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家小娘子 第一百一十五章 安遠軍鎮

作者 ︰ 莫染流離

守門的老頭知道的不多,得不到更多的消息一行人便朝著城外走去。

城中人雖不多,但在這個講究入土為安的時代只要家中還有活人,多數都會把親人安葬。只是可憐那些全家俱亡的人家。

堅固的城門也有部分坍塌,三尺多高的地方留著被洪水肆虐過的痕跡,出了城卻是另一種景象。

郁郁蔥蔥的樹木和原來一樣,距離臨安城四五里的地方能看到不少人散落在田野之中。

沒有馬車,一行人只能步行。

「主子,前面有人染病了,傳聞是瘟疫。」寧靜兩個探路的護衛匆匆趕回來站的遠遠的道。

眾人心里一緊,故而反應過來。

怪不得一直覺得這臨安城不對勁,現在才反應過來,城中太安靜了!

地動之中多少人家可能沒來的及帶走財物,全家遇難的那些人家更是白撿的銀子,可偌大的城池那些幸存的人竟然沒有去城中翻找金銀,甚至吃食。這在很多窮怕了的人家實在古怪。

如果是瘟疫,一切就解釋的通了。

眾人停下腳步不再前進。這里的人比誰都惜命。

寧靜沉思片刻,對著其中一名護衛道︰「讓縣令來見我。」

喜樂大師觀察四周一番地形指著遠處一塊通風良好的坡地道︰「我們先去那里歇歇,瘟疫的事情稍後再議。」

喜樂大師一行人剛剛在山坡上坐定便見十幾人騎著快馬而來,下馬之後急急奔了過來。為首的人噗通一聲跪在地上。

「臨安城縣丞趙英華拜見殿下,殿下千歲千千歲。」

嘉元帝派九皇子監督賑災之事並沒有隱瞞,嘉元帝甚至打算以皇子的名頭刷一下皇家在百姓中的好感度。一路賑災指令下來地方早已知道九皇子會來督促賑災之事。

皇家的人長的都不差,寧靜本人就是形容俊美,十七歲的少年身長玉立,加之前世形成的上位者的氣勢,讓縣丞和身後的主簿等著自是誠服不已。

寧靜聲音冷冷沒有絲毫感情的問道︰「此地縣令在何處?」看著幾人的穿著又道︰「為何不見軍鎮之人?」

大商運河上的軍鎮除了負責運河的相關事宜,地方叛亂,水匪,災時維穩都是他們的主要職責。如今一縣之長和附近安遠軍鎮的人都沒在。寧靜自然生氣不已。

趙縣丞沒想到十幾歲的孩子竟然都知道。心里贊嘆的同時更加恭敬,「縣令大人在地動中不幸喪生,臨安縣城目前由下官和鄭主簿帶人管理。安遠軍鎮那邊傳來消息地動之時他們那里發生山體傾塌,現在抽不出人手前來救援。」

寧靜嗤笑一聲。「抽不出人手?幾萬人的軍鎮真是白瞎了!」

寧靜想起安遠軍鎮的鎮長趙文平心里一片怒火升騰。真是好狗蛋!

「你們起來吧!」寧靜對著趙縣丞幾人說道。接著問︰「瘟疫是怎麼回事兒?」

趙縣丞噗通一聲又跪了下去,結結巴巴的否認「殿下,殿下。那不是瘟疫,只是百姓們淋了雨受涼法人了!求殿下明察,臨安城真的沒有瘟疫!」

近五十歲的人在寧靜提到瘟疫兩字之時一下蒼老許多。

「求殿下開恩!」趙縣丞身後的幾人堅定又惶恐的齊齊懇求。

如果臨安城被上報發生瘟疫,面對他們最常見的結局就是圍城燒村。整個臨安城已經夠慘了!

寧靜面上無絲毫憐憫之意,頓了頓道︰「這個稍後再說。」

趙縣丞宋了口氣,接著說起來如今臨安城的現狀。

「殿下請移步淨壇寺,下官已經和淨壇寺住持說話安排了一些屋子供殿下居住。

寧靜點頭之後一行人移步淨壇寺。

淨壇寺是臨安城外最近,名頭最大的寺廟,寺廟正好建在半山腰上,因著的山體穩固地勢高,地動和水災並未造成太大影響。

趙縣丞帶著一行人趕到的時候正看見長長的隊伍排隊領粥。寧靜掃了一眼那些面帶感激的百姓和一臉和藹的師兄們,心里沉了沉。

淨壇寺的主持在地動中被壓斷了腿並未現身,幾個老和尚現身一見後便有人引著幾人到了住的地方。

剛剛坐下,寧靜淡淡的問︰「淨壇寺施粥多久了?官府的稅糧呢?安遠軍鎮沒有送賑濟糧過來?」

趙縣丞大概是死豬不怕開水燙破罐子破摔的道︰「淨壇寺從幾日前有人發熱沒人敢進城後便一直施粥。至于糧稅,糧倉塌了下官帶人刨開並未看到一粒糧食。安遠軍鎮說他們的糧倉被壓倒山底下去了,暫時無法供應我們,讓我們自己想辦法。」

趙縣丞停留一會兒等寧靜又問了些問題後便帶著人退了出去。

佛寺,軍鎮,地方官員。

寧靜細細品著三者之間的關系,幽深的眼中閃過道道亮光。

午食過後杜小喜便被杜小喜催著下了山,同行的還有乖乖听從的柳垚和驚恐不已的柳二爺,以及懷明懷弱幾個師兄。

「大師,真的要去山下嗎?」。柳二爺無限後悔的問道,他想治好兒子,可外面是瘟疫啊!

見喜樂大師不回答,柳二爺弱弱的問︰「能不去嗎?」。喜樂大師佛法無邊,可他老柳家就這一根獨苗,他想回頭是岸啊!

喜樂大師審視了柳二爺一眼,頗為鄭重的道︰「柳施主應該學會平常心,讓孩子學會成長。」

柳二爺「……」什麼鬼?

趁著柳二爺愣神的工夫,柳垚已經和杜小喜跟上了喜樂大師的步子。柳二爺回過神一看兒子已經被拐跑了,也顧不得瘟疫不瘟疫,嗖嗖嗖的追了上來。

下了山,杜小喜跟上師父的步伐上前問道︰「師父我們去哪里?不會真去看瘟疫吧?」

喜樂大師點點頭復又搖搖頭。

杜小喜怕死,這個時代太沒有安全感。

過去的幾年里杜小喜听說過好幾次誰家兒媳生孩子難產一尸兩命,誰家孩子發了一次燒沒了。在這個感冒都能要人命的時代,容不得杜小喜不怕死。

更何況瘟疫,幾乎就是必死的代名詞。

(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杜家小娘子最新章節 | 杜家小娘子全文閱讀 | 杜家小娘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