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影空來 四、風雷怒.魚龍慘4

作者 ︰ 傾泠月

八月十三日,戌時。

玹城外的帝帳里,東始修正一邊听著徐史的稟報,一邊想著鳳凰兒追擊北王都幾天了,日前收到杜康傳書說追出海去了,這會也不知追到了沒。正思量著要不要派人去接應,龍荼忽奔了進來︰「陛下,風將軍的部下回來了!」

靠在椅背上的東始修頓時坐直了,「傳!」同時眉頭一皺,風將軍的部下回來了?難道鳳凰兒沒回來?

帳門掀起,一人急急走了進來。

東始修目光一掃,便神色一變。這人他認得,是鳳凰兒麾下頗得她重用的柳都尉,可此刻他衣甲上沾著干涸了的血漬,手中抱著頭盔,鬢發散亂,面色慘白如紙,一派狼狽淒惶的形容。

「臣拜見陛下。」柳都尉跪地行禮。

「起來。」東始修眉頭不自覺的鎖起,「風將軍呢?」

「臣&lt是來向陛下請罪的,臣未能將將軍安然帶回。」柳都尉將頭盔一放,匍匐在地。

一句話听得東始修心驚肉跳,暗中握緊了雙拳,「怎麼回事?」難道鳳凰兒打了敗仗?這是不可能的事!

「臣與將軍一路追擊北海王,一直追到了北海邊,那北海王備了船逃走,于是將軍與臣等征得漁船追出了北海,未曾料想,那日天色突變,海中交戰之時風狂浪涌,將軍擊沉了北海王的座船,可那船沉下時船桅直沖我們的船砸了過來,將軍為救船上將士不慎受傷落海,臣等想要救回將軍,可是……可是……」柳都尉思起海中情形頓悔痛難禁,哽咽難語。

「可是什麼?」東始修猛地站起身來。

只一句,卻若泰山壓頂,令一旁的徐史及匍匐在地的柳都尉都覺得身上仿佛承了千斤萬擔,動彈不得。

「可是海浪太大,船怎麼也靠不過去,臣等急得……急得……」柳都尉顫著聲,仿佛又回到了那束手無策之刻。

「朕管你急什麼!告訴朕,後來怎樣?!」東始修暴喝一聲。

柳都尉被那一聲暴喝直嚇得身子一抖,趕忙道︰「萬幸那時有海神降臨,救起了將軍。」

頓時,帳中幾顆被吊得老高的心都輕輕放回了原處。

東始修松開了袖中緊握的雙拳,龍荼擦了擦額上冒出的細密冷汗,徐史不自覺的放開了揪著前襟的手。

柳都尉微抬頭,見陛下神色微緩,當下小心翼翼的道︰「臣見將軍獲救,那時暴風雨將至,便只得命眾將士先回岸上。」

聞言,剛剛松一口氣的東始修頓面色一冷,「你就這樣扔下了鳳凰兒不管了?!」

那聲音冷若嚴霜,挾著刺骨割膚的寒意,直凍得帳中三人心顫魂抖。

聞得斥責,柳都尉心頭悔痛難當,「臣未能帶回將軍,臣有罪!」

「砰!」東始修一掌拍在掌上,書案頓從中斬斷,案上之物紛紛落地,一直站在書案旁的徐史都被掌風掃得連連後退,而那冷峻的聲音如從齒縫間逼出,夾著雷霆之威滔天怒火,「你就這樣滾回來了?!」

「臣……」柳都尉被嚇得身子一抖,「臣等回到岸上後,本想去找尋那艘船,可杜侍衛說他領人去找,讓臣先回報陛下。」

「杜康為何在岸上?」東始修又是厲喝一聲。以杜康的身手,若隨在鳳凰兒身邊,許就救回了她。

「那……那是將軍的命令。」柳都尉顫著聲答道。

「混帳!」東始修抬腳一踢,頓將半截書案踢起,直沖柳都尉砸去。

「陛下息怒!」龍荼趕忙飛身截住書案。

「大膽!」東始修赤目怒視龍荼。

「屬下知罪。」龍荼跪地俯首。

「陛下息怒。」徐史亦跪地求情。

「這家伙該死!他竟敢扔下朕的鳳凰兒!他該死!」東始修如視仇人般恨恨瞪著地上的柳都尉。

「臣罪該誅!臣願以死謝罪!」柳都尉叩首于地。

「好啊!你倒是知罪啊!朕就……」

「陛下!」徐史眼見下一刻這柳都尉便要給斬下,趕忙出聲打斷了東始修的話,「陛下,柳都尉無罪!請陛下明察!」

「你說什麼?!」東始修瞪著顧雲淵,胸口急促起伏,顯見是震怒不已。

可徐史依舊直言道︰「陛下,當時情況危急,柳都尉此舉是為救漁船上數百將士,其有功無罪!」

「大膽徐史!」東始修的聲音已冷如九陰之冰,「你以為朕不會斬了你嗎?」。

「陛下要斬臣,也請容臣把話說完。」徐史仰首直視大東王朝的至尊。

「好!你說,朕倒要看你這張嘴能吐出什麼東西!」東始修銳利的目光如同雪刀落在徐史的面上。

「陛下,風將軍既然被救,則性命無憂,只需尋訪必可迎回,又或將軍回岸後自會與陛下會合,陛下勿須動怒傷懷。」徐史脊背挺得直直的,「而柳都尉能當機立斷,乃為智也;今日此時又敢坦然承罪,乃為勇也。如此智勇之人,陛下不該罰,該賞!」

「你!」東始修已是氣得說不出話來。

「陛下。」徐史再次朗朗出聲,「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為君者,當稟仁慈之心,布德澤天下,不可為嗔怪怨怒所左也。」

「你竟敢出言訓朕!」這刻,東始修斬他一百遍的心都有了。

「此非臣之言,乃玉先生之語也,天下皆知。」徐史叩首于地。

剎時,帳中一靜。

就仿佛是有甘霖澆息了大火,有清風吹過了炎原,本是震怒欲狂的大東至尊瞬間褪去了怒火狂色,氣息慢慢平緩,目光漸漸清明,而帳中那壓著的千斤萬擔籠著的森嚴寒氣亦似被無形的手拂去了,一時海闊天空風平浪靜。

那刻,龍荼都佩服起了徐史,恨不得立刻去跟他致謝,當然,他並未如此,只是趁機上前道︰「陛下,柳都尉確無大錯。而當前要緊的是找到受傷的風將軍,不如由屬下親自去尋找?」

東始修未答,只是高深莫測的看著地上的徐史,片刻後,才道︰「即刻派人沿海尋找,另派人與杜康聯系,看他有否消息。」

「是。」龍荼領命出帳。

東始修目光掃過地上的兩人,神色平靜,似乎已恢復為平日英明神武的大東皇帝。「柳都尉,徐卿說得對,你有功無罪,等回帝都後,朕必論功行賞。」

「臣……臣謝陛下隆恩!」柳都尉哽聲叩首。

而冷靜下來的東始修這刻也想起了柳都尉先前的陳述,當下發問︰「柳都尉,你方才說風將軍為何人所救?」

「為海神所救。」柳都尉答道。

東始修一愣,疑竇頓生︰「海神?」

「是的,陛下。」柳都尉點頭,「那日將軍墜落海中,因風浪過猛,將軍愛惜士兵性命,不許我等下船救她,而我們拋下的繩索都被大風吹跑,將軍雖是武功蓋世,可風浪里亦是徒勞無力,怎麼也游不過來。正在危急之刻,忽然有幾條數米長的巨魚拉著一艘船乘風破浪而來,船上站著一名男子,風神絕世,雍容威嚴,他指揮著巨魚救起了海中昏迷了的將軍。」

說起那日情景,柳都尉是滿臉敬畏之情,「陛下,當時狂風大浪,我等乘坐的船只在風浪里顛簸,隨時都有傾覆之危,可那艘船于海中航行如履平地,船上的男子無懼風浪,如高山般矗立船頭,其鎮定從容的風範豈是常人能有,他肯定是海中之神,所以狂風巨浪暴雨才不能危及他,所以那些巨魚才听他的命令。」說到這,他匍匐叩首于地,「陛下,將軍是得到神明恩顧的人,她一定沒事,神明一定會把將軍送還我們的。」

听得柳都尉一番講述,東始修滿心驚異,難道那時真是海神臨世?否則焉能如此能耐?但他是大風大浪里走過,瞬即收斂心神,再問︰「那後來呢?」

「後來那些巨魚又拉著船走了,把將軍也帶走了,我等怎麼喊也沒有應答,而那刻隨船的漁民道暴風雨即要來臨,我們必須趕快回岸,否則便是船毀人亡,臣萬般無奈下,只得掉船回岸。」柳都尉低著頭道。

這一回,東始修沒有動怒,只是微微頷首,「連日奔波你也累了,先下去歇息吧。」

「是。」柳都尉叩首退下。

「你也退下吧。」東始修揮了揮手。

「臣告退。」徐史躬身退下。

望著他走出帳外,東始修喃喃自語,「這小子倒是個不錯的人才……玉師啊玉師,你如今又在哪里呢?」輕輕嘆息一聲,甚是惆悵。

又過得片刻,龍荼回來,「陛下,屬下挑了百名精干侍衛,已命他們出發了。」

「嗯。」東始修揉揉鬢角,剛才一場怒火仿佛燒心裂肺,此刻只是疲憊不堪。「另布告天下︰救風將軍者重賞千金,安然送回風將軍者朕許以官爵。」

「是。」

「你也退下吧,讓朕靜一靜。」

「是。」龍荼先將帳中收拾了一番才退下。人走至帳門前又停步,回首看著椅中那個眉頭緊鎖心神不寧的男人,忍不住勸解道︰「陛下,風將軍定會安然歸來的,您勿須憂心。」

東始修低著頭看不見神色,只是抬手揮了揮。

龍荼掀簾而出。

帳中一時沉寂,然後只聞得一聲輕輕的長長的嘆息。

「不可為嗔怪怨怒所左也」此語當日玉師亦曾數次提到,叫他引為誡言,只是每每關及鳳凰兒時,他總是失控失態,若給玉師知曉,少不得又是一頓訓斥。玉師啊,你人不在朕身旁,你的話也總能管著朕。東始修倦倦的撫著額頭。自登位以來,玉師即拋了他們,已是許些年沒有他的消息了,也不知他與師母雲游至何處了,小師弟許已長成大人,卻不知今生可還有再見之日否。

他一個人坐在帳中,想著玉師,想著當年,想著幾兄弟,想著受傷的風獨影,想著那救風獨影的奇異男子……靜靜的,也不知過了多久,帳外忽然傳來龍荼的聲音︰「陛下,璇璣公主求見。」

他怔了怔,暗想這麼晚了,公主來干麼?「時辰晚了,請公主明日再來。」

帳外靜了下,然後傳來細細言語聲,接著龍荼再次傳話︰「陛下,公主說有要事相商。」

東始修劍眉一皺,道︰「讓公主進來。」

片刻,帳門掀起,一道倩影飄然而入,頓令昏暗的營帳里陡生艷光。

「這麼晚了公主來所為何事?」東始修抬首看著帳中盈立的北璇璣,即使他見慣美人,看著眼前之人亦由不得要贊一句世間少有。此刻她長發披肩,素面朝天,著一襲柔滑似水的淺綠羅衣,從頭至腳無一絲脂粉金玉,卻如出水芙蓉天然雕飾,讓人看著怡目怡神。

北璇璣環顧帳中一眼,然後盈盈一笑︰「璇璣是為陛下解憂而來。」

「哦?」東始修挑眉,「朕有何憂?公主又要如何解?」

北璇璣笑靨如花,輕盈移步,如扶風踏花飄至東始修身前,「陛下眉鋒緊鎖,自是憂結于心。璇璣雖不知陛下何憂,只是……」她緩緩屈身,如柳枝婀娜委地,倚抱東始修雙膝,微微仰首,容若海棠,「陛下,難道璇璣當不得您的解憂花嗎?」。

東始修一愣。望著近在咫尺的如花美人,倒料不到她竟是這麼一番心思,那北海王沉船一事她已知曉?半晌,他大笑起身,展臂抱起北璇璣,「得公主如此青睞,朕豈能做榆木之人。」

北璇璣一笑倚入他懷中。

******

元鼎三年八月十五日,東始修征北海凱旋。

自此,北海之濱不再有北海國,北海之名只存于歷史之卷,這千里江山從此以後便是大東的北州。

北海國非亡于庸主暴君,而是亡于一位明君之手,這在史上是甚少有的事。後世每每讀到這段歷史時,總會感嘆︰這北海王治國是能手,但顯然非將帥之才,奈何其偏要行雄霸之道,焉能不禍國殃民也。而後世評北海之所以滅亡,非是無雄兵,實是缺良將也。但也有人評道,當年即算北海能有一位勝過伏桓的名將,但在大東鐵騎面前亦只能無能為力,因為那時候大東有威烈帝及七大將。當年亂世之中雄主名將何其之多,卻都一一敗于他們八人之手,縱北海有奇才若青冉公子,亦不能幸免也。

關注官方QQ公眾號「17K小說網」(ID︰love17k),最新章節搶鮮閱讀,最新資訊隨時掌握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鳳影空來最新章節 | 鳳影空來全文閱讀 | 鳳影空來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