺,士兵得到的糧食供給越來越少。若此時出戰,士兵體力不足,勝算極小。他始終高懸免戰牌,只守不攻。雖保得雁門關不失,卻令朝內大臣議論紛紛,只道他膽小怕戰,更有甚者說他與北朝勾結,只等耗干南朝國帑,便投誠北朝做一字並肩王。

三人成虎,縱使聖上再有心維護,也堵不住悠悠眾口,更何況國庫空虛,真的沒有本錢再浪費時間了。終于,聖上決定御駕親征,提升士氣,與平夏北朝聯軍決一死戰,早日結束戰爭。

時間定在開春的時候,那時候牧草返青,草原上的民族漸漸會忙于牛羊之事,家中需要壯勞力。思鄉之情日盛,大大影響士氣。

南朝佔盡天時地利人和,卻莫名的進行了一場規模龐大而毫無意義的進攻,士兵死傷過萬。原本人數相當的局勢瞬間被扭轉。滿朝上下愁雲慘淡,不想過了一個月,突然傳來了南朝大勝的消息,聖上班師回朝。雖是勝了,御座上那人的臉在十二冕毓的遮擋下依舊鐵青。

劉觥奕當朝被剝奪兵權,打入天牢。罪名正是輕敵冒進,致使損兵折將。士兵的家人哭喊著跪在皇城門口,呼喊著劉觥奕不死不以平民憤。

三日後,麒麟將軍劉觥奕問斬。

本朝史官對這場戰事的最後記錄為︰時,上英武果敢,奇襲平夏王都,傳謠于北朝軍中,以亂其心。敵自退,不戰而勝也。

而劉觥奕三個字,只字未提。據說,這也是聖上的意思。

曾經有一個看守天牢許多年的老獄卒,告老回鄉後,在酒醉時曾對鄉人說過,劉觥奕臨刑前夜,先皇將所有人遣開,在天牢里呆了很久,天將明之時才離開。

沒有人知道他們說了些什麼,是先皇指責劉將軍致使英魂難歸鄉,還是劉將軍乞求先皇不要為難家人。行刑的時候,台下黑壓壓一片,有哭罵劉觥奕狗賊害死父兄的,也有曾與他朝夕相處十余年的軍士送他一程的。

劉觥奕神色平靜,望著那些人,眼角然後覺得有一個熟悉的身影在離著最近的酒樓二樓遠遠望著他,他望著那個方向,嘴角微微勾起一笑,那是留在杜承宇眼里心中的最後畫面。

而現在的一切又仿佛當年自己與劉觥奕的往事重現,只希望兒子不要與自己一樣,留下永久的遺憾,這是杜尚書的願望。事關天家,也不是誰可以一力扭轉的,只希望那個人不要像劉觥奕那般倔強,尚有一絲轉圜之機。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五行門殺手最新章節 | 五行門殺手全文閱讀 | 五行門殺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