鸞翔九天 第九十九章 憶昔伏羲兮問天意

作者 ︰ 雲城九少

千年前中州大亂時,雲陽第一位先祖在那一戰中所展現出的通天神力,直接奠定了雲陽後世千年,在中州大陸長盛不衰的不凡地位。

只是,那次大戰之後,中州一直處于相對和平的狀態之中,天道輪回更替自然,並未有什麼毀天滅地的物事出現。

再加上雲陽一脈因為後代驕傲于先祖的功績,也逐漸松怠。

到了最後,雲陽後人對于伏羲鼎只是一個概念上的認知,那些傳說中的力量,卻是從未得見。

估計就連檀越本人也不知道,伏羲鼎實際有著多麼強大的力量,更不知道這只有一個酒壇那麼大小的伏羲鼎,內壁上竟然有這麼高深貴重的東西存在。

想來也是,多年來,伏羲鼎一直被用于毀滅神識,它的厲害之處讓人聞風喪膽,用于固魂之處卻是鮮為人知。

而檀越死馬當作活馬醫,根據那些古籍的記載為她鍛造魂靈,因為是這麼些年來第一遭,所以救治鸞歌的過程也是他不斷試煉的過程,但是只用了十年,也對得起他雲陽三百年來最聰慧山主的名聲。

但是話又說回來,若不是第一遭,按著伏羲鼎的神力,也不會只是固魂便讓她在鼎內待上十年之久。

最多,不過三五日。

鸞歌嘆了一口氣,坐在妝台前,看著銅鏡里那個淺綠衣裝的女子。

雙瞳若剪水之秋,烏黑汪澈,清亮過人,若是氣色再好點,面頰再圓潤點,五官再長開點,那可真是一個活月兌月兌的大美人了。

隨著她伸手撫上鬢角的銀絲,秀發隨著她指尖的移動,那原本經舒陽施法已然烏黑的發絲,一點點顯現出原本的銀色。

鸞歌雙瞳空然,只是面上卻有著濃重地化不開的悲傷。

不為自己,而為夢中那人。

伏羲鼎中說,金鸞之身需經三道天雷之劫,才可最終成就。凡金鸞者,可窺天道,神力無邊,不死不滅。

當然,這是要經過三道天雷。

鸞歌其實這麼多年來心中一直有恨的,她恨的不僅僅是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她更恨這天道無德,不曾懲惡揚善,卻欺善怕惡,所以在伏羲鼎中,她便牢牢記住了這一條于她來說最好成就、最快成就,也最為艱險的道路。

她只是想看看,這朗朗乾坤是否真的這般腌,她也想看看,這所謂天道,是否真的配讓那麼多人為它所累!

出鼎後,她按著雲陽的基本功法修習,再加上在伏羲鼎內看到的各種功法,卻是悟到不少東西。

但之前因為在雲陽,她不願舒陽起疑,所以第一道大成後,一直只是默默溫習口訣,再不敢修習更多。到後來這三年,她一人在楚宮,已然修習到不少。

然而在舒陽來之前,她便動手暫時封住了自己的功法,那八顆珠子,便是當初在伏羲鼎內她所找到的神獸殘魂所造。

那些上古神獸被壓制于伏羲鼎內,神識毀滅之後,他們的骨骼也具有了壓制的作用,但因為同出上古,所以可以完全克制她體內所具有的上古氣息。

這一次時機成熟,她冒險祭出八顆珠子,想要借天力,誰曾想卻將第一道天雷引來,差點白白送命。

或許也是她命不該絕,關鍵時刻卻是那些神獸殘魂救了自己,而這次也是因為楚宮中的強烈龍氣,替她抵擋了不少天雷之力,方才讓她有了月兌險的可能。

鸞歌握上左手腕上的手環,輕輕撫模,這神獸殘識原本是煉作了一層防護附于自己精魂的,關鍵時刻可以化作八顆珠子來使用,但是如今卻成了實物狀,可見其受損之重。

隨著她的觸模,那手環發出一道似有若無的淺淡金光,似乎在回應著她。

鸞歌輕輕一笑,慢慢開口︰「謝謝……」

或許真是因為這次偶然平安渡過第一道天雷,她竟是在夢中看到了她曾親身經歷、不曾親身經歷的好多場景。

還有,洛天喪生的始終……

回想起那一幕,她慢慢閉上了眼楮,拳頭緊握,指甲嵌在手心的肉里。

過沒多久,鸞歌慢慢睜開雙眼,不再像之前那般悲傷絕望。眼底閃著光的淚意也皆已散去,重新恢復了往日的清明自信,隱隱,還有絲絲期待之意。

那個看不見面容的玄衣男子,還有,那耳後的痣……

不管怎樣,他一定和洛天有關系,不管他是誰,她都要去弄個明白。

決心暗下,鸞歌不再糾結,隨手捏訣,將白發恢復烏黑。

施施然起身,走到床塌邊開始寬衣月兌鞋,沒多久,竟是又沉沉睡去。

不管干什麼,總得休息好,養好身體不是?

這邊鸞歌正睡得安穩,可是外邊已經炸開了鍋。

御花園邊上那片桃林被雷電悉數劈毀的事兒,很快就傳到了晟昭帝耳中,當下他面色不善滿布陰雲,待招來欽天監的監正,得到的卻是天降其怒,此次噩兆乃是天意,是為了警醒世人的說法。

「這次雷電定然不是普通的雷電,能將整片桃林摧毀可見其威,這番定是因為有人做了天理難容的事,這般讓蒼天也開始震怒了,甚至到了直接降下天雷的地步。」

這欽天監雖然不是雲陽山一樣正經的術法一門,但對于這等基本的常識,還是有一定的了解。

只听他繼續道︰「倘或這天雷降在他處,威力可遠遠超過現下不知多少倍,好在宮中有陛下的龍氣,這才讓眾人得以保全!」說著,只見他朝著晟昭帝跪拜而下,行了一個大禮︰

「吾皇萬歲!庇佑我大楚子民!」

那監正沒有注意到,在他說出「天理難容」「蒼天震怒」的時候,晟昭帝的面色突然煞白,身子也微不可見的搖晃了一番,直到听到他最後那句「陛下的龍氣」,晟昭帝才面色稍霽。

監正伏在地上,好久都沒有听到皇帝的命令,大殿中安靜地掉根針都听得見。

也不知過了多久,就在他懷疑晟昭帝還在不在的時候,只听上方傳來一句嘆息︰「那……可有破解之道……」

「回陛下,」監正聞此,身子一震,連忙開口︰「當年函淵帝在位時,南方暴雨三月,造成流民十萬,最後函淵帝向天請罪,對著天下人下罪己詔,至此,雨災方解。臣以為,陛下可效仿之,百姓若是知道陛下為了天下人,這般忘我,定然感恩戴德,銘記聖恩!」

這番話,早在他來之前的路上便已經想好了,原本看到那道天雷,他便知道定會得到晟昭帝的召見,原本他應當當時就來覲見,但是他畢竟區區凡體,也是害怕這天雷危及自己,這才遲遲不來,直到皇帝身邊的人找來。

他這話也說得巧妙。

函淵帝是大楚歷史上有名的聖君,不管是他征戰御敵還是仁政愛民,光是他曾下罪己詔一事,便多為天下人稱贊。

自古以來,帝王都是神秘的存在。天之子,得天授意,不管做什麼都是對的,而像函淵帝這般磊落光明、毫不畏懼他人言,為了百姓向天請罪的行為,需要的是十萬分的勇氣!

如今他用晟昭帝來比函淵帝,便是將他和這個歷史上有名的聖君等同,這是莫大的尊榮。

事實上,他能想到的辦法也只有這一個,天雷降下,不偏不倚落在宮中,定是因為宮中有人做了不該做的事,而小人物又怎麼會讓蒼天震怒?

唯一的結論就只有皇帝之錯了,在他看來,唯一的辦法,就是皇帝下罪己詔,來向天請罪。

但是這話說出,他還是忐忑萬分,罪己詔不是一個簡單的東西啊!

若是皇帝震怒,他定然無法活著走出這大殿。

就在那監正擔憂之時,卻听上方傳來晟昭帝淡淡的聲音。他悄然抬眼望去,看到晟昭帝面上若有所思︰「嗯,朕知道了,你下去吧,有事朕會傳召。」

何等求之不得!

老頭聞此,即刻從地上起來,快步退下。

amp;amp;lt;ahref=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鸞翔九天最新章節 | 鸞翔九天全文閱讀 | 鸞翔九天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