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來望思 第四百五十一章 史上第二個漢奸

作者 ︰ 婉逸含笑

不過奴隸販子們也看到了商機,跑來和張騫商量這個事情,張騫便跟他們說只需要身強力壯,和年輕可生育的女子,還有就是小孩子。只要送過來,價錢什麼的好說。

同時告訴他們,有什麼糧食啊皮毛啊什麼的,也可以一起送過來,量大從優,保證價錢合適。

雪晴還是覺得這次聯合國大會開走樣了,說來說去還是展銷會那點事兒,就算是上檔次一點,也就一個廣交會或者糖酒會的級別。真是一群沒見過世面的土鱉。

會開了幾天,除了周圍尤其是南邊的幾個國家表示旗幟鮮明的支持雪晴願意出兵來幫助抵抗匈奴,其他人基本上是模稜兩可的態度。

因為那些國家在南邊,與其說匈奴對他們有威脅,還不如說是雪晴對他們的威脅更加的大。

西域還在推諉扯皮加上做生意找對象生孩子,大漠之北卻是戰雲密布一觸即發。基本上匈奴人已經確定漢軍分做兩路大軍奔著王庭來了,匈奴人心惶惶,幾百年來,只有匈奴人打別人,而被別人追回家里來堵著門打卻是頭一回,能不慌麼,開玩笑。

大單于在金帳中的沙盤旁邊仔細的思考著破敵之道,那沙盤顯得很粗糙,比例尺嚴重的不對。山川河澤的形態沒有一個是正確的,但好歹有個大概的雛形,讓大單于思考起來不至于那麼抽象。

自次王阿胡兒或者說是曾經的大漢陟安侯趙信大家更熟悉一些。在一旁指著沙盤訴說著自己的對敵方略︰「大單于,依我之見,任你千路來,我只一路去,咱們匈奴人的聚集地,即便是王庭也沒有完備的城防,所以死守王庭的想法是錯誤的,咱們只有以動制動,咱們的騎兵只有撒出去在野外和漢軍決戰才有效果。大單于,不要在乎王庭的這點家當,咱們是馬背上的民族,只要有馬的地方就是咱們的家。」

趙信的最後一句話說道了大單于伊稚斜的心坎上,但他心中所想的和趙信完全不是一個方向。而是在考慮西域這個地方到底怎麼樣,若是搬家就能保存實力,那又何樂而不為呢,雖然伊稚斜平時對手下人宣稱漢人都是讀書讀傻了的人,但其實自己也常常關起門來仔細研究孫子兵法,研究來研究去,就一個理論,如果能不打的話,就不要打仗,只要不打仗,就鐵定不會輸的。

伊稚斜大單于原本對這個理論嗤之以鼻,怪不得大漢百年來一直消極抵抗,從來沒有對匈奴造成威脅。原來都是看這種書看出來的。

但事到臨頭,伊稚斜才發現這個道理是說的很對的,只要不打就不會輸,到西域同樣可以作威作福。西域人沒有高牆深池,雖然草場不夠多,但也夠放牧了。打不過漢人還打不過西域那些人麼,都是被咱們打怕了的人。

伊稚斜大單于轉身坐回了自己的位置,杵著右手緊握的黃金權杖,伸出右手抓起了桌子上那用大月氏王的頭蓋骨做的酒器,淺啜了一口,仔細端詳著這塊骨頭,回想起當年大月氏王的哀嚎。看也不看趙信的說道︰「他衛青和霍去病既然敢千里迢迢的來這兒,你覺得他們怕和你在野外正面遭遇麼?連這點心理準備都沒有,他們會來麼?」

那一瞬間,趙信仿佛看到了大將軍衛青運籌帷幄的模樣,也看到驃騎將軍那霸氣縱橫的千里馳騁。一時之間,竟無力反駁。

伊稚斜擺擺手道︰「你先下去加緊收攏周邊部族的軍隊吧,讓本大單于再想一想。」

趙信將右手捂著心口,朝著大單于深鞠一躬,朝後退兩步,才轉身走出了大帳。

一個太監端著酒壺走了進來,輕手輕腳的走到伊稚斜大單于身邊,將酒壺中的馬女乃酒給倒入大月氏王的頭骨之中,那頭骨本來就是白生生的顏色,常年被馬女乃酒滋潤,居然有一絲晶瑩剔透,讓太監每一次看到它,都頭皮發麻。

大單于瞥了一眼倒酒的太監道︰「中行其,你到匈奴多少年了?」

原來那太監就叫做中行其,中行其躬身道︰「回稟大單于,奴才到打匈奴已經十五年了。」

大單于閉上眼楮道︰「本大單于,十分的想念你的叔父,他是本大單于最信任的謀士,和肱骨之臣。」

中行其躬身道︰「奴才也想念叔父。」

大單于笑道︰「你的叔父為宮中的人所排擠,被文皇帝派遣的和親隊伍帶了過來,發誓要用畢生時間來支持匈奴抗擊大漢。就連本大單于之所以能登上單于之位,又是我打匈奴最了解大漢的人,那個趙信,實在是不可靠,天下還有這種人,叛逃都能兩次,本大單于也是苦于手下無人,所以才只能倚重于他。」

中行其小聲說道︰「大單于容稟,我家一貧如洗,叔父大人為了奉養父母,照顧我父親。所以才屈辱的做了宦官。指望能飛黃騰達,使我家能夠生活下去,誰知卻被排擠到打匈奴,一輩子再也聯系不到家里人。後來漢庭知道叔父在大單于賬下效力,居然遷怒我們家,將奴才也抓緊未央宮做了宦官。奴才和叔父一樣,對大漢有不共戴天之仇。願和叔父一樣為大單于結草餃環,鞍前馬後。」

大單于伊稚斜點點頭道︰「恩,你的忠心,本大單于是知道的,可惜現在打匈奴風雨飄搖,前途未卜啊。」

那中行其小心翼翼的道︰「奴才有些意見,大單于不介意的話,能否允許奴才說出來,若是不中肯的話,還請大單于不要怪罪。」

大單于有點煩,擺擺手道︰「你和你那叔父都是一個德行,有什麼話直說就是了,這兒有不是漢庭,說句話還要小心翼翼的,就不能灑月兌一點,有什麼說什麼麼。」

中行其躬身道︰「是,大單于您想過沒有,為什麼數百年來,漢人從來沒有到過漠北。即便是秦始皇帳下的蒙恬,漢高祖麾下的韓信。都沒能過來。」(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歸來望思最新章節 | 歸來望思全文閱讀 | 歸來望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