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術大唐 第八十七章 大尊許開山

作者 ︰ 楚人接輿

李密看向另一個黑衣人,嘆道︰「二十年沒見,許兄功力大進,可喜可賀!」

黑衣人不為所動,訝然道︰「魏王在說什麼?在下听不明白。」

李密接著道︰「把光明經和藥王經以虛空為載體融合為一,創出屬于自己的武功。今天親眼見到許兄施展,若李密還不能看出,這雙招子還有何用?」

了空看向黑衣人,恍然道︰「原來閣下是大明尊教的高手,不知是當代原子還是大尊親身駕臨。」

黑衣人拉下面巾露出一張稜角分明的英俊臉龐,道︰「當年只是一面之緣,這些年我已把本身功夫改的面目全非,沒想到李兄還能認出我,佩服佩服!」他這兩聲佩服語出真心,沒想到二十年後李密僅僅從他出手的一招就能把他認出來。

李密卻沒有被恭維的驚喜,而是顯得有些失落,道︰「許兄這些年功夫一日千里,已經找到自己的道路,而密則忙于俗事,奔走四方,蹉跎年華。」

李密這些年先是幫助楊玄感起義,然後就一直被楊廣所派的高手追殺,後來又忙于推翻隋朝的人民起義大業,功夫雖有精進,但是進步有限,看到許開山才會產生這些感慨。

許開山對于李密的夸獎則照單全收,不無得意道︰「還要感謝當年李兄的提醒,當年我想將光明經和藥王經融合為一卻不得門路,李兄提醒說是藥三分毒,而毒與光相克,相互矛盾,根本無法融合。我受李兄啟發,對光明經某些經脈做了修改,化光明為黑暗,同時參考《御盡萬法根源智經》,終于練成這虛空決。」

這個時候熊家四兄弟和少林武僧的較量正處于焦灼狀態,了空、師妃暄、婠婠都受了重傷,段達受和氏璧影響,內力錯亂。

受傷較輕的李密和許開山竟然拉起交情來,段達心道不好。如果讓李密和許開山達成什麼協議,估計在場沒幾個人能活下來。

事情果然總是趨向于向著壞的一面發展,李密向許開山道︰「我知道許兄一直的理想是把大明尊教傳入中原,完成當年達摩東渡,創建禪宗一樣的壯舉。如果許兄答應助我,等我瓦崗寨一統天下後,定會助許兄達成此目的。」

李密一番話果然擊中許開山的軟肋,任何宗教最根本的目的還是地域及人員的擴張,大明尊教只是在西域稱雄,想要有更大的發展只有進入人口更多也更加繁華的中原地區。所以不管是佛門,道門還是魔門,在中原爭奪的都是信仰,天下之爭只是信仰之爭的延續。

許開山一直想進入中原傳教,無奈在中原不管是佛門、道門還是魔門,都不會允許其他宗教再來分薄信徒。

就現在天下來說,道門的主要根基在西南,佛門的主要根基在東南,魔門經營西北,儒教獨具中央與皇權結合緊密,形成四分天下。所以石之軒才會慫恿楊廣征西域,打擊大明尊教,穩固魔門在西域的統治。石之軒之所以在魔門有那麼高的威望,除了他武功高強之外,這一舉動也為他加分不少。

李密的提議對于許開山來說無異于久旱逢甘露,他立即驚喜道︰「李兄此言當真?」

李密作為一個政治家,首先具備的一項技能就是會開空頭支票,為了革命勝利,沒有他不敢許的諾。

「當然,若許兄不信,我可立下誓言!」

「我當然信得過的李兄的人品,不過如果李兄能親手取掉慈航靜齋和陰癸派傳人的性命,那我們大明尊教定竭誠全力助李兄得天下。」許開山當然不會相信李密的所謂誓言,不過如果李密殺了師妃暄和婠婠就不一樣了,那等于讓李密同時得罪了佛門和魔門,也斷了李密的退路。

李密心內暗自沉吟,對于佛門和魔門的勢力到底有多大,恐怕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那是一股恐怖到足以推翻一個強盛王朝的力量。如果李密真的殺了師妃暄和婠婠二人,恐怕後半生就要面對江湖正邪兩道高手的聯合圍殺。

雖然風險巨大,但是收益也是巨大的,到時候不但可以把大明尊教高手收入囊中,而且可以得到和氏璧。

和氏璧落入別人手中也許只是一件天子象征,有助于萬民歸心。但是落入李密手中則完全不同,他可以通過一些特定的「神跡」工程,再加上輿論造勢,旬日間就能使瓦崗寨的事業更上一層樓。利用輿論神話自己就是李密一直在做的事,一句「說桃李子,皇後繞揚州,宛轉花園里。勿**,誰道許。」,使多少人相信李密是真命天子,跟著他拋頭顱灑熱血。

瓦崗寨身為天下義軍首領,看似紅火,其實卻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之勢。熟讀歷史的李密當然知道這種情勢的危險,稍微一點挫折就能使瓦崗分崩離析。瓦崗現在的情況就處于蛟變龍的關鍵時期,如果能夠利用好和氏璧,化龍成功,那麼天下其余地方幾乎就可傳檄而定。

李密又想到昨天那位前輩的囑托,心中捉模是不是可以魚與熊掌兼得。

許開山見李密神色變幻,知道他在權衡輕重,若不是加上和氏璧這個砝碼,區區一個大明尊教比之佛門和魔門而言就像蚊子和大象的差距,他絕對不會奢望李密會偏向大明尊教,即使加上和氏璧,許開山心內也暗自踹踹。

不知出于什麼目的,李密竟然笑道︰「好,就按許兄說的辦」這句話令許開山喜出望外。

李密雙掌又開始變得透明起來,緩步向師妃暄走去。

了空欲擋住李密,還沒抬起手掌,就牽動傷勢,吐出一口黑血,血中竟然夾雜著冰塊,只得頹然倒地。仍不忘威脅道︰「李密你敢行此倒行逆施之事,這是自絕于天下。」

李密對于了空的威脅充耳不聞,堅定邁步向師妃暄走去。師妃暄眼神依然冷靜,臉色雖然很蒼白,身形很狼狽,但情態依舊沉著。

李密走到師妃暄身前,嘆道︰「李某對于慈航靜齋只有崇敬之意,若非有數十萬瓦崗弟子身家性命寄在身上,萬不敢對仙子有一絲傷害。我知佛門已選定其他人為天子,李密今日冒犯仙子,實屬無奈,望仙子能體諒李某。」

師妃暄望向李密,溫和道︰「妃暄這次出山就是想為這天下蒼生盡一分綿薄之力,選擇德才兼備之人贈予和氏璧,以期能盡快結束亂世。妃暄會從政治、經濟、軍事、主帥四個方面考察各方勢力,至于已經選定天子之說,妃暄尚不知道,不知魏王從何處听來?」

對于師妃暄的矢口否認倒是在李密意料之中,他說道︰「有或者沒有,仙子心中有數,李某也心中有數。仙子臨行前有什麼遺言要交代嗎?」。

段達總感覺現在的情景有些不真實,李密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不違殺害師妃暄。除非他能把今天在場的人全殺了,否則一旦事情外泄,佛門高手出動,絕對讓李密吃不了兜著走。雖然體內真氣暴走,和氏璧異能不斷涌入體內,段達的精神卻未受影響,依然感應到殺師妃暄非李密的打算。

師妃暄雙手合十,道︰「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當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魏王心以妄動,會為今天的妄動付出代價的!」

李密嚴肅道︰「佛說我不如地獄誰入地獄,為了天下萬民,李密寧願自己墜入地獄,以密一人之苦換天下人之甜。」師妃暄見此,嘆了一口氣,閉目待死。

段達在旁邊听的幾乎要作嘔,沒想到李密到了今天的境界,還要為自己的殺人找借口,找心理安慰,不過他總覺得師妃暄不會死在李密手上,因為師妃暄太淡定了。

這時李密已經舉起手掌,師妃暄也已閉上雙眼,似乎已經放棄了抵抗。師妃暄背後的色空劍竟然發出輕微的劍鳴,似乎受到李密殺意刺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國術大唐最新章節 | 國術大唐全文閱讀 | 國術大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