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術大唐 第三十二章 指點江山

作者 ︰ 楚人接輿

第二天歸德殿中鐘聲九響,關中劍派三百余人集中于此,這些都是關中劍派的核心力量。常忠武當著所有子弟面宣布段達為關中劍派少掌門,掌管關中劍派內外所有事物,關中五老退隱至後山太乙洞專研神功,不遇重大事項,將不再參與派內事物。

弟子們雖然覺得段達先是暫代掌門,緊接著就提拔為少掌門,有點突兀,但是想想段達現在武功派內第一,又挽救門派于危亡之中,本身又是二長老的親傳弟子,又覺得理所當然。

所有人員都退去後,常忠武帶著段達來到「天一閣」,這里是關中劍派保管重要文件的地方,也是掌門的辦公之地。

推開天一閣的大門,常忠武把鑰匙交給段達道︰「我把機會給你了,能不能掌握關中劍派還靠你接下來的表現」

段達躬身道︰「請師伯指點!」

常忠武點點頭,緩緩介紹道︰「我關中劍派目前產業主要由兩大塊組成,分為酒樓和鏢局運輸。在關中有一半以上的酒樓受我們關中劍派控制,有些是明面上的,有些則是暗中控制。至于鏢局運輸則是已經壟斷關中,佔有關中水陸運輸九層份額。」

段達皺眉道︰「這兩個產業之間有什麼玄機呢?」

常忠武微笑道︰「僅僅從我的介紹你就能想到這點,師伯果然沒有看錯你。這兩個產業代表的是我關中劍派內的兩股勢力,內門、外門弟子系和雜役弟子系。內門、外門弟子藝業有成後有的進入本派的鏢局,有的從軍入伍,從軍隊中退伍者又會進入鏢局。而雜役弟子在年齡增大、進入內門無望後,有些會選擇回歸家鄉,門中會選擇其中的佼佼者幫助其在本地開辦酒樓。」

看段達恍然的表情,常忠武接著道︰「這兩個產業都有負責收集各地情報的任務,為的就是輔助進入軍隊的門人!」在段達一怔的瞬間,厲聲道︰「你和李秀寧、李世民的事是什麼情況,編排《五德說》欺騙長輩,該當何罪?」

段達徹底被常忠武嚇到了,沒想到會有這麼突兀的轉變,一時間也想不到什麼好的理由解釋,只得實話實說︰「弟子這一年來游歷天下,確實認為李家最可能得天下,所以才會和李閥的二公子李世民結拜為兄弟。」

常忠武嚴厲道︰「那你說說為什麼李家最可能得天下,不要拿糊弄你幾個師叔那一套來糊弄我,是是非非這一套我見多了,我想听真話。」

段達暗付常忠武果然不愧常年掌握劍派的人物,這些披著鬼神外衣的預言騙騙其他人還行,想騙這些手握大權的實力派還是欠點火候。

既然決定說真話,段達就挪開一個椅子請常忠武坐下,自己也找另一個椅子坐下,見段達沒有被自己的疾言厲色嚇住,常忠武眼中閃過一道欣賞的神色。

段達見常忠武坐定,這時候他已整理好思緒,緩緩道︰「《史記•高祖本紀》有記載,天下初定,漢高祖劉邦在洛陽南宮舉行盛大的宴會,喝了幾輪酒後,他向群臣提出一個問題︰「我為什麼會取得勝利?而項羽為什麼會失敗?」高起、王陵認為高祖派有才能的人攻佔城池與戰略要地,給立大功的人加官奉爵,所以能成大事業。而項羽恰恰相反,有人不利,立功不授獎,賢人遭疑惑,所以他才失敗。

漢高祖劉邦听了緩緩道︰「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群臣听了俱嘆服。」

常忠武微笑道︰「有點意思,接著說。」

段達站起身來接著道︰「漢高祖劉邦這一段話道出了爭天下必要的三個條件。他盛贊張良、蕭何、韓信為人杰,其實還忘了他自己的知人善任。所以我認為爭天下需要一個核心團隊,這個團隊的要兼備四個要素,才最可能成功。這四個要素是明君、良相、良將、良謀,我們以這個標準去看待最可能取得天下的五個勢力,脈絡就清晰了」

「竇建德雄踞河北,手下兵強馬壯,其本人也以寬仁著稱,手下劉黑閥能征善戰。但因為其出身較低,手下尚無良謀和良相投效;王世充佔據洛陽地利,手下將士張鎮周、王公卿均是百戰統帥,但是他問題跟竇建德很像,因為他是西域胡人,有志向和才能的讀書人很難會選擇他,且王世充為人心胸狹隘,非明君之相,比之竇建德有所不如;獨霸嶺南的宋缺既是大軍事家又是謀略高手,本人就兼備良將和良謀素質,但是缺乏明君和良相,以宋缺的高明眼光,他必會找一個具備明君素質、手下有良相輔助的人合作,才會兵出嶺南。」段達接著道。

見段達停了下來,常忠武問道︰「你的意思是這三家已經失去爭奪天下的資格?」

段達道︰「是王世充失去了資格,竇建德和宋缺依然有資格,如果竇建德實力壯大,未嘗不會有名士投效。宋缺也未必不會發現有明君潛質之人,進而支持此人爭霸天下,但是目前階段在爭天下中,他們處于弱勢一方。」

听到常忠武讓自己接著說,段達再次到︰「最有希望得天下的就是李密和李淵。先說李密,現在瓦崗軍為天下義軍盟主,李密本人即是明君又是優秀的軍事統帥,手下大將徐世績堪為良將,俏軍師沈落雁謀略不輸于張良,手下欠缺的只是以良相而已,如果不是李密頭上尚有翟讓壓著,以李密的家世地位,將不缺名士來投。再說李淵,李淵現為晉陽留守,因為要常年抵御突厥和少數民族的入侵,手下將士最是善戰,李淵本人也是深藏不露,只看在楊廣如此忌憚姓「李」之人的環境下,他能坐上晉陽留守這麼重要的位置,而且給天下人以懦弱無能的形象,就可看出李淵的厲害,堪稱明君。李淵手下李孝恭、李世民均屬良將,劉文靜一人就可兼備良相和良謀的人選。」

常忠武皺眉道︰「我感覺李密和李淵得天下可能相當,李密在個人能力和聲望上還要強于李淵,達兒你怎麼會認為李淵會得天下呢!」

段達見常忠武語氣已經放緩,心想看來他已經接受自己的說辭,于是道︰「我認為李淵會比李密更能得天下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因為劉文靜,他和李密是兒女親家,卻不去投奔李密,而是一直在鼓動李淵造反,可見他看好李淵甚于李密。第二是李世民,從彭城到洛陽我和李世民一路相伴對他了解頗多,李世民用兵善用堂堂正正之師,以正合以奇勝,在戰場上任何人遇到他均難討得便宜。而偏偏李密善用奇兵,如果李密在戰場上遇到李世民,一戰就足以讓他永世不得翻身,目前階段也只有宋缺才有和李世民一戰的資格,如果宋缺全力支持李密,那麼天下歸屬仍然很難決斷,目前看這種趨勢尚無可能。」

常忠武興奮道︰「達兒你說了這麼多人,將天下大勢納入掌中,我看你比之他們絲毫不遜色,你說如果我們關中劍派趁機起事,佔據關中將有幾成勝算?」

段達被常忠武嚇了一跳,暗想看來自己表現過了,給了常忠武太大的信心,忙道︰「師伯萬萬不可,如果我們起事不說缺乏明君、名相、良將、良謀,就連那些層出不窮的隱世門派高手我們就應付不了。」

想到關中劍派剛剛差點被滅門,常忠武也感到自己的想法不靠譜,就收起想法,繼續向段達介紹關中劍派的情況,算是認可了段達的解釋,段達暗捏了一把汗。

只听常忠武繼續道︰「作為關中劍派的掌舵人,你需了解咱們派內三方面的事,第一就是軍方勢力,這股勢力目前掌握在你師叔宋老生手里,但是他沒有調動之權,只有掌門才能調動,等下我會讓他來向你匯報;第二是鏢局運輸,由你師叔韓永利主管,他會向你介紹情況;最後是酒樓業務,由王熙掌管,他目前正在長安,我已傳訊他明天回來向你匯報,等你真正熟悉這些之後,才能說掌控關中劍派之事。」

听到這些段達知道常忠武對自己是真正放權了,連財權和情報權都給了自己,段達感動莫名,嗚咽道︰「師伯,弟子這麼快就掌權,實在心中惶恐,師伯可否先讓我實習一段時間?」

常忠武剛開始沒有理解「實習」是什麼意思,稍加捉模就知道了,安慰道︰「盡管放手去干,後面有我們幾個老家伙給你撐腰,我相信你的才干,剛才你還不在指點江山嘛,做的就很好,你現在欠缺的就是管理經驗而已。」

見段達不再說話,就說︰「這里的東西你慢慢看,我給你的介紹畢竟籠統,需要你自己慢慢琢磨發現。」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國術大唐最新章節 | 國術大唐全文閱讀 | 國術大唐全集閱讀