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春緣 完本,說些心里話

作者 ︰ 錦書常青

對不起,這本書又一次以這樣的形式完本了,我很羞愧,也很無奈。

開始的躊躇滿志,伴隨著時間的流逝,總會變成應付了事。不可否認,我的心里是熱愛寫作的,不然,我也不會在明明有那麼多賺錢的途徑的情況下,偏偏選擇了寫作。

可是,我還是要說一聲很抱歉,我讓自己失望了,也讓讀者失望了。

我是上班族,只能利用下班時間碼字,可是,上班累了一天,有時候下了班,只想好好休息,根本不想碼字,但是,網文又不同于傳統文學,也不同于短篇小說。

斷更,這是網文圈的大忌,我不敢斷更,只能逼迫著自己胡編亂造。而且,我手速又渣渣,基本上一個小時只能碼上一千五百字,也就是說,規定的上架後必須日更四千字,這就意味著,我必須利用晚上三個小時甚至在卡文的時候,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完成。

因為碼字,我不敢有任何娛樂活動,我不敢上網瀏覽網頁,我不敢去看電視劇電影,因為,我要碼字,我不能斷更,斷更是一種我自己都無法原諒的行為。

我真的很累,尤其是自己辛苦寫出來的東西根本沒有一個人看的時候,那種感覺,真的很難受。手指累,脖子累,心更累。

其實,我完全可以繼續這樣寫下去,就算沒有一個人看,好歹也有全勤不是?但是,我覺得,一本沒有任何人認可的書,我繼續寫下去,費盡腦力寫大量字數,除了那點可憐的全勤,我還能得到什麼,而且,說實在的,如果用一個月碼字的時間,用來做別的兼職,我也能掙到六百塊錢以上,而且還會比碼字更輕松,我覺得再寫下去,實在沒有意義。

我知道,訂閱慘淡,我自己也有很大原因,畢竟,我在文中摻入了分量不少的不討讀者喜歡的情節,所以,上架之後,訂閱寥寥,甚至可以說,幾乎沒有訂閱,都是我活該。

我又一次想到了寫作的意義,自己是不是太過追求寫作帶來的成就,而忽略了寫作本身呢,也許是的,我覺得自己的思想已經禁錮了,我需要開放自己的思想。

一個寫書的人,如果只是埋頭寫書,一點不接觸外界,他是寫不好書的。

我不知道這句話對別人是否適用,但是對我而言,是非常適用的。我不記得我多長時間沒有認真品讀一本書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什麼都在加快速度,吃飯快,走路快,電視劇電影都恨不得快進著看完,這個喧囂的世界,似乎唯獨少了一份慢慢的腳步,駐足的留戀。

我覺得,自己真的不能這樣下去了,一本寫不好,切了,不做反思,只是按照以往看過的小說,那些老掉牙的套路,自己加以調整修改,然後粗制濫造出一份套路的大綱,一堆套路的台詞,其最終結果只能是撲街,只能是沒人看你的小說。

因為,同樣的題材,同樣的情節,早已經被大神小神寫爛了,自己卻拾人牙慧,想要推陳出新卻不能,只能東拼西湊著各種爛大街的梗,雜糅到一塊,雖然自己寫的很辛苦可,但是讀者根本不買賬,有些可能根本不看,有些瞟一眼,覺得俗不可耐,然後扭頭就走。身為作者,不,身為撲街的我,企圖用這種眾人皆知的爛梗吸引眼球,真是痴人說夢。

再看自己寫的這兩本書,自己都不想讀第二遍,何況讀者呢?劇情拖沓,情節陳舊,毫無新意,主線不明。這樣的一本書,試問,怎麼可能會有訂閱,要真是有了,反到奇怪了。

不只有一個讀者說過這個問題,我一直想著在後文改進,可是,我發現,我沒有時間啊!

我很佩服那些碼字到兩三點的作者,他們也不是全職碼字,他們也有自己的工作,但是,因為熱愛,他們一直堅持,一直在不停的碼字。

相比而言,我不是一個合格的作者,但是,我還是對寫作放不下。

不想再說寫作多麼辛苦了,這個問題,很多人已經說了很多次了。沒有任何行業是容易的,尤其是一個人除了本職工作,堅持利用休息時間碼字的時候,就顯得更不容易了。

痛定思痛,我覺得,我不能這樣下去了,我覺得我是時候好好規劃一下自己的寫作了。

基本上,這兩本書耗費了我大半年的時間,然而,我卻沒有什麼收獲,因為,一本陳詞濫調的書,根本不會帶給作者很大的愉悅感,反而是每天必須要完成的碼字任務,壓得人忘記了寫作的本質,只想著怎樣胡編亂造,寫完四千字了事,再沒有時間去想更多。

想了又想,我決定,暫時放下小說,我應該多出去走走,我不能再這樣悶著自己了,實在是太費勁了,我需要走進生活,多多觀察身邊的人和事,生活本來是很美好的,寫作本來也是很美好的,可是不知什麼時候起,自己竟然這麼懈怠了,麻木的為了寫作而寫作。想不出情節,只好摻入自己都看不下去的那些爛大街的梗,只是為了完成碼字任務。

世間喧囂,我需要靜下心來,在一個午後,暖陽透過窗子的時刻,我手捧一卷詩書,坐在藤椅上,手指慢慢劃過帶著墨香的文字,用心感受著文字給人帶來的心靈的洗禮。

多讀一些書,多出去轉轉,世界如此美好,我們風華正茂。

生活需要刪繁就簡,也需要一些禪意,需要去感悟生命,在這里,我向大家推薦一本書。

一行禪師所著的《故道白雲》,一行禪師沉穩迷人地講述了佛陀80歲的完整一生,佛法的起源與奧妙,就這樣在您面前徐徐展開。在本人看來,書中有太多字句可以帶給人生命的感悟,讀佛陀漫長而短暫的一生,也是在研讀鮮活的生命。無論你信仰什麼,在書中,你定會領悟到生命的真諦。

我們只需要張開眼楮,便可以看到我們本身就是解月兌與覺悟。有生,便有死;有起,便有滅;有聚,便有散,怎可能會有生而不死?有起而無滅?有聚而無散?有了理解,我們才可以去愛,當我們了解一切,所有痛苦也就可以消解,真正解月兌之道其實就是了解之道。(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錦春緣最新章節 | 錦春緣全文閱讀 | 錦春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