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盛世獨寵 83 聖壽

作者 ︰ 慢慢來吧

男爵府里,除了最小的二女一男還在女乃娘那養著,以及等著九皇子及冠的顧悌,其他姑娘和郎君的婚期都定在太子大婚之後。護國公府目前就顧翂一個頂梁柱在家,如無意外,皇帝明年會把他丟進六部去鍛煉一年,然後外任三年,回來可能進都察院,和顧翱一樣的路子。但他沒有世子爵位在身,起點和普通進士沒兩樣,日日泡在崇文館里做功課,除了中午和太傅一起去東宮吃飯,忙得腳不沾地。毓儀則忙著照顧產婦覃岫詠和幾個孫子,掛心東宮里的女兒,時不時進宮數落幾句,家事全丟給馬佳期。所以男爵府的嫁娶,都是馬佳期一個人出面應酬。

從顧忻開始,七個郎君六個姑娘,幾乎每個月好幾場喜事,一直排到聖壽前。

四夫人六月頭忙完顧忻的婚事,還沒松口氣,就听說五夫人撂了挑子,除了顧憬,五房其他人的親事她一概不理會,也一分錢沒有。緊接著是顧文愷和謝苒的婚事,顧辭當時尚在新婚,毓儀和兩個哥哥都沒把這件糟心事和她說,只由護國公府出錢,馬佳期出面,把婚事辦得漂漂亮亮,並且謝苒回門去的是清頤院。七月有顧曉恬和顧曉情出嫁,顧文恆娶妻,八月初是顧曉憐出閣,四夫人在顧悌的協助下忙完了。自從三老爺回來後,三房搬去自己的宅子里,連八月底顧珝成親和顧曉愉出嫁回門都沒在男爵府辦,只第二日認親時來給顧普磕個頭而已。

現在進入九月,顧憬和顧曉惜的婚事先後只差幾日,緊接著就是顧文恢、顧文慎和顧文懷陸續成婚,送走袁懿之後的顧辭有心情關注娘家了,知道五夫人之前不著調的事,直接告訴甘棠,給顧憬的添妝送套簡單的銀首飾,給顧曉惜送套璀璨閣琉璃頭面和金如意,並讓甘棠代表她去參加顧曉惜的婚禮。

誰讓顧曉惜嫁的夫君是東宮舍人?顧辭毫不留情地狠抽五夫人一嘴巴。

顧翂這段時間看到妻子辛苦,經常帶些東宮點心回來,即孝順思女如狂的娘親,又讓妻子大快朵頤。毓儀知道後,也沒吃醋,只打趣小兒媳,「你直接跟他說,讓你早點懷上,也就不用辛苦了。」

一語成讖,隔日請平安脈就查出她有了一個多月的身孕。

余下還剩三個郎君的婚事,顧辭干脆把事攬過來,讓甘棠代表東宮和護國公府出面,去男爵府打理一應事宜,把五夫人丟一邊。甘棠積極貫徹太子妃的旨意,完全無視五夫人,只和四夫人打交道。顧憬嫁了和沒嫁一樣,方舉還在男爵府客房住著,每天五夫人都拉著新婚女兒去和五老爺要錢。顧辭索性讓甘棠去暗示一下顧普,如果他打算袖手旁觀,那她就義不容辭地對所有姓方的還喜歡惹事的人出手了。顧普被迫幫五老爺分了家,讓男孩們成親後自己出去自立門戶。給方舉在城郊買了個小莊子,把他和顧憬、顧瑩一起送過去,如果被發現偷偷回京,斷三個月月例。至于五夫人,自然放不下女兒也跟著去了。

五房破天荒地安靜下來,各種婚事籌備有條不紊的進行。

顧文愷和謝苒商量好了,等三個弟弟成完親,搬去謝苒婚前買的小宅子里,隔壁大宅子隔成三個小院,讓弟弟住。最妙的是兩個宅子並未打通,五老爺想住大宅子,顧文愷就說長子養爹天經地義,怎能麻煩弟弟們,你來我家吧。看著比男爵府還小的屋子,五老爺只得作罷,還是窩在府里,每天對著一個憨傻貪吃的小兒子和兩個縮頭縮腦的庶女發呆。

***********************

關于聖壽,顧辭並未推陳出新,她接到任務後先打听了三天,以國有戰事為由,把流程和儀式做了簡化。往年萬壽和聖壽都是先百官/命婦獻禮,然後擺宴,接著歌舞/唱戲,再來吟詩作對/賞煙火。今年她為了緊扣‘普天同慶,天下大赦’主題的前四個字,先讓太後下諭免送禮入京,各地無需建經棚、設彩坊,改為縣級府衙宴請在冊的八十歲以上身體康健的老人,以自願為原則,且配備至少三位大夫,席面酒不過三杯。京城也如是,鐵梅寺設祝經壇,東西市之間的前門大街扎彩棚表演百戲歌舞,慶祝三日。聖壽當日于崇禧宮擺‘耄耋宴’,十桌百人,男左女右,由皇帝和她這個太子妃作陪。次日,宗室賀壽,獻禮以自制為主,金水橋上放花火,與民同賞。第三日,外命婦賀壽,听戲看歌舞。

流程和內容經過太後和皇帝的首肯,顧辭就開始著手做細節工作,祭出行事歷,準備折磨御膳房、太常寺、尚宮省、內侍省、太醫院、京兆府和禁衛軍等相關部門。

菜單好定,顧辭仿照‘千叟宴’,取十個長壽鄉縣的特產,定了十道名字寓意都好的菜,金玉滿湯(永福縣)、瑤池壽桃(桃城縣)、麻菇獻壽(百壽縣)、如意雞球(三皇縣)、佛手果釀(龍江縣)、春風馬蹄膠(蘇橋縣)、常安天丁(永安縣)、長春竹魚(堡里縣)、錦繡壽面(羅錦縣)、福敬同歡(廣福縣)。讓蕭律看過沒問題後,她招來御膳房總管和副總管,以及下面七個司正,開始列食材清單和人員名單。總管已私下塞錢給東宮膳正打听過消息,加上以前也合作過幾次,對太子妃的習慣灰常了解,照本宣科地拿著表格一樣樣列得明白。顧辭很是贊賞地夸了他,只讓他把相應負責人的名字寫上,就通過了。

接下來是和太常寺確定教坊演出節目單,顧辭只管找掌司定好責任人和演出的曲目、地點、人數、時間等清單,就丟給掌司全權管理,她會提前看彩排。據說教坊會演出大戲‘萬壽無疆’和宋玉的新戲‘七仙女三下瑤池獻福壽’。

稍微麻煩點的是尚宮省,上膳內侍和司膳宮女的配合。按理是內侍送菜入殿,宮女桌邊擺案,且每桌至少三個宮女伺候著,所以需要尚宮省派尚食局的司食正來配合此事。世宗後宮久無皇後,太後自從升級後也不管事,一直是這個近五十歲的萬尚宮總管後宮事務,甘棠對上她實在太女敕,胡媽媽沒跟進宮來,認了甘雨做干女兒,留在清頤院養老。請示過領導後,顧辭把坤寧宮的謝嬤嬤請出山,把行事歷的作用跟她說明白,由她出面和萬尚宮打交道。有了競爭壓力就是不一樣,事情很順利地解決了。

內侍省,顧辭直接去找的穆總管,憑交情很快搞定,並且拉來一個免費勞動力文青。

太醫院更容易,蕭律出面轉了一圈,院使很開心地表示到那天絕對不會讓一個老人家躺著出去!

不過,這些不是顧辭忙碌的重點,她請來京兆府尹和禁衛軍總指揮使,詢問往年的安防慣例和事故處理情況,然後整整花了十日,弄出相應部門的行事歷,請教過蕭律和皇帝後,才再把府尹和總指揮使請到東宮,開始日復一日的折騰。

府尹管人員名單和消防,禁衛軍管安保,顧辭先按照行事歷大致時間範圍問他們客人何時到,何時入座,何時結束等細節,待兩人無異議了,再和他們摳每處會讓何人負責處理這時間段和地段的事務,等人和地點對上號,接著較勁都曾經發生過什麼意外情況,如何處理,需要哪些部門哪些人的協助。這樣折磨三天下來,兩人再不敢小覷這個嬌滴滴美得不似真人的太子妃,哭喪臉拍著胸脯保證一定完成組織交給的任務。臨走前,太子妃表示,這個最新版行事歷會交給皇帝過目,然後聖壽前三天,會帶人去現場彩排一遍,從前門大街最南端的承天門走到崇禧宮筵宴處,請務必保證一切安保和消防措施已經到位,不要影響路人和老人們的出行,以及避免發生擁擠踩踏事件,且消防通道和疏散通道一定要無阻礙!

京兆府尹,太子殿下曾經的腦殘粉蚊子姐姐她爹,真的好想哭。不過他把行事歷拿回去布置任務時,他的女婿孟功曹對此大為贊賞,「這麼清楚明白的方法,責任到人,就是為了府尹行事方便,督促下人戮力辦差。若辦好了,對府尹也是大功一件。太子妃年紀尚幼,如此慧達洞明,不愧是蕭聿公之徒啊!」

差點想說‘太子妃公報私仇’的府尹默默地咽下這句話,囑咐女婿快點去干活,先找司錄、司戶拿名單,然後把下屬叫一起,分配工作並簽字負責!

唉,雯姐兒哪里比得上太子妃一根指頭,光相貌就甩十條街……

***********************

到了彩排的日子,顧辭請示過太後和皇帝,帶著蕭律、文青、明庭在承天門與明方、明秀匯合,組成檢查團,一起往前門大街走去,程府尹和阮指揮使一路作陪。看著明方坐在輪椅上,兩人皆啞口無言額上滴汗,太子妃果然言出必行,一定要測試‘無障礙通道’是不是符合要求。

眾人一路行到陵光門,顧辭第一次走這麼遠,腳都有些酸痛了。她決定以後每天步行去找太後,再不坐肩輿了!

提了幾個小意見後,大家都認為此次應該不會出大問題,即便出了問題也知道找誰,怎麼處理。所有負責人都要求在行事歷上簽字,屆時會有東宮內侍根據行事歷在一旁監督查證。辦好了太子妃有重賞,辦不好就回去吃自己吧。

既然外景地沒問題,檢查團開始走宮里的路線。

宮里的安保顧辭沒有插手,所以看的是器物有沒有準備齊全,宮侍們是否配合得當,有沒有無頭蒼蠅一樣亂竄或發生無人理會等細節情況。其他人看著覺得比之前更井然有序,但她還是皺著小眉頭挑了幾處問題。

其一是‘耄耋宴’的座次安排不能僅以官職論,本身有爵有職在身,可以放前面,但後面不管他/她兒子官多大,都以年紀排。她要的是太後老人家看見許多比她還年邁的人瑞精神抖擻地吃香喝辣,心情就會好,看見單斌心情更好,和官職有什麼關系!

其二,司薪正有兩處考慮不到位,菜從御膳房過來,再擺到開席,在十月的天氣里都快涼到結油花了,讓人怎麼吃?還有外面站候的宮女、內侍、御醫以及護衛,總得有個休息地兒吧,不能凍著吧?熱食即便不能讓他們先吃上,擺個炭盆烤火,弄個爐子熱口茶總可以吧?還有那些教坊戲子什麼的,讓人取個暖吃口熱的,沒那麼難吧?文青听完她的話,和藹地看著司薪正,看得他差點腿軟,保證一定滿足各界人士的保暖工作。顧辭猶豫了一會,還是開口小小威脅了一句,不要拿自己沒做好的事情來多要預算,能者居之!司薪正這次真的腿軟了,連滾帶爬地去查缺補漏。

其三,輪椅、拐杖、擔架、急救箱全準備好了,但為了美觀,都放在偏殿挺遠的地方,御醫們也在那兒貓著,顧辭很郁悶他們一點沒有搶救病人‘五分鐘黃金時間’的概念。只是御醫同席確實讓人忌諱,退而求其次,別出心裁地在每桌後面立一塊空白的畫紙屏風,可題詩作畫,立幾個學過急救的東宮女護衛,後面放急救箱等東西。反正名單里多的是擅書喜畫的老人家!女眷這邊如果沒人出手,大不了她自己畫一幅,讓皇帝吟幾首詩,她來寫,反正她的文化素養也挺能見人!

諸事齊備,只等正日子。顧辭在谷策的幫助下,寫好一份文縐縐的完整記錄,並附上各部門行事歷,遞給皇帝和太後參閱。

***********************

十月二十八聖壽日,盡管有戰爭的陰影,京城還是熱熱鬧鬧了整三日。

顧辭這個新出爐的太子妃第一次操辦這麼大的事,連著三天驚艷亮相,結果很讓人滿意。至少看在她年紀小又長得好的份上,說壞話的人都少了很多。何況皇帝金口御言,她辦得漂亮!

結束後她只看了各部門遞上來的總結報告,再看過東宮人的督查報告,沒有多說什麼,自己掏腰包大方地按功勞賞了眾人,普通宮侍兩個月月例,大小頭目六兩銀子,突出貢獻者十兩。至于有職位在身的外官,皆讓東宮少詹事們送禮上門,內宮的人,交由謝嬤嬤和明庭代勞。

她自己屁顛屁顛地跑去邀功。

太後和毓儀正在說起她的行事歷,顧辭靠這個東西很成功地樹立了太子妃的威信,她的日程安排全在上面,東宮所有人都得按這個時間表來執行。如果要見的人或開的會多,她連每個人發言時間都控制在五分鐘以內,非常貫徹‘有事奏,沒事莫BB’的原則。現在東宮上下漸漸適應這個習慣了,幾乎沒人敢在她面前說太多廢話。

後宮最新鮮的流言就是萬尚宮有一次去東宮想找太子妃,被守門的小丫鬟一句‘您沒有預約’給撅回來了。外面還好些,都是好話,只有一條小八卦在流傳,司薪正工作不到位,想在太子妃面前蒙混過關嘮叨求情很久,被她一句‘你發言的時間已到了,下面要麼你按我說的做,要麼換人來’給斃掉了。

毓儀今天特意把剛听到的這個笑話拿來跟太後互通有無,看見女兒活蹦亂跳地過來行了禮,高興地抱著她膩歪。

「寶貝好厲害,這次辦得很好!」

「真的麼?祖母高興麼?」

「高興!你有心了。」

太後真的開心,先不說這三天都是井井有條熱熱鬧鬧,民間也跟過年一樣樂翻天,就說往年總會出現的孩童走失、口角斗毆、人群擠踏等事件,今年據說都能有衙役第一時間出面制止、調解和疏散。宮里內外沒人敢給太子妃惹事,或說即使有想惹事的人,也會被一群已經簽字畫押的責任人先出手鎮壓。整個花銷她和皇帝都過目了,清楚明白,比往年少了近四分之一。一方面說明下人們能摳油水的地方少了,但靠她事後的打賞也能找補回來,所以有怨言的人並不多,甚至很多人後悔沒去爭個差事露個臉。另一方面也是行程緊湊,人員安排合理,沒有冗員或超出預算額外要花錢的地兒,想想內務府的御膳房、尚宮省和內侍省,哪次辦事能這麼痛快,不唧唧歪歪說些銀子不夠人不夠的廢話?

「你這法子治起人來真有效,這樣敢欺上瞞下的都少了許多。」太後夸得真心實意。

顧辭得意地呵呵笑,「我原是為了自己方便,不過想著不能我一個人累,有苦有難要同當嘛。所以讓他們都用上,這樣彼此都知道什麼事該找誰,省事。」

毓儀為女兒助威,「母後這里管庫房的人也輕松多了吧?」

為了體現儉省,這次宗室和外命婦依旨送來的禮以自家孩子的繡品字畫為多。

「這個最好!以後都這樣辦,不搞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

皇帝此時也樂呵呵地進門,「母後說得對,朕以後也要效仿為之。」

毓儀和顧辭行了禮,皇帝看著顧辭喜笑顏開的樣子,打趣道,「阿鸞今日可是來討賞的?」

幾人一起看著她,顧辭趕緊端正下坐姿,說起正事,「聖壽不是要‘普天同慶,天下大赦’麼,我覺得釋放罪犯很不好,以後還會讓他們有機會禍害鄉鄰,所以還是改別的吧。」

這事她沒事先和太後、毓儀商量,大家都有些訝然。

皇帝淡定開口,「說來听听。」

「我看宮中許多年老之人,可不可以考慮,以後到了一定年紀放他們出去?宮女按二十五歲,內侍的話,或許可以依其自願?」

顧辭不是信口開河,她來之前特意找明庭問過,這會還沒有宮女內侍年紀到了就能出宮的慣例,做不了活的老宮女會送去皇覺庵,內侍生病、受傷或年邁後,消籍送出宮就不管了,像明方和明秀這樣還能生活不錯的人很少。所以她冥思苦想好幾天,才決定出這個頭,反正打著太後的名義,她辦底下的事就好。

太後果然很贊成,「這個好,阿鸞心善,這樣她們出去還能婚配。皇上你覺得呢?」

皇帝沒馬上同意,只是逗她說,「那太子妃得上個折子才行。」

顧辭脆生生應是,然後陪長輩們擼過午膳,回去捋袖子折騰這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盛世獨寵最新章節 | 穿越之盛世獨寵全文閱讀 | 穿越之盛世獨寵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