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門春秋 第八十九章 傻帽

作者 ︰ 陌棗

陳敘記得,在靈卉剛剛出生的時候,他也曾小心翼翼地抱過她,軟軟的,紅紅的小肉球,包在大紅織錦的襁褓里,就像那荷花瓣兒,香噴噴的,又說不出得好看。

後來和她母親吵架,他就不再去她母親的院子,可怎麼也想不到,她母親回了一趟娘家之後就沒再回來。

他自小就是神童,早早地名揚天下,當世大儒都願意和他切磋學問,所有人都斷定他的前途一片光明,那麼摧枯拉朽的輝煌,即使他身為閣老之子中了狀元也沒有半個言官敢上書質疑他的學識。

他的前半生就在天之驕子的康莊大道上唱著高歌一路大踏步前行,他從來沒想過這世上有什麼不可戰勝的事,直到柯敏死去。

那天涼國公府出了大事,柯敏卻遲遲不歸,他很是擔心,派人去找,一無所獲,柯敏失蹤的那幾天,他都沒合眼,甚至怕這女子趁亂出走了,遠遁江湖。

後來他們在涼國公府後院的廢井里發現了柯敏,他怎麼也無法相信,那麼堅毅果敢的女子,竟然會選擇自盡。罪不及出嫁女,她還有靈卉,即使有一線生機也該選擇活下來呀,是什麼原因讓她非自盡不可?

他想了很久很久,怎麼也想不通,最後他不得不承認,柯敏對他毫無信任,覺得涼國公府覆滅,他便不會再和她做夫妻了。

他何等聰明,當然了解柯敏對他的感情。從一開始就了若指掌,甚至以此拿捏她。她是多好強的人,為了他向他母親妥協。對妯娌親眷讓步,他得到了想要的安寧環境,卻獨獨忽略了她的感受,也許就是經歷了他一次又一次的擺布,她的信心悄然耗盡了。

在那樣的關頭,在對他失望透頂的情況下,雷厲風行的做派成了她的催命符。他追悔莫及。

為了這個,他消沉了好一陣子,甚至至今都沒振作起來。他總覺得,不見她們,她們就都還好好的,柯敏還是那般。一眼都不肯看他。一句話都不肯和他說,那樣僵持著雖不舒服,起碼人還在呀。

只是他萬萬沒想到,一時的逃避,險些鑄成大錯。

好像有什麼滾燙的東西從陳敘的眼角滑落,他覺著自己似乎是病了,喉嚨疼得冒煙,陳敘雙手托在孩子肋下只覺得雙臂重若千鈞。靈卉似乎不太舒服,小嘴一扁哇地一聲哭了。急得陳敘滿頭大汗。

秀蓀趕緊叫任媽媽把孩子接過來,陳敘卻不願意放手,在任媽媽的幫助下調整姿勢,又見任媽媽在孩子背上拍了幾下,靈卉就安靜下來,乖乖趴在他肩膀上。

陳敘覺得半邊肩膀連同脖子都麻痹了,絲毫都不敢動,生怕女兒又不舒服了。

任媽媽是有經驗的人,一看就知道陳敘太過緊張,勸陳敘放松一下,手中托穩就成。

陳敘試著照做,動作還是僵硬。

抱孩子這事兒需要日常練習,他這麼手忙腳亂也是活該。

秀蓀趁機提議,要麼讓靈卉跟爹爹一下午,晚上再送到內院來。

陳敘絲毫都沒有猶豫,欣然應允。

秀蓀叫了水榭里候著的丫鬟媳婦子,一群人浩浩蕩蕩簇擁著陳敘父女往外院二老太爺給安排的住處而去。

秀芷秀芸和秀芊就留在了水榭里。

秀蓀也只送到了垂花門,囑咐任媽媽要小心伺候著,便帶著小喜鵲回轉。

有的時候,心里不是不牽掛,只不過近鄉情怯,就差踏出那第一步而已。

柯敏呀,你在天之靈,記得保佑你閨女哈。

秀蓀和小喜鵲上了抄手游廊,往小二房院子門口的水榭去。

堪堪過了轉角,走廊盡頭柱子後面晃出個人影,再熟悉不過了,那人仿佛就在這兒等她一般,往她的方向過來。

秀蓀余光一瞟,頓覺不妙,左右瞧了瞧,一邊兒廊子外是郁郁草木,一邊兒是粉牆什錦窗,她就算是掉頭逃跑也來不及,還把自己弄得很狼狽。

對面的人步子那麼大,不緊不慢的,每一步都壓在她心頭,仿佛一切盡在掌握,干什麼都是徒勞。

秀蓀只好放緩了步子喘勻了氣息,算準了距離,在兩步遠外福了福,道了聲「表哥。」

接著也沒做停留,垂著眼簾,輕挪蓮步,繼續往前走。

「你好呀,招弟小姐,這回不叫大叔啦?」

低沉好听的聲音如流水潺潺淌過耳畔,透著濃濃的戲謔,秀蓀不理,往前走了兩步,腳步一僵,有條鋼鐵一般的手臂橫在她鼻尖前一寸的地方。

廊子下正是一片陰涼,他穿著件靛藍色素面潞綢的直裰,袖口的綢緞上浮著一層靜謐的微光,窄窄的袖口顯得那條手臂格外修長有力。

他松松平伸著手臂,隨意握著空拳,另一條手臂背在身後,身姿格外挺拔。秀蓀想著,這個姿態遠看興許就如那黃山上的迎客松,雍容大度,剛中帶柔。

偏偏,那袖口處露出小半截白綾緞中衣,朝上脈門處正巧若隱若現小半片竹葉,翠綠翠綠的,格外扎眼。

僅僅她看見的那小半截就換了三種顏色的線。

秀蓀盯著那指甲蓋大小的小半片繡花,粉女敕女敕小嘴緩緩撅了起來。

她差點忘了,年前寧晉曹家的姑娘就進京了,都說有錢沒錢娶個媳婦好過年,這廝……應該娶過媳婦了吧。

莫名地,秀蓀心底有股苦苦的委屈翻了上來,直頂得她胃痛,這人,除了會欺負人,還會什麼呀。

「招——弟——」

秀蓀打量徐景行中衣袖口上那半片繡花的當口,徐景行也同樣打量著秀蓀。

他的視線居高臨下,第一眼注意到的是那滿月般圓滾滾的小臉,相比半年前,這小姑娘長高了一點點,原本瘦消羸弱的小身板似那黃河邊的羊皮筏子,被吹起來了,鼓鼓囊囊的,皮膚也跟著白淨透亮了。

當時看她小猴子似的,他便以為她只有五歲,最多六歲,如今才知道她真實的年齡已經快八歲了。

要論懂事程度,七八歲的小孩與五六歲的小孩相比,可是有質的飛躍。

那麼,當時她的那套依照話本子情節救他的說辭,就根本是信口開河。

誰信誰是傻、老、帽。(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閨門春秋最新章節 | 閨門春秋全文閱讀 | 閨門春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