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盡隋塵 四十六、風雨瀟瀟情(三)

作者 ︰ 許紹清

四月初九是個好日子,宜嫁娶,久不辦喜事的皇宮到處張燈結彩,龍吟細細鳳鳴森森一片喜氣,嗩吶尖細高亢的聲音響遍宮中每一個角落。深受皇上喜愛的永昌公主穿著鮮紅奪目的嫁衣,蓋著龍鳳呈祥的喜帕在喜娘的攙扶下上了花轎。

楊的婚禮由元妃一手操辦,皇後好不容易從楊手中拿回的權利,最終還是被元妃與嫻妃兩廂分配,宮里的格局也不過就是從原來的四角俱全變成了三足鼎立之勢。

綿延數十里的鮮艷紅綢宛如簇簇跳動的火苗一路燃燒到了駙馬府,響徹十里長街的鞭炮聲中,駙馬薛衡儉春風滿面的迎著佳人回府拜天地。朝中百官紛紛前來祝賀,門前唱喏的管家,嗓子都喊啞了,接過的賀禮堆積成一座小山。

晚上皇上親自下令在宮內大擺筵席,席間歌舞不斷,艷女嬌娃彩袖頻揮,一片盈盈水目帶走的又是誰的心W@。

「今日朕特意給永昌辦這個喜宴,願他們夫婦從此同心同德,百年偕老。」皇上,皇後率先飲酒。

一旁的黃守全眼尖的將皇上的酒杯斟滿,只有他知道酒壺中裝的並非醇香美酒,而是淡而無味的茶水。

楊憫經過前次中毒大病一場,身子骨早大不如前,太醫一再叮囑要以調養為重。但是身著明黃大氣的龍袍沉坐在龍椅之上,萬里河山在握的天子之威不經意間就凌駕于眾人之上,群臣拱手低垂。年幼的九皇子倚靠在皇後腿邊,滿眼望去俱是束著的高冠。自己的皇兄們也斂氣往日的鋒芒,恭敬的站在階下。

「恭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祝公主與駙馬同心同德,百年偕老。」作為臣子的祝詞永遠都就謹記著有一道尊卑的門檻。

這樣的婚禮盛大隆重,舉國矚目,皇親國戚,高官貴冑無一不攜重禮慶賀,天子賜宴更是風光無限。楊再有不滿也不得不在弟弟的笑意全無的目光中笑容美滿幸福的維持著皇家的顏面,想見的人依舊沒有到場,滿場邀飲的人聲中听不到那個聲音。

如花的笑顏下滿心的苦澀,為何無論前世今生,你都不會是我生命中真正的另一半。為何三生石上偏偏在最重要的地方寫了錯誤的名字。

記得楊沐去蜀州的前夜,她不顧身體的孱弱,獨立在院里風中,只為等一句話。

「你心里有我嗎?」。

「有。」毫不猶豫的回答,安心的答案。

如果沒有下一個問題該有多好

「那她呢?」

兩人心知肚明的那人,楊沐幾度不避嫌疑的暗中違背聖意,從宮里幫她給宮外送東西,那些東西給誰沒有人知道。

「我不知道,自從她在王府落水後,總是不由自主的想她,舍不得她受丁點的委屈,不放心她一個人在這里內掙扎,我只是想保護她而已。」

楊心中數十年建造的高牆瞬間倒塌,原來不僅僅是面貌相似,連心也是如出一轍。

三呼萬歲的聲音如一道浪潮以太極殿為中心擴散開來,遠離太極殿的未央池畔,宇文硯舒沒有去參加宴會,而是遣開旁人獨自坐在亭中自斟自飲。遠遠地听到前殿的簫聲琴音漂浮在水面上,被水面粼粼的波光漾開,似乎很遙遠又似乎就近在耳邊,一邊喧鬧浮華,一邊簡單清靜,好似兩個不同的世界偶爾產生的交集。

之前傳聞被刺客嚇的病倒在床的楊,其實根本就沒有病,不,也不能這麼說,只是她的病並非驚嚇所致,而是人為之因。

她在自己每日所服用的湯藥中做了手腳,干燥的白曼陀羅花,少量的服用會讓人脈象虛浮,不時陷入短暫的昏迷,看起來就像受了驚嚇所致。但是這種草藥卻對身體有害,若是劑量沒有控制好,還會影響到她以後的子嗣。楊為了楊沐也算是機關用盡,但是自從那日後,楊沐被派往屬地勘察,直到她出嫁也沒有在紫苑現身。

清風徐徐的在亭中旋轉幾圈離去,帶來些許的寒意。桌上擺放著幾碟模樣精致可愛的糕點,一壺「醉仙釀」,兩只酒盅,一只倒滿了酒放在桌面上,溢出來的酒盈盈的高出杯身幾許,欲落未落。宇文硯舒拿著酒杯,向著對面不存在的人頻頻舉杯示意,一杯接著一杯的飲下肚。

只有看著別人熱鬧的時候才會發覺自己形影相吊的孤寂,在這樣的一個朗月清風的夜晚,居然連一起喝酒的人都找不到。阿璘跟著大軍去了邊疆,不知何時才能回來。哥哥作為前朝臣子,禁足踏入**,兄妹倆雖然同樣呼吸京城的空氣,卻難以相見。

皇上似乎有意將她禁足與**一般,宮內的侍衛太監不約而同的在她的腳步即將踏出宮門的時候,發出那句討厭的聲音︰「郡主,請留步。」

今日是楊大婚,也便是曲戀瑾大喜。前世的閨中密友,今生是重歸于好的故友之交,還是從此短兵相見的對手?誰能說的清楚,剪不斷理還亂的不只是愛情,還有友情,它們不像親情有著血緣的牽絆,割舍不掉。男人的情誼可以是豪氣沖天的惺惺相惜,也可以是酒逢知己的秉燭夜談。而女人的縴細敏感把那份看不見模不著的情意化成千絲萬縷的蠶絲垂吊著兩端,是結是劫總在一念之間。

「皎皎明月風波影,醉倚獨闌數夜寒。」驀然一個清朗的男聲從亭側的樹木掩映的曲徑上傳來,轟走了宇文硯舒心底徘徊的孤單惆悵。

宇文硯舒不用回頭就知道這個跟她一樣逃席的人是誰,這麼舉國同歡普天同慶的日子,還有這份踏月吟詩的閑情雅趣的人,除了楊言這個不戀權勢,瀟灑紅塵的皇子,不做二人想。

「相請不如偶遇,六殿下可否賞臉。」宇文硯舒笑盈盈的偏過身,舉了舉手中的酒杯。

在江南流連三月未返的楊言,此次為了楊大婚特意從那桃嬌李艷溫柔水鄉趕回。席中看到又是那一張張一模一樣的臉,心生膩煩,趁著眾人不注意,從偏門跑出來透氣散心。

「有何不可,也就只有妹妹好雅興,選在此處飲酒,既可借絲竹映水之聲,又能免于他人打擾。」楊言毫不客氣的坐在對面,捏起一塊芙蓉糕細細賞玩。

宇文硯舒揶揄道︰「誰說無人打擾,我眼前是何物?」

「哈哈。」楊言受了宇文硯舒奚落也不見惱,爽朗大笑︰「那可是本王打擾了,本王自罰一杯。」

河面的粼粼波光倒映在他的眼中,煙波千里的三月江南明潤了他笑顏,明亮的宮燈照出了地上斑駁陰暗的樹影婆娑,卻給他的臉添了一層柔和,宇文硯舒終于覺得光風霽月是用來形容一個胸懷坦蕩的人。

久坐枯飲無聊,楊言把此次江南游行細細的講來,千里柳堤的詩情畫意,明花淨顏的秦淮風光,就連河岸邊縴夫的號子在清澈的碧水中都讓人心醉柔腸,楊言不愧是皇家出生,即使不屑于官場周旋,卻不妨礙他妙語連珠的說辭。

「江南的杏花開的早,白里透著淺淺的緋色,我特意去了杏花園,成片成片的柔白色三五團簇的俏立在枝頭,還有許多蜜蜂嗡嗡的在其中飛舞,對了,這次我帶了幾瓶新鮮的杏花蜜回來,明日讓人給你送去,據說女子多食可以美容養顏。」

楊言倒是大方,隋朝的養蜂技術還不夠成熟,每年采得的花蜜數量有限,還要先作為貢品獻供給天子之家,可以說有價無市並不過分。

宇文硯舒沒心思想到這一層,她的心被楊言之前對江南的描述所吸引。前世的石奕真是個地地道道的金陵人氏,世世代代住在那里,哪怕是經歷了可怕的屠城,他們家也是為數不多的土著。如今听楊言這麼一說,反倒勾起了她的思鄉之情,可是她的家鄉在千年之後,那里有鱗次櫛比的高樓聳立,有著先進便捷的高科技技術,即使經度緯度一樣,跨越了時間的長河也找不回家鄉的味道。

「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畫船听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宇文硯舒低低的吟唱著唐代詩人韋莊的《菩薩蠻》,一首看似寫景卻充滿著濃濃的思鄉之情的小詩。

淺唱低吟般的呢喃,在偶爾經過的夜風中時而清晰,時而纏綿。

楊言的心還沉醉在杏花煙雨,小橋流水中。宇文硯舒的思緒卻飛到那無法回去的故鄉,時間斬斷距離,卻斬不斷思念的翅膀。

兩人同坐在一處,卻久久不語,似乎只為了在這樣一個夜晚有一個人相伴。皎潔的清月斜滑過天際,搖搖欲墜的掛在一團濃黑的樹梢。

宇文硯舒突然高舉起手中的酒杯,傾斜,一道水流彎成一道剔透的弧線灑在泛著灰白的地磚上,澆出一塊比影子更深的痕跡。

「我听說前幾日你去了冷宮拜祭舒妃,以後還是謹慎些好,畢竟是廢妃,免得落人話柄。」

「為什麼,我只是總覺得淑妃娘娘的死因不簡單?」

絕對不是單純的失火,沈惠舒在**冷寂這麼多年,但是江南沈家卻沒有因此而受到牽連,這中間彎彎道道引人猜測。

「**中哪有那麼多的為什麼,你若想平安的在**這幾年,便做個凡事不問不听不管的人,以後出了這里還不是天高任鳥飛。」

楊言忘不了初見時她的囂張與大言不慚,這樣的性子即便有皇後的照拂,有兄弟的幫襯,在滿地荊棘的**也會不小心將雙腳刺得鮮血淋灕。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緣盡隋塵最新章節 | 緣盡隋塵全文閱讀 | 緣盡隋塵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