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國夫人 第五十二章 天災人禍

作者 ︰ 無計相許

那一年,天災人禍接連不斷,先是北地垟郡,江陽城等地旱極,整整半年未見下雨,地里莊稼顆粒無收,伏尸餓殍,百姓苦不堪言。

再是江南湖茳,九陀,紅州等地洪災不斷,無數人家破人亡,流離失所,難民無數。

嚴朝這幾年來征戰連連,東南海患頻頻不斷,數年來耗費金錢人力無數卻始終未能攻克,一直處于僵持階段。再說西北這邊雖是積極攻勢,但其實內里已經拖耗不起,國庫空虛已久,早已無力支撐這樣龐大的戰爭消耗了。

所以,舉國上下,內憂外患不斷,朝廷已經接連召開了數次朝議,意在御敵退兵,賑災撫民。

只可惜嚴朝積貧積弱已久再加上朝政腐敗,官吏貪污,朝堂上唐太師一手遮天,當朝天子又是個只知道貪圖享樂的主,整日流連後宮根本不管前朝政事,所以吵了好幾天也沒吵出個結.+du.論。

但是,災民們已經等不了,江南地區受洪的災眾僥幸活下來的面對面目全非的故土家園,家破人亡的事實內心慘然。當地官員府尹一方面安撫眾人說朝廷已經下撥錢款物資以供抗災,一方面又趁著這個時機抓緊時間搜刮油水,中飽私囊。

這一層層的盤剝下來,本來就不多的賑災錢糧到地方的時候已經不多,更別提人均分到百姓頭上的了。

這樣接連數月死于饑荒癆病的人反倒要比當時洪水來襲時候的人多,百姓越等越心涼,生活沒了指望便激起了其中一部分人的反抗,終于在某個大雨傾盆的晚上。

一間破廟,幾柄長矛,百十來人,掀起了嚴朝歷史上第一次民間起義,史稱——白袍起義。

口號一出便贏得各地積極響應,不過短短時日就已經有數萬之眾,一時之間內憂外患全面爆發,天下動蕩,黎民百姓,民不聊生。

因為起義地都寶郡距離華都很近,不過八百多里,朝廷震驚,立刻派兵前去鎮壓,但周圍短時間內能夠抽調的兵力著實已經不多,雖然已經略稱氣候,但當政者錯誤的低估了起義軍的實力,認為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不足為懼怕,所以認為當地守軍御敵綽綽有余,所以雖然震驚但卻並不驚慌,只是命令各部積極抵抗罷了。

但是誰料這邊起義軍一路高歌凱進,連連攻克三城已然有了勢如破竹的之感這才引起上面重視,但已然是來不及了。

皇帝已經連續兩月未曾上朝,這天也被群臣極力‘請’回了大殿,最終商議的結果便是︰從華都立刻派遣駐軍前去鎮壓起義軍,甚至連京城禁衛軍都抽去了三分之一,足可見其實嚴朝的兵力已經極度空虛。

這天陸儀下朝之後愁眉不展,皇帝太過昏庸,在今日這樣十萬火急的情況下竟也是一副漫不經心,不甚耐煩的樣子,真是讓人看了心灰不已。縱然他自己不是什麼忠臣良將,志不在保家護國,重振超綱,但卻也失望之極。

最近家事國事,事事不順心。戰爭四起,局勢震蕩,他一個文臣自然幫不上什麼忙,平日里舞文弄墨,吟詩作畫那倒還好,但若要說軍政機要,領兵打仗那是萬萬行不通的。

誰做皇帝他不在意,改朝換代也無所謂,只要不影響到他如今安逸富貴的生活就好,一輩子在官場上打拼,玩的是人心,對于官場上那些蠅營狗苟倒是知道不少,但若是說實在的除了早些年間那些似真似假的才名,其實他本人並沒什麼真才實學繡花枕頭而已。

陸夫人最近也是心煩但卻不是為了朝政之事,她一個婦道人家,再怎麼樣遠見卓識也跳不出這內宅的一畝三分地。原因就是她那寶貝女兒陸清宇,上個月陸清宇的丈夫,唐太師之子唐懷素陪太子在西郊狩獵,誰料那馬不知道受了什麼驚,當時就發瘋一樣的狂奔頂撞,唐懷素本就是個文人,騎射之術算不得精通,三兩下就被摔下馬,好死不死頭給撞在石頭上了,一身上下更是多出骨折。

唐太師在朝堂上呼風喚雨,這唐懷素是他的獨子自然是寶貝萬分,當即就叫來太醫診治,但直到把太醫院的人都過了一邊篩子,唐懷素的病情仍然沒有好轉甚至更加惡化。

當天晚上人就不行了,太醫院院首素劉仲謀生性清高,素來看不慣唐太師的驕橫跋扈,但人命關天也來了,只是看了一眼就斷言︰「令公子傷勢太重,唯恐不治,太師還是做好心理準備吧。」

這話真是一點都不客氣,當即氣得唐太師一個倒仰,但這華都恐怕也找不出比劉仲謀醫術更好的人來,于是盡管心中恨極,但面上仍舊懇切,求劉仲謀出手相救。

劉仲謀的脾氣一向是冷言冷語,唐懷素傷勢太重已然是藥石罔效,他又不是什麼通天的神仙能夠起死回生。

果然,唐懷素還沒成果天亮就一命嗚呼了,這下自己好了,一時之間華都之中最為權勢的唐家痛失愛子,而陸清宇也成了辜負。

真是天可憐見,這才成婚多久?陸清宇听了消息當即就哭暈了過去,她這太平日子才過了多久竟然就出了這檔子事兒,如此妙齡就成了寡婦,這以後日子可怎麼過?

瞬間,天堂地獄的距離也不過如此了,她一生順遂得意得緊,自幼就是嬌生慣養的豪門小姐,長大之後嫁的也是當時數一數二的權勢之家,作為豪門少夫人,呼風喚雨雖說不上,但春風得意卻是毋庸置疑的。

如今唐懷素死了,她還有什麼指望,在這個世道女子一生都要仰望男子而活著,這下可真是要了她的命啊。

正所謂,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

她甚至沒能夠給唐家生個一兒半女,這下子唐懷素人一走,她還怎麼在唐家立足?

為了這件事陸儀和陸夫人最近都愁得不行,陸清宇是陸夫人的心頭肉,按照嚴朝律法,若是出嫁女在丈夫去世之後無子的情況下,征的婆家的同意是可以被娘家接回去的並不影響再嫁。

陸夫人是不忍心女兒年紀輕輕就守寡而陸儀卻見自己女兒嬌美動人若是在深閨之中默默凋謝著實也覺得可惜,心中也想的是接回來若是以後時機成熟再為她擇一門體面的婚事。

不管怎麼說,兩人的想法也是殊途同歸的。

但問題的關鍵是如何才能將這話說出口,唐太師這才剛剛痛失愛子,如若現在就提起這事兒未免太不近人情顯得頗有那麼幾分落井下石的味道,正當陸儀左右為難的時候,唐太師處理好兒子的喪事之後卻主動上門,這讓陸儀受驚不小。

唐太師此人心機深沉,老奸巨猾,但惟獨對獨子萬分疼愛,如今愛子去了,對于兒媳婦的事也有自己的打算。

陸儀雖然是個牆頭草,但畢竟身居高位,屬于天子近臣,內閣佐治,當初聯姻也確實有那麼點門當戶對的意思。但如今自己的兒子已經不在了,陸儀又是個再精明虛偽不過的主兒,做個人情也算是全了當初姻親的情分。畢竟,自己的兒子都不在了,要那陸清宇來做什麼,做個順水人情也方便以後拿捏陸儀。

陸儀听得唐太師的話不禁有些喜出望外,沒想到自己在這邊踟躕著不知道該怎麼說出口,他竟然主動提及,便連忙道︰「此時端看太師如何決定,下官沒有異議。」

唐太師捋了捋胡子,道︰「本官命不好,老來失了獨子,雖然內心悲慟,但也不想耽誤清宇青春。只是我那兒子剛走,他還在世的時候與清宇夫妻和睦,感情甚篤,想來也是舍不得的。若是現在就讓清宇回府他地下有知想來也是舍不得的,所以我想多留清宇幾年。」

唐太師的話說的委婉,陸儀是何等的精明自然听出了他的意思︰讓陸清宇為唐懷素守夫孝三年。

三年過後再由陸府接回,若是嫁娶,再無關系。

陸儀仔細思量了一下便答應了,一來唐太師素來心狠手黑能夠屈尊降貴做出這個退步已經不容易,若是唐家不同意陸清宇回陸府,那他也是無法的,還不如就這樣順水推舟,大家面子上都好看。二來三年過後陸清宇也還才雙十年華算不得太晚了,再說了守滿夫孝說出去名聲也好听。

左右權衡之下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陸儀滿意陸夫人雖有些不舍但也只能默許了,這可就苦了陸清宇了。

嚴朝守孝是非常嚴格的,必須白衣筎素,不沾葷腥,生活上一切從簡,每日都需要焚香禱告,雖然是在家中但卻也如同尼姑庵無異。

陸清宇嬌養了一輩子哪里受過這樣的哭,幾天就受不了了對母親訴苦,但陸夫人也是無法,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她哪里有說話的立場和余地啊,只能細心的安慰女兒要忍耐。

見到求助無門,陸清宇也死了心認命了,只是夜深人靜的時候想起來難免有些難受,沒想到曾經陸清嘉所過的生活如今也會在自己身上重演。雖然家中富麗堂皇,但卻還是抑制不住內心的淒涼。

她對唐懷素本來就沒什麼感情,當初看重的也不過是對方的家世罷了,所以唐懷素意外去世,她確實傷心但卻也只是為了自己以後的坎坷和擔心。

有些時候難免會想,如果當初她堅持嫁給陳巘,那麼現在又會怎麼樣呢?

上次見到陸清嘉她容貌昳麗,風姿綽約,一副沉浸在愛情中的小女人模樣,渾身上下都有種奪目的光彩,可見她婚後生活應是不差。

陳巘雖然家道中落,但人品貴重,形貌無雙,才華橫溢,縱然暫時窘迫但終有出頭之日,自己若不是當初鬼迷心竅,定然不會是如今的情狀。

陸清宇想到這里心里難受極了,待到回過神來才發現自己寫下了滿滿一篇字,上面只有重復兩字——雲昭。

心,亂的不成樣子。

************

清嘉可不知道陸清宇現在對自己的復雜心思,現在世道亂的很,她只是守著自己的清靜日子。自從知道都寶郡爆發了起義之後,她甚至連門都不出了,地里有自己種的蔬菜,還有一些雞鴨,小米和面粉她早早的就備下了,若是省著點吃可以堅持好幾個月,她精心的計算著自家的每一筆花銷,每一種可能發生的意外,盡可能的把最壞的情況降到最低。

但縱然是這樣的小心翼翼,但這般恬靜的田園生活終歸還是被打破了。

原因是那一次,村北的小貨郎趙寶生突然害了病,高燒不退,身上出現了許多的紅斑,嚴重的地方已經潰爛,待到清嘉趕過去的時候他已經陷入了深深的昏迷。

清嘉一听這樣的狀況再聯想到趙寶生四處走動,當即用藥包捂住自己的口鼻,身上各處也包裹嚴實,這才上前一看,當下驚駭︰

瘟疫!!!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嘉國夫人最新章節 | 嘉國夫人全文閱讀 | 嘉國夫人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