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盛世獨寵 2 護國公府

作者 ︰ 慢慢來吧

長房回府的日子一旦定下,下人們就忙碌了起來。

顧辭這幾日的睡前故事,特邀她的教養嬤嬤胡媽媽主講,重點科普護國公府的攻略。

護國公府的老太爺名叫顧普,(原是雙生子,可另一個弟弟顧晉十一歲夭折了),無叔伯兄弟姐妹,萬頃地里一獨苗;原配謝蘊謝老夫人早逝,只有她爹顧堯一個兒子,也是嫡長子;繼室方雲方太夫人生了二叔、四叔和姑姑;柳姨女乃女乃生的是三叔;方姨女乃女乃生的是五叔。

到了她這一輩,真真是子嗣昌盛了,十三個哥哥、十一個姐姐。

長房就不說了,四個哥兒,還都是嫡子。(名字都是皇上親賜,一個都沒讓老太爺取,老太爺氣得寫族譜的手都是抖的——娘親果然很威武,顧辭心中默默點贊!)

二老爺顧笈據說是早產,從出生就病病歪歪的(還不是老方氏想爭個長子的位置,拿了藥催產,作孽到孩子身上了)。二夫人徐氏,舉人家之幼女,(家無恆產卻有眾多哥哥,因二叔當年大病一場,有可能挺不過去,老方氏見其好生養,聘來沖喜),進門就生下大郎顧恪,(這次爭到了長孫位,就比長房兩個兒子早了一個月,可惜隨了爹,身子也不硬朗),同年還有三個庶女出生,分別是大姑娘顧曉憶、二姑娘顧曉愫和三姑娘顧曉惟。其後二老爺就臥床不起。(老方氏生怕二老爺撐不下去,同時讓四個丫鬟也開了臉,這鐵打的漢子也禁不住啊!),一直調養至今,(不過一點沒有撒手人寰的跡象,好失望)。

三老爺顧明倫是庶出,舉業有成,目前外放在南方一地任四品知府,(柳姨女乃女乃不愧是宮里出來的,孩子教得好,前程差不了),三夫人于氏,是工部侍郎的女兒,(雖是庶女但嫡母無女,從小就當嫡女養的),育有二子一女,四郎顧翃,九郎顧珝,(看人家兒子這名,顯然抱了長房的大腿),四姑娘顧悅。三房只有一個葉姨娘,是三夫人的陪嫁丫頭,生了八姑娘顧曉愉。

四老爺顧簡是方太夫人的命根子,從五品的禮部侍中,(掛了個閑職領祿米,平日就愛听曲斗蛐),四夫人喬氏是喬尚書的嫡次女,(當年老公爺和老方氏上門求了十來次人家才松口嫁女兒),現在掌了國公府一半的中饋,(除了長房,都歸四夫人管),生了一兒一女,五郎顧忻和五姑娘顧悌。剩下的都是姨娘生的,顧文恆顧胖八就是芳姨娘生的,安姨娘生了六姑娘顧曉恬,張姨娘生了七姑娘顧曉情,春姨娘生了十姑娘顧曉憐,(一屋子姨娘庶子女,也多虧了四夫人能忍,不愧是大家閨秀)。

五老爺顧明倢也是庶出,其母方姨女乃女乃是方太夫人的庶妹,目前是白身,五夫人方氏是老方太夫人哥哥方霆的唯一的女兒,(嘖嘖,這五房可是讓方家人湊堆了,難怪雞飛狗跳),只得一個女兒,九姑娘顧憬。哥兒全是姨娘生的,最受寵的蕊姨娘生了五房的長子和次女,六郎顧文愷和十一娘顧曉惜,丁姨娘生了十郎顧文恢,煙姨娘生了十一郎顧文慎,清姨娘生了十三郎顧文懷,(別人家丫鬟做姨娘叫開臉,五老爺這是打臉,不管香的臭的逮著就往床上拉,真個不要臉皮)。

咳咳,括號中的內容皆是顧辭從各處的丫鬟小廝粗使婆子們磕牙閑聊時偷听到的。

……听壁角什麼的……這個技能點點滿了實在太贊了!

大人們總以為孩子什麼也不懂,說話的時候不會有一點防備,她一旦安靜下來,更是一朵完完全全沒有存在感的壁花。而且有時候她明顯感覺到自己听力比正常人要好,果然「瞎子耳朵靈,啞巴脾氣好」啊。

不過轉過身她就有點發愁,人太多了,記不住啊,嚶嚶嚶……

***********************

到了回府的正日子,除了還在宮中應卯的顧堯,長房四個郎君一早就都來接人了。門前停著兩輛八駕馬車,車身寬敞,四周裝飾了蹙金織錦,襯著璀璨的銅柱,閃得人都睜不開眼楮,一面畫降龍旌旗掛在車簾前方,旗下垂下了八旒。

兩個雙胞胎自然是騎馬,連不滿十歲的七郎也能騎著馬跟車走,毓儀帶著顧辭上了前頭一輛車,後頭那輛是蕭律的,顧翂去陪坐。

蕭律也隨眾人一並回去。這非他本意,實在是被顧辭逼回去的,他老人家本是很喜歡鐵梅寺那片竹林和別院的清淨,顧辭的病每旬把次脈調下方足矣。可小丫頭臉一垮嘴一撇,淚光浮動,大有你不跟我們回去,我就哭給你看,讓他只能投降。

窩在娘親香軟溫暖的懷里,成功拐帶了師父的顧辭還在絞盡腦汁的啃「護國公府宅斗攻略初級版」,白玉瓷般的小圓臉不由自主的皺起了眉,唇角微翹的小嘴也嘟了起來,一副「我在思考人生我很忙表煩我」的嚴肅模樣,看得毓儀和旁邊伺候的胡媽媽忍俊不禁。

毓儀一根指頭戳到顧辭眉頭的小鼓包上,笑問道︰「想什麼呢?」

顧辭抬頭一愣,喃喃的說︰「娘親,我在記回去要見的叔叔嬸嬸和哥哥姐姐啊……」本來就看不太清臉,要是連名字和排行都對不上號,會不會給長房丟人啊……

「記姐姐就好,分個嫡庶。」毓儀笑眯眯的說。

「……」光姐姐就十一個了……

胡媽媽安慰她說︰「郡主身邊的甘露和甘雨都是家生子,您出門帶著一個就不用擔心了。再說了,別看您是妹妹,他們得向您行禮。若見了幾次還不能讓您記住,這人您也不用在意了不是?」

可以這麼霸氣……的嗎?

見她仍在板著個Q萌的嘟嘟臉認真「備課」,毓儀終于笑噴,對著她的臉蛋又捏又親︰「娘的乖囡囡噢,怎麼這麼可愛啊!別愁這個啦。」隨即拋下個炸彈,「一會咱們倆要先進宮拜見你祖母和舅舅的,他們可想你了呢。」

「=口=!!!」為什麼之前不告訴她!不是一直科普的護國公府麼!!突然從「林妹妹入賈府」模式切換到「國家領導人接見」……不帶這麼突然襲擊的……

看著小女兒張著O嘴瞪大了眼楮,一臉的驚詫迷茫的樣子,車里的人實在是忍不住的爆笑出聲。

「阿鸞不想進宮看祖母麼,她老人家送了你那麼多好東西。你舅舅還特意給你備了櫻桃。」無良的娘親問。

「……人家沒有準備呀……」

TAT……太後和皇帝確實對她很好,每個月都往別院送一大堆她用的東西,藥材衣料就不說,她最愛的新鮮食材和時令水果更是應有盡有。

「你一個小小人兒,想準備什麼啊?」

「……初次見面……不表示表示?」

「寶貝要送東西?」

「……剛才的西瓜酸女乃?」

「西瓜是你舅送的。」

「……咱們會路過五味齋麼,讓七哥去買上幾個醬大肘子?」

果然受到了親娘毫不留情的嘲笑。

太後和皇上啊……

會是什麼樣子呢?為什麼家人不像護國公府一樣提前給她攻略呢?

娛樂完娘親的顧辭開始琢磨這個問題。

***********************

這幾日的護國公府就沒這麼輕松了,下人皆躡足在家中行走,連呼吸聲都降低了,氣氛凝重人人自危。

自從顧翂在家學鬧了一回後,長房也沒人回府了,三房的人不在京,目前府中只有二房、四房和五房。

掌了半個家的四夫人知道庶子顧文恆被人當槍使撩了長房的虎須,立刻把他扔進了祠堂,連他生母芳姨娘也罰錢關禁閉,然後就到正院跪哭去了;老國公爺听說因此事顧翂「被抽」二十板子,直接把四老爺叫回來抽了一馬鞭,讓他好好管教庶子;四老爺捂著**找到包著腦袋在祠堂罰跪的兒子一問,才知道這打油詩是五房的六郎顧文愷教他的,轉身就往五房去;在五房的院子門口遇到剛回來的五老爺,四老爺一拳就上去了,莫名被揍的五老爺奮起反抗,還不小心掃了一腳勸架的五夫人,害她摔的不輕;聞訊趕來的方太夫人看見心愛的四老爺被打得鼻血直流,腿一蹬就撅過去了。

幾個主子病的病,傷的傷,府里一片愁雲慘霧。

坐在花廳的四夫人打發了丫鬟去送走太醫,端起手邊的青花瓷茶碗飲一口,長長地嘆出一口氣。

「娘親。」一個女童嬌女敕的聲音響起,喬氏回頭就見女兒笑盈盈的朝她走來,眉目清秀、明眸皓齒,十足的小美人胚子,不過八九歲左右的年紀,卻舉止從容沉穩有度。她就是四房唯一的嫡女,五姑娘顧悌,小名招弟,字善元,八月能言,四歲會書,無論是方太夫人還是顧老太爺都把她寵到了骨子里,更為難得的是,她從不恃寵而驕,孝順長輩,愛護弟妹,對下人和善,整個護國公府沒有一個人說她不好的。

「阿善,你怎麼來了?」四夫人神色緩和下來。

「我來看看娘親,您休息一下吧。」她上前給母親揉肩。

「你有心了,我沒事的。」四夫人心下大甜,「你祖母如何了?」

「她喝了藥,九妹在伺候,祖母就讓我回來了。」

說起來顧悌有些疑惑。這件事本來只是普通的小孩子打鬧,可是最後不但驚動了祖父和祖母,連母親也一副對長房如臨大敵的模樣,難道別有內情?

她直接問了,四夫人深深嘆了口氣道︰「這幾年長公主多是住別院,回府也沒幾日,公中只管把用度分過去,彼此相安無事。但長房回歸後,我們卻是要事事小心了。」

顧悌心想,四房是繼母所生,與原配生的長房有隙是常理,但多是大被一蓋就能過去的矛盾,畢竟一筆也不出兩個顧字。再說了她當然會讓著長房,史家筆下的顧家,著墨的都是長房,個個名留青史,都入了流芳祠,可沒其他幾房人什麼事。而歷史上的顧悌,也因為是顧家唯一的嫡女得以入宮為後,雖然老公很渣,過程很不美好,但在長房的拉扯下,好歹也熬成了太後。不過,不記得史書上有記載長房的女兒,難道夭折了?

她不由的問道︰「郡主這次也回來,可是大安了?」

「應該是,只說眼楮還略有不適。了虛大師醫術高明,不日也可痊愈。」

「郡主可會與我們一道上家學?」

「……應該不會。」

「因八弟之事?若她能來家學,我定會好好照顧她。再說這次也不能怪八弟。」她當時剛好去了淨房,不然怎會讓自己庶弟與長房交惡。她平時一直在不露痕跡地討好長房幾位兄長,卻不想一個疏忽就讓豬隊友拖了一腿。

「郡主出生時,你祖母行事有些不妥……」四夫人有些欲言又止,「……郡主生得艱難,滿月就搬去了別院。你祖母派人去探望幾次,不知听誰嚼舌說是個天盲地啞的孩子,就要做法事道場,還給郡主起個‘憫’字送去……送字的嬤嬤當場被抽了二十巴掌扔回來了,還帶來了虛大師的親筆手書,給郡主取了‘辭’為名,小字叫……」

「希雅!」顧悌月兌口而出。

「你如何得知的?」

「取‘大雅希辭’之意嘛,應了‘**’,這個名字取得真好。」

「可不是。隔天太後給她定個乳名叫阿鸞,皇上也直接頒旨,封‘元儀郡主’,一應儀制等同嫡公主。」

「怎麼沒直接封個公主……」顧悌好奇地問。

「非皇上親女得封公主的多是去和親,何況郡主的封號是從長公主的‘儀’字輩,比公主一輩高。」

顧悌心想,這是大BOSS組團來打祖母的臉啊。

「你祖母自覺丟了大臉,讓下人們封了口,嚴禁府中言及郡主,是以小孩子如今都有些不知輕重……」

顧悌不屑地撇撇嘴,祖母就愛玩弄這些上不得台面純粹惡心人的伎倆,尤其愛給孫輩賜名,孫子大多輪不到她,就盯著孫女。像她自己的小名「招弟」就是祖母起的,土得掉渣!這個小名是顧悌的雷點,她只認喬氏給她取的小字「善元」。

「那這次八弟會不會有事……」

「你祖父都出手懲治了你爹,長房怎麼也不會再揪著四房不放了,至于五房……」盧氏嘴角微彎,臉上的笑容溫和,但笑意並不達眼底,「長房還沒放在眼里。」

「那五房為何……」她有些想不通了,就算五房成功的膈應了長房和四房,他們又能得什麼好處呢,這兩房是嫡支,實力、地位都完全碾壓。

「你五嬸——你還是孩子,應該以學業為主。」喬氏不願意唯一的女兒牽扯進方家泥潭里,方太夫人明顯是想讓五房做四房的墊腳石,讓長房承四房一個情,沒想到終日打雁反被雁啄了眼,倒讓五房把四房的人當槍使了。不過這些都跟她無關,兒子一向上進有為,有護國公府的招牌在,還有喬家幫扶,以後前程總不會差,她只要讓女兒平平安安嫁個良人,就足夠了。

***********************

說起方太夫人,這其中還牽扯了一樁舊事的公案。方太夫人只是顧老太爺的繼室,原配謝蘊在世時,只是個貴妾。從禮法上而言,‘妾可通買賣’,但歷朝歷代能當上太後的幾乎都不是原配或皇後,所以,妾室扶正為繼室,也就比較普遍了。通俗的作法是拿到原配娘家的同意書,即可扶正。當然扶正的繼室與明媒正娶的還是有挺大區別,前者在原配嫡子女和娘家面前仍居妾位,擺不得繼母的譜。

顧悌第一次看見大伯顧堯和幾位兄長在祖母面前只行揖手禮時萬分詫異,後來才知道祖母這個繼室在長房面前有多尷尬,不過這都是祖父一手造成的局面。

雖然是親祖父,但身為現代女性,她還是得說,顧普是個渣男中的戰斗渣。

第一任護國公顧華在太宗尚未登基前就常年戍衛北關,妻族貧弱人丁不豐,也只得顧普一子。顧普從小沒離開過上京,長于婦人之手,完全沒有武將之家的尚武之風。待顧普十五,顧華給兒子娶完謝蘊,就火速把他打包到北關鍍金,自己安心在上京養老。殊不知,顧普一到北關不出兩月,就花轎抬進門個真愛•方雲,美其名曰‘身在邊關,子嗣為大’。

彼時謝蘊進門有喜,但未聲張,待滿三月才去信給顧普略提一句。而方氏也是進門不久也懷上了,得知正室也有孕,在胎滿七個月時服了催產藥,想爭一個長子之名。不想足月出生的顧堯還是早了三日,反倒害得顧笈天生體弱多病。

謝蘊為防方氏心大,在得知方氏有孕,轉手就從宮中給顧普送過去一個蕭太後身邊的大宮女,做了柳姨娘。方氏還在月子中,柳姨娘就成功懷上了兒子,等方氏略調養幾個月再度有子,前往探親的方家庶妹成功上位做了姨娘,當然肚子也揣上了顧普的第五個兒子。

所幸那幾年北夷受災頗重,無力大舉入侵,顧普只管樂陶陶的完成生兒子大業,還真沒影響邊防安全。

因為這段陳年公案,方太夫人對顧笈愧疚萬分,反而不願多見二房的人,只把顧簡當眼珠子一般疼愛。二房在國公府是小透明,平時輕易不出院門,連大郎顧恪也一點沒有嫡長孫的派頭。柳姨女乃女乃明擺著有長公主和宮里撐腰,自家不惹事,兒子也出息,方太夫人沒處下手,對著方姨女乃女乃這個吃里扒外的白眼狼,她就恨不得扒皮抽筋。不過五老爺娶的妻子是她親哥的女兒,對著兩個同是姓方的,她踩五房太狠了,轉過頭丟臉的也是自己娘家,還得回護一二。

所以長公主不在府里,方太夫人與五房相愛相殺,踩的時候不得盡興,護的時候心中嘔血。有幸作為顧普這大半輩子的‘真愛’——方太夫人這日子實在是過的滿口黃連有苦說不出。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盛世獨寵最新章節 | 穿越之盛世獨寵全文閱讀 | 穿越之盛世獨寵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