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術大唐 第六十二章 師法自然

作者 ︰ 楚人接輿

這天段達正站在地頭看趙敬亭鋤地,白衣赤足的婠婠飄飄而來,站到段達身邊說︰「其實趙師叔才是我派第一高手,功夫比我師父還要高上一籌,只是當年因為一件大不如意之事,才屈居水龍幫主之位。」

段達猜測道︰「難道因為他喜歡你師父?不肯跟你師父搶門主之位,自動放棄?」

婠婠咯咯笑道︰「猜錯了,當年師叔是欽定的掌門弟子,就像今天的我一樣,不是能輕易放棄的。」然後嫉妒道︰「看了這麼多天,有沒有看出什麼?趙師叔連我都沒有指點過呢,卻特意讓你來看他鋤地,定有深意。」

段達正要回答,這些天一直只干活不說話的趙敬亭來到他們身邊,向段達道︰「段公子認為對于一個百姓來說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什麼樣的人當皇帝,實行什麼樣的政策才會對百姓好?」

段達見到趙敬亭一向渾濁的雙眼變得清澈如水,雙目中射出攝人的光芒,不得不慎重道︰「衣食足始知榮辱,對一個百姓來說最重要的是穿衣吃飯。當皇帝應心胸開闊,慧眼識人,擇勇者用其力,擇智者用其謀,擇信者用其忠,當能成為一個好皇帝。至于什麼樣的政策才會對百姓好,在下則不敢妄言。」

趙敬亭道︰「段公子不必謙虛,這幾句話說得就很有見地。但是趙某認為仍未足夠。」這一刻他好像換了一個人,身軀挺拔,雙目炯炯,渾身散發出一種使人信服的自信。

段達道:「願听前輩高見。」

趙敬亭道︰「我歷觀各朝興衰,發現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每次王朝滅亡基本都具備五個原因,一為吏治腐敗,二為土地兼並,三為自然災害,四為農民起義,五為外族入寇。大多數人都認為吏治腐敗才是主因,同時是其他四個方面的誘因,最終導致王朝滅亡,都主張治國需治官吏。我卻不這麼認為,我把這看成一種天地的反噬,我們華夏可以耕作的土地是一定的,每一畝土地出產的糧食也是固定的,當一個王朝經歷盛世,人口大增,達到土地能承受的極限。大自然養活不了這麼多人口,必須要發動戰爭,死去一部分人,給土地減負,這叫「地發殺機龍蛇起陸」。」

段達沒想到趙敬亭竟然看的這麼深,雖然有些偏激,但是比大多數人見識高明了不止一籌,于是問道︰「那前輩有何解決辦法呢?」

趙敬亭傲然道︰「當然有,一個是對外擴張,增加耕地,一個是提高糧食畝產。我們華夏東面是大海,西面是高山、高原,北方是大草原,南方是十萬大山,都不適合耕種,唯有提高糧食畝產一途。這些年我一直捉模如何提高糧食畝產,現在已經卓有成效,可以使現有作物在原有的基礎上提高一倍的產量。」

段達道︰「前輩既然有如此妙法,為什麼不在全國推廣呢,現在百姓正處于水深火熱之中。」

趙敬亭道︰「如今天下大亂,我如果這個時候推出這種種田之法,只會給諸閥提供更多的戰爭資源,反而會使戰爭繼續的更久。」

段達這時候對趙敬亭身份已經有了一些猜測,試探道︰「前輩難道是春秋時農家的門徒?」

趙敬亭點了點頭,繼續道︰「段公子一直對我們聖門懷有偏見,以為聖門之人行事不擇手段,往往會害的別人家破人亡,其實我們只是一些踐行自己主張的理想者而已。」

段達道︰「不止如此吧,據在下所知,貴門的一些功夫也是傷天害理的。不過這些都是無謂之爭,段達並不想牽扯進貴派和佛、道兩門沖突之中。」

婠婠在旁氣道︰「臭小子以為憑你的一知半解就亂下定論,我們只是和佛門有沖突而矣。你也別把佛道兩門牽扯一起,他們可不一心。」

段達知道他對大唐的認識只是書中的冰山一角,肯定不如這些原著人物了解的深,借機問道︰「那佛道兩門是什麼關系呢,寧道奇不是曾經受佛門委托追殺石之軒嗎?」。

婠婠咯咯笑道︰「你這些都是在哪兒听來的野史傳聞,寧道奇和碧秀心、石之軒是好友,怎會追殺他?」

段達再次愕然,這是什麼情況,跟原著一點也不相同。不過再想想也確實有可能,原著中並未寫石之軒與寧道奇交手情況,都是通過佛門之口說出來的,看來佛門輿論宣傳搞得很好」

段達深知言多語必失,沉默才是金,就干脆閉口不言。

趙敬亭道︰「段公子現在最好什麼都不要管,努力練功,即使知道再多秘辛,本身沒有實力,又有什麼用呢?知道事情的真相,卻不能揭露,豈不是更痛苦?」

段達心內氣憤,表面卻平靜道︰「原來段某從小到大都活在別人編織的謊言中,這真是痛苦的領悟。」

趙敬亭道︰「這才是你武功能一直突飛猛進的原因,我和婠兒就是因為過早的認識了世界的真面目,前期拔苗助長,才會在後來走的越來越艱難。」接著道︰「這些天可有什麼領悟?」

段達只是感覺趙敬亭姿勢優美,容易讓人沉浸其中,若說悟出什麼功夫,卻並沒有,只得撓頭道︰「我只是看著看著就忘卻世間,其他倒沒有領悟出來。」

趙敬亭感慨道︰「段公子真是得天地鐘愛,你看似木訥,其實卻心靈純淨,心已領悟,口卻不能說出,這正符合道以心傳,不傳二耳。」

段達苦笑承認道︰「前輩不用安慰我,段達自知比起你們這些天才,我差的太遠,只能以勤補拙。」

趙敬亭不置可否,接著道︰「婠兒你先回去,我有些話和段公子說。」

婠婠皺了皺鼻子,氣道︰「不想讓人家知道,人家還不稀罕呢。」不過還是裊裊離開。

見婠婠遠去,趙敬亭向段達道︰「段公子修煉有錘煉精神意志的功法,而且已經入門了吧?」雖然用的疑問方式,語氣卻十分肯定。

段達點頭承認,趙敬亭接著道︰「這才是我說的段公子得天地寵愛的地方,若是身體不達到接近先天的程度,而練習錘煉精神意志之法,精神意志就會限制身體的成長,今生再無望身入先天。段公子恰恰已經身入先天,故能先別人一步,不需要煉氣化神,可以直接煉神。」

段達道︰「前輩說的是修煉的三重境界吧,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返虛。」

趙敬亭道︰「現在你知道自身的情況了吧?現在你還處于煉精化氣階段,卻學會了煉神返虛的功夫,不過這對你來說確是好事」

段達撓頭道︰「這些情況,晚輩只是一知半解,前輩能否細說呢!」

趙敬亭搖頭道︰「你現在已經走在最正確的道路上,知道太多反而會令你產生知見障。現在你煉神已經入門,我這有一套加速煉神的法門,對其他人有大害,對你卻百利而無一害。」

段達雖然沒有感受到趙敬亭的惡意,仍然覺得不可思議,也不故作深沉,直接問道︰「我和前輩初次相識吧?這種煉神秘法放到任何門派都應該是不傳之秘才對,前輩為什麼對我這麼好?」

趙敬亭沒有回答段達,而是道︰「段公子現在已經煉神入門,要知道凡人判斷是非靠眼見耳聞,靠邏輯思考,煉神之人卻不用,僅靠自己的心就可以了,而且更加精準。段公子是否感受到我有害你之心?」

段達搖頭否認,接著道︰「大恩也是負擔,前輩如此重恩,在下怕以後償還不起。」

趙敬亭笑道︰「段公子切勿猶豫不前,這樣會害了你勇猛精進之心。我雖然不知道你為什麼缺乏自信,但是自你出道以來,諸事皆順,你還不知為什麼嗎?」。不待段達回答,接著道︰「因為凡跟你接觸過之人,都看好你的前途,你還有什麼不自信的呢?又有什麼因果是你不能償還的呢。」

段達豁然而悟,自己結交李世民,定情李秀寧,又跟關中劍派,祁山派,黃河幫有牽扯,確實已是因果纏身,也不差陰癸派這一家。就向趙敬亭躬身施禮道︰「多謝前輩點醒,以後前輩有事可知會晚輩,定當竭盡全力。」

趙敬亭贊道︰「這才是男子漢敢于擔當的英雄氣概,否則我都要說婠兒看錯人了!」接著道︰「你這些天一直看我鋤地,身法融入自然之中,這就是煉神的終極奧義——師法自然。」

段達疑惑道︰「這個許多經書中都有記載,但是要怎麼才能師法自然呢?」

趙敬亭道︰「春秋時期百家爭鳴,每家都有獨特的秘方,我農家的方法是祖師從田間勞作中領悟,與其他各派都不相同。」

段達躬身道︰「請前輩賜教!」

趙敬亭點點頭,道︰「你跟我來!」然後邁步向田中走去,段達緊隨其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國術大唐最新章節 | 國術大唐全文閱讀 | 國術大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