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盛世獨寵 113 作繭自縛

作者 ︰ 慢慢來吧

絲毫不知自己安然渡過老公貞操受威脅這一問題的顧辭,在一個月的月子結束後,以為就此解放,听聞還得多坐一個月,頓時沒精打采地抱著兩個小包裹不想吃飯,直到太子力排眾議,晚上回臥房哄老婆睡覺,才稍微開心點。

按說有了孩子重心就不在老公身上,可顧辭完全沒機會體驗這種感覺,每天太子下朝叫醒她,兩人抱著吃飽喝足的阿聖去給太後請安,連著女乃娘甘棠一起留在慈寧宮,阿聖直到和皇帝太後一起吃完午飯,午睡起來才回東宮。鏘鏘就更不用說了,顧辭每天醒了見一面,午睡前喂女乃見一面,晚上陪玩一會哄她睡覺,其他時間都是蕭律霸佔著。袁懿對此安排非常滿意,感覺這兩個小東西也沒那麼煩人了,開始學著蕭律展示慈父之心。

只有新晉媽媽很失落,不知自己該干什麼好。

善濟堂一切都走上正軌了。靖西∼城的善濟堂在顧恪和大嫂詹氏的主持下已經辦起來,北關自然是顧家幾個兄嫂牽頭。男孩被領養的很多,女孩們雖然人數眾多,而且不能被領養,但得知給自己上課的女塾師們都考到女科文憑,太子妃的其他產業也優先招有文憑的女子做工,且九康堂專門開設女醫部,也沒覺得有何不平。

女科已經開了個好頭,顧家姐妹嫂子們幾乎人人都去考過,一開始文憑的作用不顯,大家閨秀們也只是想見識一下蕭律的題目,試試自己能得幾分,所以玩鬧的性質為主。但修典一事專門遴選有文憑的女吏參與修訂,凡在經義和雜文兩項得到高分的乙等文憑以上都可報名參與,頓時讓女科文憑身價大漲。據郭三報告,南方已經開了四次女科,目前已經有數百名合格的女吏準備入京。這些人的工資和花費,按丹青閣目前已經開始刻印販賣各種珍本孤本的收入來看,完全可以支撐,願意捐錢捐書的更是不勝枚舉。

與大商賈們的合作中,顧辭只重莫家,袁懿抄掉唐津城鐵礦的礦監後,莫家第一時間投入東宮懷抱,不對,是國家懷抱,八成股份白送,讓無數鍛鐵商驚掉下巴,紛紛認為太子以勢壓人,謀私利、肥私庫。但拜訪過莫家的人,卻發覺不同之處。莫老爺子交完家底,把自家積年老帳房送入鴻都和東宮做審計長,接受東宮會計和出納入駐,不但他本人成為鴻都冶金科第一任教授,正六品虛餃,賜翰林院同級助教的頂戴,更是順利為莫家優先拿到灌鋼和玉鋼的鍛造法。以後技術在鴻都研發出來後,都會獨家優先供應莫家一年。真細算起來,少掏許多孝敬,新產品的銷路和分到的紅利不見得比目前少許多,何況這身份、技術和層出不窮的新圖紙,真花八成股份去買還不一定買得到。

其他鍛鐵世家在當地礦監的勸告下也動了同樣心思,若他們不願意學莫家,礦監沒法向太子交代,要麼自己走人,要麼不賣給他們,鐵打的礦山流水的礦監,彼此都落不到好處。而且若東宮自己建鍛鐵鋪,死不低頭只會連湯都喝不到。頭腦靈活的幾家在莫老爺子的勸告下陸續投誠,同樣並入皇家鋼鐵廠體系里,得了優待,但家主就沒這麼高品級了,最多是個八品助講,也只拿到玉鋼鍛法。

不出兩月,市面上就出現皇家鋼鐵廠制造的質量更好、更優質的新農具或小器具,在塢鎮的流通宣傳力度下,幾乎一下佔據半壁江山。其他家磨磨唧唧實在扛不住市場份額的急劇壓縮和礦監的斷貨壓力,也靠向東宮,不過他們只能拿到一成股份。也有負隅頑抗之輩,在礦監和當地官府的聯手下,直接換了主家,只保留了全部技術班底。人人都知道,太子妃經手的產業里,必有一部分利潤全分給底下干活之人,他們之中技術出眾者,甚至可以和莫老爺子一樣得個九品書校的官身,優秀子弟直升鴻都完全沒問題。

等到太子妃臨產之前,整個鍛鐵行業幾乎全部收歸國家,其中八成利潤按三成國庫,三成內庫,一成鴻都,一成分給下人的比例分配,余下的要麼全部給了原來的主家,要麼東宮拿走一成。

灌鋼技術已經全面應用于鐵器的制造上,韌度和強度都足夠的龍骨指日可待,另外高爐煉鐵術也開始研發。

柏舟和甘茗在柳陵城也干得很順利,不但和交趾通商,還幫助賈鵬一家成功打入真臘的官場,顧曉惜本就聰明,帶著通譯和真臘的官夫人們打得火熱。兩方糧道皆開,只要他們不內亂,基本上虞朝不再缺糧。軍糧有萬家等人的支持,哪怕皇帝想揮兵打蔥嶺,估計都沒啥大問題。

財政健康運轉良好,似乎完全沒有顧辭可以操心的地方了……

失去蘇的天堂,顧辭發覺很有必要開始考慮人生有沒有其他意義!

***********************

帶著女乃油卷來拯救才盡‘顧’郎的是太子殿下。為了喂女乃忌口良多的顧辭吃著味道很淡的女乃油卷,心滿意足地窩在老公懷里,剛才那點失落不翼而飛,很快就給自己定下個新目標,一定蘇出個可以烤小餅干的簡易烤爐!

袁懿忙完一段公務,特意來和老婆親熱,另外捎帶點無關緊要的小消息給她打發時間,順便勾引老婆出了月子後,再跟他一起去書房辦公。

「米家和蘇家主動來找,想在粵海城和荔南城海岸上弄類似的塢鎮。」

顧辭一看他們的提案就嗤笑一聲,說得很好听,他們出錢和官府一起建房蓋樓,產權歸官府,但里面產業和收費全部自治,還算有良心的是,他們只要十年的租權,想來十年後朝廷也該明白這里面有多賺錢了吧。

海貿不同于水路上的泊點,那里建的塢鎮其實應該叫‘市舶司’,是一個有收關稅和外交往來權力的政府機構。關稅很好解釋,就是針對可能給國內產品造成銷路威脅的舶來品征收重稅,還可以對賣給外國人的國內產品退稅,增加貿易順差。但是管理方面卻不是簡單說個比例而已,要根據朝廷對列國的外交政策來制定,扶哪個坑哪個,都是有哈數的!

大虞的歷史似乎從唐朝之後就來了個大轉折,沒有五代十國的分分合合,從黨項人和女真人處收獲許多奇恥大辱的宋朝也沒了,變成連綿四百多年的‘定朝’。雖仍有抵抗匈奴的岳飛和誘殺功臣的秦檜這對冤家,也有戰功赫赫不用夾著尾巴做人的‘武神’狄青,但定朝後期再沒出現過軟弱無能的南宋,漢人被虐成狗的元朝,重開日月天的有明一代和撿漏上位的辮子清。定朝對于靖邊工作非常重視,如今的四路邊軍就是那會開始定下的雛形。前朝叫‘濟’,一百多年國史,閉關鎖國,海貿更是太宗建國前才恢復的,不然荔南城和粵海城的港口根本不對外開放,甚至還和外夷們火拼過許多次,以至于現在叫崇明島的海南和澎湖、琉球都已經是外夷的中轉點了。所以顧辭也說不好對應的西方國家處于什麼水平,也不好大張旗鼓展開,只能通過商人們來操作。

上次太子和蘇、米兩家談過一回,並未深入,現在這兩家來投石問路了。

袁懿本有些不忍心讓小丫頭操勞,卻見她興致勃勃地開始寫東西,又覺得這樣精神抖擻的好,若每日忙些家長里短柴米尿布,安于內宅,才是浪費了她的本事和眼界。不過後宮宮務還是得交給她,太後年邁,其他宮妃沒資格,皇帝和他本人的意思都是讓她現在接手,以確保阿聖的安全。顧辭思緒被打斷,听到有個重大任務,從善如流地表示,明天就去請示太後該怎麼辦。

「祖母肯定讓你扶起婁德妃或馮賢妃中的一個。」

以前的四妃除了還在皇覺庵的梁良妃,都死干淨了,新四妃里吳良妃不知道在哪,皇帝沒有放她出來的意思,林淑妃已經半瘋癲,估計也快沒命了,只有奚川王和惠新王的這兩位母妃還算好過。

「我玩不來……還不如找點事給她們做……」

「何事?」

「讓宗室孩子都來上弘文館咯,惠新王和九皇子可以給他們上課,淬玉閣一起啟用。」

勤文堂都開課好幾年了,好些成績不錯的內侍和宮女都準備出去後當塾師,或考鴻都拿文憑,這兩處還只有八、九兩位皇子,實在浪費。

「讓兩位管弘文館和淬玉閣?」

「是呀,婁德妃管弘文館,馮賢妃管淬玉閣,其他被圈禁的人家里,小孩子一起弄來上學吧,反正都是住宿。彼此做個伴,宮里也能熱鬧些。」明理而後知恥,想來只要孩子不是太不堪,以後他們一家子也有個依靠。

再說兩地離東宮都近,哪怕再有個袁錦那樣不正常的,五率府和東宮女護衛直接碾壓就是。

「咱們的孩子以後你也要送去?」

親子話題最有愛,顧辭立刻開了腦洞,「看他們啊。等他們六歲,就去善濟堂、令德、鴻都、宮學還有鶴鳴都試讀一個月,隨他們選擇哪個都行。」

袁懿听得發笑,怎麼可能讓太孫去宮外讀書,估計阿聖會由皇帝指定幾個師父,在東宮或崇文館上學,鏘鏘必然是蕭律親自教。兩個紅通通的小猴子沒幾天就變成白胖圓女敕的小包子。鏘鏘長得不像父母,倒真和蕭瀠很像,阿聖完全是皇帝的翻版,長輩們愛得不行,反而是剛當娘不久的顧辭現在抱孩子還有些不熟練。

不過他不會那麼沒眼色地打斷老婆的暢想。

「老八可能想去修典。」

「他又不喜歡干這個,干嘛去添亂?」

袁懿心情很明媚,「許是覺得我把四哥打發去那,那里就是安全的吧。」

「小人之心。他真能保證按行事歷完成工作?」

惠新王雖然低調,但學業真心不算好,哪怕去修典,每日要校對謄抄多少書籍都是有定數的,真愛此道的奚川王、翰林和才女們那是廢寢忘食沉迷了,每日超額甚至翻倍完成任務,各種方便吃喝的串串和吸管杯已成了崇文館和圖書館的標配。隨著郭三那邊的抄書和藏書源源不斷運過來,人手只會越來越緊張,惠新王若不是真心想干這個,恐怕還會耽誤上下線的工作,被人嫌棄。

「我會讓他見識一下。老九跟皇上提想開府,只說年紀大了住宮里不合適,但沒說成親之事。」

「弘文館很快就他一人帶一群小蘿卜頭了,只要他不出門,沒啥不方便。」惠新王婚期訂在頒金節後,府邸也準備好了,不像九皇子得滿二十才婚。

「他那個安姨娘有孕了。」

呆滯好一會的顧辭才想起來安姨娘是舞陵伯家的那個舞伎,「……這是天涯淪落人摒棄前嫌,譜寫新戀曲?」

九皇子居然不嫌棄、不介懷、不生氣枕邊人醒來第一句話就是‘你怎麼不是太子?!’

噴笑出聲的袁懿很喜歡她這種神來一筆的用詞,「那是。老九這麼容易喝醉,有一就有二嘛。」

「……既然雙方如此自願,那是不是安姨娘要恢復身份?」

「舞陵伯現在急著督促兒孫上進,堅決不認安姨娘,據說早把她生母發賣了。」

「……還能買回來麼……」九皇子的庶子再差也是個宗室子,親生的外祖母是個賤籍,怎麼也不好听。

袁懿沒接話,這些都是習七揣摩他的心思後動的手腳,讓舞陵伯家方寸大亂,頻出錯招,狠狠得罪東宮好幾次,更不用說老六和老九這樣連著被踩臉,他們家估計挺不到自己登基就得垮了。

「喬家似乎已經知道顧悌的事了。」

「……全部?」

「應該查到的是顧悌被杜廢妃陷害背了黑鍋,憤而找我自薦枕席求助,被自己的丫鬟告密到九皇子那。」

「唔。覺得五哥有點可憐……」

顧忻連考數次才拿下魁首,若葉莫莫得了封號,他就是個沒仕途可言的郡馬,又被顧悌扯一下後腿,以後最多只能在修典上一展宏圖。

***********************

現在的男爵府里表面上風平浪靜,然而內里一團混亂。

喬楠把喬家得到的消息遞過來,四夫人當即昏厥,下人無頭蒼蠅似的,要麼湊上來打听緣故,要麼事不關己躲得遠遠地。賦閑的四老爺根本找不到蹤影,喬嬤嬤無奈請了顧普出面主持大局。

顧悌被罰跪祠堂,顧普親自去喬家求救,喬閣老和他喝了一頓茶,委婉表示顧悌姓顧,他已上折準備致仕,著實無能為力。

隨後顧普派人請顧堯,卻只能等在東華門外,守門御林軍不會為了一個男爵府的下人去打擾每日忙著和太傅一起陪鏘鏘的顧太尉,若真有急事,來的定然是護國公府的人。顧普無奈讓喬嬤嬤去護國公府求見毓儀,只見到世子夫人身邊的武嬤嬤,喬嬤嬤沒敢露一絲言語,拼命求見長公主,武沉秋終于出面,她還想堅持,差點被直接送出門去。萬般無奈之下,喬嬤嬤吞吞吐吐地說出顧悌和九皇子有誤會,想請毓儀幫忙周旋。

武沉秋輕笑一聲,「原來是這件小事啊。因著親戚情分,府里不便插手,也就沒管。小兒女之間常有口角,好在九皇子是個寬宏大量的,婚事不會有變,嬤嬤回去讓四嬸和老太爺放寬心吧。」

面紅耳赤的喬嬤嬤一听,護國公府應該早知道顧悌之事,既然自家姑娘不顧廉恥想勾引妹夫,人家怎麼可能出手幫忙,失魂落魄地回稟顧普和四夫人,四夫人聞言立刻又暈了過去,顧普知道四兒子指望不上,遂去信給孫子顧忻,讓他想辦法。

此時的顧悌無知無覺地在祠堂里縮成一團,她怎麼也想不通自己為什麼一錯再錯,比歷史上的顧悌還要愚蠢,選了這樣一條路。明明一開始只想著找個溫柔老實的夫君,一心一意和和美美過日子,怎麼會到了這一步了?!

九皇子不會退親,他需要顧家這塊護身符,她也不能退親,沒了這門親事,已經二十一的她沒人娶。即便她不嫁,家里也不會有她的容身之處。二叔一死,男爵頭餃和府邸都收回,哪怕府還在,也歸大哥一家。顧忻會被她連累得失了前途,九皇子再落魄,也能讓顧忻再無出頭之日。而且她清楚這個親哥有多鄙薄她這種不知廉恥的做法。沒了親人和身份,以後她該怎麼活?難道就嫁給袁念,在他的厭惡憎恨里過完一生?

她無比悔恨自己執著于歷史的頑固,八百年前就該死的太後現在好好地含飴弄孫,活不到成年的太子已經兒女雙全,明明應該壽終正寢的皇帝眼下老當益壯,活蹦亂跳的太子妃更是個從未听聞的人物。

歷史已經改變了那麼多,她為什麼不肯接受,還要抱著執念,一門心思認為一切會回歸正軌!?為什麼把時間浪費在嫉恨顧辭的無限風光上?明明應該鄙視婢妾、追求一世一雙人的她,居然生出自甘墮落去當妾的念頭!她是真心喜歡過袁念,怎麼會鬼使神差地和太子說出那種話,還被未婚夫听見?!現在她連如何跟袁念解釋這事的理由都編不出來,更何況,信也送不出去了。

回想一步步走來,她好像總覺得自己好似被逼到沒有退路、只能如此選擇的地步,但實際上完全可以隨時抽身離去。沒有嫉妒不平之心,沒有攀龍附鳳之念,哪怕最後還是嫁了袁念,也不會惹上這麼多麻煩。她自以為的先知和優勢,不過是作繭自縛的繩索,捆住的無非是‘不甘心’三字。

顧悌痛悔不已地伏地嚎啕大哭。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盛世獨寵最新章節 | 穿越之盛世獨寵全文閱讀 | 穿越之盛世獨寵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